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47章 研究人員該有的樣子

  又是個艷陽天。

  馮雨和馮雪在草坪上撐起遮陽傘,鋪上防潮墊。

  帶著女兒在外面玩。

  女兒很乖,唯獨不愿被關在屋里。

  就想往外面跑。

  家里玩具很多,有馮雨和馮雪給買的。

  也有姜寧買的,更有爺爺奶奶和親戚們給買的。

  馮雪翻了一個庫房,找到了一個魔方。

  小家伙對魔方很感興趣,玩的很認真。

  馮雨和馮雪也省心,一人拿著部手機各玩各的。

  一輛車開過來,母女三個都望了過去。

  車開進了院子,停在不遠處。

  副駕駛門打開,戴著墨鏡的姜寧下車。

  馮雨就問女兒:“甜甜,看誰來了。”

  小家伙瞅了瞅:“爸爸。”

  黑色奧迪調個頭離開了。

  姜寧走了過去,在旁邊蹲下,伸著手:“甜甜過來,爸爸抱。”

  小家伙看到爸爸很開心,轉身爬過去。

  姜寧將她抱了起來,親親臉蛋問:“想爸爸了沒?”

  小家伙聽不懂,干什么都喜歡模仿人。

  也抱著他的臉親了幾口。

  然后把墨鏡拿下來,好奇的玩了兩下,又給他戴上。

  姜寧脫了鞋子,在防潮墊上坐下。

  把女兒放腿上,和老婆說話。

  “老婆想我沒?”

  “嗯。”

  “到底想了沒?”

  “想了。”

  “姐想我了沒?”

  馮雪不好意思。

  姜寧又問:“想了沒?”

  馮雪點了點頭。

  姜寧就挺愉快,家是精神的寄托,靈魂的歸宿。

  不管外面如何風云變幻。

  心始終在家里,被老婆孩子牽絆。

  說了會話,聊了會家長里短。

  馮雨忍無可忍:“臭死了,你能不能去洗下腳。”

  姜寧不樂:“有那么夸張嘛!”

  馮雨說:“怎么沒有,都快被熏暈了,不信你問姐。”

  姜寧看向馮雪。

  馮雪搖手,意思是不要問她。

  姜寧就道:“姐說不臭。”

  馮雨給氣笑了:“你還真會掩耳盜鈴。”

  姜寧不想動彈:“不想洗,一會再說。”

  馮雪起身,穿上鞋去了屋里。

  不一會兒出來,端盆水給他洗腳。

  馮雨沒好氣道:“姐,你就慣著他吧,遲早把他慣成個懶漢。”

  馮雪不以為意。

  姜寧卻很愉快,麻溜的躺下,頭枕在馮雨腿上,把腳伸出防潮墊,女兒舉了起來,放肚皮上,一邊逗著女兒玩,一邊讓馮雪給他洗腳。

  馮雨也不玩手機了,扒拉著他的腦袋。

  一邊扒拉,一邊說:“沒有白頭發。”

  姜寧道:“我還不到三十呢,怎么可能有白頭發。”

  馮雨說:“二十多歲有白頭發的人很多。”

  姜寧說:“估計想的太多了。”

  馮雨道:“主要是現在吃的東西太不安全了,聽說鹽吃多了會得高血壓,我還專門看了下鹽的配料表,老家的鹽和外面的鹽成份都不一樣,多了好幾種東西。”

  姜寧道:“那從外面買。”

  馮雨有點無可奈何:“都不知道吃到嘴里的東西有什么是安全的。”

  馮雪給姜寧洗完腳,拿毛巾擦凈。

  鞋子臭襪子拿回屋,給拿來一雙拖鞋。

  還拿了一個修腳專用指甲刀,給他修剪腳趾甲。

  馮雨看的那個無語,這樣會把男人慣壞的。

  想起個事,問姜寧:“你下午有事沒?”

  姜寧問:“干嘛?”

  馮雨說:“你要沒事咱們請張欣姐吃個飯。”

  “有事?”

  “有點事。”

  “啥事?”

  馮雨就說了說:“大姨讓我給你表哥介紹個對象,學校有幾個二十八九的女老師,我準備給問問,順便請張欣姐吃個飯,問問那幾個女老師的情況。”

  姜寧道:“你管這種事干嘛,搞不好里外不是人。”

  馮雨說:“你大姨說了,我不好拒絕。”

  姜寧想了一下:“過幾天吧,今天家里先聚個餐。”

  馮雨說:“我們已經聚過了。”

  姜寧問:“都有誰?”

  馮雨道:“大姨父請了一次,除了張玉龍,在北安的都去了,這邊兩個嫂子請了,不過就我們妯娌幾個吃了一頓飯,沒見你兩個堂哥,長輩也沒去。”

  “張玉龍沒去?”

  “對。”

  姜寧問:“那小子在干嘛呢?”

  馮雨說:“舅媽挺搞笑,說那爺爺請不動,天天躺在家里玩游戲呢,之前舅舅還問你什么時候回來呢,好像是打算讓你給張玉龍找個事情干。”

  姜寧一邊點頭,一邊問:“陳剛在農場上班了?”

  馮雨說:“楊叔給安排到小車班開車去了。”

  姜寧覺的農場快成收容所了。

  專門收容沒事干的親戚。

  不過還好,給安排工作總比親戚三天兩頭借錢好。

  馮雨推了推他腦袋:“腿壓麻了。”

  姜寧就換了個位置,枕在了馮雪腿上。

  然后拿出手機,挨個打電話。

  先打給新城酒店訂了一桌飯。

  然后打給兄嫂,兩個堂哥約下午聚餐。

  剛剛打完電話,老楊打來了電話。

  姜寧接完電話,就坐了起來:“我去趟辦公樓。”

  馮雨點頭:“聽說陸老板要走了?”

  姜寧道:“可能吧,還沒有確切消息。”

  回屋換身衣服,又換了雙鞋。

  到地庫拿了車,去了辦公樓。

  辦公樓下挺熱鬧的,一群人正在翻地種花。

  老楊背著個手,站一邊看著,看著年輕人干活。

  姜寧下車過去,問:“這干嘛呢?”

  老頭笑著說道:“都嫌以前種的花不好看,挖掉種點別的。”

  姜寧覺的都是閑的,掃了一圈問:“辦公樓上這么多人了?”

  老楊點頭:“是啊,不知不覺加上小車班都快四十號人了。”

  姜寧問:“確定好,老陸下個月就走?”

  老楊道:“基本確定了。”

  姜寧有點惋惜:“老陸太急了,要是稍微溫和一點,在北安干上五六年,北安就能再上一個臺階,現在好多工作才剛剛鋪開,還沒步上正軌。”

  “是有點可惜。”

  老楊道:“得罪的人實在太多,能平穩卸任就很不錯了。”

  姜寧問:“會調去哪里知道不?”

  老楊搖頭:“這個不知道,結果誰出來前不好說。”

  姜寧點了點頭。

  孔芳菲湊過來:“老板,哪天回來的?”

  姜寧道:“剛到家。”

  孔芳菲道:“我打算下個月休個年假,出去旅個游,老板給個建議,去歐洲好呢,還是美麗堅或者澳洲好?”

  姜寧問:“預算是多少?”

  孔芳菲道:“就我和我老公去,不帶孩子,別超十萬就行。”

  姜寧道:“去年發了那么多錢,咋還這么摳門?”

  孔芳菲道:“上有老下有小的,還有一大家子要養,不摳門不行啊,我還準備在三亞買個房子呢,可不得省著點花。”

  姜寧很是驚訝:“在三亞買房子干嘛?”

  孔芳菲道:“想買。”

  姜寧就道:“你傻啊,一年住不了幾次,花幾百萬買那玩意干什么,房地產是干嘛的到現在還沒明白?我那房子買了還一次沒住過呢,想度假去了住我房子。”

  孔芳菲就精神一振:“你說的,那我不買了。”

  姜寧點頭:“再別買房子,掙點錢多不容易,那玩意買了就砸在手里了,有錢的話不如買點優質資產,做點投資什么的,怎么也比買房子強。”

  孔芳菲苦著臉:“房地產不行了,股市也是割韭菜的,能投資什么?”

  姜寧也不知道,給不了她建議。

  掃了一圈,忽然看到一個大高個。

  正往這邊望呢!

  仔細一看,不是大姨家的表哥陳剛嘛!

  快十年沒見了,差點就沒認出來。

  姜寧過去招呼了下,聊了幾句。

  發現這位表哥變化不大。

  大學剛畢業那會是啥樣,現在還是啥樣。

  不像三十幾歲的人,心態很年輕。

  挺好。

  轉了一圈,和老楊去看職工活動中心。

  孔芳菲也跟了過去,不想干活了。

  生活區蓋了個職工活動中心,以后不管搞活動還是組織節目都方便。

  離的不遠,三人步行走過去。

  姜寧問老頭:“身體咋樣,鍛煉的沒有?”

  老頭說:“天天早起走兩三公里,沒啥毛病,就是血壓血糖有點兒高。”

  姜寧道:“可得注意著點,把身體養好,好歹也得干到八十歲。”

  老頭笑:“哪能干到八十歲,現在是年輕人的天下,我們這些老家伙不退休,年輕人哪有上進的機會,兒子也不讓干了,再干幾年就得養老了。”

  姜寧腦子里轉了圈,越發覺的人才難得。

  孔芳菲能力也不差,但農場情況特殊,也就老頭能服眾,鎮住那幫親戚,沒有人敢炸刺挑事,除了老頭換誰都不行,孔芳菲也不行。

  好在還有時間,等過上幾年再看。

  孔芳菲道:“老板,你還沒給我說去哪旅游呢。”

  姜寧道:“你想去哪就去哪,這也問我。”

  孔芳菲道:“必須得問你啊,我都沒出去過,哪里知道歐美好,還是澳洲好。”

  姜寧道:“這玩意哪有標準,有的覺的美麗堅的月亮圓,有人覺的澳洲的空氣甜,也有人認為歐洲的藝術氣息濃厚,你自己決心,我給不了你意見。”

  孔芳菲道:“十萬塊錢能游哪?”

  姜寧道:“人均五萬去哪都夠,歐洲和澳洲消費雖然高,但也沒那么夸張。”

  孔芳菲算計著:“你的農場都在哪,我去了住你農場還能省點住宿費。”

  姜寧好生無語,至于嘛!

  職工活動中心是一棟四四方方的建筑,只有一層,占地一千多平,室內也差不多,地面是階梯式,一千個固定座位,最里面是個十米寬,二十多米長的舞臺。

  挑高有六米多,兩邊的墻上掛著六個大音響。

  總共花了兩千多萬,光一套音響設務就花了好幾百萬。

  里里外外看了一圈,又去了研究所。

  研究所也不遠,步行十幾分鐘就到了。

  一棟二層小樓,新蓋的,還配備了實驗室。

  環境清幽,樓下停著有十幾輛車。

  總共十幾個研究員,基本上人人有車。

  研究人員學歷碩士起步,工資在農場屬于最高的一檔,月工資八千起步,加上各種過節費年終獎,兩年全款一套房,買車一點壓力都沒有。

  沒人迎接。

  一樓是實驗室,大鐵門鎖著。

  等閑不讓進去,直接上二樓。

  二樓是辦公室,多數人不在,只有四五個研究員聚在一起商量什么,看到老板進來也只是稍微點意外,隨便招呼了一下,一個還算有點眼力見的連忙拉了把椅子讓姜寧坐下。

  姜寧沒坐,站著問:“其他人呢,怎么就你們幾個?”

  一個研究員道:“都去試驗田了,也有的在實驗室。”

  姜寧瞅瞅電腦屏幕,問:“這啥玩意?”

  另一個研究員答道:“基因序列。”

  姜寧就不問了,免的出洋相。

  聊了幾句下樓。

  孔芳菲還雄心勃勃:“今年仙靈一號種了二十畝,我前幾天還去看了下,那麥苗長的都快有一米高了,快趕上我小指粗,要是畝產超過兩千斤,可是大功一件。”

  姜寧問:“申報科研成果了嗎?”

  老楊道:“申報了,上個月你剛走,省農科院的專家就下來調研了,過幾天天庭的農業科學家也要來調研,你來的正好。一季小麥要是能實現畝產兩千斤,以后就再不會有糧食危機了,這可是功在千秋的大功勞,省里已經通知了,秋收時大老板要親自來視察。”

  姜寧來了興致:“去看看!”

  孔芳菲連忙打電話,讓小車班派車來。

  試驗田可不近,走路過去太遠了。

  很快,大面包開了過來。

  三人上車,去了試驗田。

  老遠就看到有人在地里,到了近前才發現是幾個研究員。

  姜寧進車一看,試驗田里的仙靈一號確實比普通的春八號長的高了許多,那麥桿粗的簡直不像是麥子,而像是麻桿,上個月來的時候才剛出芽不久。

  才過了一個月,就長到快有一米高了。

  “姜總。”

  研究所負責人張博過來,遠遠打了聲招呼。

  這家伙頭上頂了個草帽,穿的土了巴唧的。

  怎么看都不像個研究生,反到是像個農民。

  姜寧問他:“怎么這副形象?”

  張博笑笑,道:“天天都在地里,時間長了就習慣了。”

  姜寧上下打量幾眼,也笑了:“不錯,這才像個研究人員該有的樣子。”

  請:m.badaoge.org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