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53章 野味

  考斯特停下后,下來二十幾號人。

  坐的滿滿當當。

  后面還有幾輛小車,也下來了不少人。

  有省里的,也有市里的。

  省廳來了一位領導,省農科院專家也來了幾位。

  介紹了下,下來的專家姓程,五十多歲的樣子,農科院專家。

  頭銜一堆,聽著很牛逼。

  握手寒暄了下。

  程專家顯然有點被姜寧的年輕驚訝到,問了下:“姜總今年多大了?”

  姜寧道:“二十七。”

  程專家就贊嘆:“年輕有為啊!”

  姜寧呵呵兩聲,問:“咱們是上樓坐會還是先去參觀?”

  大伙都看專家。

  程專家道:“先去看試驗田吧!”

  于是掉頭上車,去了試驗田。

  姜寧也上了考斯特,擔任講解員。

  一路介紹農場情況。

  到了地里,張博和幾個研究員早就等著了。

  姜寧介紹了下,張博還有點激動。

  和程專家握手時也有點拘謹。

  顯然知道這位程專家的名頭。

  程專家下了地,彎著腰親自查看麥子株本。

  一群人在左右兩邊散開,跟著看稀奇。

  不是第一次見,之前早就來過了。

  程專家問了幾個專業的問題。

  姜寧當然答不上來,由張博負責解答。

  育種栽培這些東西,他就知道個皮毛。

  太專業的東西,就回答不上來了。

  程專家問的很詳細,尤其是母本選育方面,從怎么發現麥子變異,什么時候發現,到幾次栽培選種育種以及土壤氣候條件等各方面的實驗過程,事無巨細都要問個清楚。

  這些東西姜寧哪里知道。

  張博知道,全都裝在腦子里。

  有問必答,一臉的胸有成竹。

  程專家問半天,最后才問了一下:“你們試種最高產量多少?”

  張博道:“之前人工栽培精種每平方米產量在四斤左右,理論畝產能達到2700斤,這二十畝小麥是機械化種植,產量肯定沒有試驗田高,我們的目標是畝產2000斤。”

  程專家問:“有籽粒嗎,我看看!”

  張博道:“有,在研究所呢!”

  程專家道:“那去研究所吧!”

  于是一群人又回到車上,去了研究所。

  研究所并不遠,一公里路就到了。

  程專家下車打量了一下,笑著說:“你們的環境確實很不錯。”

  姜寧道:“就是樹種了多了一些。”

  進了一樓,來到一間種子標準儲藏室。

  兩邊排了兩排架子,架子上是許多玻璃罐。

  罐子里裝著各種各樣的麥子,目測能有上百種。

  有大有小,有扁也有圓。

  光是仙靈一號種的種子標準就不下十多種。

  張博拿過一個玻璃罐子,打開取出幾粒種子給程專家看:“這是我們精選的狀態最好的仙靈一號種的母本,數量不太多,在另外一塊試驗田種了大約二十平方左右。”

  程專家拿了幾個種子看了看。

  然后放到掌心,攤開了手掌細看。

  種子很大,麥子長的跟豆子一樣。

  但看形狀,的確是麥子無疑。

  程專家嘖嘖稱奇了兩下,研究了一輩子的小麥。

  個頭這么大的麥子還真第一次見。

  問了幾樣成份數據,張博都對答如流。

  參觀完種子標準儲藏室,又去參觀實驗室。

  一圈轉下來已經過了五點半,眼看飯點都到了。

  陸經緯提議先吃飯,程專家沒有反對。

  于是上車去了北安賓館,在北安賓館吃飯。

  陪著吃了一頓晚飯,把專家送到客房。

  一群人去遛彎,看北安夜景。

  姜寧想跑,被叫住。

  小縣城的夜景能有什么好看。

  新城區還好點,但縣賓館在老城,就更沒看到。

  但領導們興致盎然。

  沿著馬路走了一陣。

  省廳領導才說:“仙靈農場了不得啊,這也算是給省里立了大功。”

  姜寧不解:“這個怎么說?”

  領導說:“從農業發展現狀來說,河西也算是農業大省,但在農業科研領域,我們確實要落后于中原、魯東等省份。從地理氣候方面來說,河西也有適合農業耕種的平原區,光照時間甚至比中原和魯東等農業大省還要長,也適合種植小麥,但在實踐生產過程中我們的一些技術指標卻遠遠不如人家,缺水干旱固然是一個重要因素,但我們在良種培育上也確實不如人,一直沒有能培育出適合本土的高產糧種,你們這個仙靈一號種搞的就很好。”

  姜寧問道:“有獎金嗎?”

  領導臉皮抽抽:“回頭再給你批一筆科研經費,一定要搞出成果。”

  姜寧道:“成果不是已經有了嘛!”

  領導說:“光你們這里種可不行,還要有大范圍推廣的能力,河西氣候多樣,要能適應不同的自然環境和氣候,讓全省的小麥種植區都能種植并且高產才可以。”

  姜寧覺的這不是他的事。

  農場撐死就一民企,哪能承擔這么大的責任。

  肯定還有下文。

  果然。

  領導又說:“這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我覺的你們應該和省農科院合作,省農科院在各地都建有科研基地,要充分利用好這些基礎,盡快拿出成果來。”

  姜寧這會醒過來了:“領導,和農科院合作沒問題,但功勞歸誰?”

  領導定下調子:“你們是發明者,但農科院也有功勞的嘛!”

  姜寧點頭:“那沒問題了。”

  省農科院也下來了幾個專家,就在旁邊呢!

  想說什么,嘴皮動了動。

  卻沒有說出來。

  溜達一圈,回賓館歇息。

  把人都送上樓,又和老陸在外面聊了幾句。

  姜寧才坐上來接他的車回了農場。

  翌日上午,先參觀農場。

  然后到了麥田,深入細致的考察調研。

  姜寧沒有跟去麥田,帶著一群人去捉兔子。

  農場現在到底有多少只兔子,沒有人知道。

  姜寧也不知道,數不過來了。

  林區的牧草被啃的長不起來,兔子比樹還要多的多。

  拿個網兜隨便一兜,就能兜住好幾只。

  現在捕獵大隊比伐木隊的人還多。

  領導來過幾次,也知道情況,問:“你們現在一天捉多少兔子?”

  姜寧道:“兩萬多,去年出了四百多萬只,今年估計更多。”

  領導也不得不贊嘆一句:“這農場可真是個聚寶盆。”

  姜寧道:“現在兔子創造的收益都快趕上賣木頭了,領導能不能協調下銷路?”

  領導擺了擺手:“這你得去找林業廳協調,我也幫不了你。”

  姜寧也就隨口一說,沒指望。

  體驗了下捉兔子的樂趣,正準備去果園。

  一群羊從旁邊沖了過來,看到一群兩腳獸后,直接轉個彎,消失在了右前方,那速度快的好多人都有看清,仿佛就只是驚鴻一瞥。

  領導也沒看清,問:“剛剛那是青羊?”

  姜寧說:“是的!”

  領導問:“不是只有十幾只嗎,剛那一群好像不少。”

  姜寧道:“這些玩意跑的太快,人沒法靠近,很難統計真實的數據,無人機拍到的大概有四十幾只吧,這玩意兒繁衍的太慢,估計也是基數太少。”

  領導點頭:“羊的繁殖能力其實并不差,基數大了繁衍速度就快了。”

  大伙紛紛點頭。

  出了林區,正準備往果園走。

  一個捉兔子的工人跑了過來:“老板,剛剛一只青羊撞樹上了。”

  姜寧不明所以:“撞就撞了,這還用給我說?”

  工人道:“那青羊快不行了。”

  姜寧一愣:“還有這事?”

  工人連忙點頭:“以前沒出過這種事,那玩意是保護動物,得咋整?”

  領導們都看向姜寧,這廝該不會是想吃野味故意安排的吧?

  姜寧扭頭看看,問:“領導過去看看?”

  領導點頭:“那去看看!”

  于是重新進了林區,跟著工人往過走。

  沒走多遠,就看到幾個捉兔子的工人等著。

  到著近就,一只青羊側躺在地上。

  姜寧捉住過這玩意,到是不稀罕。

  其他人沒見過,最多看到過無人機拍攝的照片,近距離觀看青羊還是頭一次,紛紛上前圍觀,就見這羊一只角都撞斷了,前額在滲血,時不時的抽搐一下。

  腿短毛長,四肢粗短而勻稱,蹄子狹窄而強健。

  既使都快掛了,也讓人感覺到一股強烈的野性。

  姜寧問道:“怎么撞樹上的?”

  工人道:“這些家伙忽然躥出來,看到這邊有人就往右邊跑,可能是跑的太快了,這家伙轉彎的時候沒來得及避開,一頭撞在了這棵樹上。”

  姜寧點了點頭,這種概率雖然很小,但也不是沒可能。

  領導問道:“你們這有獸醫吧?”

  姜寧點頭:“有,叫獸醫了嗎?”

  工人說:“叫了,正往過趕呢!”

  二場有獸醫站,為客戶提供診治服務。

  養了那么多牛,怎么可能沒獸醫。

  這邊的牲口有問題,也從二場叫獸醫。

  結果獸醫還沒到呢,羊已經死了。

  姜寧蹲下摸了兩把,道:“死透了。”

  領導們臉色有點怪,都不知道說什么。

  姜寧道:“死了就吃吧,話說養了這些家伙好幾年,我還沒嘗過味道呢,今天正好嘗嘗野味,領導們給我做證,這家伙是自己撞死的,可不是我弄死的。”

  領導們臉皮子狂抽,實在聽不下去了。

  紛紛干咳一聲,往外走。

  姜寧趕緊交待一聲,也跟了出去。

  到果園轉了轉,早熟的櫻桃還有些沒摘完。

  現場摘了幾個嘗了一下。

  領導吃的收不住嘴,問:“這么好的東西應該不愁銷路?”

  姜寧道:“是不愁銷路,但賣不上價,都便宜賣給水果商了。”

  領導問:“怎么不做成品牌?”

  姜寧很想吐槽一下,但是忍住了,道:“做品牌太難了,我沒那個時間精力,農場的產出也就在北安很受歡迎,但北安就這么點市場,消化不了太多,到了外面就沒優勢了。”

  領導思路開闊:“還是有辦法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現在的水果種植戶都是要產量不要質量,只要東西好,不怕沒銷路,省里那么多單位,你都給送點讓大家嘗下味道,吃的好了自然會有人要,再一個你們自己也要鋪設銷售渠道,不然就算有人想吃也沒地方去買。”

  姜寧點頭,卻一點都不上心。

  他向來怕麻煩,做渠道是最最麻煩的。

  哪有那個時間精力。

  寧可便宜賣給果商,也不想麻煩。

  反正就算賣的再便宜也是賺。

  在果園轉了圈,又去看了看草場養的牛羊豬。

  眼看快中午了,去食堂吃飯。

  中午這頓飯是安排在農場食堂的。

  食堂蓋了兩層,以前人不多,就只開了一層。

  現在人多了二層也就啟用了,還搞了兩個包廂專門用于接待。

  飯菜沒有酒店那么好看,但是很豐盛。

  全是農場特色,除了牛羊兔子雞和黑豬肉,今天還多了一道燜的青羊肉,這玩意黑不溜丟的,全是瘦肉一點脂肪也沒有,非常考驗廚子的功夫。

  做不好很難吃。

  食堂的廚子顯然下了功夫的,做的還可以。

  都沒少吃。

  下午參觀了下二場,把人送走才消停。

  姜寧不操心賣水果的事。

  老楊和孔芳菲卻很上心。

  現在的情況是,老板有點躺平擺爛的意思,對掙錢沒有什么積極性,賣賣兔子賣賣木頭夠用就行,員工比老板積極,不多掙錢怎么能提升福利待遇。

  尤其是管理層,年底發多少獎金。

  一看老板心情,二看農場的效益。

  掙的越多,老板高興了,自然會發的越多。

  老楊和孔芳菲商量了下,準備去一趟省城。

  帶上一批水果去跑市場,各個單位送。

  領導不說了嘛,反正去了找不到門路,就去找領導幫忙。

  晚上沒事,劉偉喊的吃夜市。

  擼著烤串喝著啤酒,說起了正事。

  劉偉問他:“能不能給我搞點美元?”

  姜寧問:“你要多少?”

  劉偉說:“150萬。”

  姜寧又問:“姐夫拿現金還是資產抵?”

  劉偉道:“你要資產那最好,不要資產就現金。”

  姜寧還挺詫異:“姐夫錢不少啊!”

  劉會趕緊裝窮:“哪有什么錢,全是資產樓盤,這兩年經濟不景氣,生意不好做,商場都空置了大半,租金也一降再降,我都想轉手,但找不到人接盤,我還貸了300個。”

  這種話聽聽就好了。

  姜寧是一百個不信,問:“手續費怎么算?”

  劉偉眼皮跳跳:“你說多少就多少。”

  姜寧想了一陣:“姐夫給我轉上1100吧,就這一次,這種事情我不干。”

  劉偉暗暗松了口氣,痛快的應下。

  錢出去很麻煩,早就打聽了,手續費不是一般的高。

  像他這種沒門路的,1:10都很正常。

  就因為手續費太貴,所以才會找姜寧幫忙。

  按現在的匯報,150差不多是1050多一點。

  姜寧只要了1100,這已經是親戚情分了。

  陳剛最近挺不得勁,原因嘛也很簡單。

  不想打工,就想自己當老板。

  上班能有什么出路,一輩子還是給人打工。

  就算工資福利待遇再好,哪比得上自己當老板。

  花了兩天時間,大概打聽到了爸媽存了多少棺材本。

  今天吃過晚飯后沒回家,去了生活區。

  陳學峰和張玉珍不回家,一直住農場。

  回家也沒事干,農場多熱鬧,現在人多了,生活區的業余文化生活也越來越豐富,比小區要熱鬧多了,慢慢習慣了,工人們就不愿意再回家了。

  除非家里有事。

  陳學峰和人下象棋,陳剛在一邊觀戰。

  三局輸了兩局。

  陳學峰輸的沒意思,不下了,就起身讓給別人,問兒子:“你咋不回家?”

  陳剛說:“回去沒意思,晚一點再回。”

  陳學峰道:“不想回去就要個宿舍住宿舍。”

  陳剛糊弄兩句,跑去和小姨父喝啤酒。

  墨跡到天黑后,陳學峰和張玉珍要回宿舍。

  陳剛又跑過去,一臉有事要說的樣子。

  陳學峰問:“你跟過來干嘛?”

  陳剛坐在床邊,問:“爸,你存了多少錢?”

  陳學峰有種不好的預感:“你問這個干嘛?”

  陳剛問:“存了多少?”

  陳學峰道:“沒存下錢。”

  陳剛道:“怎么可能,我都打聽過了,去年普通工人都發了二十個月年終獎,你們管理層是姜寧給包紅包,海老二給我說了,你最少發了五十萬。”

  陳學峰眼皮跳了跳,沒吭聲。

  張玉珍問:“你打聽這個干嘛?”

  陳剛興致勃勃:“給人打工有什么出路,姜寧不是在非洲搞金礦嗎,你們把存款拿出來讓姜寧幫忙在非洲搞個金礦,我也去干金礦,不比給人打工強。”

  陳學峰火就上來了:“你想屁吃呢!”

  陳剛理由眾多:“上班能掙幾個錢,你那錢存著也會貶值,投資搞礦才能掙大錢。”

  陳學峰道:“你做什么春秋大夢呢,你當那是過家家,你想咋來就咋來?”

  陳剛道:“非洲金礦多,不少人跑非洲挖金礦都發了大財。”

  陳學峰道:“那你怎么不想想你有幾斤幾兩,能跑到外面打拼出事業的,哪個不是心狠手辣之輩,更別說非洲那種地方,那地方天天在打仗,那是你能去地方?”

  陳剛還不服氣:“姜寧都能去,我怎么就不能去了。”

  陳學峰氣笑了:“你和姜寧比?姜寧十八歲就出去打拼了,人家到哪都能當老大,你有多大本事?還想挖金礦,真去了非洲,我和你媽得給你送終。”

  陳剛也來了氣:“你都不讓我出去,你咋知道我沒本事。”

  陳學峰道:“有本事你別問我要錢,自己去,姜寧當年出去的時候,你二姨就給了八百塊錢車費,我給你八千你去,有本事你給我混出個人樣我看看。”

  陳剛臉色不好:“年代不一樣了。”

  陳學峰冷笑道:“屁話,沒本事就是沒本事,還年代不一樣了,姜寧就算身無分文人家也照樣能挺起腰桿做人,而不是問娘老子要錢,你和張玉龍一樣就是個廢物。”

  陳剛氣的不行:“嫌我是廢物你生下我干嘛!”

  說罷起身奪門而出。

  出去后還用力把門摔上。

  砰的一聲巨響。

  陳學峰臉都有些綠,氣的鼻子都要冒煙了。

  終于體會到了小舅子的感覺。

  真是哀默大于心死。

  之前還覺的自家兒子再不濟也比張玉龍強一點,現在看,壓根就是半斤八兩,誰也不比誰好到哪里去,一個是徹底躺平擺爛,開啟了啃老模式。

  一個則是眼高手低,根本認不清自己。

  陳家也是干過礦的,年輕時發家,中年時破產。

  其中有多艱辛,陳學峰再清楚不過了。

  更不要說非洲那種地方,那是一般人能去的嗎?

  張玉珍坐在椅子上,心如刀絞的抹淚:“怎么就養成這樣了,一個個的,沒一個讓人省心的,我的命怎么就這么苦,玉蘭家的兩個怎么就那么爭氣。”

  陳學峰黑著臉,也氣的不想說話。

  翌日清晨。

  孔芳菲開車到南門,忽然看到前面一輛車像是農場的車。

  進了南門踩了一腳油門,追上去一看。

  真是農場的車,一輛普拉多。

  孔芳菲一皺眉,除了老楊的專車,其他車下班是不能開出去的。

  當然有特殊任務那另說。

  不然讓司機下班時間把車開出去那還得了。

  這輛普拉多是陳剛在開,昨天也沒有特殊情況。

  陳剛怎么能把車開出去?

  轉著念頭,跟著普拉多到了辦公樓下。

  車停下后,陳剛從普拉多上下來。

  回頭看了一眼跟在后面的帕薩特,就準備去小車班。

  孔芳菲下了車,喊了聲:“陳剛,等一下。”

  陳剛就等了下,等孔芳菲過來招呼了一聲:“孔主任。”

  孔芳菲問:“你昨晚上出任務了?”

  陳剛很想說是,但小車班就歸辦公室管著,孔芳菲是頂頭上司,就算騙誰也騙不過孔芳菲啊,只能找了個理由:“昨天下班我的車出了點問題,就開公司的車回去了。”

  孔芳菲沒給他面子:“這也算理由嗎?”

  陳剛沒有吭聲,看著孔芳菲。

  一副你能把我怎么樣的表情。

  “你去吧,讓老韓上我這來。”

  孔芳菲沒當場發作,讓他去叫小車班班長。

  陳剛也沒應聲,一言不發轉身就走了。

  到了小車班辦公室,老韓已經在喝茶。

  家里不做早飯,老韓每天都要早起趕到農場吃早飯。

  因此來的很早。

  看到陳剛進來,還招呼了下。

  陳剛說:“老韓,孔芳菲叫你呢!”

  老韓皺了下眉,問:“孔主任叫我干嘛?”

  陳剛說:“不知道,讓你去她辦公室。”

  老韓一臉狐疑,但還是起身去了二樓。

  請:m.badaoge.org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