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給我介紹。”
姜寧道:“我有一個表弟,誠實守信、善良友愛、樂觀積極,人品可靠,家里長輩打算給找個歐洲的媳婦,女士能給介紹個對象不?”
愛麗絲一臉的不可思議:“我有些不理解,婚姻不應該是自己的事情嗎,為什么父母要干預,而且為什么要找歐洲媳婦?”
姜寧實話實說:“好吧,那小子有點兒宅,不怎么會談戀愛,女士在華夏工作過,應該知道,這樣的男生在我們老家不怎么好找媳婦。”
愛麗絲一臉的恍然,也實話實說:“抱歉,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情,包括無母,任何人都不能干預,這個忙我幫不了你了。”
桑娜湊過來問:“你的另一位夫人呢?”
姜寧道:“在家帶娃呢!”
桑娜那個好奇:“你為什么不帶她和孩子?”
“孩子太小了,帶著出遠門不太方便。”
“那位夫人沒有意見嗎?”
“當然沒意見。”
“我有點不理解你們華夏女性了。”
“有什么想不明白的你可以問我老婆。”
“和你夫人交流太費勁,她英語都說不太流利。”
北安。
距離第一批職工出發去歐洲旅游還有三天,旅行社的培訓人員趕了過來。
在職工活動中心給兩百多要去歐洲的職工進行集中陪訓。
組團出去不是開玩笑的。
人一上百形形色色,所謂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
這么多人出去,惹出事就是麻煩。
所以才要集中培訓,出去了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都要講清楚。
培訓人員還做了個PPT,拿著話筒講:“今天我給大家講一下出去要注意的事項,國外法律和我們有好多不一樣的地方,歐洲國家多,各國的法律也都不同,比如有些國家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還有的國家不能隨地吐痰,有的不能隨地丟垃圾等等,還有文化,因為東西方文化存在較大的差異,有些行為在老家習慣成了自然,但在歐洲可能是不文明行為;還有帶的東西,有些東西是不能帶出去的,所以今天我要給大家講一下這些注意事項……”
兩百多號人坐下面,瞪著眼睛帶著腦子認認真真聽。
都不敢再走神。
唯恐聽漏了出去違了法被抓起來。
陳學峰和張玉珍坐一起。
兩人這次也要出去。
手里都拿著本子筆,一邊聽還一邊記。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培訓人準備的課件不長,也就十幾頁。
但內容卻不少,針對這次要去的七個國家,詳細講了去這七個國家需要注意什么,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哪些行為不文明,會引起誤會,哪些行為會違反法律等。
講了快一個小時才結束。
末了。
老楊上臺,拿著話筒問了句:“都聽明白了沒?”
“明白了。”
臺下稀稀拉拉。
老楊強調:“聽明白了就好,出去了都自覺點,把平時不注意的壞毛病改改,不要當街吸煙,不要隨地吐痰扔垃圾,不能帶的別帶,買東西也不要跟在家里一樣死皮爛臉和人討價還價,總之不能給華夏人丟臉,不能丟農場的臉,更不能違反人家法律,不然回來就開除。”
大伙菊花一緊,都暗自凜然。
最后這句才是最有威懾力的。
離出發還有不到三天的時間。
培訓結束,大伙也不敢松懈,沒事就拿出筆記看看。
免的忘掉出去了不小心犯法。
老楊也不厭其煩的給孔芳菲交待:“帶著人出去安全第一,一定把人組織好,別讓隨便亂跑,不該去的地方不要去,平平安安去,平平安安回……”
孔芳菲點著頭,耳朵快起繭子了。
老楊交待半天,又問道:“和老板聯系沒?”
孔芳菲道:“聯系過了,老板就在歐洲呢!”
老楊問:“你們過去了能碰到不?”
“碰不到。”
孔芳菲道:“我們7月1號走,老板正好7月1號回國,錯開了。”
老楊點了點頭,最后交待了一句:“把人看好,別跑了不回來了。”
孔芳菲道:“不至于吧,農場的待遇這么好,現在趕都趕不走,都指望著在農場退休養老呢,又不是那些過不下去的,誰還跑外面去要飯啊!”
老楊道:“話是這么說,但還是要小心不能出意外。”
孔芳菲點點頭,嘴上答應著。
心里卻覺老領導想多了,不會發生這種事情的。
農場在準備著,消息也在縣里傳開了。
這種事情怎么可能瞞住。
別說普通人了,單位人員都羨慕的嘴里淌酸水。
鐵飯碗再香也擋不住人家這福利好啊!
組織全場職工分批去歐洲半月游,這怎么能不讓人羨慕。
不要說普通人,他們這些鐵飯碗絕大部分一輩子也沒機會出去。
誰不想去體驗下資本主義的糖衣炮彈。
縣里甚至都在關注這個事情,有關部門專門交待過。
安全出去安全回來,不能惹事情。
畢竟是兩百多人的團體行動,這可不是一個兩個人。
出了事影響很壞的。
出發這天,來了六輛大客車,停在生活區。
兩百多職工每人一個小號拉桿箱,農場給統一買的,一樣的款式,就顏色不一樣,按照早就分配號的車號上車,孔芳菲和帶團的導游最后上車。
導游是旅行社給安排的,負責規劃行程和帶隊。
還有安排吃喝拉撒等等。
不少職工都來送行,其實是看熱鬧的。
老楊也在,站在人群中揮手。
六輛大客車開出農場后,直接開去了市里機場。
到機場通過安檢后,也不用候機,直接登上兩架早就等候的飛機。
兩百多人的大隊伍當然不用再訂機票。
直接包機就完事了。
飛到京城辦完出境手續,就直接起飛飛往歐洲。
大伙興致勃勃,都興奮的不睡覺。
對這趟旅行充滿了期待。
第一次職工飛去歐洲時,姜寧和馮雪也準備回家了。
在比利時歇了三天,該處理的事情也處理完了。
兩人飛到京城,從京城轉機飛到市里。
市里有一個小機場,以前軍用的。
今年才改軍民兩用,開通了兩個航班。
一個飛京城的,一個飛省城。
到北安時,正下著小雨。
這兩年北安的降雨量要比往年多一些,專家說是氣候在變化,雨線正在北移,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過這兩年西北的降雨量確實比往年多了。
這是好事。
荒野上也比往年更綠的。
小雨淅瀝,農場里安安靜靜,生產活動都停了。
車在門口停下,姜寧和馮雪下車。
拎著箱子進屋。
馮雨坐沙發上,正在陪著女兒玩。
看到兩人進屋,就問小家伙:“甜甜看誰來了。”
小家伙抬頭瞧了瞧,喊了聲:“媽媽。”
馮雨指指姜寧:“還有呢!”
小家伙又瞧瞧:“爸爸。”
姜寧換上拖鞋過去,坐在沙發上抱起女兒放腿上。
一邊逗著女兒,一邊和老婆說話。
馮雪隨后過來,在旁邊坐下。
一邊逗小家伙,一邊和馮雨比著手語。
坐了一陣,馮雨和馮雪拎著箱子上樓。
走的時候一個箱子,回來的時候兩個。
姜寧負責帶娃,陪著女兒玩。
坐了不到半個小時,手機就響了。
拿過來看了看,老楊打來的:“老板到了沒?”
姜寧說:“到了。”
楊老道:“縣里問了好幾次,說大老板要來調研,你看哪天給回話?”
姜寧道:“我先歇兩天,明天再說吧!”
老楊說了聲好,也沒多說就掛了。
“爸爸!”
小家伙在他接電話時一直看著他。
見他掛了電話,才喊了一聲。
姜寧親親臉蛋,問:“想爸爸沒?”
小家伙奶聲奶氣說:“想。”
姜寧就覺的心都要化了,女兒太可愛。
最能治愈煩惱。
陪著小家伙玩了會,馮雨和馮雪下來做飯了。
吃過晚飯,小雨也停了。
一家四口出去遛彎。
馮雨拿著手機給姜寧看:“你看這個,農場又火了。”
姜寧接過來看了看,是農場的視頻號。
內容是第一批職工出國游的視頻,其實就是在生活區上車的。
昨天發的視頻,今天就有五萬個贊了。
評論超過了一萬條,點開一看全是北安人的評論。
姜寧掃了幾眼,把手機還給馮雨,道:“咱哪天去羊城?”
馮雨說:“六號再過去。”
姜寧比較好奇:“話說你那幾個女同學呢,咱都還沒吃上席,還不結婚嗎?”
馮雨說:“聽說秦麗年底也結婚,到時咱倆還得去還禮。”
姜寧想不起來:“秦麗是哪個?”
馮雨說:“短頭發那個,咱倆結婚她來了。”
姜寧想了半天,總算想起來:“那個胖妹?”
馮雨白他一眼:“人家也不胖好不好。”
姜寧點著頭道:“嗯,不胖,130斤也不算胖。”
馮雨就挺無語,說:“我最近也長了幾斤。”
姜寧仔細打量:“看不出來。”
馮雨說:“98斤了。”
姜寧就挺擔心:“別天天睡了吃吃了睡啊,得早起鍛煉。”
馮雨貌似一點也不上心:“胖就胖了,反正孩子都生了。”
姜寧卻不同意:“可不能胖,一胖毀所有。”
馮雨問:“我要是吃胖咋辦?”
姜寧想也不想:“那就減下來啊!”
“減不下來呢?”
“使勁減。”
“可是我不想鍛煉。”
“明早開始我叫你起來跑步。”
“我才不跑呢!”
兩口子拌著嘴,馮雪就聽著。
也不摻合,用手語和小家伙交流。
可惜小家伙看不懂,多數時候是懵的。
晚上睡覺,小家伙跟馮雪睡。
姜寧拉著馮雨洗了個澡,快十一點才睡下。
躺床上睡不著,兩口子還在說話。
“我看姐比以前開朗了許多。”
“我覺的也是。”
“所以不能一直待家里,還是要出去轉轉。”
“等參加完你同學婚禮,咱倆去馬爾代夫轉轉。”
“去幾天?”
“一個星期差不多。”
“我想想……”
翌日,姜寧給老婆送過早飯,開車去了辦公樓。
聽老楊說縣里的事。
他和馮雪出去的第三天,新老板就到任了。
從省里下來的,簡歷就在官網上。
隨便就能查到。
老楊說:“剛來熟悉了兩天就開始調研,各單位都還沒去,就先去二場調研,去完二場就直接到這邊來了,老梁三天兩頭被叫去匯報工作,聽說要重新制定規劃。”
姜寧道:“老陸制定的規劃不是挺好的?”
老楊嘆息了下:“誰有誰的想法。”
姜寧問:“人員調整了嗎?”
老楊說:“沒有那么快,要調整也得到年后了,總得先熟悉情況。”
聊了會縣里的情況,又問了下農場的情況。
兩人開車去了麥地,看麥子。
走的時候麥子已經抽穗,回來已經能收了。
微風吹過,麥地里蕩起一片金黃色的麥浪。
二十畝試驗田里的仙靈一號麥子長到了一人高,姜寧進去比了下,有些長的高的麥子比他還高個頭頂,小指粗的麥桿看著比麻子還要粗壯,都能當吸管用了。
巴掌長的麥穗又粗又大,麥子長的跟小號玉米粒似的。
姜寧看的嘖嘖稱奇,道:“這已經能收了。”
老楊說:“要等省里大老板。”
姜寧無話可說,這個事就沒法說。
西北冬季漫長,老家的農時相對要晚一些。
麥子基本上在七月底八月初才收。
但農場稍微早一點,都是七月上旬收。
收完麥子,把地犁一遍,還要種一茬油菜。
看了一圈麥子,又去研究所看了下他的草。
就是從黃山挖到的那草。
姜寧一直惦記著呢,想看看這草會長成什么樣。
研究所照看的還算上心,種草的那一小片地方其他花草都被清空了,還用磚頭做了一圈小號圍墻,把七葉草給圈了起來,每天要看好幾遍,免的草死了老板回來扣經費。
七葉草長大了許多,之前才10cm高。
現在看著能有20cm了,葉子也長大許多。
姜寧問幾個研究員:“確定是什么草了嗎?”
張博說:“沒確定,看形屬長杏樹苗挺像,看這分明就是一株草,不是樹本植物,我對比了一百多種植物,沒有一種一樣的。”
姜寧道:“這草就一株,千萬照看好,不能養死了,等開花結果。”
張博答應一聲,問:“老板看過麥子了吧?”
“看過了。”
“產量可能會超出預期。”
姜寧問:“你覺的能收多少?”
張博道:“不好說,但今年的麥子明顯長的比去年要好,產量不會低。”
姜寧要求不高:“只要能上兩千斤就可以。”
張博信心滿滿:“絕對不會低于兩千斤的。”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