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2章 空中火力平臺

  越是分析,蘇武越是不滿建筑機器人的戰斗能力。

  但這屬于基礎結構和硬件上的問題。

  除非徹底回爐,重新設計。不然根本沒辦法解決。

  “這一次運氣好,下一次就不一定了。”

  “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

  復盤結束,蘇武深深的吸了口氣。

  心中因為這次意外遭遇,產生的壓力和危機感,讓他意識到必須打造出一支更加專業的武裝力量。

  來應對末日逐漸崩潰的秩序下,來自同類的威脅。

  只是,具體如何去做,卻讓他一時有點犯難。

  發展武裝力量可以,但不能占用太多的資源,同時在戰斗中還必須具有碾壓性的優勢。

  不然就沒有發展的意義。

  冥思苦想了十幾分鐘。

  最終,蘇武將目光投向了無人機的領域。

  這一次,他從官方避難所購買的物資中,包含了各種型號的商用無人機。

  其中最昂貴的一款是k2系列的農用無人機。

  作為一款量產型的商用無人機,k2系列農用無人機擁有種種明顯的缺點。

  它的機身以塑料和薄金屬片為主,自身防御近乎于零。哪怕正面被一塊拳頭大小的石頭砸中,都有可能當場墜毀。量產型的電機與糟糕的散熱系統,讓它只能在六十五度以下的環境中正常工作,同時最快飛行速度僅有3米/秒,最高飛行高度在兩百米以下。還沒有一個正常成年人的跑動速度快。

  但這一切的缺點,都無法抹消和抵除它所擁有的兩項極其獨特的優勢。

  它是空中單位,并且載重量高達50kg。

  這兩項優勢,賦予了k2系列農用無人機無限寬廣的改裝潛力。

  前者可以讓它無視阻礙和地形,輕易抵達任何戰場。后者可以承載足夠的彈藥,以絕對的火力主導戰場。

  “就選它了。”

  蘇武做出了決定。

  他讓一臺建筑機器人去倉庫中,將僅有的兩架k2系列農用無人機都帶到制造中心。

  然后掃描,建模,繪制出最精確的三維模型。

  用來方便修改和設計。

  “首先,定位上,它應該是一款遠程轟炸武器。”

  “50kg的載重,至少要有40kg用于攜帶炸藥。”

  力大磚飛。

  不管面對什么樣的敵人,一波炸彈扔過去,都肯定能打出清場的效果。

  至于炸藥的來源,蘇武才和官方避難所交易了幾百噸的肥料和日化用品。從中提煉一下就行。

  雖然質量可能比不上從重裝騎士那里拿到的精品火藥。但僅僅用來制造炸彈卻綽綽有余。

  有了定位,剩下的設計就好辦了許多。

  在轟炸的方式上。

  蘇武否決了直接扔炸彈這種半靠運氣的低效手段。選擇會額外犧牲一定的載重,但射程更遠,同時又更加精準的火箭彈。

  一臺k2系列農用無人機總共50kg的載重,可以攜帶五枚平均重量8.5千克的單兵級火箭彈。

  剩下7.5千克的載重余量,還能用來裝載其它配件。

  比如一套更高效的散熱系統,讓無人機可以在85度的環境下正常飛行。比如更加嚴密的防水和空氣過濾系統,讓無人機能夠穿梭在雨幕和燃燒產生的煙霧之中。

  還有針對機身結構的微調,讓無人機能夠在人工智能的協助下,即使遭遇到攻擊,只要沒有傷到核心部件,也能迅速的重新恢復平衡,繼續飛行和戰斗。

  一系列的改裝設計,在蘇武的考慮中不斷誕生。

  然后經由人工智能的模擬和計算,轉化為一張張切實可行的改裝圖紙。

  再借由工程機器人之手,真正加裝到k2系列農用無人機上。

  十幾個小時后。

  兩臺裝載了火箭發射巢的k2系列農用無人機,出現在了避難所制造中心的制造臺上。

  被正式編入避難所的作戰指揮系統。

  “這下總算是擁有了一支真正的武裝力量。”

  看著控制臺屏幕上,代表兩架k2系列農用無人機的圖標。蘇武的心中,升起了一陣滿足和心安。

  并且這還只是一個開始。

  后邊仍然還有很多可以擴展的地方。

  想了想。

  蘇武又添加了一個可折疊的射擊平臺的圖紙,讓工程機器人按照圖紙打造十臺出來。

  這種射擊平臺,結構十分簡單。

  就是由一把突擊步槍,一個大號彈藥艙,一個帶紅外線功能的攝像頭,一個可以360度自由轉動的基座,以及一臺微型電腦組成。

  它的總質量為40kg,在休眠狀態下可以折疊為一個金屬箱。

  能被打空了火箭彈的k2系列農用無人機攜帶,空投至任意指定地點。然后在投放到地點后,自動展開作戰型態,自主或者由避難所里的人工智能遙控攻擊被標記為敵人的目標。

  同時,除了外出戰斗以外。它們在平時還可以被布置在地表的農家小院,以及地下避難所各個關鍵位置。作為常規的避難所防御設施。

  “k2系列農用無人機的火箭彈是第一道防線。”

  “折疊射擊平臺是第二道防線。”

  “最后,配備自動步槍的建筑機器人,還有工程機器人,可以組成第三道防線。”

  “這種陣容,除非面對成編制的正規軍隊,不然誰來了都不太可能攻進避難所里。”

  指揮著改裝后的k2系列農用無人機,在外邊演練一番。

  隔著屏幕,目睹它攜帶的一枚火箭彈成功點火,準確命中兩百多米外的一座小山坡。

  蘇武心滿意足的收工。

  。。。。。。

  接下來的幾天。

  一切順遂。

  大型貨車繼續晝夜不息的將從官方避難所購買的物資,源源不斷的運送到農家小院內。

  然后經由建筑機器人挑揀,按照種類分別存放到避難所地下二層的制造中心倉庫,生活物資倉庫,以及地下三層的飼料種植區。一些不挑環境,耐存儲的物資,比如水泥等等則直接堆到地表農家小院的簡易棚子,甚至原本住人的兩層小樓里。

  在充沛的物資支持下。

  蘇武快速的完成了對地下三層養殖工廠的最后改建工作。讓購買的魚苗,待孵化的雞蛋和鴨蛋等等都在里邊順利安家。

  同時飼料種植區成百上千座無土栽培貨架上,也全都播下了種子。只等它們發芽和成長。

  而在此期間,因為避難所的工作量激增了許多。

  蘇武不得不又耗費15生存點,增加了三臺建筑機器人,用來彌補勞動力缺口。

  至此。

  在蘇武建造避難所的第二個月末尾,他的建筑機器人數量達到了七臺。避難所開始有了一絲繁榮的跡象。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