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發現場,楊林和楊森全副武裝。
專注投入到緊張的證據采集與分析工作中。楊林手持指紋采集儀,在客廳的茶幾、門窗把手等關鍵部位仔細搜尋。楊森則蹲在一旁,眼睛緊盯著地面,不放過任何一處可能留下足跡的地方。
“這茶幾上有幾處模糊的指紋,看來得用特殊的粉末進行顯現了。”楊林一邊說著,一邊小心翼翼地拿出裝有鋁粉的小瓶。楊森抬頭看了一眼,點頭回應:“行,注意手法,可別把指紋破壞了。這指紋說不定就是破案的關鍵。”
楊林熟練地用毛刷蘸取鋁粉,輕輕在茶幾表面刷動。不一會兒,幾枚清晰的指紋逐漸顯現出來。“快拿指紋膠帶過來。”楊林興奮地喊道。楊森迅速遞上膠帶,兩人默契配合,將指紋完整地采集下來。
楊林和陸川兩個人都是現場勘察專業的,本來就是科班出身,加上這兩年的歷練,還有刑偵支隊參與了不少大案要案,加上陸川的指導,這兩年自身的業務技能可以說是突飛猛進,雖然還比不上陸川,但是已經是整個海州市數一數二的現場勘查情景了。
“這些指紋得盡快送去技術部門比對,看看能不能在數據庫里找到匹配的記錄。”楊林將采集好的指紋樣本小心放進證物袋,神色凝重地說道。楊森表示贊同:“沒錯,要是能確定嫌疑人身份,案子就能往前推進一大步了。”
完成指紋采集,兩人又將注意力轉移到足跡上。楊森拿出足跡測量儀,仔細測量窗臺上的腳印。“這腳印長度28厘米,寬度10厘米,根據足跡學原理,嫌疑人身高大概在一米七五到一米八之間,體重在七十五公斤左右。”楊森一邊測量,一邊向開始分析。
楊林看著楊森測量,補充道:“而且從腳印的深淺和著力點判斷,嫌疑人步伐穩健,行走時重心靠前,很可能是個青壯年男性,身體素質不錯。”兩人圍繞足跡特征,不斷交流分析,試圖勾勒出嫌疑人的大致形象。
此時,法醫完成了對尸體的初步外部檢查,向楊林和楊森招手:“來,你們看看這傷口。”兩人走近床邊,看著床上受害者的尸體。法醫張凱指著死者胸口的傷口說道:“這幾處傷口創口整齊,創角一鈍一銳,符合單刃銳器刺傷的特征。傷口深度在六到八厘米,直接刺穿了胸腔,導致心臟和肺部受損,是致命傷。”
楊林皺著眉頭,仔細觀察傷口:“從傷口的方向來看,兇手是從上往下用力刺的,說明兇手比受害者高,或者當時受害者處于較低的位置。”楊森在一旁點頭:“結合現場打斗痕跡,很可能是兇手先將受害者打倒在地,然后進行致命攻擊。”
法醫又翻開死者的手臂,上面有多處防御傷:“這些防御傷分布在手臂外側,說明受害者在遭受攻擊時,有過反抗動作,試圖用手臂抵擋兇器。”楊林和楊森對視一眼,開始根據傷口情況和現場血跡分布,嘗試還原案發時的場景。
“楊森,你看這地上的血跡噴射方向,這里呈弧線狀,說明受害者在這個位置遭受刺傷時,身體是站立的,血液隨著兇器拔出噴射而出。”楊林指著地上的血跡說道。楊森順著楊林指的方向看去,思考片刻:“那這里的一大灘血泊,應該是受害者倒地后,傷口持續出血形成的。從血泊的面積和厚度判斷,受害者在這里停留了較長時間。”
兩人一邊分析,一邊在現場比劃著嫌疑人與受害者當時的動作。“兇手先是與受害者在客廳發生爭執,進而引發肢體沖突。兇手用刀刺傷受害者,受害者受傷后試圖反抗,但因傷勢過重,最終倒在地上。”楊林一邊說,一邊模擬著兇手揮刀和受害者反抗的動作。
楊森接著補充:“之后,兇手很可能又對其他家庭成員下手。從臥室到客廳的血跡分布來看,另外兩名受害者應該是聽到動靜趕過來,結果也慘遭毒手。”通過對傷口和血跡的分析,他們逐漸還原出了案發時那慘烈的一幕。
在對尸體進行進一步檢查時,楊森發現死者頸部有一處細微的勒痕:“楊林,你看這里,這勒痕不明顯,會不會是兇手一開始想用勒頸的方式控制受害者,但沒成功,所以改用刀刺?”楊林湊近查看,點頭道:“有可能。這說明兇手在作案過程中,手法并不單一,很可能是隨機應變。”
兩人繼續在現場忙碌著,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隨著證據采集和分析工作的深入,他們對案件的了解也越來越清晰。
房間外,張輝這邊在詢問被害人一家的情況。
張輝站在被害人對門鄰居家門口,輕輕敲了敲門。門很快打開,報案人李大爺一臉疲憊。“大爺,您好,我想再跟您詳細了解一下鄭海濤一家的情況。”張輝禮貌地說道。李大爺嘆了口氣,側身讓張輝進屋。
“鄭海濤這人啊,平時挺老實的,在一家工廠上班,早出晚歸的。他老婆李麗娟在菜市場賣菜,兩口子雖說掙得都是辛苦錢,但日子過得也算安穩。他們兒子鄭斌,正上高中呢,學習成績還不錯,挺懂事的一個孩子。”李大爺坐在沙發上,緩緩說道。
張輝拿出筆記本,認真記錄著:“大爺,那他們一家人平時跟周圍鄰居相處得怎么樣?有沒有跟誰發生過矛盾?”李大爺皺著眉頭想了想:“鄰里之間,偶爾有點小摩擦很正常,但也沒見他們跟誰鬧過什么大矛盾。海濤兩口子為人和善,見面都會打招呼,大家對他們印象都挺好的。”
“那最近呢,大爺,您有沒有發現他們家有什么異常情況?比如家里來陌生人,或者他們夫妻之間有爭吵之類的?”張輝追問道。李大爺沉默片刻,說道:“要說異常,還真有一件事。大概一個月前吧,我聽到他們家傳來激烈的爭吵聲。我當時還以為兩口子鬧別扭,也沒太在意。后來聽海濤媳婦說,是因為鄭斌學習的事,孩子壓力大,跟父母頂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