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609章 尸體解剖和死亡時間

  三四個小時之后現場勘查這邊的情況基本上已經清楚了相關的工作也已經告一段落。

  尸體運會了刑偵支隊的解剖室。

解剖室的不銹鋼門閉合時發出沉悶的聲響,張凱調整好無影燈的角度,冷白色的光束精準地籠罩在解剖臺上。王學兵的尸體在燈光下泛著青灰色,胸前凝固的血痂如同丑陋的紋路,隨著呼吸裝置撤去,尸僵導致的肢體僵硬更  顯詭異。

  “晚八點十七分,王學兵尸體解剖正式開始。”張凱對著錄音筆清晰報出時間,防護面罩下的呼吸聲通過麥克風放大,在空曠的室內回蕩。他先用游標卡尺測量致命傷,金屬卡尺的卡鉗輕輕夾住左胸傷口:“創口長4.2厘米,

  寬1.8厘米,呈橢圓形,邊緣平整無鋸齒,符合單刃銳器自上向下45度角刺入特征。”刀尖挑開皮膚的瞬間,暗紅組織液滲出,他迅速用棉球吸去,“傷口周圍皮下出血明顯,生活反應強烈,確認是生前傷。”

  解剖刀沿著尸體正中線劃開,鋒利的刀刃切開皮膚時發出細密的“沙沙”聲。張凱左手持鑷子提起皮膚邊緣,右手刀精準分離皮下脂肪層:“腹部七處刀傷呈不規則斜向分布,最長3.1厘米,最短1.9厘米,深度均未觸及內臟,

  應為試探性攻擊。”他突然停下動作,用探針探入其中一處傷口,“注意這個傷口,邊緣有細微的纖維殘留,記錄編號物證袋07號。”

打開胸腔的過程伴隨著骨鋸刺耳的嗡鳴,白色骨屑飛濺在防護面罩上。張凱小心地取下胸骨,露出跳動過無數次的心臟:“左心室貫穿傷,創口與體表傷口位置吻合,主動脈破裂導致急性大出血。”他用鑷子夾起斷裂的心肌組  織,“傷口邊緣肌肉組織呈外翻狀,說明兇器拔出時帶有旋轉動作。”突然,他的瞳孔收縮,“冠狀動脈處可見金屬支架植入,型號為XX2020,至少已植入兩年。”

轉向腹部解剖時,腐臭味隨著胃腸道暴露驟然濃烈。張凱戴上防毒面具,用剪刀小心剪開胃壁:“胃內容物約250毫升,包含三文魚、牛油果、壽司米等成分,混合酒液殘留。”他將內容物倒入篩網過濾,“三文魚肉質保持塊  狀,消化程度約20,結合胃排空速率計算......”他敲擊著解剖臺上的計算器,“餐后兩到兩個半小時,與死亡時間吻合。”突然,他用玻璃棒挑起一團白色絮狀物,“發現可疑粉末,取樣送檢毒理實驗室。”

在泌尿生殖系統檢查中,張凱切開前列腺包膜:“腺體體積增大至正常1.8倍,腺管擴張,間質纖維化嚴重。”他用載玻片刮取組織樣本,“慢性前列腺炎,病程至少五年,會導致排尿困難、性功能減退等癥狀。”當檢查到恥骨  聯合處時,他的手術刀輕輕叩擊:“恥骨上緣有陳舊性骨裂,愈合時間約三年,X線影像顯示為鈍器撞擊所致。”

最后的頭部解剖充滿儀式感。張凱用電鋸沿冠狀縫切開顱骨,當完整的天靈蓋被取下時,腦組織表面的溝回清晰可見:“蛛網膜下腔無出血,腦實質未見挫傷,排除顱腦外傷致死可能。”他突然注意到顳葉處的微小斑  塊,“取病理切片,這個異常區域需要進一步分析。”

解剖持續近四個小時,張凱脫下防護服時,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死因確認為心臟銳器傷導致失血性休克。”他對著錄音筆總結,“死者生前患有嚴重心血管疾病、慢性前列腺炎,三年前曾遭受暴力導致胸骨骨折與恥骨骨  裂。胃內檢測出苯二氮類安眠藥成分,雖不足以致昏,但會降低反應速度與肌肉力量。”他看著解剖臺上重新縫合的尸體,“這些信息能還原死者生前健康狀態,卻無法直接指向兇手......”

  常規解剖已經完成,但死亡時間的精確判定,張凱這邊還在繼續。

  “檢測胃容物消化酶活性。”張凱突然對著助手說道。

  人體在死亡后,胃部的消化過程不會立即停止,消化酶的活性變化能成為精準判斷死亡時間的“時鐘”。助手迅速將胃容物樣本放入離心機,透明的試管在儀器中高速旋轉,分離出上層的澄清液體。

張凱小心翼翼地取出微量液體,滴在載玻片上。顯微鏡下,消化酶的活性反應如同微小的戰場。“胃蛋白酶在體溫環境下,會持續分解蛋白質,但隨著死亡后體溫下降,活性也會隨之減弱。”他一邊觀察,一邊喃喃自語,“王  學兵胃內食物的蛋白質分解程度,比常規計算的要慢一些。”

他調出尸溫變化曲線,指尖沿著圖表上的折線滑動。尸體被發現時,直腸溫度為28c,按照正常的尸冷速率推算,死亡時間應該在9點左右。但張凱注意到一個細節死者家中的中央空調被設置在18c,低溫環境延緩了  尸體冷卻的速度。“低溫不僅影響尸冷,還會降低消化酶的活性。”他突然眼前一亮。

為了驗證這個推測,張凱開始進行模擬實驗。他將相同的食物樣本分別置于18c和常溫環境下,加入從死者胃部提取的消化酶。隨著時間推移,兩個樣本的消化程度出現了明顯差異。18c環境下的食物,消化進度比常溫下  慢了近半小時。

與此同時,他對死者的肝臟進行了更加細致的檢測。肝臟中的乳酸脫氫酶(LDH)在死亡后會逐漸分解,通過檢測其活性變化,也能輔助判斷死亡時間。張凱將肝臟組織研磨成勻漿,經過復雜的離心、提純步驟,終于得到了  純凈的酶樣本。精密的檢測儀上,數字不斷跳動,最終定格在一個關鍵數值上。

  “結合胃容物消化酶活性、尸溫修正值以及肝臟LDH活性,”張凱在數據分析表上寫下結論,“王學兵的死亡時間應該是昨晚10點整。”這個精確到小時的判斷,背后是無數次的檢測和修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