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要不要尋些紙坊的人回來幫忙?”姜氏呆呆的看著,這個,造紙?這個,用得著婆婆自己親自帶人來做?不讓叫婆婆,她還是老實叫老夫人吧。
“你一看就知道我們在造紙,以前見過?”歐萌萌順口問道。
“見過!”姜氏能說,老家不說家家造紙,但是像他們這樣的世紳家族,家里總會有一個,不管好不好用,至少也可以讓族中子弟練練字。比書簡和絲帛方便、便宜。
而這也是家族里的重要產業,對于培養家中女兒,這些也是從小教起的。
“我們想讓這紙軟一些,韌一些。至少能讓孩子們別再用沙盤才是。”歐萌萌點頭,指指里間已經做出的紙,還是有些氣餒。
她們折騰了大半年了。現在每天都在出紙,但是都在用不同的方法與配方,但結果其實她都是不太滿意的。
“這些嫂子們都是從造紙作坊請來的。”孫尚香也接口,指指一塊的婦人們,“坊間手藝最好的師傅都在這兒了。只是問題是,母親總也不滿意。”
這會,男人們大多都在軍中,所以各作坊里,婦人占主流,也真不是歐萌萌特意只要女子。這是這會子社會環境造成的。
造紙說白了,就是用的植物纖維的相互作用力。別管用木頭,還是用竹子,稻草,樹皮,魚網……其實都是把植物的纖維打碎,軟化,漂白,最后成紙。
現在大家用的法子都是蔡倫的,但是各自又按著習慣進行微調。不說歐萌萌,就算是現在坊間那些造紙作坊生產的紙,其實都已經比一百年前蔡倫做得好多了。而她帶了兩千年的進程,自動化她是做不到,但是更好一點總行吧?
姜氏抬頭,正好火墻那邊正在揭紙,一個婦人心新揭出來的紙送了過來,姜氏張大的嘴,這叫沒成功?
這紙米白色,正面非常光滑、細膩,還帶了一絲清香。紙也很薄,從毛邊上看,他們的纖維打得很細,很白,透光,纖維其實不算長,所以紙拿上手上,嘩嘩作響,這也表示,這紙有點脆。
這個脆的問題,其實是此時紙張共有的問題,大家都想解決,但是都沒解決。
“老夫人,這紙已經很好了吧?”姜氏遲疑的看向了婆婆。她其實都有點崩潰了,她之前是以為婆婆是沒做出來,結果拿到手上這么好,再看到屋里還有一卷卷,厚薄不一的,比之前更加細膩、白皙的紙張,她覺得自己家作坊里造的是不是假紙了。
歐萌萌看她驗紙的手法也知道,這也是專業的。她是知道怎么做,也知道好壞的。
“這是竹紙,原料用的就是山上的當年生毛竹,于是配方和之前有所不同。”歐萌萌解釋了一下,接過紙,自己還是在想,該怎么改進的問題。
此時主流還是蔡侯紙,其實也是皮紙,主料是構樹皮,至于說什么舊魚網,麻頭之類的,就是增加纖維的長度,提高韌䗼。…。。
剛姜氏也說了,他們鄉下也是有造紙作坊的。中國造紙產地原本就分布在南方各地。吳地也是自古有之。
像歐萌萌原本也是吳中人,而吳郡富陽就是號稱孫權故里,而這里還有一個名字,“造紙之鄉”,非遺傳承。
而富陽造的就是竹紙,也叫元書紙,到了宋代,富陽竹紙一度成為貢品,還有詩為證,“京都狀元富陽紙,十件元書考進士”。
選竹紙,一是《天工開物》里,有詳細的做竹紙的步驟,這個她給孩子們上過課,上面的圖繪,歐萌萌自己畫過,現在也畫出來,照做就好了。
二是,而歐萌萌他們市里還有非遺傳承的體驗園區,歐萌萌也帶學校的小孩子們去玩過,自己親自動過手。
三就是原料。為什么南邊后來大多都是竹紙,《天工開物》里,也特意標出做法?因為原料易得。
他們所在的這道觀山上,就種得漫山遍野的竹子,取之不盡。古代人也許不知道什么叫環保,但是也有成本核算。干什么也得賺錢啊。蔡倫改良造紙,也是因為成本問題啊。
當然,她一開始說要改原料為毛竹時,還受到了這些技工們的不滿,畢竟這時,還是以蔡倫的配方為主。各家有所微調,但是像她這樣,整個主料都變了,當然會讓她們不滿。或者說,讓她們沒信心,怕失敗擔責。不過,歐萌萌再三保證,自己不讓她們負責,這才走到今天。
事實上,她也的確造出來了,畢竟她拿出來的,算是很成熟的作法,中間也許有些地方是被保密的,但是這里都是熟手,調試一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