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家的一百二十八抬嫁妝從海家大門抬出來,便沿著胡同往東直走,拐入了正陽門大街,一路浩浩蕩蕩地進了正陽門,隨即向東轉,沿著內城墻根底下的大道走,過了三官廟后,走玉河南橋到了河對面的街道,再轉道向北,便往南熏坊的金家大宅去了。
沿路都是京城最繁華的地段,進了內城后,經過的又多是官宦富貴人家居住的街區,海家送嫁妝如此排場,自然吸引了不少人來圍觀議論。
路人們瞧著那先帝賜婚的圣旨,象征著奩田房產的磚瓦,還有那十來抬五顏六色、質地上乘的織金織錦衣料,都贊嘆不已。至于那被封得嚴嚴實實、用紅綢綁起來的幾十個箱籠里裝的是什么,眾人好奇之余,也不由得開起了腦洞。
“聽說是太后娘娘親外甥娶妻,也是先帝御賜的姻緣。”
“這般豐厚的嫁妝,說是個五品官的孫女兒,誰信哪?!五品官跟五品官能一樣么?說不定是什么世家大族之后,就算官位不高,身家也不是尋常人家能比的,因此才舍得給孫女陪送這么多好東西。”
“據說是西北來的,小門小戶,還是軍戶人家,是得了閣老賞識,才能進京做官,不象是啥有來頭的富戶。”
“不過是傳聞罷了,你瞧瞧這嫁妝的排場,你能信那真是沒來頭的小門小戶嫁孫女能有的?上個月張家嫁女,都不如他家豪富。難不成張家比西北來的小門小戶還不如?!”
“西北也沒你們想的那么窮酸,京里的大商號不是總往西北去,販賣些玉石彩寶香料玻璃啥的來京城么?你往羅家的商行里瞧一瞧,一個玻璃碗就要十幾兩銀子,一整套的玻璃茶具,沒個一百兩都拿不下來,這還只是最尋常最粗糙的式樣呢!還有那些香料、寶石,價錢也都貴得很。這都是從西北過來的,那邊有這么多好東西,你真覺得西北窮酸么?不過是京里的官老爺們看不慣西北的軍爺,才故意拿這話貶低人家罷了。”
“西北確實是有錢的,否則前些年朝廷不肯給西北邊軍撥足數的錢糧,西北又怎么可能支撐得住,還能養活大軍,跟胡人打了十幾年的仗?!”
“你要死了!真是什么話都敢說!”
話題轉向了比較敏感的方向,許多人轉頭看向那不知死活大放闕詞的家伙,見他穿著綢衣,油頭粉面的,瞧著就不是平民百姓,興許是有門路聽說了什么內情。但就算這人知道內情又如何?朝廷不給西北邊軍發足糧餉,這難道是什么光彩的事么?朝廷都不敢聲張!
更何況,如今西北邊軍的統帥周家又得了勢,有了一位太皇太后,又要再出一位皇后了,擁立之功、平叛之功、救駕之功……跟周家本來的守土衛國之功加起來,功勛彪炳,新君寵信看重得很,誰敢得罪他家?!朝廷巴不得當作早年的事沒發生過,從此與西北相安無事。這人沒眼色地重新拿舊事來說嘴,不是不懷好意,就是不知死活的蠢貨。跟他離得太近,萬一被官府誤會是一伙的就麻煩了!
許多人遠離了那綢衣男子,連與其同行而來的友人,也往旁邊挪了幾步,后者還懵然未覺,猶自在那里得意洋洋地發表著自己的言論:“西北那些丘八很會做生意的,聽說今兒送嫁妝的這家,當家的老爺就是給西北邊軍理財的能人,十分擅長賺銀子,因此才會被閣老看中,提拔到京里來的。有這樣的祖父在,新娘子的嫁妝又怎么可能寒酸?!若真是尋常小門小戶,那宮里的太后也不可能答應讓外甥娶這么個媳婦回來呀!”
周圍的人一邊覺得這人說話大膽,可一邊又覺得他似乎知道許多內情,既想要離他遠些,又舍不得不去聽他發言,一時糾結不已。
但海家送嫁妝的隊伍,是不可能因為路人的糾結而停下腳步的。還不等那綢衣男子發表完高談闊論,海家最后一抬嫁妝已經從他們面前走過,不久后便消失在路的盡頭了。許多人既是為看熱鬧而來,又見那綢衣男子沒有說出更多的八卦消息,便都追著嫁妝去了,不再圍在他身邊。
等到那綢衣男子從被人注目追捧的沉醉感中清醒過來時,他身邊已經一個人都不剩了,連他的友人都消失不見。
圍觀的路人只能看個熱鬧,并不能知道海家的嫁妝里具體都有些什么,私下議論的也不過是些道聽途說的小道消息。可等到嫁妝送入金家大宅,在正院的院子里一一鋪陳開來,展示給新郎家的親友與賓客瞧的時候,幾乎所有箱籠都會被打開來,內里的物品也會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海家嫁妝的豪富,便再也不是秘密了。
金嘉樹這位新郎,帶著受他邀請前來幫襯的友人與吉園眾人,還有許多住在附近趕來圍觀看熱鬧的皇親國戚、名門貴戚,以及宮里許太后派來的宮人使者們,看著海家送來的嫁妝,都不由得露出了震憾的表情。
有人為那些陪嫁的田產與店鋪房舍而驚嘆,有人震驚于海家竟然還留存了那么多的西域寶石與玉料,有人好奇地想知道海家女陪嫁的香料到底有多少種,也有人為那十來箱的書籍而感慨:“這海家雖說是軍戶出身,家中男丁亦都在軍中任職,但這書香人家的本色還在。尋常書香門第,都未必舍得給女兒陪嫁這么多的藏書,海家卻舍得。這金公子還真是幸運,能娶得這么一位嫁妝豐厚的淑女為妻。”
還有人在暗地里議論:“怪不得太后娘娘知道先帝給她外甥定了個五品官家的孫女為妻,也沒反對,正月里召人進宮,還十分和氣,多有賞賜,原來這五品官的孫女有這么豐厚的嫁妝!就算金公子娶了公侯伯府的千金,也未必有這般豪富。如此實惠的婚事,還挑門第做什么?!金家原本也只是鄉下的小門小戶而已,能跟皇家攀親就已經是祖上燒了高香。若還想要一房出身顯貴還陪嫁豐厚的賢妻,那就太過貪心了!還不如象如今這般,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也有人私下捶胸頓足:“早先瞧這海家不顯山不露水的,還以為只是邊陲之地來的破落戶,卻不成想家底竟這般豪富!早知如此,我當初就該稟了家中長輩,與他家聯姻了,也不至于落得如今這般,只能娶個落魄的侯門千金,聽著體面,其實嫁妝簡薄,人脈寥落,什么好處都沾不上……”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