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神剛剛施展“蝕元咒”控場,本就消耗極大。
為了偷襲鬼王,又是全力以赴,使用萬毒神印。
此時迎上剛猛霸道,毀滅萬物的九天神雷。
他只是堅持了幾個呼吸,便只能仰天高呼。
“悠悠蒼天,何薄于我!”
可在他仰頭的時候,他好像在層云掩映下,看到了一抹熟悉的身影。
僅僅一瞬間,心念百轉千回。
毒神嘴角竟然掛起了一抹滿意的笑容。
“我萬毒門后繼有人,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
“鬼王,你也注定如我這般,成為后來者的踏腳石!”
鬼王萬人往聞言,不由自主的看向鬼厲。
鬼厲雖是自己的女婿,但十年下來。
鬼王對血公子的忌憚與日俱增。
如若不然,他也不會傾巢而出,于天帝寶庫設下如此大的局。
計劃一舉擒拿兩大靈獸。
再以絕強實力,威逼毒神與三妙仙子。
斬殺玉陽子,一統圣門四宗。
不待鬼王多想,即便轟鳴的雷霆,也難掩黃鳥的哀鳴。
此時的黃鳥渾身焦黑,原本光鮮艷麗的羽毛十不存一。
一枚漆黑如墨的渾天晶石,隱于沈雷之中,結結實實的砸在黃鳥頭頂。
隨后化作玄墨之色,裹住黃鳥。
其余眾人眼中,玄鳥好似遭了天劫,身體一點一滴化作墨色,最終消失無蹤。
云散天明,鬼王呆呆地望著天際,愣怔出神。
他沒想到,煮熟的鴨子,已然十拿九穩的黃鳥,竟然在自己眼前,被雷劫轟成了渣。
除了鬼厲與陸雪琪看出那等浩瀚雷海,乃是“神劍御雷真訣”外。
其余眾人,都以為是天降雷劫。
只是此刻,他無心多想,畢竟頭頂神雷,依舊轟鳴不斷。
姜明空的身影隨著墨色雷云一同消失,可他的身后卻墜著一個“小尾巴”。
“陸雪琪嗎還真是敏銳呢!”
“修為到了太清境,碎丹成后,神魂強度果然不可同日而語。”
《太極玄清道》玉清境六重圓滿,便是金丹圓融無暇,無缺無漏。
想要修至太清境,必要碎丹成嬰。
只是這片天地似乎規則不全。
即便修成元嬰,也無法如同其余位面的元嬰那般。
撕裂虛空,瞬息挪移。
即便肉身被毀,只要不滅,也可奪舍或者借助寶物重塑肉身。
反倒是修至太清境后。
不僅神魂得以增強,對天地間的力量運用,也更加純熟巧妙。
頗有一種分得部分天道權柄的意思。
經此一役,姜明空對《天書》也算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難怪說《天書》不僅僅是修行之法與萬般道術的源頭。”
“同樣也是這片天地運行的規律與法則。”
原作中,張小凡四卷天書在身,使用蘊含第五卷天書的誅仙劍。
不僅不會遭到誅仙劍中兇煞戾氣的反噬。
反而自身功體可增加誅仙劍的威力。
也正因《天書》的特別,掌握了三卷天書與太極玄清道的姜明空。
施展道家真訣,威力奇大。
即便燭龍、黃鳥這等活了萬年的上古靈獸,也極難抵擋。
姜明空在猶豫,要不要見一見陸雪琪。
畢竟,以他如今對青云道法的造詣。
假扮一位青云別脈游歷紅塵的前輩綽綽有余。
也能為日后潛入青云,留下一條門路。
不過最后想了想,姜明空還是放棄了這樣的打算。
風雷化翼,振翅間便是數十里。
陸雪琪心中疑惑:“好強的飛行挪移之法,似乎并非我青云道術。’
“可那神劍御雷真訣卻實實在在,難道是青葉祖師留下的別脈傳承”
全無頭緒下,她再次返回天帝寶庫前的萬頃花海。
尋找水月以及田不易的蹤跡。
她不相信,自己的恩師會如此無聲無息的隕落。
鬼厲此時與陸雪琪做著同樣的事。
大竹峰與小竹峰就是兩人的家,田不易與水月就是兩人的父母。
兩人若在,依舊有家可回。
兩人若是隕落了,兩人便成了無家可歸的孤兒。
雖然兩人修為高深,幾乎堪稱當世無敵。
但兩人說到底,還只是二十六歲的青年男女。
須彌山的無字玉璧,姜明空再次盤膝于此,參悟自己所得的四部天書。
無字玉璧可靜心凝神,增益悟性。
在此參悟天書,不僅可以與隱匿其中的第四卷天書共鳴。
悟道效果也是事半功倍。
至于毒蛇谷的萬毒門以及須彌山的長生堂,只要不影響姜明空修行。
宗門興衰,又與他有什么關系呢 將玄火鑒埋入須彌山后山,叮囑了一下負責后山的長老。
“只要不離開須彌山范圍,我保你們安然無恙。
見到姜明空的萬毒門長老還想說什么。
但看到翩然無蹤的姜明空,他也只能長嘆一聲。
“哎!須彌山終歸只是分宗。”
“少了門主坐鎮,毒蛇谷的數千弟子,又該怎么辦呢”
他想了想,還是傳出訊息。
期望留守萬毒門的另外兩位長老,能想清楚利弊。
望著天邊云氣涌動,心頭暗暗沉重。
“兇煞妖氛日濃,恐怕獸神復活之日不遠矣!”
這方世界除了《天書》這部起源之書外,還有一部分來自天外的道統。
那便是南疆巫族。
玄火鑒配合玄火壇所施展的仙陣“八兇玄火陣”。
乃是召喚異界火龍降臨,協助陣法學空者戰斗。
八百年前,南疆巫族的巫女娘娘玲瓏為求長生。
以天地間的戾氣,造化出一個生靈,為其取名獸神。
獸神剛誕生時,力量弱小。
但他本身就代表戾氣,這天地間的戾氣又會隨著時間推移,而積累匯聚。
他的力量,也因此不斷增強。
玲瓏發現世間除了她,再無人能制服日漸強大的獸神。
于是她選擇以自己的殘魂封印獸神。
如今獸神封印將盡。
天地間的一切生靈,也注定將要迎接獸神所帶來的滅世之劫。
獸神與修羅鬼王,可以說是這個世界最為接近仙的存在。
人與仙有著本質的區別。
姜明空想升華為仙,即便有元初造化鼎在手,也并非必然。
而獸神與修羅鬼王,就成了他最佳的研究材料。
也許借此二人,可讓姜明空窺到仙的一角。
“還真是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