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空看到了浩浩湯湯的無邊弱水。
看到了的滿目瘡痍的人間大地。
他仰頭望蒼穹,輕聲一嘆。
“哎!眾生就如此不值一提嗎”
一艘高三十三層,長千丈,寬百丈的金色巨舟。
自昆侖腳下駛出,向著洪水肆虐的朝歌城而去。
這巨舟不是其他,正是造化道的神器之王“造化之舟”。
三十三層塔樓正是仙劍世界蜀山至寶“鎖妖塔”。
如今這鎖妖塔,反而成了眾生的一片凈土。
姜明空立于舟頭,遺世而獨立。
“仙人前輩,前方就是朝歌城嗎”
清秀稚嫩的頑童,好奇的眺望遠方。
不論男女老幼,見識了姜明空的通天手段后。
都對他敬畏有加。
唯獨眼前的頑童,對姜明空很是依賴。
每日都像“十萬個為什么”一樣。
問出各式各樣稀奇古怪的問題。
他并未回頭,也沒有回答對方的問題。
反而問出了自己心中疑惑。
“數月下來,道友是否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身后頑童聞言,身周光華大放。
眨眼間化作一位豐神俊朗,卻不茍言笑的道人。
“貧道廣成子,見過道友!”
“不知道友當如何稱呼”
姜明空轉身,看著身前道者,微微頷首。
“貧道玄心子,見過廣成子道友。”
自《大唐》世界,接觸到《長生訣》開始。
姜明空就與“廣成子”這個名字結下因果。
“蜀山仙劍派”更是廣成子的嫡傳道統。
眼前的廣成子應當同玉虛宮、兜率中的那兩位天尊一般。
都是某個縱橫諸天的大佬分身。
“道友乃玉虛一脈首徒。”
“化作頑童,跟隨貧道數月。”
“不知所為何事”
廣成子沒有回答姜明空。
反而丟出一頁金書。
“一頁紙薄,歷百世風霜,已不堪為記。”
姜明空接過一頁金書,很是詫異的看向廣成子。
“道友法力無邊,周身道韻盎然。”
“比起那南極仙翁,不知強了多少倍。”
“為何要選擇輪回轉世”
廣成子萬年不變的冰冷面容上,卻露出了一抹璀璨笑容。
“我曾經有位弟子叫做姬軒轅。”
“他身為人皇,帶領人族披荊斬棘。”
“那時候的我,一心向道。”
“并不明白軒轅為何寧愿犧牲自己。”
“也不愿入天庭為神。”
姜明空聞言,心中暗凜。
“此界并無火云洞,卻有三皇五帝的傳說。”
“僅僅透過廣成子剛剛的只言片語。”
“三皇五帝的更迭,恐怕疑點重重!”
廣成子似乎看出了姜明空心中所想。
他搖搖頭:“道友神通廣大,卻還不夠。”
“這場天災之下,人間十去其九。”
“貧道跟在道友身旁數月。”
“似乎有些明白軒轅當初的選擇了!“
姜明空凝視著眼前道者,輕輕吐出一段經文。
“諸天氣蕩蕩,吾道日興隆!”
廣成子的身形在姜明空的祝福中,化作光輝。
消散在人間大地,向著幽冥地府而去。
他接過廣成子留下的一頁金書。
上面赫然書著四個大字“元始金章”。
姜明空伸手接過這一頁金書。
他卻沒發現,原本晶瑩剔透。
仿佛無暇水晶的十二萬六百枚神魂念頭。
此時變的漆黑如墨,好似一塊塊泛著暗光的煤塊。
金書入手,天際殃云翻滾。
紫黑色神雷自九天而下。
“玉清神雷!”
“元始天尊,果然是你在算計!”
姜明空心中暗罵,造化之舟前路被堵,無法再入朝歌城。
“可惡!原本打算將盤皇生靈劍暫時借給帝辛。”
“此界的封神大戰雖然不如傳說中那般浩蕩。”
“有盤皇生靈劍守護,只要元始天尊不親自下場。”
“帝辛也許有一絲翻盤的機會”
看著綿延數百里的玉清神雷。
姜明空無奈一嘆,造化之舟向西岐城而去。
“散宜生,速來船頭見我!”
頭戴方巾,氣質儒雅的散宜生,剛剛走出三十三層寶塔。
便被眼前的無邊狂雷驚了一下。
不過他很快鎮定自若,大踏步來到姜明空身前。
他向著姜明空躬身一禮:“見過前輩!”
姜明空也不廢話,右手指尖點在散宜生眉心。
一道金光沒入散宜生識海之中。
“此物可助你尋得明主,重整山海,造福蒼生!”
“希望你不負一身所學,為天下百姓,鞠躬盡瘁!”
散宜生直接跪在姜明空身前。
“學生定不辜負先生教誨。”
“日后定然盡心輔佐明主,開創太平盛世!”
姜明空一揮手,散宜生與塔中數以百萬計的百姓落在西岐城郊。
散宜生再次拜下:“不知學生可還有再見先生之日”
高三十三層,長千丈,寬百丈的造化之舟漸漸化作一艘烏蓬小船。
姜明空的聲音也變的縹緲莫測:“有緣自會相見!”
黃泉海上,孤舟自渡。
姜明空取出一壺天庭仙釀,自斟自飲。
海中無數冤魂惡靈,想要拉著他一同墮入這無邊黃泉。
造化之舟本就是造化道人為了爭渡彼岸,而煉制的法器。
如今一方中千世界的區區黃泉海,自然奈何不了造化之舟。
反而對造化之舟來說。
黃泉海的道韻,可完善船體本身。
“道友已入無間數月。”
“如此自斟自飲豈不無趣。”
“不如來枉死城與貧僧論道一番,豈不美哉”
姜明空嘴角浮起一抹冷笑:“終于忍不住了嗎”
自他接過《元始金章》的時候。
姜明空就發現自己與這位“諸果之因”,結下因果。
玉清神雷雖強,但姜明空若是手段盡出,依舊能抵擋一二。
但他不想暴露自己的底牌。
便借著玉清神雷的逼迫,順勢來到幽冥無間。
也就是傳說中的“地獄冥府”。
楊戩鬧天宮,本就是封神大劫的導火索。
如今封神未成,地府自然還沒有五方鬼帝、羅酆六天。
以及最為人熟知的“十殿閻羅王”。
“佛門地藏,不知你入這幽冥無間多久了”
烏篷船好似跨越虛空。
上一瞬還在黃泉海中飄蕩。
下一瞬便到了枉死城的城主府。
“阿彌陀佛!”
“施主本自太陽來,入此幽冥界。”
“至陽入至陰,大明之上矣!”
姜明空啞然一笑:“道友竟還熟讀道家典籍!”
“只是可惜,日月之明,不在此岸,亦不在彼岸。”
地藏聞言,也不惱怒。
他不過是勸說姜明空,順勢而為。
一旦得到幽冥界的至尊之位。
便可陰陽合一,復歸“大明”。
至于姜明空最終會不會咬餌。
還要看姜明空自己的選擇。
歸根到底,地藏入幽冥。
雖有佛門排擠。
更多卻是為了踐行自身之道。
姜明空入幽冥,卻是被迫來此。
姜明空修有《過去彌陀經》與《未來無生經》。
皆是《陽神》世界“佛門禪宗”的無上經意。
修煉至高深處,絕不遜色于此方天地的世尊如來。
與地藏論禪,他毫無畏懼。
根本不怕道心蒙塵。
“我曾聞,道友之大宏愿。”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不知何為菩提”
地藏摸了摸身旁的異獸。
“菩提者,名諸佛道。”
“心念清凈處,遍地蓮花開。”
姜明空不屑嗤笑:“不過是為了修這天地功德,又何必如此偽善!”
地藏沉默一瞬,他沒想到眼前之人,出身高貴,道行高深。
可出口之言,卻俗不可耐。
地藏似乎想到什么,福至心靈,反問姜明空。
“一切菩提一切法。’
“施主所言功德,自然也在其中。”
“施主,既言功德。”
“不知何為功德“
姜明空看著寶相莊嚴的地藏,心中有些不悅。
地藏的這句話,看起來并沒有什么問題。
看起來不過是想同姜明空論辯“功德”。
實際上,最開始那看似平平無奇的一言。
也就是“一切菩提一切法”才是重點。
一旦姜明空回答了地藏什么是功德。
就變相承認了“一切菩提一切法”的說法。
也就承認了“菩提”等同于“道”。
是包含一切道法,一切自然,一切變化的存在。
久而久之,姜明空會不經意間混淆“菩提”與“道”。
最終親近佛門。
若是再遇佛門大能渡化,姜明空便極為容易棄道從佛。
所以他眼神不善的看向地藏。
地藏慈悲微笑,看不出絲毫心虛。
“果然,佛門之人最是面厚心黑。”
“你既不仁,也莫怪我不義!”
姜明空冷笑一聲,烏棚船上,一抹金光璀璨,劃破幽冥界的黑暗。
三途河畔,奈何橋后,一座三十三層寶塔扎根其中。
二十四層沒入地下,連通十八層地獄以及六道輪回。
九層在上,分九部,接連九重天闕。
姜明空的聲音,浩蕩廣袤,無邊磅礴,遍傳三界。
“我于幽冥,立輪回功德塔。
“明辨三界一切生靈之善惡功過!”
地藏聞言,慈悲祥和的笑臉消失。
他的臉色難看至極。
“豎子爾敢!”
姜明空此舉,無異開啟道途之爭。
畢竟地藏欲要渡盡地獄眾。
姜明空卻要明辨地獄眾之善惡,再以功過定輪回。
換言之,姜明空輪回一人,地藏則少渡一人。
地藏看向姜明空的眼中,滿是殺機。
姜明空卻冷冷一笑。
“你若真的誠心希望地獄盡空,便該感謝我。”
“反之,渡化地獄眾,便只是你聚斂功德的手段!”
地藏不再言語,他騎著諦聽獸奔向姜明空。
手中金錫禪杖化作無窮大,仿佛天巨柱。
欲要一擊破碎姜明空的輪回功德塔。
姜明空手中佛劫劍出:“正好以你佛血,撫平我數月來的憋屈!”
“劍三定乾坤!”
幽冥界中,無風無雷,無日無月。
水是忘川水,火是罪業火。
所以姜明空的六大劍勢中。
與陰陽相關的三勢,都沒了用武之地。
姜明空一劍揮出,諦聽只覺自己好似在泥濘中爬行。
原本日行千里的速度,在這一劍下,變的比蝸牛還要慢。
地藏手中金錫禪杖,也突然變的重如大岳。
他眼中佛光暴射,磅礴佛力加持。
咔嚓!
金錫禪杖轟碎空間束縛,攜無窮巨力,砸向姜明空。
仿佛泰山壓頂,只為壓死一只螞蟻。
姜明空,便是那只“螞蟻”。
佛劫劍光華流轉,姜明空劍招變化。
“一劍開山!”
得自《軒轅劍》世界“盤古巨神”的《開天十八斧》。
被姜明空化作《開天十八劍》。
姜明空體內法力化作鋒利無匹的劍光。
一道匹練與光芒萬丈的金錫禪杖對撞一處。
力量與鋒利的交碰。
沒有震耳欲聾的響聲,也沒有刺耳無比的切割之聲。
唯有肉眼不可見,元神不可辨的法力狂濤。
瞬間撕碎忘川河中的百萬惡鬼。
幽冥界的天空,在這一擊之下,似乎變的更加黑沉。
那是百萬惡鬼灰飛煙滅所造成的業力。
地藏的護體佛光蒙上了一層陰霾。
姜明空識海中的神魂念頭同樣罩上了一層陰影。
六品白蓮護住六萬六千六百六十六枚神魂念頭。
其中業力不沾,劫力不染。
“可惜六品凈世白蓮只能護住半數神魂念頭。”
“好在有這半數神魂念頭的支撐,不至于讓我再被劫力影響決策!”
“從而落入有心者的算計!”
地藏并不清楚姜明空擁有六品凈世白蓮。
不過他的護體佛光,乃是他坐鎮幽冥界數千年所積累的功德所化。
功德與業力,如大日與明月,烈火與弱水。
互為陰陽,相互克制。
所以地藏只是念頭一動,隱瞞盡散。
一枚明珠自地藏腦后升出。
幽冥界的天空,似乎出現了一輪銀白明月 “無暇明珠,光明大千。”
“好寶貝!”
姜明空嘖嘖稱贊。
地藏接引明珠銀光,與手中金錫杖,金銀相合。
喚出一扇鬼氣森森的地獄之門,壓向姜明空。
“善惡定業!”
地獄之門不斷縮小,最后化作一面鏡子,懸于姜明空頭頂。
“業力深者,下地獄。”
“業力淺者,入輪回!”
“五金烏,若你愿意為我佛門護法。”
“不僅能保住這一身的天仙修為。”
“更可入我西方極樂凈土,參悟無上妙法菩提!”
“畢竟,我佛門講究慈悲為懷!”
“若是你依舊執迷不悟。”
“莫怪貧僧不念大天尊之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