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番語焉不詳意味不明的話,聽得宋淵暗暗心驚。
朝廷對藩王親衛有嚴格規定,不得超過五百親衛。身在京城的高涼王府里,便只有五百親衛。
東平王淮陽王武安郡王,明面上都號稱只有五百親衛。真實的數字,只有他們自己心里清楚。
至于南陽郡,從幾年前開始,就遠超朝廷規定。現在的兵力如果被朝廷摸索清楚,足夠定一個居心叵測意圖謀反的罪名了……
宋淵深深看姜韶華一眼:“郡主的意思,末將明白了。末將今晚便寫信給秦統領孟統領,讓他們繼續暗中招納親衛。”
姜韶華略一點頭。
這個話題,到此為止。
宋淵退下后,陳瑾瑜笑吟吟地進來了:“啟稟郡主,孔夫子前來覲見。”
陳瑾瑜口中的孔夫子,自然就是孔清婉了。
姜韶華被逗得一笑:“還不快請孔夫子進來。”
片刻后,一個身著秋香色衣裙的苗條女子進了軍帳。這個女子容貌秀麗,氣質溫婉可人,正是孔清婉。
孔清婉當日被解救的時候是十八歲,三年多過來,今年二十有一。正是女子容貌最盛之齡。便是刻意往老氣了穿戴打扮,也依然鮮妍明媚。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份飽讀詩書氣質高華的書卷氣。
“清婉見過郡主。”孔清婉按捺著激動喜悅之情,恭敬地行禮。
姜韶華含笑道:“免禮起身,過來坐著說話。”
孔清婉謝恩后,小心地坐下了。她和郡主相距不過六尺,面對面而坐。一抬眼,就是郡主微笑的臉龐和黑亮的雙眸。
“算起來,也有大半年沒見你了。”姜韶華隨口笑問:“你近來在軍營里如何?”
孔清婉柔聲應道:“回郡主,我在軍營里當差,衣食住行都不必發愁。親衛們隨我讀書識字,每個人進度不同,水平也各有高低。不過,對我都尊敬得很。”
姜韶華笑道:“以前親衛營人少,你只負責教導隊長級別的親衛,自是忙得過來。現在親衛營分了三營,而且人越來越多,且水平參差不齊。只怕你一個人力有不逮。我想著,再請兩個夫子進軍營來。”
“到時候,你就留在三營里。一營二營便交給新聘來的夫子。這樣如何?”
孔清婉眼睛一亮:“我今日厚顏來求見郡主,正是想和郡主說這一樁事。”
一營二營的軍營和這里相距不遠,也就幾里地。不過,一天辛苦操練下來,還要騎馬來三營這里讀書認字,也確實是一樁麻煩事。
再請兩位夫子來,這難題自然迎刃而解。
姜韶華笑道:“那此事就這么定了。親衛們讀書識字的要求不高,又不參加科舉,請兩個秀才來教導他們,就足夠了。”
孔清婉欣然一笑:“郡主說的是。就是這么一來,軍營里要多兩份開銷。”
一旁的陳瑾瑜,笑著插嘴道:“這點開銷,算不得什么。”
“是啊,本郡主還支應得起。”姜韶華展顏而笑:“對了,趁著我這幾日在軍營里,你給親衛們出一份試卷。我要看看,他們都學得如何了。”
孔清婉立刻領命應下。
親衛們白日要操練,讀書識字照例是在晚上。
于是乎,白日被練成狗的親衛們,今晚一進學舍,就迎來了晴天霹靂的噩耗。
“什么?要考試?”
“完了完了!昨天學的是什么來著?我頭腦一片漿糊,通通都忘了。”
“糟了!聽說這試卷還要給郡主看!”
“老天!誰來救救我!”
一堆高壯青年們慘呼成了一片。站在講臺上的清麗夫子,笑意盈盈,在哀嚎聲中溫聲宣布:“考試一盞茶后開始,現在所有人鋪紙研墨。”
眾親衛沒有時間再大呼小叫,拿刀握槍凌厲無匹的雙手開始笨拙地鋪紙研墨。
孔清婉看在眼里,也有些無奈。
她在親衛營里三年有余,每日用心教導他們讀書識字。奈何武夫的世界里,有讀書天賦的寥寥無幾,能坐得住讀得下去的,更是少之又少。到最后,也只能以識字為主。
所謂考試,其實就是提一些簡單常見的字讓他們寫一寫而已。換在耕讀世家或名門大族里,這就是七八歲孩童的水準罷了。
就這,也足夠一堆親衛頭大了。
有的人如握刀一般握著筆,有的一臉苦大仇深,還有幾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定是在打什么鬼主意。
孔清婉不輕不重地咳嗽一聲,以示提醒。
那幾個親衛立刻坐得筆直端正,目不斜視。
考試正式開始。孔清婉不疾不徐地張口,將這三個月里學的字通通提了一遍。抓耳撓腮苦思冥想的眾親衛,倒也個個都寫滿了一張紙。
在學舍外探頭張望的陳瑾瑜,被逗得撲哧撲哧悶笑。
姜韶華看在眼里,也揚了揚嘴角。
她對親衛們要求不高,能識字看懂戰報便可。如果能有幾個能讀懂兵書,日后文武雙全像劉恒昌那樣就更好了。
這么多親衛哪,總不會個個都是笨蛋,總能冒出幾個吧!
考完試后,孔清婉當場批閱起來。
這一學舍里一共能容納五十人,來上課的多是隊長這一級別的親衛。因為一營二營三營輪換去北方送糧,近來上課的人也時時變化,水平確實參差不齊。其中,也有幾個不錯的。
孔清婉的眉頭漸漸舒展。
坐在位置上裝模作樣讀書的親衛們,也悄悄松口氣。
就在此時,一雙少女邁步進了學舍。一個水靈嬌俏,一個美麗貴氣。
郡主和陳舍人來了!
眾親衛精神各自一振,腰桿頓時挺得筆直,盯著書本的雙目炯炯有神。似能盯穿書頁,看出花來。
姜韶華站到孔清婉身邊,拿起幾張批閱過標注了甲等的試卷,看完后滿意地點點頭。然后張口點了這幾個甲等試卷的親衛。
被點到名字的四人,迅疾起身,各自一臉驕傲。
姜韶華笑著說道:“你們幾個今日考試得了甲等,可見平日上課認真用心。本郡主賞你們每人一套筆墨紙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