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老夫人說了會兒佛經,又扯起了閑話,很自然地就說到了薛林身上:“……薛家以詩書傳家,兒郎們個個讀書科舉。老身這個幼孫,五歲開蒙,十一歲就進府學讀書。再過一兩年,就能下場考秀才了。”
“薛七公子年少英才,日后定能高中。”姜韶華含笑接了話茬。
這話薛老夫人愛聽,頓時眉開眼笑:“承蒙郡主貴言,老身也盼著他有出息。不是老身吹噓,老身活了七十多歲,見過許多少年郎。像七郎這樣聰慧孝順品性好的,可是少之又少。”
薛林被夸得頭皮發麻,后背冷汗都出來了。
薛六娘也覺尷尬,恨不得捂臉而走。
什么叫“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祖母表現得太露骨明顯了!虧得郡主好涵養,依舊氣定神閑,既不羞澀也不惱怒。
倒是站在一旁的陳舍人,目中閃過一絲不快。
薛老夫人這樣的舉動,實在有失身份。
郡主是南陽之主,美麗無雙,文采武略樣樣頂尖,日后要成親,夫婿必要精挑細選。薛老夫人隨隨便便將自己的孫子推到郡主眼前是什么意思?
說得輕些,這是輕慢郡主。說得重些,這是對南陽王府的不敬。
郡主脾氣好有涵養,她陳瑾瑜是個牙尖嘴利的,可不受這份閑氣。
“薛老夫人,”陳瑾瑜冷不丁地張口問道:“我聽聞薛刺史有五子一女。這位七公子,莫非也是薛刺史的公子?”
薛老夫人被打斷了話頭,有些不悅,瞥陳瑾瑜一眼:“七郎是老身次子的兒子,他爹去得早,三歲就到了刺史府,是老身一手養大的。”
陳瑾瑜露出恍然之色:“哦,原來是薛刺史的侄兒。老夫人之前說得含糊,我還以為,他是薛刺史的幼子哪!”
薛林:“……”
薛老夫人眉頭動了一動,淡淡道:“嫡親的侄兒,和幼子也沒什么區別。”
陳瑾瑜笑嘻嘻地說道:“在我們南陽郡,侄兒和兒子可是不同的。兒子繼承家業,侄兒可沒這個資格。想來是我眼界低見識淺了,不知荊州的風俗慣例。”
薛老夫人:“……”
薛林尷尬地紅了臉。
薛老夫人疼愛他,平日將他帶在身邊,掛在口上更是常事。眾女眷吹捧薛老夫人是常事,連帶著他這個薛七公子,也時時被夸贊吹噓。時日久了,就連他自己也幾乎忘了自己寄人籬下的身份。
今日陳瑾瑜這幾句話,實實在在地刺中了祖孫兩個的痛處。
大伯父再寬厚,也不是父親。
薛刺史有五個兒子,家業資源還不夠五個兒子分的,哪里輪得到他。
姜韶華嗔了陳瑾瑜一眼:“陳舍人,說話厚道些,不可如此刻薄。”
陳瑾瑜立刻應是,住了嘴。
姜韶華沖薛老夫人歉然一笑:“陳舍人年少活潑,說話口無遮攔,老夫人見諒。”
薛老夫人被刺得心口疼,老臉火辣辣的,又不能當眾失態,擠出笑容呵呵道:“隨口閑話罷了,老身豈會和一個黃毛丫頭計較。”
黃毛丫頭四個字一入耳,陳瑾瑜笑不出來了。
她忽然間明白了郡主說過的話。
身為女子,想做出些事情來令人刮目相看,實在太難了。在眾人眼中,她靠著少時情誼和祖父恩蔭才做了舍人。本人如何,不值一提。
姜韶華笑容也淡了一淡:“陳舍人是本郡主的舍人,平日勤勉當差,本郡主十分器重信任。”
姜韶華在薛老夫人面前,一直笑盈盈的,做足了小輩禮數。驟然間變臉,氣度也為之一變,迎面而來的冷凝讓人幾乎喘不過氣來。
雷縣令等人心里一顫,紛紛低頭,不敢和郡主對視。
薛老夫人也被震了一震,吃驚地看著姜韶華。
眨眨眼的功夫,姜韶華怎么就像變了一個人?這副威壓全開的氣場,就連她也覺得心驚。
“陳舍人是南陽郡的第一個女官,”姜韶華不疾不徐地說道:“親衛營里,孫姑娘是軍醫,孔姑娘是夫子,葉縣的女學院長是李氏。在本郡主治下,以后會有越來越多的女子當差做事。”
“老夫人現在不慣,等日后見得多了,就會慢慢習慣了。”
薛老夫人聽得氣血翻涌,下意識地脫口而出:“做官當差都是男子的事,女子就該打理內宅相夫教子。郡主這么做,豈不是逆了陰陽倫常?”
姜韶華挑了挑眉頭,慢悠悠地笑了一笑:“南陽郡里,本郡主說了算。說不定,過個數年,女子當差成了常事。老夫人高壽,定能看到那一天。”
薛老夫人被噎得,一口氣差點上不來。
薛林震驚得抬頭看向郡主。
薛六娘也在凝視郡主。不同的是,她心里除了驚愕之外,還涌動著一股無以名狀的熱流。
仿佛在禁閉的屋子里,看到了一扇窗。那扇窗很高,透出強烈的光,吸引著暗處的她向前。
薛老夫人在縣衙用了午膳后,便告辭離去。
憋了小半日的薛老夫人,上了馬車后氣憤難平:“荒唐!簡直是荒唐!女子拋頭露面,成何體統!”
“王妃走得早,沒有長輩教養,到底差了一截。”
薛六娘抬眼,輕聲道:“這等話,祖母可不能亂說。郡主身份尊貴,便是父親見了郡主,也要低頭行禮。”
薛老夫人從鼻子里哼了一聲:“這個我當然知道。不然,今日我豈會忍了這口悶氣。”
“我就是遺憾得很,好好的郡主,偏偏有這等乖張任性的脾氣。以后哪個好人家的兒郎敢娶她。十之八九,還是像她親娘那樣,招一個懦弱無用的贅婿。”
這話說得何其刻薄。
薛六娘皺了皺眉頭:“祖母請慎言。”
一直低著頭沒吭聲的薛林,忽地抬頭,臉孔有些泛紅:“祖母,我覺得郡主很好。”
薛老夫人和薛六娘都是一愣,齊齊看向薛林。
薛林被祖母和堂姐看得面紅耳赤:“我沒有別的意思。我就是覺得,郡主和尋常姑娘不同,讓人忍不住生出敬拜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