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二十年。
晉州,河西郡。
一身官服的盧郡守率領麾下官員,在城門外翹首盼望。
“來了!”
“御駕來了!快些上前相迎!”
悶雷一般的馬蹄聲戰栗著大地,眾官員滿面激動,情難自禁地低聲竊語。也怪不得他們失態,他們外放做官多年,幾乎都沒做過京官。對這位威凌天下的女帝陛下,他們既敬又畏。
女帝陛下當年第一次巡查大梁,并未來河西郡。時隔數年,女帝陛下第二次出京巡查,竟然直接就來了。這是河西郡的榮耀!也到了檢驗他們為官當差的關鍵時候。
女帝陛下從不是什么心慈手軟之人,一路巡查一路貶調官員,砍頭抄家也是常有的事。一眾官員可謂雀躍又懼怕,心情十分矛盾。
唯有盧郡守,半點都不畏懼,只有滿心的激動喜悅。
盧郡守的臉龐在陽光下閃著光澤,快步上前,跪下行全禮參拜:“臣盧若華,見過皇上。”
女帝陛下微微一笑,下了馬車,伸手扶起盧郡守:“盧郡守快請起。”
待盧郡守起身,女帝陛下仔細打量一眼,笑道:“若華,朕上一次見你,還是在四年前。一別四年,朕心里很是惦記你。”
這位河西郡的郡守,正是姜韶華同父異母的妹妹盧若華。
姜韶華坐了二十年龍椅,今年三十有六,正是盛年天子,群臣敬服,百姓歸心,威澤四海。
盧若華比姜韶華小了六歲,今年也有三旬了。她容貌肖似生母梅姨娘,眉眼秀氣柔婉,氣質卻一派剛硬。
這些年,官場里涌現了一大批優秀出眾的女官。禮部尚書陳瑾瑜當為女官之首,做了中書令的陸真,同樣為人熟知。另有天子舍人李芳菲王舒,俱都外放做官,表現出眾。此外,還有做到一州刺史的盧青青和崔允兒,皆是朝堂高官。
各地的縣令縣丞這等親民官,也有不少女官。
盧若華當年入仕途,便是從科舉出身,從七品縣令做起。五年下縣,五年上縣,皆表現出眾,四年前進京述職的時候,被天子親自召見并大力稱贊。然后,被天子派來河西郡做了郡守。
眾人皆知,盧若華是天子同父的妹妹。不論這一層,只說盧氏,也是大梁頂級名門大族。可盧若華沒有什么格外的優待,就這么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當差做事,用了十余年的時間,才做到了郡守。
這幾年里,盧郡守將貧瘠的河西郡治理得井井有條,政務通順,百姓富庶。河西郡的百姓不知道盧郡守和女帝陛下是什么關系,提起盧郡守,滿口都是好。
一眾河西郡的官員們,對郡守大人也十分敬重。便是在背地里,也從無人拿美貌且一直單身的郡守大人來說笑。
盧若華按捺著心里的激越,笑著應道:“臣心中也一直掛念皇上。年初聽聞皇上巡查大梁,臣心里就想過,要是皇上來河西郡就好了。”
“沒曾想,皇上竟真的來了。可見是臣一番誠心,感動了上蒼。”
姜韶華嫣然一笑:“朕讓你來河西郡做郡守,自然得親眼來瞧一瞧,看看這四年來,你在河西郡都做了什么。”
盧若華挑眉一笑,意氣昂揚:“那就請皇上多住些日子,仔細瞧一瞧。”
寒暄一番過后,眾官員上前一一見禮。然后,簇擁著女帝陛下進了河西郡的城門。
此次伴駕隨行的臣子,依然有二十余人,多是從六部抽調出來的臣子。伴駕的名額太過珍貴,眾臣踴躍爭搶。上一次隨行的,這一回就沒了幾回,基本都換了人。
唯有陳瑾瑜陳尚書,依然跟在天子身邊。中書令陸真,被留下輔佐太子殿下。
陳丞相在去歲病了一場,年邁告老致仕。吏部尚書王瑾,成了新一任的大梁丞相。馮尚書也老了,暫時還沒退,不過,戶部里的事務大多都由湯侍郎來頂著。刑部的楊侍郎也在去歲致仕,新一任的刑部尚書是楊政,眾人也習慣叫一聲小楊尚書。
此外,兵部尚書也換了人。新一任的兵部尚書是宋淵。劉恒昌則接替了左大將軍,成了英衛營的主將。
宋淵其實不太愿意離開女帝陛下。姜韶華好言勸慰,才讓宋淵接下了兵部尚書的差事。如今的天子親衛統領,是孟三寶。秦虎因手臂舊傷,不宜領兵,一直做著軍需后勤官。
這一回天子出巡,伴駕隨行的依然是三萬天子親衛營。親衛營在城外安頓駐扎,孟三寶領著兩千親衛隨天子進城。
安頓這等瑣事,無需女帝陛下操心,自有陳尚書安排。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姜韶華休息了小半日,在傍晚時分讓人叫了盧若華過來說話。
一身官服的盧若華,頗有郡守氣度,便是沒有外人在,也堅持先行禮拜見。
姜韶華失笑:“行了,又沒外人,過來坐下,朕和你說說家常。”
盧若華這才露齒一笑。
她容貌甚美,雖然三旬年紀了,看著依然年輕,燦然一笑時,如鮮花盛放,令人賞心悅目。
姜韶華笑著打趣:“怪不得要整日繃著臉。時常掛著笑臉,眾官員哪里會怕你。”
盧若華咯咯笑了起來,笑聲還像少女時一般歡快:“可不是么?我也是沒辦法。一開始做縣令的時候,屬下們根本不怕我,個個對我陰奉陽違。我氣得不行,索性日日沉著臉,整日挑刺找茬,逮著機會就重罰嚴懲他們。這才慢慢有了威信。”
“后來也就習慣這樣做官當差做事了。他們背地里都說我是母老虎,不敢招惹我。”
“像我這樣有背景有出身靠山強硬的女官,在官場都這般艱難。那些出身平民的女官們,就更不易了。”
姜韶華笑著嘆一聲:“是啊!為官不易,女子做官更是不易。有朕在,有陳尚書這個先例在,依然艱難。”
盧若華挑起眉頭,擲地有聲地應道:“那也比以前強得多。我寧可整日為政務差事操心忙碌,也不愿被困在內宅里相夫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