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或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但勝在認錯夠快,態度足夠端正,為人也算是重情義,同時也有進步的想法。
進步的心思多了,那便是急功近利;
可進步的心思少了,同樣也是讓李基感到頭疼,那就是如周瑜那樣明明有能力,但就想著擺爛。
除非給周瑜搭上一個孫策,否則周瑜完全沒有什么主動開口獻策的心思。
所以,如此訓斥敲打了一番魏延后,李基從桌案中拿起了一沓并不算厚的紙張,推往了魏延的方向,道。
“這是吾近十年來不時總結的一點用兵心得,寫得雜亂無章,你且拿回去幫我整理一番,寫些注釋出來。”
魏延猛然抬頭,看向李基的眼神充滿了詫異以及不可思議。
被李基如此呵斥一番,魏延本以為今后怕是再難得到李基的重用與信任。
失去了李基的支持,魏延在劉備集團之中根本就沒有多少立足之地,想要繼續進步更可謂是異想天開。
然而,令魏延萬萬沒想到的是侯爺居然如此厚待自己。
用兵心得!
這可是真正的不傳之秘。
盡管侯爺是以著魏延協助整理的名義,但魏延如何不明白侯爺這是在培養自己。
頓時魏延的眼眶就紅了,尤其是魏延顛沛流離多年,為謀求進步費盡心機又歷盡人情冷暖,更是顯得李基此刻的關懷重視彌足珍貴。
這讓魏延看著推到自己面前的紙張,感動得泣不成聲地開口道。
“生我者父母,恩我者侯爺也,延何德何能受侯爺一再大恩?”
李基皺眉呵斥道。“大好男兒,無端哭泣像個什么樣子?適才意欲吞曹的豪氣何在?”
只是如今李基的一番呵斥,聽在魏延的耳中卻是越發的感動,只覺得這都是侯爺的拳拳關懷之心。
當即,魏延朝著李基雙膝跪地行了一個大禮,道。
“延漂零半生,只恨未逢貴人,侯爺若不棄,延愿拜為……”
李基先是一驚,然后震怒,直接打斷魏延的施法前搖,一掌拍在了桌案上,喝道。
“魏延!”
魏延原本跪地弓腰的腰桿下意識就立正,脫口而出地應道。
“末將在!”
李基嚴肅地沉聲開口道。
“吾唯有一愿,那便是匡扶漢室,復興大漢,教諸夷拜服,教化四方。”
“汝若感我恩,從中也體會到幾分心得,今后便在此事上多用心,也算是報恩了。”
“延,必不敢忘!”
魏延仔仔細細地將這一番教導聽在耳中,正色地應了一聲,然后以雙手捧起那一沓紙張,這才躬身地退了出去。
目送著魏延的退離,李基只覺得一陣心累。
歸根到底,還是如今劉備麾下真正具備獨當一面能力的將才太少了。
諸葛亮這一批幼苗自然是潛力無限,但成長是需要時間的。
隨著劉備的地盤一點點地鋪開,各州之地都需要可靠且有能力的將領坐鎮。
魏延算是一個可造之材,但心性未穩,急功近利是魏延的最大缺點。‘還是需要打磨啊……’
李基暗自嘆息了一聲,然后一個翻身就抓緊時間閉目休息起來。
大軍啟程回援彭城的準備時間僅有一個時辰左右,李基只能是趁著這些許的空隙瞇上一陣,緩解一下疲乏的精神。
只是,即便李基大力主張劉備以大局為重回援彭城,但這短暫休息的夢中卻不禁浮現著曹操的身影,下意識地繼續思考著曹操到底意欲何為。
劉備不解曹操的作為,李基同樣未有定論。
只是家國大事,不可能因為些許的忌憚猶豫就蛇鼠兩端,更應以著快刀斬亂麻的果決做出最有利于己方的判斷。
與此同時。
行至東海郡與瑯琊國邊界的曹操,回首看向著郯縣的方向,又看向著劉備大軍所在的方向。
那細長的眼眸之中閃過的是如淵般的深沉,讓人難以捉摸。
“劉大耳,李子坤……”
曹操低聲地重復念了一遍這兩個名字,然后有些自嘲地輕笑出聲,道。
“倒是小看了你們,逼得曹某如今只能避讓你們的鋒芒。”
此刻曹操的神態完全不像是不久前才剛剛經歷了一場慘敗,甚至是被迫放棄東海郡的模樣。
在曹操念著劉備與李基的名字之時,眼中所流露而出的更是一種成竹在胸。
而在經歷了獻策后,荀攸的地位無異在曹營中迎來了巨大的提升,不再是一個掛著荀彧侄子的透明人。
相反,為示對荀攸的重視與寵信,曹操更是讓荀攸與自己同坐在戰車之上。
因此,荀攸也是此時接過話來,道。
“主公,揚長避短方是逆轉勝負的關鍵所在。”
“公達所言極是,一時的勝負算不了什么。且想必公達也早就料到了曹某有此一敗,如此才是獻上那奇策的時機才是。”曹操笑著說道。
荀攸的神色又再度陷入那癡愚的狀態,雙目放空,似是沒有聽到曹操的話語,直接無視了曹操言語之中的陷阱與試探。
而對于荀攸的這般反應,曹操的神色似無半點的介懷或不耐,反倒是繼續言笑晏晏地說些用兵的安排。
荀攸則是不時地答上兩句,更多的還是保持著癡愚的模樣發愣。
而隨著曹操進入瑯琊國的不久,僅剩不多的曹軍斥候也為曹操帶回了一個消息,那就是劉備果真分了兩萬偏軍銜尾追了過來。
“旗子上書著‘孫’、‘周’?”
曹操回想了一下,很快就意識到了統兵之人是孫策、周瑜,忍不住笑著道了一句。
“李子坤果然還是一如既往地不放心我曹某,還親自派遣弟子來送我離開徐州,對我曹某也算是相當的重視了。”
提及此句之時,曹操心中其實還生出了幾分喜悅。
遑論如何,能得到李基如此的重視小心,這對于曹操而言何嘗又不是一種承認。
不過,等大量揚州騎兵充當斥候不斷地遠遠徘徊在曹軍四周監視之時,曹操當即就倍感難受,有種時刻都被盯著的感覺。
這一刻,曹操心中對于騎兵的渴望變得更為強烈。(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