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底層,才最懂底層人的想法。
云州的官員們考慮的是,去救京都,有沒有必要?要付出多大的代價?能獲得什么?
底層老百姓的想法很簡單,當日的你,看我們不起,今日的我,讓你們高攀不起。
他們還記得,在最孤立無援,在云州搖搖欲墜的時候,好些京都老百姓冷言冷語,在瞧云州的熱鬧。
耿大娘和云州百姓聊天時,時常會從他們的言語中,感受到一絲對京都的敵視。
當然,在大家伙眼里,耿大娘一家不是京都人,而是云州人。
耿大娘太了解這一點了,所以,她對云國公出兵,不抱一點期待。
云州的主力中高層軍官,幾乎全是云州和草原牧民。
他們不會愿意去的。
即便為了云國公的大業,他們也只會選擇犧牲最小的那個方案,即坐收漁翁之利!
院子里一片寂靜,只有耿大娘壓抑的抽泣聲。
耿家幾個兒郎無力地坐在地上,抱著腦袋。
他們經歷過戰爭,也經歷過逃荒,他們太知道一群由流民組成的亂軍攻破一座城市后,會對城池做什么了。
耿老漢沒在家,最近頻頻開會,他一直守在云國公身邊。
氣氛壓抑得叫人喘不上氣來。
咚咚咚!
門被敲響。
耿大娘用袖子擦擦臉上的淚,深呼吸幾口氣后,打開門:“陳大娘?您怎么來了?”
陳大娘是長平坊的五保戶,她夫君,三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全都是犧牲的云州士兵,是給她留下兩個大孫子。
如今,她孫子也進了云州軍,一個分在炮兵,一個分在火器營。
失去親人的痛苦,讓她老了許多,臉頰瘦削,眼尾上挑,眼神陰側側的。
“喏,簽字。”
陳大娘語氣硬邦邦的,遞給耿大娘一張紙。
“什么東……”耿大娘低頭看紙上的內容,眼睛瞪得溜圓,嘴唇哆嗦著,好不容易忍住的眼淚又落下來。
是請愿書!請求出兵的請愿書!
陳大娘嫌棄地瞥她一眼,沒好氣道:“哭什么哭?沒出息。快簽,坊里的人都簽了,就差你們家。”
耿大娘在模糊的視線下,哆哆嗦嗦的地簽下自己的名字,嘴里不斷地說道:“多謝陳大娘,多謝街坊鄰居們。”
“哼。”陳大娘收回紙,微微抬著下巴道,“可別謝我。我不是為了你,是為了我的好孫孫。不打仗,如何建功立業?”
若出兵,炮營和火器營肯定要跟云國公一起去的。
耿大娘又哭又笑:“您就刀子嘴豆腐心吧!是誰成天唉聲嘆氣,不想讓孫孫去當兵的?”
陳家兩個孩子身子骨壯,又聰明,一眼就被軍校的教官相中了。
他們自己也愿意去當兵,就是陳大娘舍不得。
最后,鄉鄰們好一頓給陳大娘做思想工作,陳大娘才勉為其難地同意。
只是,她要求兩個孩子必須盡快成親,好給陳家留點香火。
這媒,還是耿大娘給做的。
想到這里,耿大娘心生愧疚,自己當初,還在心里埋怨過陳大娘思想覺悟不高。
陳大娘被戳穿,惱羞成怒,插著腰道:“還好意思說我,誰不知道誰呀!往日里,你最是愛拔尖的那一個,事事都愛張羅。出兵這事兒,都這么久了,大家伙還等著你牽頭呢,你卻像裝死的鵪鶉,就往家里一縮!”
陳大娘的嘴,就是開刃的刀:“別以為我們不知道,你在想啥!你不就是覺得我們會不愿意嗎?哼,你當誰都和你一樣小肚雞腸?!我們大人有大量,不跟那些碎嘴子一般計較。再說了,除了那些不識五六的人,不是也有很多人來幫我們云州嗎?”
“我們可不是那種,不知道知恩圖報的人。別人給我們一滴水,我們就能還回去一泉水。”
耿大娘被罵的完全插不上話,聽到最后一句,噗嗤笑出來:“陳大娘,掃盲班還是要繼續上啊。那句話叫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
“哎呀呀,知道了。知道是那個意思就成了。”陳大娘不耐煩道。
都一把年紀了,還天天被逼著去上掃盲班,煩死個人!
哼,自己乖孫孫要去救京都了,老頭子若地下有知,肯定也會很開心。
咱云州人就是這么能干,這么厲害!
陳大娘把紙往耿大娘手里一拍:“你去送請愿書。從這里坐車去刺史府可要五個銅板!總不能讓我又出人,又出錢。”
“好好好,我去。”耿大娘好聲好氣地應下,送陳大娘回家。
把全過程都看完的諸葛瑜,把院門關上。
他坐在石凳上,陽光從樹葉縫隙灑在他身上,卻解不開他眉眼間的疑惑。
民眾是愚昧的,容易被煽動的。
任何政權都不能被民意所裹挾。
歷朝歷代,有人認為治民要愚民,有人認為民心可載舟,亦可覆舟。
但大家統一的認為,民眾天生愚昧,貪婪。
今日,他從這些小人物身上看到了閃光點,就像是蚌殼里開出了一顆珍珠。
諸葛瑜笑了,一切都沒那么糟糕,不是嗎?
耿大娘送完陳大娘后,馬不停蹄的趕往刺史府。
在門口,她還偶遇了好幾個熟人,都是各坊的坊主。
“來送請愿書?”
“你也是?”
“那可是京都!超級有錢,超級繁華的京都。咱們云國公為了保全京都,都沒舍得用大炮去轟它!哪能讓那群亂軍給霍霍了。”
“可不唄。聽說京都人口上百萬,云國公因為缺人而犯愁。若這幾百萬人全被殺了,云國公不得心痛的直抽抽?”
“正是這個理。京都是大周皇帝的嗎?不,分明是咱們云州寄存在那兒的。亂軍對京都下手,不就是對咱們云州的城池下手?”
眾人嘰嘰喳喳地交流著,門房卻告訴他們云國公不在。
耿大娘追問:“那我家老漢呢?”
“也不在。”
行吧。眾人把請愿書交給門房,讓他轉交給云國公,這才離開。
京都,佟太師府。
佟太師挑眉,問再次來拜訪的蘇玄明:“想通了,決定離開京都了?”
蘇玄明笑瞇瞇道:“不走。我來拜訪太師,是請您幫個小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