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827章皇城司

  人手不是說叫來,就能立刻來的。

  京都諸多事務還是需要顧南夕親自處理,尤其是皇城司。

  作為大周第一特務機構,皇城司的爪牙遍布大周境內各地,即便是在云州,也有他們的察子,更別提在京都了。

  京都城內,賣報的小童,路邊擺攤的婦人,勾欄里的女郎,甚至是官衙里的小胥吏,都有可能是皇城司的人。

  “怎么樣查到什么了嗎”顧南夕揉揉脹疼的額角。

  義父崔三論想馬上來京都幫忙,被自己拒絕了。

  當初是自己思慮不周,忘記皇城司的存在。

  一日不把皇城司掌控在手里,她就不敢讓義父來京都冒險。

  穿鞋的怕光腳的,光腳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

  皇城司就屬于不要命的那伙兒。

  顧南夕可不敢拿崔三論的命來賭。

  蘇玄明眼眶青黑,胡子拉碴,一個俊俏的少年郎硬是造得跟流浪漢似的。

  他從來沒這樣忙過,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就連做夢都是在抓皇城司。

  “提舉皇城司嚴大人,提點皇城司喆大人和錢大人全都跟大周皇帝南下江南。留守了八位勾當,其中三人,在戰亂中喪生,剩余五人不見蹤影。”

  提舉皇城司嚴大人是大周皇帝的心腹武官,官至從二品,直接對皇帝負責,掌控審訊,要案偵辦等核心權利。

  提點皇城司則屬于中層主管,輔助提舉官,從五品,分管宿衛調度,情報匯總以及胥吏管理。

  三位最為重要的頭目全部離開京都,這無疑為顧南夕掌控皇城司增加了很大的困難。

  至于勾當,也叫干當皇城司,是基層執行長官。原本只有5名編制,但大周皇帝覺得顧南夕造成的威脅很大,便擴招皇城司,把勾當編制擴到八名。

  勾當直接指揮親事官,負責日常巡邏,緝捕,刺探等行動。

  蘇玄明羞愧地垂下腦袋“娘,我又讓你失望了。”

  顧南夕無奈地笑了笑。

  自己在云州,蘇玄明一個人在京都的時候,他什么事都可以自己辦,辦的還很好,有勇有謀。

  可自己一回京都,他就像個小孩似的,做事束手束腳,沒有一點自信和霸氣,眼神里深深地隱藏著忐忑和不自信。

  顧南夕的眸色暗了暗。

都說當家長的越強勢,孩子就越懦弱。莫非是自己給大郎造成太大的壓力了  但在這個最要緊的關頭,顧南夕不敢放手將所有的事情都交給蘇玄明去做。

  他壓不住云州士兵,也壓不住隱藏在黑暗里的人。

  顧南夕眉頭輕皺,蘇玄明的事,先放到一邊,目前最為緊要的是皇城司。

  “大郎,你和九郎一起去處理皇城司。既然他們沒有撤走,那就說明,在京都肯定有一個主事的人。”

  如果是在太平年間,蘇玄明可以從財務流向著手,通過蛛絲馬跡揪出幕后之人。

  可是,京都剛剛經歷一場戰亂。很多財物來歷不明,也說不清楚去向。

  那么,通過財務來找人的方式就不可行了。

  九郎宋知州的人脈很廣,三教九流都有接觸。興許,他能打探到一些消息。

  “好的,阿娘。”蘇玄明心情略微沉重。

  蘇玄明還沒有找到皇城司,皇城司就給顧南夕一個大大的耳光。

  永昌侯府。

  所有人都緘默不語。

  天上原本輕盈的云也在驟忽間變得陰沉。

  樹影落在顧南夕的臉上,一半明亮一半陰暗。

  她的聲音聽不出喜怒“你剛才是說,崔大人的馬車遭受襲擊,崔大人下落不明”

  蘇玄明眼眶紅紅的,哽咽道“是的,是皇城司干的。”

  都不需要做任何調查,皇城司直接在現場留了一張紙條。

紙條上就寫著三個大字皇城司  “呵呵。”一股怒氣在顧南夕的心口橫沖直撞。

  皇城司此舉,就是在告訴全天下的人,云國公顧南夕沒有徹底掌控住京都。

  同時,他們也在警告打算投靠顧南夕的大周舊臣以及學子。

  他們是不能對顧南夕下手,但是可以對其他人下手。

  顧南夕深吸一口氣“崔大人怎么會來京都”

  明明她都在派人去告訴義父,讓他不要來京都了。

  蘇玄明“不知。現場無一生還。”

  宋知州抬起頭,擔憂地看向顧南夕。

  顧南夕連著深呼吸好幾下,這才克制住自己想罵人的沖動。

  自己在明,敵人在暗,防不勝防。

  義父的遇襲,跟在場的官員沒有太大的關系。

  “來人,加大人手,排查京都。朔州一切事務交由牛錦一代理。耿大爺,你負責率人搜救崔大人。大郎,九郎,給你們半個月時間,找到皇城司留守京都的頭目”

  “遵令”

  每個人都快速行動起來。

  蘇玄明干脆連家都不回,天天和宋知州一起,和三教九流打交道。

  正所謂官有官道,鼠有鼠道。

  好不容易贖身的玉笙娘子給他們了一個重要信息。

  “我還記得,有一次,我應邀去李閣老參加宴會。席間,李家大郎對一個中年男子,很是嗯,怎么說呢,算是畏懼吧。”

  之所以對這件事印象深刻,全是因為那個中年男子太普通了,相貌平平無奇,身材平平無奇,就連穿著也很普通。

  這種普通,出現在李閣老的宴會上,那就不是普通。

  更何況,向來眼高于頂的李家大郎對此人的態度,很是耐人尋味。

  宋知州敏銳道“您可知那人姓甚名誰家住哪里是做什么的有什么特征”

  玉笙娘子遺憾地搖搖頭“我曾經和李家大郎旁敲側擊過,他的嘴很嚴,什么消息都沒透露。還警告我,不許我招惹那人,否則誰都救不了我。”

  宋知州感到遺憾,但還是對玉笙娘子表示感謝。

  玉笙娘子連連擺手“云國公救我一命,我正不知如何報答。可惜,我知曉的不多,不能為云國公解憂。”

  “你的消息很有用。”

  最起碼,肯定了宋知州和蘇玄明的推測。

  皇城司應該分為明暗兩部分,暗處的那部分被留在京都。

  就在兩人即將離開的時候,玉笙娘子突然想到一件事“對了,我曾聽別人喊他玉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