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平三年十一月,楚世昭請示長安朝廷,決議北伐匈奴之事,此言一出,滿朝俱驚。
在長安群臣的眼里,如今大周王朝的國賊是在南方另起山河的南宋政權。
而不是那些就在邊塞晃蕩的匈奴。
這些匈奴就算是再怎么樣,也不可能有打進中原的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北伐匈奴,打贏了,對于大周王朝沒有好處,打輸了,還要考慮南方的宋人又要起兵伐周。
孰重孰輕,滿朝文武皆知。
在這件事上的觀點,李鳳寧和楚世昭卻是一致的。
因為在李鳳寧的記憶里,楚世昭曾經經常看著奏折,然后再陷入了長嘆之中。
后來李鳳寧悄悄摸摸地看了折子...才知道是匈奴人又在邊塞侵擾疆土。
楚世昭想要率軍攻打匈奴...卻遭到了群臣的反對,又考慮到楚濟民尚且年幼,一旦北伐匈奴出了什么事情,好不容易安穩下來的國家就要動亂。
于是北伐匈奴這件事情,楚世昭一直都在心里想著,直到駕崩后,他才把這件事情告訴了他們的長子楚濟民。
這是上一次模擬推演里的記憶。
楚世昭已顯滄桑的臉上,滿是憤恨和不甘,可是他卻不得不考慮國家...不得不考慮楚濟民能不能繼承好這片山河,而只能將北伐匈奴的計劃擱淺。
所以,李鳳寧對匈奴人不會有什么好臉色。
次次都來,次次如此。
誰能對這種強盜有好臉色?
而李鳳寧和楚世昭二十多年的夫妻感情。
坦然講,從一開始不相識時的不以為然...再到一起共事時,常有的分歧和不服氣,最終攜手走完余生,她對楚世昭很多時候的判斷,常常秉持著半信半疑的態度,可最后楚世昭偏偏又能靠著結果證明自己是對的。
打匈奴人,局勢來說,是沒必要。
但楚世昭要打,肯定是有打的必然性。
而且從上次模擬推演里也看出來了,匈奴人常有這樣劫掠邊塞的舉動。
這是有狼子野心的。
不可不防。
再說了,大周的滿朝文武是她什么人,楚世昭又是她什么人。
嚴格來講,楚世昭才是她李鳳寧的一家人。
不幫內人,幫外人,這是什么道理?
如今的楚世昭正值壯年,也沒有那么多顧慮的事情,匈奴人如此張狂,楚世昭要打回去,這才是他本該有的性格。
貞平三年十二月,朝會上,尚書左仆射王淳文面對晉王的決策,立刻提出了勸言。
如今的楚世昭身兼大將軍又有開府之權。
非王也,實乃攝!
故此朝中大小事務,其實真正做決斷的人,反而是楚世昭。
“大將軍,此番貿然北伐匈奴,不智也!”
“百姓之仇,私也,天下之仇,公也。”
“為些許小民而亂大策,豈是長久之計,只有攻打南宋,才是為天下萬民所謀求的。”
“再者,一旦北伐匈奴,即便勝了,也是國力大失,不勝的話,那就陷入萬劫不復之局,受兩面而夾,取自亡道也!”
楚世昭深知,這些士大夫能如此勸言,是因為匈奴人的擾境,本質上是沒有傷害到這些人的利益。
不管匈奴人怎么打,遭殃的只是大周王朝邊塞的普通百姓,這些百姓的死活,又跟他們這些高貴的‘士大夫’有什么關聯。
人只要對影響自身利益的事情,才會有解決的動力。
可對于楚世昭而言,這一場仗卻是必打的。
因為不打疼匈奴人,他們就永遠覺得你軟弱可欺,只要有了這種想法,一旦大周王朝暴露出可乘之機,這些匈奴人又怎么會心慈手軟。
只有與匈奴人一戰,戰到他們怕了為止,前線的戰事才能打得安穩。
“本王乃是先帝之子,自永晉帝以來,匈奴人侵擾邊境不斷,更有圍攻長安之舉。”
“三十余年來,大周王朝邊塞的百姓,日日夜夜,哪一天沒有受過匈奴人的鞭撻、凌辱和踐踏。”
“此番出戰,諸君以為是本王為我一人而戰嗎?”
自大周陷入動蕩以來,你可謂是四處奔波,各地平亂,又是撥亂反正,又是治理地方,又是清除蟻賊,安定節度使,穩固朝野內外的軍心。
取信于大周的百姓。
將這崩塌的天下,一點一點凝聚。
你從來沒將這些榮譽放在心上,對于你來說,中興大周,使山河一統,方是心中的志向。
“若是這大周的天下,沒有那些真正擁戴周室的子民,只有所謂的山河社稷,又有何用?”
“匈奴人侵擾邊境,你們以為只是在搶掠邊塞百姓嗎?”
“那是在劫掠民心,使兩百年的大周毀于一旦啊!”
“我不為民報仇,這大周雖有萬里江山而無一民,又何足為貴?!”
群臣聞言,又有一人硬著頭皮走了出來。
眾人微微一看,認出此人。
這是盧恩之子,盧簿,如今的兵部主事。
“盼晉王以天下社稷為重啊,先伐宋,后伐匈奴,如此定能中興大周,再造天下黎庶安康。”
“要是先伐匈奴,后討宋,則大周安復之業又將顛覆。”
楚世昭深吸一口氣,“來人,將盧簿拿下送入天牢。”
還有大臣想要為盧簿說清,卻被楚世昭微微擺手以示拒絕。
“傳我將令,自大同府、大寧府、涼州府、北平府、大小四路,盡起各部將士,征討漠北。”
“我要親征漠北,用這三十萬大軍討教討教這匈奴人到底有沒有這個本事欺我大周無人——”
“取我劍來——”
由于你作為大周皇室的血脈,戰功赫赫,這才獲得了——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殊榮。
但你從未有過這般行為。
眼下的情況,你極為少見地請人取劍而來,在眾目睽睽下,你拔出劍來,直挺挺地立在這殿宇之上。
“昔高祖立劍取信于民,這才有了大周的江山社稷。”
“今日,后世子孫楚...世昭。”
“亦要效仿高祖之志,立劍于殿。”
言盡,你微微擺手...向自己的弟弟楚世駒拱手施禮,旋即當著群臣的面留下了這柄立于殿堂之上的佩劍。
貞平三年三月,楚世昭率軍親自征討漠北!!!!!!
由李瑾、楊方率一路軍,共七萬人,自晉陽、大同起兵;由竇戾、楊柱庭率一路軍,共十萬人,自滄州、北平起兵;由楚世昭率一路軍,自長安起兵,共八萬人,由桓盛、段琦率一路軍,共五萬人,自涼州起兵。
大大小小,共計三十余萬將士,直擊漠北。
此刻,天下震動!!!
.....
.....
.....
這幾天一更的原因是不想拆開章節影響閱讀體驗,都是合章,實際上字數是滿了4500~5000字的,更新條件達標了。
既然有讀者不滿意這樣的更新方式。
以后就拆解成1章2500~3000字,每天兩更。
然后上架后會爆更。
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