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瞬間炸開了鍋,眾人一片嘩然。
張世賢、李明遠等被點名的官員臉色煞白,紛紛跪地高呼冤枉。
他們聲稱這是楚世昭偽造的名單,意圖陷害忠良。
其他大臣們也分成幾派,有的震驚疑惑,有的則對楚世昭怒目而視,指責他此舉太過魯莽,破壞朝堂穩定。
永晉帝坐在龍椅上,面色陰沉,他命人將名單呈上,仔細查看后,雖心中有所懷疑,但又難以立刻決斷。
張世賢見機行事,哭訴自己多年來為朝廷盡心盡力,絕無貪污之事,定是楚世昭因某些私怨蓄意報復。
楚世昭試圖辯解,拿出蘇家相關的一些旁證,可這些證據在沒有確鑿物證的情況下,顯得有些單薄。
最終,永晉帝下令成立專門的調查組,對這些官員進行調查,此事暫且擱置。
楚世昭卻因此得罪了眾多被點名的官員,他們暗中聯合起來一同對抗對楚世昭。
楚世昭面色凝重。
他分析此次推演的問題在于,過于急切地公布名單,沒有足夠的準備和全面的計劃。
在沒有絕對確鑿的證據下,僅憑一份布帛難以讓眾人信服。
而且沒有考慮到永晉帝的態度和處理方式,讓局面陷入了未知的調查中,自己還樹立了大量敵人。
看來,公布名單前一定要準備好充分的物證,同時要提前了解永晉帝的心意,爭取他的支持,并且在公布名單前,一定要想好應對被點名官員反擊的策略,絕不能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
楚世昭沒有急于在朝堂公布名單,而是先私下與永晉帝見面。
楚世昭詳細地向永晉帝講述了蘇家的冤案以及這份名單的來歷,并呈上了一些自己暗中收集的,與名單上官員貪污相關的物證,如部分賬冊、書信等。
永晉帝看完后陷入沉默楚世昭趁機表示,這些官員勢力龐大,若不及時處理,恐對朝廷造成嚴重危害。
永晉帝認同他的看法,但也擔心此舉會引發朝堂動蕩。
楚世昭早有準備,他提出先秘密調查,掌握更多證據后,再逐一擊破,避免引起大規模反彈。
得到永晉帝的默許后,楚世昭開始行動。
然而,在調查過程中,被點名的官員們有所察覺,開始暗中對這些負責調查的人下手。
為了不讓家人陷入危機,一些參與調查的大臣開始動搖,甚至有人向被調查官員通風報信。
調查陷入僵局,楚世昭雖努力推動,但進展緩慢,朝堂上也隱隱有一些不利于他的流言傳出。
第二次推演結束,楚世昭卻依舊不滿意。
此次疏漏在于,雖然爭取到了永晉帝的支持,但低估了被調查官員的反制能力。
秘密調查小組不夠可靠,容易被滲透,而且沒有應對流言的有效措施。
接下來,楚世昭覺得要組建一支絕對忠誠可靠的調查隊伍,并且提前準備好應對流言的策略,在輿論上占據主動才行。
楚世昭從自己的親信中挑選出一批忠心耿耿且能力出眾的人,組成新的調查隊伍。
他對這些人進行嚴格培訓,強調此事的重要性和保密性,同時,他提前準備了一些應對流言的應對之策,讓自己的心腹大臣在朝堂和民間適時傳播,以正視聽。
調查小組開始行動后,極為謹慎,他們避開被調查官員的耳目,從一些不起眼的線索入手,逐漸掌握了更多有力證據。
隨著調查深入,越來越多的罪證浮出水面,楚世昭覺得時機成熟,便再次進宮面見永晉帝,呈上所有證據。
永晉帝看到詳實的證據后,龍顏大怒,當即決定在朝堂上公開此事。
朝堂上,被點名的官員們依舊想要辯解,但在鐵證面前,他們的辯解顯得蒼白無力。
其他大臣們看到證據確鑿,也紛紛指責這些官員的罪行。
最終,永晉帝下令將這些官員革職查辦。然而,楚世昭雖然成功扳倒了這些官員,但卻引起了其他一些未被調查官員的恐慌,他們對楚世昭產生了警惕,擔心自己也會被牽連,選擇保持中立。
這一次,楚世昭雖然成功扳倒了目標官員,但卻忽視了其他官員的感受,甚至還引發了滿朝文武的集體恐慌。
要是這么搞,這絕對不利于對自己未來在朝堂上的發展,更別說他心心念念的太子之位了。
俗話說的好,不怕人偷就怕人惦記。
這要是真讓那些滿腦子仁義道德的讀書人惦記上了,那以后自己恐怕一天安生日子都別想過了。
看起來,下一次推演的時候,還得在解決那些蛀蟲之前,還得提前做好安撫其他官員才行啊!
楚世昭在準備公布名單和證據之前,先在朝堂上發表了一番講話。
他表明自己的目的是為了整頓朝綱,只針對那些確鑿犯罪的官員,不會無端牽連其他大臣,希望各位大臣能夠安心。
他還強調,這是為了大周的長治久安,希望大家共同支持。
這番講話后,一些大臣的恐慌情緒有所緩解。
隨后,楚世昭按照之前的計劃,向永晉帝呈上證據,并在朝堂上公開此事。
被點名的官員依舊試圖抵賴,但在如山的鐵證面前,不得不認罪伏法。
永晉帝下令嚴懲這些官員,朝堂上的貪污風氣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整治。
然而,楚世昭雖然得到了一些大臣的認可,但也有部分大臣認為他此舉過于激進,手段強硬,對他產生了不滿。
這些大臣在暗中聯合,給楚世昭使絆子。
第四次推演結束,楚世昭有些無奈。
此次雖然避免了朝堂的混亂,但還是因為手段問題引起了部分大臣的不滿。
看來在處理事情時,不僅要達到目的,還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更加委婉柔和一些,不能過于強硬激進。
楚世昭在公布名單和證據前,先是與朝堂上有影響力的大臣們私下溝通,聽取他們的意見,并向他們解釋自己的意圖。
這一次,他態度誠懇,言辭謙遜,讓這些大臣感受到他的誠意。
之后,他又在朝堂上以溫和的方式提出,近期收到一些關于官員貪污的線索,希望能在不影響朝堂穩定的前提下,進行秘密調查,以還朝廷一個清明。
永晉帝同意了他的提議。
在調查過程中,楚世昭依舊讓親信小心謹慎,收集到足夠證據后,才再次向永晉帝匯報。
永晉帝下令公開調查結果,被點名的官員依法受到懲處。
這一次,大部分大臣對楚世昭的處理方式表示認可,朝堂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動蕩和抵制。
楚世昭也發現,一些與被懲處官員有交情的大臣,雖然表面上沒有反對,但心中卻是對他滋生了些許反感。
隨著第五次推演結束,楚世昭卻是無奈的長嘆一聲。
這一次雖然相對順利地解決了當前問題,得到了不少大臣的認可,但還是沒能完全消除潛在的隱患,新的矛盾也讓局面有些難以把控。
楚世昭覺得目前的結果并不是特別滿意,他打算暫時先靜觀其變,看看朝堂后續的發展,再尋找更好的應對之策。
深夜的蘇府籠罩在一片寂靜中,只有幾聲蟲鳴偶爾響起。
突然,一道黑影從圍墻外一閃而過,緊接著又是幾道身影悄無聲息地翻過墻頭。
這些黑衣人動作敏捷,顯然都是身手不凡之輩。
“分頭搜,務必找到那份名單!”
為首的黑衣人壓低聲音下令。
然而就在他們準備分散行動時,院中的樹影突然晃動,數道身影從暗處閃出。
“想不到吧,我們早就在這等著你們了。”
一名暗衛冷笑道。
黑衣人顯然沒料到會遇到埋伏,但他們反應極快,立刻與暗衛纏斗在一起。
“砰!”
一聲巨響,一名黑衣人被擊飛撞在廊柱上。
就在這時,一道尖叫聲突然從后院傳來:“救命!”
是蘇婉兒的聲音!
原來還有兩名黑衣人趁亂繞到了后院。
此時他們一左一右制住了蘇婉兒,其中一人用匕首抵在她的脖子上。
“都給我住手!否則這位小姐的性命難保!”
暗衛們不得不停下手中的動作。
黑衣人挾持著蘇婉兒快速后退,其他人也趁機脫身,轉眼間消失在夜色中。
消息很快傳到了楚世昭耳中。
他臉色瞬間陰沉,一把掀翻了桌案:“該死!”
“屬下無能,沒能保護好蘇小姐。”
領頭的暗衛跪地請罪。
楚世昭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現場可有留下什么線索?”
“回大人,我們發現了這個。”
暗衛遞上一塊撕下的布料,“是其中一人在打斗中被扯下的。”
“這布料質地特殊,是京郊那家最有名的天意坊獨有的工藝。”
楚世昭瞇起眼睛:“天意坊?”
“給我追!”
順著線索,楚世昭一行人很快便來到一處廢棄的莊園外。
莊園破敗不堪,雜草叢生,看起來已經荒廢多年。
但楚世昭注意到,雜草中隱約有踩踏的痕跡。
“小心戒備。”
楚世昭低聲道:“蘇婉兒很可能被關在里面。”
就在他們準備潛入時,莊園內突然傳來一聲慘叫,緊接著是一陣混亂的腳步聲。
楚世昭心頭一緊,也顧不得許多,當即帶人沖了進去。
楚世昭帶著暗衛悄無聲息地潛入莊園。
月光被烏云遮蔽,四周一片漆黑,只能隱約看到莊園內破敗的建筑輪廓。
“小心腳下。”
楚世昭低聲提醒。
話音剛落,一道寒光閃過,幾支暗箭破空而來!
“有埋伏!”
暗衛們迅速結陣,擋在楚世昭身前。
但就在這時,地面突然塌陷,幾名暗衛失足跌入陷阱。
“砰!”
陷阱底部傳來悶響,顯然下面布滿了尖刺。
“大人小心,這里到處都是機關!”
領頭暗衛神色凝重。
“看來,他們似乎早有準備。”
面色凝重的開口道。
只是,他這邊話音剛落,一隊黑衣人從暗處沖出,揮舞著兵刃殺來。
雙方瞬間戰在一處。
楚世昭更像是開了掛一般,三兩下就放倒了幾名敵人。
只是,還不等他喘口氣,周圍便有更多的黑衣人源源不斷涌來。
看樣子這些家伙似乎是想把他們耗死在這里。
想到對方意圖的楚世昭,當即果斷下令。
“不要戀戰,大家分散突圍!”
隨著他一聲令下。
暗衛們立即分成幾路,朝不同方向突進。
這樣一來,敵人也不得不分散兵力。
楚世昭帶著兩名親信直奔莊園深處。
路上又遇到幾處機關陷阱,但都被他們及時發現化解。
終于,他們來到一間地下密室前。
“救命.有人嗎?”
里面傳來微弱的呼救聲。
“婉兒!”
楚世昭臉色一變。
正要破門而入,一道陰冷的聲音在身后響起:“四皇子,別來無恙啊。”
楚世昭轉身,只見一個身材瘦小的文官站在那里,正是朝中六品小官楊成義。
“是你?”
楚世昭瞇起眼睛,“沒想到你居然敢做出這種事。”
楊成義冷笑:“四皇子真是好本事,這么快就找到這里了。不過.”
他突然暴起發難,一掌劈向楚世昭面門!
這看似文弱的小官,竟是一身深厚內功!
楚世昭不慌不忙,側身避過,同時反手一記重拳。
“砰!”
兩人瞬間戰作一團。
楊成義功夫詭異陰毒,招招致命。
但楚世昭武藝高強,始終占據上風。
“啊!”
一聲慘叫,楊成義胸口中了一掌,踉蹌后退。
他擦了擦嘴角的血跡,獰笑道:“四皇子,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
說著,他從懷中掏出一個竹筒:“你猜這是什么?”
楚世昭瞳孔一縮。
那竹筒上刻著一個血色的“蠱”字!
楚世昭心中一凜,他知道蠱毒的厲害,若是中了蠱,輕則生不如死,重則當場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