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三看書,抗戰:野獸們的榮耀!
大沽船廠原來沒有自己的化學研究室么?
不止是許朝陽接手之前就有,甚至在小六子掌控的時候,還有很多化學專家坐鎮。
但,小六子下野之后,這幫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跑!
為什么?
因為有例子擺著。
首先是鞏縣兵工廠被搶奪事件,當時老馮搶兵工廠的時候,根本不拿這幫專家當人,眼睛里只有機器,很多武器專家、化學專家見到‘兵禍’都來不及問上一句‘你們是誰’就被亂槍打死了。
其次是待遇,如今對于這些專家來說,待遇最好的是漢陽兵工廠,再不就是各大學研究室,剩余的兵工廠不光運轉困難,就連薪資都不能按時發放。既然又危險、又沒辦法按時發放薪資,誰跟你混?所以小六子一下野,這幫專家在不知道之后誰會掌權的情況下全都跑了,這才是‘劉將軍步槍’改進進度緩慢的原因。
最后,是這幫科學家不受人重視。
那劉將軍一輩子只研究一把槍,竟然還沒有搞文學的那幫人名聲大,這些科學家可不就光剩下奔著錢使勁了唄,那小六子這個大財主都下野了,誰還跟你在這兒干?
這也是許朝陽接手大沽船廠后,除了幾個制造槍械的老師傅和一個廠長外,在船廠找不到一名真正武器專家的原因,也是在多倫時,宋喆原能隨手就給大沽船廠的專家挖過來的原因。
如果不是許朝陽拿下了袁氏宗親會的消息上了報紙,并且帶著大量錢財從北平返回大沽,估計熊先生和北大的才子們也不會過來。
許朝陽得熊先生以后,是真拿他諸葛亮用、往死里用,不光讓他在化學研究室進行研究硝酸甘油的后續工作,比如硝化纖維、硝化棉,還讓他去給南開大學化學系的學生授課。并且和南開大學達成協議,所有化學系、物理系、數學系的學子,大沽船廠、火電廠、井陘煤礦優先錄用。
與此同時,讓熊先生在化學實驗室開始進行‘汽油彈’的研發……許朝陽現在恨不得給熊先生劈成四瓣,沒辦法,他手里的人才實在太少了。
這回的汽油彈可不光是用酒壇子裝了,哪怕在材料使用上,他們只能用井陘煤礦自己生產的蘇油,那也得研發發射器,總不能老使用并不穩定的汽油桶往外崩吧?
除此之外,北大終于傳回了好消息,那就是被送過去的‘劉將軍步槍’初步改進完成……不,不能說是改進,應該說是在劉將軍步槍改進難度之下,他們直接拋棄了這把槍,研究出了一款全新的槍械,甚至原理都不同了。
兵工廠沒干成的事,讓北大給干成了,不光干成了,許朝陽提供給北大的意見,及劉將軍步槍的提醒和G98槍械當成研究模型,北大交出的作業屬實是嚇了許朝陽一跳。
第一,許朝陽手里的G98相比98K過長,所以他提出的要求是,能不能給G98改短,最好是更適合于塹壕戰;
于是,北大以此為題,成立了專門的研究小組,將一把改短之后的G98拿了回來,此刻還沒有命名,但許朝陽看到這把槍,率先想到的竟然是1935年才會面世的98K!
第二,許朝陽將劉將軍步槍交付后,希望北大能研究出一款‘皮實、耐用’的半自動步槍,也就是說,槍口不能開孔。
許朝陽不知道北大的兩個研究小組是不是有人員流動,可人家直接將‘劉將軍步槍’的‘導氣式’原理給拋棄了,采用的居然是‘管退式’原理!
管退式!
如今槍械中使用管退式原理的,應該是著名的1911;而更多出現在戰場上的是管退式火炮。 當然,這只是許朝陽印象中最直觀能想象出的答案,可北大的天才們在選擇不采用‘集氣式’原理,也就是說,于槍口不打孔的情況下、保證了‘皮實、耐用’前提之下,交出了‘管退式’半自動步槍的答卷,最關鍵的一點是,并非上膛裝彈,而是采取彈匣式裝彈。
許朝陽不知道這么多專家研究出這種槍械需要在多少個夜晚熬掉多少頭發,可他第一眼看到這把槍的時候,想到的并非是老美名噪二戰的加蘭德,反而是一種在他那個年代已經徹底被遺忘,只有資深軍迷才會涉及的步槍,G41M。
對,不是衍生出G43的G41W,更不是瓦爾特公司生產的,而是毛瑟公司在競標中落敗的G41M!
這款槍械的研究是德意志在1939年開始的,當時的競爭公司有毛瑟、瓦爾特、萊茵金屬和克里格霍夫,最終,只剩下了毛瑟與瓦爾特競爭,但毛瑟的G41(M)輸給了瓦爾特的G41(W),隨即也衍生出了G43。
而北大送回來的兩把槍中,半自動步槍的樣式,自然源于G98的改良款,盡管內部構造選用了管退式側面拋殼,下方采取彈匣式裝彈,但在外觀上,卻和G98長得一模一樣。
不過與G43不同的是,這把槍最初的研究初衷并非是為了狙擊,所以在提升了槍械連續性涉及的性能之后,在精準度上,做出了犧牲。
許朝陽試過這把槍,這把槍并沒有G98的穩定性,連續性射擊時,后坐力問題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會導致第一槍打出去之后,槍口以根本無法理解的角度進行偏移,也就是說,在連續性射擊的情況下,下一槍指不定會打到哪,必須重新調整之后再進行瞄準。
他還專門計算過調整時間,從時間上計算,一名并不熟悉的槍械的戰士使用新槍時,二次瞄準速度居然比不上使用G98栓動步槍的老兵!
那還研究新槍干什么?
但,槍械測試只有這些么?
許朝陽拿出了一千發子彈來測試新槍,他發現7.92的子彈搭配上半自動步槍,那就跟開玩笑一樣……如果是這樣的話,在研發技術并沒有國外先進的情況下,是不是可以通過其他方式進行改進?
哎呀!
想到這兒,許朝陽恨不得拍自己大腿!
這不是自己虎么?
在理論上,子彈口徑越大,撞擊力越強,后坐力的產生主要是由于槍械發射時子彈殼受到火藥氣體的壓力,你弄把1920年德意志采用統一口徑的7.92子彈步槍G98給人家研究,拿出來的可不就是這個玩意兒么?
加蘭德已經夠牛了,人家采用的也只是7.62的口徑,這還得在無數專家的研究之下,于1935年開始弄,到了1941年才敢大量裝備。可這個時代人家的研發水平在那兒擺著呢,咱們的研發水平在這個時代是跟不上的,這一點,你必須得承認。
這個時候,許朝陽想起了日后橫行世界的5.56子彈,他不知道要是給這把由北大研究出的管退式半自動步槍搭配上5.56子彈會怎么樣,眼下,起碼在技術水平上,一群沒在兵工廠工作過的專家,也不知道能不能搞出來……
許朝陽準備拾人牙慧了,但,在此之前,他還需要一座鉛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