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四章 他不喜歡煽情

  八三看書,抗戰:野獸們的榮耀!

  第二歷史檔案館有關于校長手下部隊抗戰期間武器、裝備、子彈等等物資的產量、購入記載,這些東西被記錄在四一九670卷。

  期間,從抗戰爆發到德意志停止供貨,校長從德意志處購買子彈數量為1.6億發;

  蘇聯提供的子彈為1.84億發;

  英吉利:子彈1667萬發;

  比利時:3867萬發;

  捷克:2600萬發;

  瑞典:1.18億發;

  匈牙利:1500萬發;

  1937年下半年,由美購入1205萬發;

  從太平洋戰爭到1945年,共由美購入近7億發;

  而我國自主生產的子彈數量,校長掌控的地盤上,從37年至45年,共累計生產11億發,年產量約在1.375億發/年。

  史迪威在印訓練遠征軍的時候,很多戰士拎著湯姆遜還在單扣,給老頭心疼的眼圈直紅,說了一句:“孩子,沖鋒槍不是這么用的。”

  他哪知道很多戰士在國內戰場上還處于沒有子彈訓練的環境下參加戰爭,有些人甚至在戰前才能領到三五發彈藥,有些人得等戰友死了,才有子彈用。

  按照史迪威印象中湯姆遜的用法,國內戰場的戰士要是敢這么訓練,后勤兵工署全體人員都得綁上荊棘上南京請罪去,這就叫敗家。

  那國內生產子彈的困難在哪呢?

  是不會配置所需要的火藥?

  還是自己研制不出來合適的底火?

  其實都不是,但肯定是源于技術的落后,這個技術,在于最基礎的層面,那就是對礦產資源的利用!

  首先,當時的政府怕是連國內礦產資源的探量都搞不明白,國內的大量礦藏都被外國人搞走了不說,即便是發現了礦產,國內也很少能開采出合格的產品;

  其次,是工藝不夠先進,即便有些廠家可以冶煉出合適礦產,其中的損耗也令人難以接受;

  最后,就是制作工藝不夠成熟,很多槍械配件、子彈工藝都不行,導致了國產子彈、槍械就是不合格產品的代名詞,當時國內黑市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假冒偽劣的槍支彈藥,各方勢力都被坑過。

  要知道當時這個時代,光子彈制作,就有復雜的十幾道工藝……

  可這些東西落在許朝陽腦袋上的時候,他卻樂了。

  “預備!”

  正午陽光下,五名土匪被一連戰士壓著,跪在了克萊門斯洋務礦業公司門口,王天浩一聲高喊之下,背著全連戰士裝備二排士兵再起身后舉起了槍。

  “殺!”

  砰!砰!砰!砰!砰!

  五槍齊放,五具尸體同時被子彈貫穿腦袋,躺在了地上。

  在克萊門斯洋務礦業公司玻璃后,那些洋人在震驚中湊過來的一瞬間,王天浩得意洋洋的沖著樓上露出了笑容。

  王天浩還挺愿意干這事的,在洋人面前槍殺土匪,嚇得這幫洋鬼子滿臉驚懼之色,像是國人終于在他們面前將腰桿挺起來一樣。

  克萊門斯洋務礦業公司的老外,則連續好幾天都在看這群穿著和西北軍完全不同軍裝士兵殺人,幾乎每天都活在心驚肉跳之中。

  他們的老板克萊門斯都懷疑西北軍將刑場設置在了自己的公司門口……天天帶著銀票去西北軍團部門口守著,最終,得到的結果只有一句話,那就是汪昌海的:“不見!”

  沒有理由,就是不見。

  而許朝陽這幾天可算是忙壞了,自打喝完酒的第二天早上得到了宋喆原偷摸趁夜離開多倫的消息,他算是徹底放開了雙手。

  沒過兩天,在張家口前往多倫的火車上,宋喆原將子彈填充設備派人押運送了過來,這些日子許朝陽天天和從大沽來的那兩位專家躲在屋里研究各項子彈工藝……

  什么?

  為什么這位專家和老師傅沒回大沽?

  他們回不去了,沒有許朝陽點頭別說回大沽,他們連上廁所不打招呼都得讓士兵用槍給支回來!

  可許朝陽留下他們,卻絕不僅僅是為了造子彈,或者說,不是為了給西北軍造子彈。

  是,內蒙有銅礦,多倫與赤峰交界處就有,但從探測到產出銅礦的時間,即便是現代工藝之下,也不是半年之期能應付的,最關鍵的是,多倫沒有冶煉廠,起碼在這個時代沒有,就算是憑空給銅礦變出來了,也無法在多倫變成合格的銅。

  最關鍵的是,有了銅也沒用,一名合格的兵工廠工人從入職到能生產出合格的子彈,也需要進行培訓,而在時間上,這一切都不太可能完成。

  營房,一連戰士按照班組輪換著持槍看守從張家口押運過來的設備,楊靜宇則用手扶著墻壁,將布鞋脫下來,往墻面上敲擊著鞋里的石粒子,等磕完再把鞋穿上,這才轉身鉆進了安放設備的房間。

  “朝陽啊,我和你說點事。”

  房間內,許朝陽正背手看著這些機器,這些從國外進口的機器已經銹跡斑斑,哪怕是經過拆卸已經盡量節省了空間,依然占滿了整個房間,而這些‘車床、磨床、鉆床、銑床、鍋爐、水壓機、軋輥機’等等設備能在未來體現出巨大威力……    楊靜宇湊近了問道:“人家從大沽過來的專家也沒得罪你,你扣押人家干嘛?”

  許朝陽回過頭看了過去,沖著楊靜宇笑著說道:“這些機器也沒得罪我,我不一樣得從宋喆原手里給它們挖出來,扣在這兒么?”

  “那能一樣么?”

  “一樣。”

  “機器是死的,用點手段沒什么;人可是活的……”

  許朝陽終于說出了心里話:“都是我的。”

  楊靜宇不出聲了,望向許朝陽很詫異的看著。

  他好像有點聽明白了,就是著手段似乎無法接受。

  許朝陽指著面前的機器說道:“這樣一臺機器從國外運送過來,耗時、耗力、耗錢,是咱們拆房子賣地也沒機會弄來的東西;”

  他又指向了窗外:“那倆這方面的專家,一個,得家里砸大價錢悉心培養后送到國外留學;一個,得在兵工廠老師傅帶領之下,工作十幾二十年。”

  “老楊啊,我知道這么干是有點損,可你又明白不明白,在當今的這片國土上,想要湊齊這幾樣得費多大勁?”

  “那你也不能……”

  “我能。”

  “我是說你得……”

  “我不得!”

  對,許朝陽就是奔著這批機器來的,從東北軍來到西北軍,就是要打宋喆原手里搞到這些東西!

  所以他獻槍、獻策,可沒想到這一路竟然會如此波折,差點沒讓宋喆原直接給折騰到張家口去,如果沒有那些土匪幫了自己一把的話。

  這些機器呢?

  是日后我軍解決‘三槍捌路’外號的機會!

  那時候的我軍,打完三槍就得上刺刀,這不光是沒有子彈供給的問題,更怕鬼子打空了彈藥之后,在戰場上沒有繳獲。

  那可是用血肉之軀在沖鋒啊,搭進去那么多人命的原因,就是因為彈藥不足。

  “讓咱們的人盯住了。”許朝陽靠近了楊靜宇,以最低音量說道:“人和機器都得盯死了!”他說的是咱們,楊靜宇聽得真兒真兒的!

  “我要是猜的沒錯,鬼子用不了半年就會進攻熱河、察哈爾,到時候戰事一起,趁亂連人帶機器全都弄走……”

  楊靜宇瞬間將眼睛瞪大了,他就這么看著許朝陽。

  “老楊啊。”許朝陽笑呵呵的在玻璃射入房間的陽光里看著他:“光有好人打不跑日本子,如果這個時代真需要一個壞人、一個惡人,甚至是一個罪人,那這個人,我來當。”

  許朝陽沒想到這個時代這么苦,他這么個穿越過來的人拼盡了全力也只是把日子過成這樣:“我愿意在贏得了這場勝利之后,因為自己做過的一切走上刑場。”

  “我愿意在一手血、兩腳泥中,看著所有人花團錦簇。”

  “我愿意。”

  他把手搭在楊靜宇的肩膀上,微笑著,理解了這個時代。

  “那你和宋喆原的軍令狀怎么辦?”

  楊靜宇關心的問著許朝陽,這讓許朝陽想起了一句話,一句在屬于他的時代,無聊時刷視頻聽到的一句話,這句話的內容是,你付出過的努力,總會在不經意間擁抱你,以任何方式。

  “有這句話就夠了。”

  許朝陽轉身離開了,他,還是不喜歡煽情。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