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零六章 1937

  “朝陽,車皮下來了。”

  就兩天,楊靜宇把事兒給辦完了。

  許朝陽在辦公室詫異的抬起頭,問了一句:“這么快?”

  “能不快么?這回的事,不光是鐵路局的人參與了,咱們的人也都參與了!”

  “咱們的人?”許朝陽原本在統計他們217團的小金庫,估算著到七七事變的時候,自己能拿出多少子彈來,說著話筆也放下了、本兒也合上了,看著楊靜宇問道:“哪方面的?”

  這時候了,楊靜宇都沒跟他說:“啊,咱們市委的一些同志。”說完了話還拿喝水遮臉兒,隨后背過身站在了墻壁上掛著的地圖旁,假裝看地圖給許朝陽留下了一個后背。

  “朝陽啊,咱這回給老家運回去多少糧食合適?”

  甚至還轉移起了話題。

  許朝陽心里跟明鏡似的,沖著他背影微笑,不就是北方局么?不就是首長么?這個時代的許朝陽不知道也就算了,他還能不知道?那都在歷史書里寫著呢,誰組建的北方局,寫的一清二楚!

  “一車皮。”

  “多少?”

  楊靜宇扭回身來看著許朝陽:“一車皮才能裝多少糧食?”

  許朝陽解釋道:“你先別著急,咱吶,先拿這一車皮糧食探探路,也通知老家的人,將這條線趕緊趟出來。眼下,咱們還有足夠的時間,也承受得起損失,萬一火車往老家去的路線上出事兒了呢?不過是沒了一車皮糧食而已。”

  “下回,咱們往過運的,就不僅僅是糧食,還有人。”

  “誰啊?”

  楊靜宇瞪倆眼珠子在那兒問。

  “還能有誰?”許朝陽回應著說道:“家屬唄!”

  “咱們眼瞅著都到大沽四年了,217團那些兵,有的孩子都兩三歲了,那怎么的,人全都留在大沽啊?”

  楊靜宇還是沒聽懂:“朝陽,眼下局勢的確是緊張,可這也沒到非撤不可的程度吧?干嘛非得急著給人都撤回到老家去?”

  1937年初,局勢越來越緊張,可在平津一帶老百姓眼睛里,日子不一直都是這么過的么?

  義和團、八國聯軍、老佛爺撤走、圓明園被毀……再到后來的直奉大戰、直奉接著干,東北軍入關,不一直都活在風聲鶴唳之下么?眼下你跟平津地區的老百姓講‘形勢’,人家都不樂意聽了,你要問問他炸醬面怎么做,他能跟你嘮半個鐘頭。

  人都皮實了。

  而楊靜宇眼下的級別,自然沒辦法以北方局的高度去看整個世界,他當然看著許朝陽的布局發懵。

  “朝陽,你現在怎么回事?怎么和在內蒙、察哈爾的時候完全不一樣了呢?”

  那能一樣么?

  在內蒙的時候他們用什么,用遼13式,被小鬼子九二炮追著腚攆,得被逼的迎著炮彈沖才能活命。要沒有當初的玩命,就沒有眼下許朝陽對裝備理解的這么深刻。

  人都是經過磨練之后才會成長的,許朝陽也一樣。

  “別問了,你就聽我的,該怎么安排怎么安排。”

  “另外,給咱們團那群小尕豆子做一套軍裝、一套合體的衣服,一塊送走。”

  楊靜宇盤算著:“這一趟得送走多少人啊?”

  “分幾批送,每一次送過去一些人,再搭上一些糧食。”

  楊靜宇好像聽明白了:“朝陽,你怎么跟老家的人還玩心眼兒?你是不是覺著,咱們不給糧食他們就不會接著咱們的人了?”

  “我可沒有。”許朝陽沒敢承認,他都習慣了在國府里廝混的臟心爛肺,哪敢流露出絲毫的污穢來,去讓人犯膈應?

  “這不是為了安全考慮么。”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許朝陽也扭過了頭,生怕楊靜宇在他臉上看出端倪。

  可那還用看么?

  他們倆在一起多長時間了都?

  “那你們家袁福珍呢?”

  要不還得說是老戰友,許朝陽都沒說的話,被他給點出來了。

  “回北平了,昨兒走的,你不用惦記她,她……可能適應不了西北,我讓她回去和李副主任商量了。”

  許朝陽這才扭回頭來:“這頂層的人啊,再怎么著,也比底下的老百姓好活……這不么,剛才還給我打電話呢,問我說,李副主任提議帶著我們整個團去金陵……”

  楊靜宇插話道:“那是帶你們啊?那是手里有這個團的兵,他才能說話硬氣一些。”

  “你管他那個了?”    人家都說人群里只要一個東北人,過不了多久,周遭的口音都會被東北人拐帶著讓你有一種置身東北的感覺,可實際上,又有多少遠離了家鄉的游子,在外地為了生活,慢慢的開始入鄉隨俗。

  許朝陽現在的口音都變了,開始更偏向于普通話了,曾經學過的蒙語也忘得差不多了,除了那遠在東北的家,和東北冬天獨有的寒冷……還始終在心中凝結著冰霜。

  “去辦吧。”

  許朝陽在一個晃神間說出了這句話,像是所有在外的孩子一樣,總是在想家那一刻沉淪其中,又在工作的繁雜出現時,迅速抽離。

  都得活著,誰也沒有例外。

  1937年,2月11,這一天是春節,這一天大沽廠在做好了防護的情況下,許朝陽包下了整個大沽的煙花爆竹在水邊上燃放。

  四年了,他們到了大沽這整整四年,每一年都是在大沽船廠墻外燒竹子取個氣氛,由始至終也沒讓底下人痛快過,就怕引發爆炸。可這一回許朝陽沒繼續這么干,他們大沽廠于春節前夕再次停產,隨著一車皮一車皮的糧食和戰士們家屬被火車運走,親自花錢給手底下人找了點樂子。

  那一天,你想象不到這幫虎玩意兒玩成了什么樣,一個混蛋拿廠子里的鐵皮焊了一身焊點完全不合格的鐵甲站在水邊上耀武揚威時,另一個臭小子拎著禮花沖他身上呲!

  嗵!嗵!

  一下一下打得直冒火星子!

  給許朝陽嚇得,生怕傷著人;可給這幫小子樂得,挨呲的和呲人的都笑得沒有人動靜了。

  那是徹底撒了歡兒了。

  “小段,來,放炮。”二姐拎著炮仗走到了段驚文身邊,在水邊上留下了一路腳印兒。

  段驚文回頭看了一眼:“你們東北都管這叫炮啊?這不是麻雷子嗎?”

  二姐看了一眼,伸手捏著麻雷子隨手用打灰機點燃后,直接扔進了水邊——砰!

  一聲巨響炸起了水花,她就站在水花邊上說了句:“不就是炮么?”

  “要不玩這個?”

  “那是二踢腳!祖奶奶,那不能使手捏著!”

  漆黑的夜空下,空中炸出一個爆閃光點,隨即一股藍煙向上升去,而段驚文著急的起身模樣,伸手想要從二姐手里拍掉二踢腳的模樣,看著是如此鮮活。

  “老楊啊,等過了今年,你也找一個吧。”

  217團的面案已經擺到了水邊上,在水邊上架起了大鍋,他們今天所有人都在這兒煮餃子,雖說冷點,但是難得手底下這幫玩意兒高興。

  “我就再說吧,咱217團事也多了……”

  “凈扯犢子,事再多我也沒看誰耽誤了晚上跟媳婦上炕。”

  楊靜宇聽著許朝陽嘮磕磣話兒,露出了笑容:“你是當慣了甩手掌柜的,那逢年過節給咱們團犧牲那些小子家里匯錢的事兒,不都我一個人忙活么?”

  “還有,呂海泉兒立功受獎,你怕是連聽說都沒聽說過吧?”

  “咱們團除了打仗你還管過什么你?”

  許朝陽沒話說了,只能沒理辯三分,一手面皮兒、一手餡兒的包餃子說道:“我管你還不行么?”

  “行,那要是打完了仗,我跟你過。”

  “你個拉倒吧,后半夜你他媽再憋不住給我忙活了……”

  哈哈哈哈哈哈……

  余明浩在旁邊那個撿樂啊。

  今天,所有軍官集體包餃子,戰士們只管玩、吃,也算是217團在大戰之前的最后一次放松了。

  “手里快著點,一會兒他媽餡都凍了。”

  “這就是在天津,冬天不冷,這要是在東北,別說餃子餡了,人都該硬了!”

  “下餃子去,那么多話呢。”

  “兔崽子們,吃飯嘍!”

  “啰、啰啰啰啰啰啰啰……”

  “你他媽喂豬呢!”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