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五十四章 漢匈最后一戰

  出擊的漢羌騎兵呈扇形般沖殺,以排山倒海之勢把匈奴前軍分割成若干小股,然后圍殺。

  有些匈奴當戶喊叫著組織牧民抵抗,隨他迎擊,穩住不要慌亂,就算撤退也不能全部往后撤,也要人留下來放箭阻敵,否則被漢軍一路攆殺,那就真變成大敗了。

  匈奴左溫禺鞮王原本是想拿后軍萬騎投入戰場,想辦法擊破羌人,再來對付漢軍。

  可是先前派遣出去的斥候,急忙回來稟報,七里外有萬余漢軍正在趕來,而且行軍之中還保持著警惕,一看就不好惹。

  一旦被眼前的漢軍纏住,以匈奴眼下的實力,在草原與近兩萬漢軍硬碰硬,那部落就全完了。

  左溫禺鞮王聽見斥候匯報,渾身結起了雞皮疙瘩,立即下令撤退。

  殊不知這也是并州的匈奴斥候,將公孫瓚所部的輔卒誤判成了戰兵,畢竟此刻是在和整個大漢開戰。

  漢軍能從各處調兵,源源不斷的趕來,這不是再正常不過嗎?

  并州匈奴早就沒了當年的勇氣,猶如驚弓之鳥,晝夜難安。

  “殺!”

  “殺啊!”

  匈奴牧民一看控制不了局面,立馬望風而逃,漢羌騎兵則趁機追殺,收割匈奴性命。

  旌旗獵獵,赤色飛羽兜鍪的漢騎,追擊灰胡帽的匈奴,雙方騎兵在寬闊的平原,就像一陣陣往前推進的驚濤駭浪……

  公孫瓚急遣人傳命給馬騰與段煨,不給匈奴左溫禺鞮王喘息的機會,緊隨其后一鼓作氣的追殺,要拉開了間隙,就立即往回撤。

  以免匈奴調整騎兵,進行反伏擊。

  馬騰和段煨也是熟知游牧胡人的套路,最喜歡誘敵深入,接著圍攻以多打少。

  于是追擊數里,又攆殺了八百余人,俘獲了四百逃跑時從馬背跌落的匈奴,有不少是中箭栽落在地,還有則是馬蹄受傷導致。

  得知情況的公孫瓚忍不住破口大罵道:“胡賊無膽,只會抱頭鼠竄而逃跑!”

  這一戰下來只斬獲兩千人,這樣的小功勞怎么能夠他們三個人分?

  何況左溫禺鞮王此次吃虧,下回又會學聰明了。

  “可惜了,若能斬殺匈奴溫禺鞮王,將其頭顱送給陛下,或許我與段煨皆可封都鄉侯了。”馬騰撫著胡須,也感到有些遺憾。

  想要復興右扶風馬氏,可謂任重而道遠。

  馬騰自思之時,不由將目光瞥向追敵回來的馬超、馬休、馬鐵三兄弟身上,其中馬超追殺匈奴殺得槊血滿袖,馬背懸掛著五六個頭顱,咧嘴笑地滿載而歸。

  馬休與馬鐵則沒什么收獲,跟在馬超身后,有些垂頭喪氣。

  見到此情景,馬騰頓時搖了搖頭,長子雖然勇武,但羌族作風就是改不過來,一殺人就本性暴露。

  而馬休和馬鐵又武略不足,想靠他們振興馬氏,恐怕是難了。

  “看來還要請陛下給三個名額,讓孟起他們去太學好好進學罷。”

  此次擊匈奴,馬騰為了能讓諸子立功,便把所有兒子放在親衛,希望能擒敵封侯,可惜難遇這樣的好運。

  倒不如徹底死心,將他們送去太學府跟夫子們學習三四年的儒禮,洗滌干凈身上胡風。

  馬騰不僅對馬氏未來有擔憂,也對馬超諸子,如何在長安與雒陽立足,感到有一絲焦慮,化成了唇齒溢出的嘆息。

  三月初三,西河太守李典率領夏侯淵、曹純攜步騎軍萬二千人與武剛戰車六百余輛在圜陽縣北邊郊外,與匈奴左右斬將王,以及左右日逐王所部四萬余人相遇,雙方間隔二十余里,遙遙相望。

  誰也不敢貿然出擊,匈奴顧忌漢軍的武剛戰車,還有數千張強弩,何況對方背靠城墻,結成半月車陣,無需顧及背后被騎兵突擊,反而能把弓弩全擺出來,就像咬不下嘴的刺猬。

  而李典同樣也有顧忌,手下的騎兵只有河東匈奴的三千人馬,以及戰兵三千人,輔卒六千人。

  且河東匈奴騎兵的戰斗力,也沒真正見識過,披的還是與對方相同的皮甲,唯一不同便是頭戴漢軍兜鍪,這讓李典有些心里打鼓。

  夏侯淵、曹純也出言建議,如今敵眾我寡,不如先守城據敵,眼下各路并進匈奴王庭左國城,還要使其無法放牧,著急的應該是匈奴人。

  牧民來回奔波一無所獲,牛羊馬匹等畜群又無法放牧,戰馬與馱馬還要消耗去年存有的草料,如此一來,要么匈奴即將爆發內亂,要么就和漢軍拼死一戰。

  到那時人困馬乏,匈奴也剩下不了幾分戰力,由此可見諸王不過枯骨之余而已。

  李典思慮過后,決定按兵不動與匈奴數萬騎繼續僵持,期間不斷地派出哨騎日夜探查胡騎動向。

  就這樣斥候交戰持續了五日,匈奴諸王忍受不了在這白白耗費下去,趁夜脫離向北策馬而走。

  翌日,李典下令繼續沿河進軍,將河東胡騎分布在大軍十五六里之外,一有變動立即來報。

  三月初九,公孫瓚進兵到典農城,又被匈奴人稱為胡城的地方,與左溫禺鞮王所部再度交戰,斬首匈奴千五百余人,匈奴繼續往北而撤。

  三月十二日,征南將軍張遼帶著黃忠、魏延、嚴顏率步軍四千,騎兵兩千加輔卒萬三千人,武剛戰車四百輛、弩車二百輛,輜重車千六百輛,在距離匈奴王庭左國城不足百五十里的平定南面被匈奴當于骨都侯、呼衍骨都侯、郎氏骨都侯以及六角諸王部落的八萬騎兵團團圍住。

  南匈奴傾盡全力,準備殲滅最深入的一路漢軍。

  兩軍激戰之時,廝殺聲震撼山川,利箭穿骨,飛沙撲面,漢軍萬弩齊發,矢下似雨,飛箭如蝗,箭矢一日消耗多達四十萬支。

  “殺……殺……”激戰的聲浪猶如江河崩裂,沉重擂鼓聲,戰馬悲哀地嘶叫與胡笳傳令聲,交織成一片。

  從東邊刮來的狂風呼嘯吹響著山丘。

  交戰到關鍵處,左谷蠡王與右日逐王等人親自臨陣指揮,讓匈奴騎兵從四面包圍,就算受傷也要帶著傷痛,豁出性命爭著沖殺漢軍,咬著牙想沖過破爛不堪的車墻。

  箭支射完時,前面車陣岌岌可危之際,遠方雷聲滾滾,數千匹馬發出震耳欲聾的蹄聲,如狂風暴雨般呼嘯而來,旗幟打著趙、呂的騎兵,直插匈奴后軍,猶如砍瓜切菜把疲憊不已的匈奴殺得魂飛膽喪。

  再也顧不上部落諸王,紛紛舍命竄逃,漢軍騎兵也跟著分散以錐形繼續追殺。

  趙、呂騎兵追擊匈奴,沒過多久另一隊騎兵隨后從北邊而來。

  太陽西下,傾斜的夕陽,映照一面迎風招展的皂色大旗,清晰絹刻著:“劉”。

  望著異常熟悉的旗幟,讓張遼軍中幸存下來的士卒有些難以置信。

  原來是劉備在討平定襄與云中附近的匈奴時,等了半天也沒有等到匈奴諸王來合圍他,不覺在心里嘀咕,難道漢家天子的誘惑,還比不上漢將嗎?

  好不容易壓下朝堂重臣的反對,即位后有機會率中軍出征,倘若不能和匈奴主力碰一碰,豈非白跑一趟?

  立即讓哨騎南下打探匈奴部落的動向,在得知匈奴皆在往西南遷移,劉備便猜到定是有人進兵太快,將要戳到匈奴的痛處,才引得胡人調重兵去包圍……

  便讓呂布領軍在前面開路,趙云在后,又命黃權、曹仁、夏侯惇、陳到、吳懿、染菽、徐晃等諸將校尉整兵四萬二千人,直接南下擊匈奴王庭左國城。

  結果輕而易舉就攻破了此城,尋問了城里的匈奴遺老,得知匈奴諸王在平定縣方向發現漢軍,早在數日前引兵攻之,笑說此刻已剿滅漢軍,諸王在趕回王庭的路上,漢家天子最好還是選擇與匈奴罷兵言和,以免兩敗俱傷。

  劉備在護衛中聽見此話,立即怒罵:“狗屁不通!”

  遂令城外大軍不作停留,使陳到、吳懿、染菽收拾王庭。

  急命呂布率并州騎軍,趙云領虎賁騎前往馳援,他則率諸將校尉走在后邊,同時叮囑眾人進兵時千萬不要大意,避免遭受匈奴伏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