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章 黑山黃巾軍來襲

  人的名樹的影。

  劉顯這個原本不屬于這個時代的人,這一只小蝴蝶翅膀多少都影響了一點這個時代的歷史發展了。

  劉顯,原本應該是一個早死了的人,在這個三國時代中沒有機會露出頭角的人。穿越重生,不僅改變了他自己的命運,同時已經影響到了不少人的命運。

  歷史上,平原王府馬貴人,她是本本分分的活到了后來自然而亡,平原王府自始至終都沒有發生什么的事故,朝廷、皇帝也不會把目光放在平原王府這里。因為這根本就對朝廷、皇帝沒能造成任何的影響、威脅。

  而到了后來,朝廷也失去了對冀州的控制,尤其是皇帝劉宏駕崩之后,平原王府就不會再受到來自朝廷的威脅。但是馬貴人一個婦道人家,也不會再弄出什么的事兒。何況,后來冀州成了袁紹的勢力地盤,馬貴人也真的很難再生什么的事端。

  平原王府之所以能夠等到馬貴人逝亡后才會消亡,那也的確是實際的掌權者多少顧念幾分先帝之情,沒有對平原王府如何。

  可此時卻不同了。

  現在朝廷的影響力,還可以伸手得到這冀州來。皇帝疑心病起,擔心平原王府馬貴人會借這外義子的名義來做點什么事。擔心以后會威脅到其兒子的皇帝之位。此外,平原王府的財富也一樣使人動心。

  所以,皇帝要控制馬貴人,要滅了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平原王府馬貴人的義子劉顯。

  不管是大或小的威脅,皇帝都不允許其存在,所以,劉顯就必須死。

  然后就是黑山黃巾軍方面,他們知道了柳林村劉府的錢有糧,那么肯定就會盯上這里,盯上劉顯。

  這兩方面,的確就是劉顯目前最大的威脅。

  當然,除了來自這兩方面的威脅,還有別的一些世家士族,他們在這個時候,亦多少感受到一些來自劉顯的威脅。但是他們不會那么的敏威,只要劉顯一天沒有觸及到他們真正的切身利益,那么他們倒不會馬上對劉顯如何。

  來自朝廷的威脅,劉顯不得而知。

  但是,來自黑山黃巾軍的威脅,劉顯很快就知道了。

  就在劉顯讓文申他們接收早前分別關押到各處郡縣黃巾俘虜,開始正式修建柳林村的城堡的時候,就收到了黑山黃巾軍要來攻打柳林村、楊氏縣的消息情報。

  原來張寧在曲陽的時候,她覺得應該為劉顯多做些什么。

  事實上,張寧雖然已經看透了黃巾軍已經不可能做得到她理想中的開創一個太平世界的事。

  可是黑山黃巾軍的人馬的確很多,勢力很大。

  很多時候她都會想到,如果這些人馬都可以歸劉顯統率,經過重新的改造,是否會成為一支真正的正義之帥?是否會成為一支可以開創真正太平盛世的軍隊?

  作為太平道的圣女,開創了太平道、黃巾軍的首領的女兒,在理論上,如果這些軍馬還稱為黃巾軍的話,那么她在名義上,至少都會是這黑山黃巾軍的最高合理合法的首領。以太平道圣女的名義去接掌黑山黃巾軍。

  這樣的想法很天真,這些張寧的心里其實也的確很清楚,她知道,這個其實是不可能的。

  這次來曲陽,見過了自己的叔父張寶,再到看著張寶最后陣亡。她的確很失望,心里的確完全遵從劉顯的意思,不再將自己視為太平道圣女了。

  可是,她心底里的那一絲不甘心,讓她覺得,數十萬上百萬的黃巾軍,她不相信就沒有個別跟她有著共同理念的人。她始終都不相信,那么多的黃巾軍,那么多的太平道教眾,不可能全都變成那種十惡不赦的惡徒強盜。

  她不知道黑山黃巾軍將來的命運會如何,但是她覺得,黑山黃巾軍當中,多少都應該可以爭取到一些人,讓那些人追隨自己,讓那些人最后都能為劉顯這個太平道神子所用。

  數十上百萬的黑山黃巾軍,其中哪怕有十分之一人還追隨她,還尊奉太平道教義的那一套,那就等于有十萬人馬。

  如果現在劉顯有了十萬軍馬,這又將會是如何的一個局面?

  當然,張寧的確也很聰明,她很清楚,劉顯不僅是太平道神子,還是先帝弟弟劉悝之子,如果從先帝理論起來,劉顯其實也算是一個合法的大漢皇帝的繼承人。

  可不管劉顯有什么的身份,暫時都見得不光。

  且張寧很清楚,劉顯最后一定得要起兵奪回大漢江山的。她已經將希望放在劉顯的身上,希望劉顯以后可以奪回大漢江山的話,能夠創建出一個她理想中的那種太平世界,哪怕不能做到如太平道中所說的那樣的太平世界,但起碼得要比如今的大漢好的世界。

  她覺得,她應該要為劉顯做些事。

  如此,她在曲陽考慮了很久,決定派人混進黑山黃巾軍當中。

  派去的人,其實就是劉顯派留在她身邊的那些罪軍暗營的人。那些人本來就是黃巾軍,所以,他們前往投靠黑山黃巾軍的確沒有太大問題。

  派那些人混進黑山黃巾軍當中,主要是想跟當中的一些黃巾渠帥聯系。跟那些她認為勉強還可以信任的人聯系。

  這樣的聯系,其實也沒有毛病,因為送出的密信,也只是讓那些張寧認為還可以信任的渠帥知道,張角還有一個女兒在世,還有一個太平道圣女存在。另外,提醒他們,不要忘了太平道的教義。

  收到了張寧密信的那些黃巾渠帥,他們是不會知道張寧所在的,并且,他們如果當真的完全變了,那么自然是不會再理會張寧,但如果還有人沒有忘記太平道教義,還顧念她這個太平道圣女呢?

  萬一還有個別黃巾渠帥想追隨她張寧重建太平道呢?

  張寧其實就是抱著萬一的心態,能夠收服回一個就是一個的心態。派了人混進了黑山黃巾軍當中。

  這個的確也是一個事實,那么多黃巾軍當中,肯定不會是每一個人都已經淪為強盜,不是每一個人都窮兇極惡。還有理想的人,還是有的。

  當然,一些早就已經完全變了的黃巾渠帥,張寧也不會傻到給他們密信,她的密信,其實也是有針對性的。

  她也不希望那些人現在就前來追隨她,她只是希望可以保持一定的聯系,待到時機一到,比如說劉顯起兵了,那么到時候就可以讓他們有一個選擇,可以選擇率軍前來歸順劉顯。

  張寧相信,黃巾軍當中,肯定會有不少人還是忠誠于太平道,對她爹爹張角忠心的。哪怕爹爹已經不在了,但是看在爹爹的份上,多少也會把這一份忠誠放在她的身上。

  何況,張寧認為,如果讓他們知道了劉顯得到了太平經,并且已經修練成功的話,再把劉顯曾是她爹爹的弟子的事告之,告訴那些人太平道不僅只有她這個太平道圣女,還有神子的存在,讓他們知道劉顯就是太平道新的教主的話,那么她相信肯定會有不少人愿意效忠追隨劉顯。

  可惜時機沒到,許多事她都不能暴露不能說。

  如此,她就只是先聯系,為以后可以多少收服一部份黑山黃巾軍的人馬而做準備。

  這些事,她是瞞著劉顯做的。她怕劉顯會責怪她。

  張寧知道劉顯對黃巾軍是抱著一種成見甚至可以說是敵意的。并且,原全不會承認他是太平道神子、教主的身份的。所以,她也只能瞞著劉顯來做這些事。

  不得不說,張寧做這個,的確也算是有些成效的。

  張寧派出去的那些人,也很小心,他們也是偷偷的把密信送到目標對象的手里。

  當中,不少人是對張寧不屑一顧的,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想承認太平道圣女的存在。也不可能會想著放棄現在跑去追隨一個女流之輩。

  也可以想象得到,一個女人,能夠帶給他們什么?他們在山里,手上掌握著人馬,就算是缺糧,也不會缺他們的。

  但是,只有極少數的黃巾渠帥,他們的確有些心動,個別的人,他們還是感念張角之恩。尤其是對于黑山黃巾軍現狀不滿意的,同樣是認為如今的黃巾軍不再是以往的太平道那樣有理想的。

  其中,楊鳳就是一個感念張角之恩的一個。

  他在黑山過得有些痛苦,因為他發現,現在的黃巾軍跟以前的原全不同了。他感到很迷茫,不知道何去何從。

  可以想象,原來的太平道,那可是打著一個救世濟民,打著一個建立一個太平世界的旗號起義的。可看看現在的黃巾軍?這是一支怎么樣的軍隊?強盜土匪。

  尤其是進入大山,各部黃巾軍各占山頭,然后陷入了糧食危機,各部黃巾軍為了爭搶一些糧食而互相攻戰的時候,他的心都在滴血。

  但是他卻是無力去改變這一切,一切,都似在隨波逐流,麻木的看著這些情況。

  張寧派人送到他手上的密信,讓他眼前一亮,就似是一個溺水的人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

  張角死了,張梁、張寶沒法取代張角,但也先后死了。他們的信仰崩塌,失去了組織,失去了奮斗的方向。

  如今的黑山黃巾軍,已經完全變了質,不再是為了太平道的教義,不再是為了他們的理想目標去奮斗了。現在的黑山黃巾軍,只是烏合之眾,只是山賊強盜,雖然依然還喊著一些響亮的口號,可是那些都虛的。

  而張寧,雖然不能代表得了張角,也代表不了太平道。可是,張寧卻可以給他們一點希望,可以讓他們重朔信仰。

  所以,他就給張寧回了信。

  同樣給張寧回了信的,還有另外幾個黃巾渠帥。

  這樣,張寧就跟黑山黃巾軍的數個黃巾渠帥有了聯系。

  張寧讓他們先安心留在黑山,讓他們等待時機,到時候再跟他們說一些事。

  畢竟時機沒到,張寧也不敢輕易告訴他們劉顯獲得了太平經的事。

  不過,雖然聯系上了,其實不用張寧讓他們留在黑山黃巾軍,事實上他們也不會輕易離開的。也不會輕易的就要追隨張寧。因為沒有人當真的會追隨一個女人。何況,就算追隨張寧又能如何?沒有地盤沒有勢力,他們離開了黑山連生存都成問題。

  在他們的心里,其實還是念著太平經的事,倒不是說他們想要搶奪太平經,而是希望可以通過太平經來尋找到一個新的太平道教主。

  然后嘛,他們就把黑山黃巾軍的一些情況告訴了張寧。這要出兵攻打柳林村了。這是黑山黃巾軍成立之后的第一次離山行動,第一次大動作。張寧派去的那些人,原本就是罪軍暗營的人,知道了這個消息情報,第一時間就送出山來,送到了張寧的手上。

  張寧收到了這個情報,大吃了一驚,趕緊告訴了劉顯。

  劉顯在楊氏縣,和文申、王豹,以及蔡邕、單永等等人一起。

  劉顯這是打算先將各人所負責的事務整合一下,合理的利用資源。

  這突然收到了張寧急急送來的情報,同樣是臉色一變。

  情報上顯示,黑山黃巾軍出動了約數萬的人馬,正向柳林村、楊氏縣殺來。估計兩三天之內就會殺到。

  黑山軍數十萬人馬,自然不可能全軍出動的。如果是全軍出動的話,動靜太大了,并且要召集軍馬也有些困難。

  一支大軍的出征,要準備的工作有很多,單單是押送的糧食就得要不少人。所以,離開黑山作戰,不適宜派出太多的軍隊。他們也擔心出動的人馬多了,會馬上被朝廷官兵發現,一旦讓朝廷官兵殺來,他們恐怕就難以再逃回山里。

  但是人馬太少也不行。如果說他們只是派出一兩千的人馬,這完全可以瞞過朝廷官府,可以很輕易的就潛近到柳林村。

  可是一兩千萬,不說是否能夠攻打下來,就算是攻打了下來,又能帶走多少錢糧?

  何況,他們都認為楊氏縣才是真正的大頭,必須要拿下楊氏縣,而楊氏縣有城墻,要攻打下來得要花費些手腳,必須要有數萬的大軍才有可能攻打得下來。

  如此,他們出動的黑山黃巾軍,約就是五萬人馬。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