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三章 新府入手

  洛陽因為劉顯這個似乎不怎么知名的小人物的來到而顯得有些不同起來。

  并且還是從上到下的不同。

  自上至下,自然是皇宮朝廷,從皇帝到群臣。

  如果說,以前因為劉顯在巨鹿柳林村弄出了一點動靜,因為皇甫嵩的奏表,朝廷的人偶爾聽說過劉顯的名字。但也僅限于偶爾聽過,卻不會放在心上,畢竟,這個都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人,跟他們八輩子都扯不上邊,離他們太遠太遠了。

  可現在劉顯來到了洛陽,并且還是帶著一支龐大的滿載貨物商品的商隊,雖然他們還不知道那些貨物商品是什么,價值幾何,但這的確已經讓人好奇又心動。

  跟著劉顯在城門就對大將軍府的人出手,完全不顧忌后果。這樣的人,的確不得不讓他們注意。

  在注意劉顯的同時,他們也會自問,如果他們就是何進,他們又應該要如何應對這次的事呢?又或是他們和劉顯是否應該要站在一個對立的立場上呢?如果是,那么換了是他們,又應該要如何對付劉顯?

  對于朝廷中的人來說,要對付一個人,辦法其實還真的有點多。但是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如張讓、趙忠等十常侍對付王允那般,直接動用他們手上的特權,把劉顯直接抓進牢獄。然后,劉顯是生是死,那就是他們說了算。

  可是,這個當真的可以嗎?

  對皇權敬畏,或者說愚忠的人,他們利用這樣的手段,的確是百發百中,很好操作。

  比如說,隨便調動一隊禁軍,又或是某個職能部門的士兵,隨便按一個罪名,那些人就不敢反抗,乖乖的被帶進大牢。最多他們就是很激憤,要求是訴,要見皇上,要求還他一個清白。

  但只要入了大牢,是非黑白已經是他們說了算。

  但對劉顯這樣可行嗎?關于這個,莫說是他們了,就算是皇帝、張讓、趙忠他們都不敢說是否可行。

  王允為何會被數度入獄?那是因為他并沒有擁有如劉顯這樣強大的私人武裝實力,并且,王允自持在朝廷上有關系,有政治背景,就算是入獄,那也只是暫時的,所以,他并沒有反抗,只是等候朝廷的政治伙伴為他脫罪,等待皇帝赦免。

  可劉顯會如王允這般乖乖的入獄?

  這個誰都說不準。

  再加上,劉顯的身份的確有些敏感,理論上,還真的很難把劉顯打成謀逆,除非能夠拿得出什么的真憑實據。但這些拿出來又有什么用?劉顯不承認,他們又為之奈何?

  對劉顯直接動武動粗?劉顯一旦反擊,那么事情就鬧大了。

  朝廷中,絕大部份的人都還不知道劉顯殺了河內太守吳進以及數千人馬的事。可是卻已經知道了劉顯在巨鹿柳林村、楊氏縣的事,還有在北海郡的事。

  一個連續打敗了那么多黃巾軍的人,豈會怕了他們的動粗?

  反正,對于劉顯,現在基本上都有些顧忌,基本上都是打著盡量的不要去招惹劉顯。

  事實上,劉顯來到了洛陽后,也并沒有動到他們的什么利益。除了一心要置劉顯于死地的皇帝以及十常侍之外,別的人跟劉顯似乎也沒有什么的過節。何況,皇帝跟那些閹官,就算是要置劉顯于死地,那也只能是暗中想辦法,不敢在明面上來的。

  唯有跟劉顯有過節的是何進。

  在城門處,自家的人被劉顯揍了。在短時間之內成為洛陽京城中的最熱門的話題,這讓何進感到顏面無光,讓何進氣得七竅生煙。

  區區一個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小子,居然敢直接打他的臉?

  何進咽不下這口氣,按理說,他是打算直接調動一些軍馬,直接把劉顯打入天牢的。可是他的幕僚卻勸阻了何進。

  何進是大將軍,的確可以隨便調動軍兵去對付劉顯。但是,如果劉顯不敢反抗,那么一切都好說,但萬一反抗了,又奈何不了劉顯的話,那事情性質就不同了。

  因為這并非是打仗,何進調動軍馬所做的事是他個人的私事。事情一旦鬧起來,那么何進必然會遭受到一些敵對政敵的彈劾,就算最終皇帝不會拿他如何,可這對于何進好不容易才有的一點好名聲會有很大的影響。

  最為關鍵的,何進以什么的罪名去對付劉顯?要知道劉顯本就是漢室宗親,現在又跟平原王府馬貴人扯上了關系。這動了劉顯就等于是動了馬貴人。

  當然,動了也就動了,馬貴人也肯定奈何不了他何進。但是名聲啊,何進還要不要名聲?你自持大將軍,要動先帝的遺婦孤兒,這算什么?先帝雖然不在十多年了,可是,隱性的影響力還是有的。

  想?那么就別動易去動人家孤兒寡母,否則,他馬上就會遭受到民間名士的口誅筆伐,用不了多久,他這個大將軍的名聲就臭了。

  何進聽了幕僚的勸告后,他思前想后,果斷的又郁悶的按下了要馬上報復劉顯的心思。

  就這樣,何進對于自己的人被劉顯打了的事,暫時也只能當作不知道。

  幕僚還建議,何進不僅不能對付劉顯,還得要對外聲稱是自己的人做得不對,他跟劉顯之間只是一個誤會。對外宣稱,他欣賞劉顯,希望可以和劉顯做朋友……

  如此,也可以讓人感到何進是一個寬宏大量的人,說不定還能吸引到不少文人名士對何進產生好感前來相投。

  不過,另外的幕僚,卻勸阻了何進,因為他提到了劉顯的敏感身份,認為何進不宜跟劉顯有太多的關系,要盡可能的疏遠劉顯,可以在跟劉顯敵對,但絕對不可以和劉顯交好。

  這個幕僚,是對于皇上的心態有著較深刻認意的人。

  何進禮賢下士,的確有不少具備一定才華的人投靠了何進,成了何進的幕僚。

  嗯,提一下,勸何進保持對劉顯的敵對態度,但又不能出手對付劉顯,盡可能的避免和劉顯扯上關系的何進大將軍府上的幕僚,這個幕僚就是劉表。

  沒錯,后來荊州之主劉表,他這個時期,的確投在何進門下,先為掾屬,后為北軍中侯。何進死后,不少原本屬于何進的人也都投了董卓。畢竟董卓跟何進關系非淺,起碼在名義上,董卓歸何進所統轄,而董卓又是何進這個大將軍召進京來的。

  董卓奪權后,何進的人自然而然的歸到了董卓麾下。那時,劉表在意識形態上,也的確可以算是董卓的部下。也正是如此,董卓也才會上書,薦劉表為荊州刺史。后來天下群雄起兵共討董卓的時候,劉表并沒有起兵參與,這個也因為劉表跟董卓有一定的關系的原因。

  反正,最終何進就將城門的事忍了下來,暫時沒有出手對付劉顯的打算。

  而下面的一般百姓,在這個時候或多或少都知道了劉顯之名了。

  不管如何,對于劉顯來說,這都是好事,起碼,在京城洛陽,一般人都知道有劉顯這樣的一個人的存在。如此,朝廷就算是想對劉顯動什么的手腳,也不得不要顧慮到百姓民眾的口。

  自然,一切都似跟劉顯無關,劉顯也只是按自己的計劃,一步一步的在洛陽京城立足。

  從王允府回來,三天后,那尤管事果然親自到了平原王府來求見劉顯。

  是求,不是拜。

  尤管事當天夜里,就通過關系,悄悄的進了大牢去見了王允,然后把劉顯對他說的那一翻話對王允說了。

  王允聽了后,心潮起伏,也心里大驚。

  他細細思索過后,已經渾身冷汗,他知道自己有些魯莽了。

  王允的確如劉顯所猜想的那般,他已經不甘心于一般的名門望族,他的野心,或者說他的人生目標,就是想成為一個權傾朝野的權臣。

  一個世家望族,他們其實已經有了他們完整的經濟產業,一般情況之下,已經不缺錢。在不缺錢的情況之下,他們所追求的是什么?要不就是更多的錢,要不就是想要獲得更多更大的權力。這些基本上都是必然的。

  在大漢,一般的名門望族,他們一般情況之下,的確不敢有取代大漢漢室的野心。但他們的終級目標,就是權傾朝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但話說回來,如果一個名門望族,他們當真的有了取代大漢皇室的野心,那么也是很恐怖的,因為他們有錢有人,并且可以培養出更多更厲害的人才。他們的謀劃很深,有一整套完整的實行步驟。最厲害且成功的,自然就是后來的司馬家了,三國歸晉。

  現在的王允,他自然不會有大到沒邊的野心,但是的確有著那種權傾朝野的野心。

  但是通過自自己管家帶來的劉顯的那一翻話,王允真的感到害怕了,他知道自己有些操之過急了。

  他現在就是典型的打蛇不死反受其害了。還有他認為自己最為失策的,就是不應該對何進、袁隗等等朝中的權臣抱有太大的信心。

  他只看到宮中的張讓、趙忠等十常侍是他們共同的政敵,是他們共同的敵人。可是卻沒有考慮到各方面的利益問題。

  如果當真的可以扳倒了張讓、趙忠他們,那么何進這個外戚黨派,還有袁隗、楊賜他們,他們又能夠從中獲得到什么的利益呢?

  沒有,起碼他們看不到有什么的利益可圖。

  原來這才是他們沒有因為自己提交了足可以弄死張讓、趙忠他們的證據的時候,在那些宦官不承認的時候,何進、袁隗他們并沒有群起而攻之的主要原因。

  皇帝寵信他們,是一個原因,但是王允始終都認為,就算是再寵信,都不太可能面對滿朝文武的壓力而不法辦了張讓、趙忠他們。

  明白了,王允此時當真的想通了。

  想通了后,王允此時的確也有些心灰意冷了。尤其是想到自己在朝廷,暫時不可能再復出的情況之下,他還真的不得不為自己的小命考慮了。

  王允相信,如果自己不能再在朝堂立足,那么何進、袁隗他們肯定也不可能再視自己為友為黨朋。自己在他們的眼中,已經淪為可有可無的人了。

  王允知道,現在他們還能為自己說幾句話,讓自己不至于被那些宦官定罪弄死,這已經是他們看在昔日的情份或說是面子上的問題了。

  王允也知道,以后自己已經不可能再和他們一起平坐平座,不可能再一起共議大事了。

  想通了這些后,王允便已經有了決意,認為自己當真的得要先避開朝廷一段時間,要等到張讓這些宦官失勢,他才會有機會復出。

  如此,他也不可能再留在京城了,只要出了獄,他就得要逃離,否則真的有可能被害死。

  所以,現在處理了自己在京城的產業,也有必要了。

  尤管事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或者也是出于王允對劉顯的點醒的報答,決定將他新建的王家府邸賣給劉顯,并且價值上也只是成本價差不多。

  劉顯和尤管事見了面后,很快就談妥了,互簽了合約,付了錢,拿到了屋契,王家府邸就是劉顯的了。當然,還得要到官府去報備,但這個劉顯派人拿合約和屋契前去就行了。

  完成了交易后,劉顯表現得有些心急的樣子,馬上就請馬貴人以及黃舞蝶、易姬一起,和尤管事一起前往王家府邸。

  這并不是劉顯當真的心急,而是劉顯想去看看,王府里的人是否有貂蟬在里面。

  現在王家府邸已經是劉顯的了,尤管事也表示,他回府后,馬上就可以撤走,把府邸正式交在劉顯的手上。

  畢竟王家在京城還有產業,此新府邸建成后,雖然安置了一些王家人的到了府上,但還不算是正式入住。

  有些事,劉顯也不好直接詢問,所以,就干脆看看,王家府邸中,那先安置到新府來的人,是否有貂蟬在。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