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忠小心翼翼的將紙片抽出來,果然畫著詔獄守衛的輪值圖。上面勾勒著一條條線,不難看出曾有人費盡心思研究它。想必是假冒的尚書大人對如何輪值并不熟悉,怕別人撞見,因此藏起來自行揣摩。
但這不足以成為鐵證。那個暗格很大,里面應該還有東西。
戴文忠繼續向下摸去,忽然指尖碰到一個冰冷并且觸感熟悉的物什。他嚇得一縮手,憑本能便知道這東西是某種生物身上的一部分。
他驚疑不定,深吸幾口氣后奓著膽子再次把手伸進里面。拿出來的是半截血液早已凝固的小指。
頓時興奮之情壓過了恐懼,戴文忠不禁輕輕的歡呼一聲。
很明顯,兇手可以變成兵部尚書的模樣——這并不奇怪,戴文忠對此類事情已是司空見慣,但無疑兇手沒辦法完美的隱藏自己的小指。
所以他選擇了最極端也是最有效的處理方法——把自己的指頭也剁下來。
按道理,兇手應該把這截指頭毀去以消除證據。然而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他沒有這么做。而現在這個鐵證已經落在戴文忠手里了,只要將斷指和假尚書的傷口對比就可以揭露真相。
他不禁心頭怦怦亂跳,嘴唇發干。
這時忽聽外面腳步聲響,戴文忠一驚,立即關好柜門,迅速從內堂離開。
有人問道:“左相可在?”
下人答曰:“內堂中等候我家老爺。”
方才戴文忠在內堂沒來得及細聽,現在略一辨認,發現腳步雜沓,來者并非一人。而且期間伴隨著金屬摩擦之聲,顯然是身著甲胄之故。
他有些疑惑。按太祖皇帝定下的規矩:除非緊急軍務,否則甲士不得進入尚書府,違令者按擾亂軍務治罪。這些當兵不會不知道規矩,莫非朝中出了什么大事不成?
胡思亂想間,來者已到眼前,竟是十余個禁軍。為首的唱個喏,躬身施禮道:“左相,陛下請您入宮。請跟我們走吧。”
戴文忠道:“正好,我剛打算去面圣。”說罷站起身走下堂去。
但一邊走,他一邊觀察著這些禁軍。
事情太蹊蹺了。禁軍們全副武裝,連手弩的弩箭都繃到了弦上。這不像來請人的,倒像是來抓人的。而且他們一邊走,一邊暗暗將自己圍在中心,好像很怕他逃跑的樣子。
戴文忠自幼熟讀經史,對這種舉動自然是了解得相當透徹。這分明是要對他下手的前兆。
戴文忠為人雖然剛直,但可不是只會死讀書的呆子。剛走幾步便道:“幾位,我來時騎了馬。為了不讓圣上久等,我先入宮去,你們隨后跟來吧。”
禁軍們齊刷刷望向領頭的,那首領說道:“左相,沒那么著急。況且圣上說最近京城不安寧,吩咐我等一定將您護送至大內,因此弟兄們說什么也不敢失職。”他一伸手:“左相請吧。”
這么一來戴文忠更知道事情不妙了。
但他假作鎮定自若道:“好,那辛苦你們了。”說罷大搖大擺的向前走去。
兵部離皇宮并不遠,戴文忠飛快的盤算著對策。當路過自家的宅院時,戴文忠忽的靈機一動,對領隊說道:“小哥,我回家取個東西,你和弟兄們在此稍等片刻。”
首領當然不能讓他回去,冷冷的抱了個拳:“陛下有詔,大人還是先進宮要緊。”
戴文忠道:“你方才不是說不急嗎?”
“這……”首領一時語塞,只能強硬道:“方才是方才,現在是現在。還請大人不要為難咱們弟兄。”
戴文忠佯怒道:“放肆,你知道我去取什么東西嗎?耽誤了國家大事,本座砍了你的狗頭!”
戴文忠畢竟是左相,整治一個小小的禁軍屬實不在話下。那首領不禁一愣,心中也開始犯嘀咕。
這時戴文忠趁他不備突然下跪,朝眾人反方向高聲道:“陛下,您來得正好,可要給微臣做主啊!”
這句話在眾禁軍耳中和打雷相似,他們立即也跟著跪下,轟然呼道:“萬歲!”
要知道,作為一名合格的禁軍,第一要務還真不是武藝,而是學跪。
皇宮大內,往來皆是貴胄,給誰跪、怎么跪都有講究。可唯一能令他們無條件下跪的只有皇帝。禁軍們已將下跪訓練成了一種條件反射,只要聽到“陛下”、“圣上”、“皇上”之類的字眼兒,便不由自主的膝蓋發軟,閃電般跪下去。此刻戴文忠話一出口立刻勾出來他們的職業病,也不管有人沒人便齊刷刷跪倒。
當然,皇帝沒在這兒,戴文忠騙他們的。
趁著眾人下跪的當口,他兩腳蹬地,沒命的奔出去。眾侍衛抬頭發現沒人情知上當。見戴文忠逃走不禁惱羞成怒。那首領高呼道:“給我追,別讓他跑了!”
他們認為戴文忠一介書生,三五步便可趕上,然而哪知距離卻是越拉越遠。
戴文忠服過金丹后體能早非普通人可比,他雖不會運用這股力量,但胡亂跑起來也比尋常人快得多,更別提穿著重甲的武士了。
耳聽禁軍在身后不停追趕,戴文忠一陣風般過大街穿小巷,渾不知去處。
如果他是普通犯人,追到這個程度官兵也就放棄了。然而禁軍奉的都是皇帝口諭,若拿不到人便是抗旨的罪過,誰敢馬虎?
因此無論戴文忠腳下多快,他們仍是死死在背后咬著不松口。
卻說戴文忠慌不擇路跑進一條胡同,來到盡頭時卻傻了眼:原來前面竟是條死胡同。四周是高聳的青石院墻,絕無攀登的可能。
耳聽腳步聲在巷子口響起,戴文忠喟然長嘆:“唉,這回一切都完了。”
這時卻聽身旁不遠處一個女聲道:“未必,事情還有轉機。”
戴文忠一驚,低頭望去,只見角落里坐著個乞丐。她麻衣百結、蓬頭垢面,寬大的帽檐遮住面孔,一雙眼睛隱沒在陰影中。
戴文忠不禁疑道:“這話什么意思?你是誰?”
乞丐不答,一把拉過戴文忠,掀起他的衣衫。戴文忠只覺得后背一涼,似乎被貼上了什么紙質的東西。
乞丐低聲道:“無論發生什么,不可將后背的紙揭了,切記切記!”說罷將戴文忠用力向外一推,自己仍蜷縮到角落中。為尊書院 一陣陣疑惑涌上心頭,戴文忠有無數個問題要問這乞丐婆。
然而這時,禁軍趕來了。首領面色鐵青,上氣不接下氣的喝道:“戴文忠,哪里跑?”
戴文忠自知難以幸免,索性道:“誰逃了?我肚子疼想如廁而已。你們專程跟來還真是有勞了。”
說罷笑了笑:“咱們走吧。”卻不再向角落里看上一眼。
但他能感覺到,乞丐婆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自己。
戴文忠被帶到皇城,文武百官早到,站在大殿上等候。
等著他的還有怒氣沖沖的皇帝和一旁端坐于繡墩上的何貴妃。
“戴文忠,你可知罪?”皇帝怒喝道。
兩旁的禁軍不由分說,以金槊叉住戴文忠的脊梁,口中發出一聲似嘯飛嘯的呼叱。這叫“龍怒”,用以震懾奸佞,今天卻被用到戴文忠這等忠臣身上。
戴文忠的臉貼在地上,勉強道:“陛下,臣實不知犯了何罪……”
“你還裝!”皇帝震怒,抓起一柄玉如意向戴文忠擲去,如意雖未命中目標,卻在地板上摔得粉碎,發出鳳鳴般的清響,也算起到些許作用。
大臣們一個個鼻觀口口觀心,誰也不敢多說一個字。這當口說話,只怕是活膩了。
戴文忠忽的卻瞥見一旁的佐藤良介。
良介緊盯著他,微微搖頭,似乎在告誡他不要和皇帝硬抗。戴文忠知道,良介救得了他一次,卻難救他第二次。
然而他一沖動,卻將這些顧慮盡數拋于腦后。
因為他根本沒有做過任何損害朝廷的事,清白是不容置疑的。甚至,他在來的路上還以為宮中有什么變故,做好了以身殉國的準備。這樣的人不應該被冤枉。
戴文忠微微挺起背大聲辯解道:“陛下,臣無罪!”
“你還敢說……”皇帝已經氣得語無倫次,對端坐一旁的何貴妃道:“愛妃,你告訴這佞臣他罪在何處!”說罷重重坐回到椅子上。
何貴妃站起身,盈盈下拜:“是,陛下。”然后款款走下御階,對戴文忠道:“左相,何必死不悔改?也許你老老實實認錯,陛下會給你個痛快呢。”
戴文忠看見她就來氣,恨恨道:“呔,妖女!你禍亂朝綱,早晚死無葬身之地!”
何貴妃一笑:“本宮可沒那么大能耐。既然左相不愿承認,那咱們就來對質,免得世人說陛下和我冤枉你。我且問你,你可聽說過‘不死金丹’?”
戴文忠不由自主的渾身劇震。
金丹,就在他的胸膛中。但他知道事關重大,這不僅涉及到自己,更關乎妻子的安危,于是便冷靜的答道:“當然聽過。那是秦始皇、漢武帝孜孜追求的東西。”
何貴妃又問道:“有傳言說尊夫人,也就是晗月公主當年駕船出海,曾覓得金丹一枚。左相可知道此事?”
戴文忠微微心安,她說“傳言”就證明還沒拿到確實證據,自己死不承認,她定然沒轍。
想罷矢口否認道:“不知道。子不語怪力亂神,戴某對這種事向來不感興趣。”
“你妻子的事情,你做丈夫的竟會不知?”
“夫妻之間,各自不知道的事情多了。恐怕貴妃過去做的事和以后的圖謀,皇上也未必知道吧!”
皇帝面色陰沉,怫然道:“該殺!”
何貴妃卻不惱,點了點頭:“那好。咱們就請晗月公主過來對質。”說罷輕輕擊掌,兩個如狼似虎的禁軍揪著蓬頭垢面的李晗月走上殿來,一把將她擲于地下。
李晗月身上盡是血痕,臉上也多了兩條檁子。可她兀自怒目圓睜的罵道:“姓何的,你這無恥之人!”
戴文忠一見她,眼淚就下來了,顫聲道:“晗月,你受委屈了。”
李晗月一見相公,便再也無法保持強硬的姿態,仿佛戰士卸去鎧甲般變成了另一個人。她含淚伸出手,高呼道:“戴郎!”
戴文忠也伸出手去拉他妻子,可兩邊的禁軍將人各往后一拉,兩人的指尖雖近在咫尺,卻始終沒有碰在一起。
殿上眾臣見了這一幕無不心酸。
戴文忠萬沒想到何貴妃會以妻子相要挾,他頓時口氣軟了,低聲道:“貴妃,此事與我渾家無關,還請你高抬貴手放過她吧。”
何貴妃淡淡一笑,附在戴文忠耳旁低聲道:“左相,皇上和公主畢竟是親兄妹,有這層情分在,你還怕她有什么不測嗎?只要你交代金丹的下落,本宮可以保證公主的人身安全。”
戴文忠心頭一酸,低聲道:“讓我起來,我說就是。”
何貴妃露出一絲得意的微笑,對兩名禁軍使個眼色。叉著戴文忠的大槊松開了,戴文忠站起身對皇帝說道:“陛下,臣有個疑問。如果說臣服食金丹是瀕死之際為了救命,您還會怪罪微臣嗎?”
皇帝暴跳如雷,額頭上的青筋根根可見。指著戴文忠罵道:“好哇,你果然私吞了朕的金丹!”
“陛下!”戴文忠哀告道:“當時的情況危在旦夕,若不吃金丹臣將立即死于非命。即使如此,您也認為臣有罪嗎?”
“放肆!戴文忠,這還用問嗎?金丹只有一粒,只能屬于天子,你何德何能敢覬覦朕的東西!”皇帝沒有直接回答,但態度早已說明了一切。
戴文忠失望的點了點頭。“如果……臣說自己不想長生不死,只想與晗月公主白頭偕老后再從體內取出金丹奉還陛下,您也是不會相信的了?”
李晗月聽了這話,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戴文忠是何等人,滿朝文武心中自有一桿秤。此人雖難免迂直,但確確實實是個忠臣,他能說這話大家并不感到奇怪。
問題是只有皇帝不相信這種說辭。他似乎已經出離憤怒了,似笑非笑道:“戴文忠,你這是拿朕當三歲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