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誠意滿滿(中杯)

  10月26日。

  海陸豐公司申請的竹仔山抽水蓄能水庫綜合開發項目,獲得了全部的手續。

  建方公司的各種設備、工程隊,已經拉到了南湖村東面,一條簡易的30米寬碎石路,也經過半個多月的施工,從南湖村的大路,修到了竹仔山水庫附近。

  接下來各項工程的推進會同步進行。

  為了保證在42個月內按時完成,建方公司調來了280名工程人員。

  目前除了清理水庫庫區的樹木泥土,就是要快速修建一條連接金町村大路的6車道瀝青路,方便后面運輸設備進來。

  爆破一部分山體,將庫區的巖石和泥沙用來填海圍堰,為接下來的白沙浮養殖場施工做準備。

  為了避免浪費資源,這幾天砍伐下來的馬尾松,全部被拉回南湖農場,準備作為栽培白松露的料土原材料。

  工程隊伍的房屋,在布置南湖村東側的一片防風林后面,使用集裝箱房堆疊了一個小型居住區域。

  作為項目經理的蔡正東,此時正和幾個設計工程師討論著如何填海圍堰。

  其中一個工程師指著腳下的礁石說道:“從地層勘探結果來看,我們要從這一片礁石作為起點,向外海填土石方,這一段圍堰壩可以節約30~40的土方量。”

  一個帶著眼鏡的工程師則指著海底地形勘探圖:“距離海岸34米的位置,可以走圓弧形線填土修建,這樣又可以借助到3個暗礁的地利,不僅僅可以減少土方量,還可以減少海浪對圍堰壩體的沖擊。”

  另一個工程師比劃著:“最后斜切向白鶴寺山下的那一大片礁石海灘的西緣,這樣雖然會讓壩體不太規則,但壩體整體貼合海岸線,可以減少風浪的沖擊,而且整體工程量會減少20~30。”

  蔡正東詢問道:“這樣會不會減少庫容?”

  “不會,庫容反而會增加20,畢竟面積增加了不少,這也有利于公司降本增效。”

  聽到這里,蔡正東也認為可以這樣做,畢竟工程量減少了,那就意味著工期可以縮短,成本可以減少,他們的利潤也可以增加。

  他便囑咐道:“你們盡快完成設計稿,我需要將設計稿給海陸豐公司那邊看一下。”

  “沒問題,一個星期左右就可以。”

  “那我們去庫區看一下吧!”

  一行人又沿著挖掘出來的土路,來到了比沙灘高了52米的庫區山谷。

  將地面的泥土扒掉,泥土層也就3~5米深度,下面就露出堅硬的巖石層。

  戴眼鏡的工程師踩了踩硬邦邦的石頭:“不錯呀!這地層的泥土層不厚,方便接下來的施工。”

  蔡正東笑著說道:“你們不知道,這個山谷里面中心谷地,沉積了不少河沙,這還不用去購買河沙。”

  “有多少?”

  “估計足夠我們澆筑水庫壩體的四分之三。”

  “這可節約了一大筆支出。”

  一行人又考察了一番谷地的情況,然后再次完善了水庫、水庫養殖基地的設施設計圖。

  比如,考慮到鋪設穹頂,如果不使用支柱,那就必須從設計、鋼材強度上去解決,這顯然會拉高成本。

  因此經過設計工程師都認為,可以建一些大型的鋼筋混凝土立柱,用來支撐穹頂,從而減少穹頂的鋼材強度,又利用增強整體穩定性。

  建方公司在如火如荼的展開基建。

  而海陸豐公司委托的第三方監督公司,也派遣了監督工作組,入駐了竹仔山項目。

  為了避免第三方公司的人和建方公司產生利益糾葛,江淼直接讓第三方公司的人居住在南湖村的員工宿舍,食宿都由海陸豐公司負責。

  中午十二點。

  一輛奔馳緩緩停在南湖度假村門口,老柯放下茶杯,看到是陌生車輛,他走出來問道:“你們有預約嗎?”

  “有,我是國泰公司的,前幾天和江總預約好了,今天中午見面。”林瑞豐趕緊回道。

  “那你車子停進來吧!別擋路上。”老柯一邊說,一邊掏出遙控器,操作著升降阻攔杠升起來。

  林吉利先下了車,之后林瑞豐趕緊打方向盤,將車開進了度假村的小停車場里面。

  下了車,他打開后備箱,拿出幾個禮品袋。

  而他父親林吉利已經在門口,和老柯聊了一會。

  不一會,黎子軒從公路另一邊的實驗區走過來。

  “請問是國泰公司的林總嗎?”

  林吉利笑著點了點頭:“我是林吉利,請問你是?”

  他雖然和江淼不熟悉,但是今年年初的品清湖企業家沙龍上,還是和江淼有過一面之緣,自然知道江淼的樣子。

  “我是江總的秘書黎子軒,江總正在對面的餐廳等林總。”黎子軒不卑不亢地回道。

  “原來是黎秘書,有勞了。”

  這時,林瑞豐也提著大包小包過來了。

  在黎子軒帶路下,兩人來到了實驗區的二樓餐廳,這里有專門的小房間用餐區。

  江淼看到了兩人,便笑著伸出手來:“林總,你好!”

  “江總,打擾了。”林吉利一邊握手,一邊又轉過頭看向兒子:“這個是犬子瑞豐,最近跟著我做事情,算是我助理。”

  “林助理,你好!”

  本來在這里吃飯的林書雅,因為不太喜歡商務,便去了另一個小房間吃飯。

  黎子軒給兩人倒茶。

  江淼也迅速吃完了飯。

  他這個時候才注意到林瑞豐提著一大堆東西過來,便笑著搖搖頭:“林總,來就行了,不用太客氣。”

  “江總誤會了,這些都是一些土特產。”林吉利解釋著。

  而林瑞豐則拿起一大袋金針菜和一大包油柑子,給江淼介紹起來:“江總,這是海豐黃羌的特產金針菜,都是我爸的朋友送的,剛好要來拜訪江總,總不能空手過來。”

  江淼笑而不語,他通過鑒定面板,可看到了一支價值不菲的野山參,雖然這東西對他而言,價值確實不大。

  畢竟人參這種東西,對于身體的滋補效果,江淼通過其他廉價的食物和藥材,可以實現更加有效的療養,根本不需要吃人參。

  不過人家都送了,他也不好明著拒絕,待會見機行事即可。

  江淼笑著問道:“不知道林總這一次過來,是有什么事?”

  林吉利喝了一口茶,趕緊說明來意:“既然江總詢問,我也不藏著掖著,這一次過來拜訪,主要是想看看能不能和江總合作。”

  “哦?不知道是哪方面的合作?”江淼有些好奇對方的想法。

  林吉利隨即開門見山:“我聽說貴公司有可以去除埃及塘虱土腥味的技術,不知道能不能授權給我們公司,授權費用我們可以談。”

  “是這種合作?”江淼沉思了片刻,心里面在盤算著技術授權的利弊。

  本質上,埃及塘虱去土腥技術的核心是飼料配方,而相關的十幾個配方,早已經被海陸豐公司注冊了專利。

  因此技術授權,其實就是授權飼料配方,可據他所知,國泰公司并沒有飼料廠,這個合作沒有辦法進行。

  看到江淼陷入沉思,林吉利父子倆的心也提了起來。

  “林總,不瞞你說,你提的這個合作不太現實,因為你們沒有飼料廠,我們的技術是基于特殊的飼料配方和流水池培育實現的。”

  “竟然是這樣?”林吉利大失所望。

  但是一旁的林瑞豐卻發現這樣更好,他趕緊提議道:“江總,貴公司的飼料出售嗎?”

  “林助理是想購買飼料?本來這個專利飼料是我們內部使用的,不過如果價錢合適,我們自然愿意出售。”

  聽到這里,林吉利和林瑞豐父子倆眼神微微交流了一下。

  林吉利隨即做出了決定:“江總,我們養殖埃及塘虱,是為了替代羅非魚,用來做魚丸魚豆腐,如果貴公司愿意將這種專利飼料出售給我們,我愿意將每噸魚丸魚豆腐售價的20,作為授權費用。”

  “太低了。”江淼可知道其中的利潤有多大。

  要知道,火鍋店、麻辣燙、小吃攤之類商用魚丸魚豆腐,才是埃及塘虱魚丸魚豆腐的核心客戶。

  這些客戶群體只關心一個問題,價格足夠便宜,味道和口感只要過得去,他們就會源源不斷采購。國泰的魚丸魚豆腐批發價為每公斤50塊錢,使用羅非魚和馬鮫魚之類的魚肉作為原材料,加上其他的成本,每公斤綜合成本在35塊錢左右。

  看起來有15塊錢的毛利潤。

  但國泰的魚丸魚豆腐產量太低了,其核心產品是冷凍羅非魚魚片。

  有時候,決定成本的因素之中,還要考慮到生產規模的影響,生產規模越龐大,綜合成本也會隨之變小。

  每公斤50塊錢的批發價,這會讓下游的餐飲店減少采購量,也會讓消費者減少購買的欲望。

  就以常見的街邊小吃咖喱魚丸為例子,10塊錢的咖喱魚丸,還不到100克。

  根據餐飲行業的46規則,如果一個餐飲產品的毛利率達不到40,那大概率是賺不到什么錢的。

  畢竟毛利率40,這是沒有扣除人工費用的。

  很多餐飲店都是夫妻檔、家庭小作坊模式,這種小店鋪的菜品如果沒有40的毛利潤,還不如去工廠打螺絲。

  一份10塊錢的咖喱魚丸,含有80~90克魚丸,成本就是4~4.5塊錢;咖喱醬、番茄醬等調料0.5塊錢;水電費、設備折舊算0.5塊錢;一次性餐具0.5塊錢。這些加起來的成本就是5.5~6塊錢,毛利率40~45。

  如果咖喱魚丸的批發價下降為每公斤35塊錢,80~90克魚丸,就是2.8~3.15塊錢。

  這就存在兩塊錢的降價空間。

  為什么要降價?

  答案這自然是薄利多銷。

  如果在份量不變的前提下,價格下降為8塊錢一份,那銷量大概率會提升不少,但是每一份咖喱魚丸的毛利率并沒有下降。

  銷量大增的情況下,整體毛利就會增加。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源頭廠家。

  江淼給林吉利解釋了一下:“如果你們要使用埃及塘虱作為原材料,除了采購埃及塘虱的成本,一噸埃及塘虱需要再養殖28天左右,大概需要消耗特調飼料300公斤,特調飼料是每噸6000塊錢。”

  “加上其他成本,每公斤埃及塘虱魚丸魚豆腐,成本是8.5元左右,這是我們煙墩山魚丸廠的生產成本,而批發價則是每公斤30元,毛利21.5元。”

  林吉利早就猜到了海陸豐公司的魚丸成本會很低,卻沒有想到會低到這種程度。

  而林瑞豐則開口說道:“江總,不知道你心里面的授權費用是多少?”

  “如果你們真的有誠意合作,每公斤15塊錢吧!”

  “可以。”林瑞豐脫口而出。

  雖然被海陸豐公司拿了15塊錢的毛利潤,但他們公司還有6.5塊錢可以賺。

  只要產能拉上來,別說賣出十幾萬噸了,就算是賣出1萬噸魚丸,毛利潤還是6500萬。

  而苦逼的國泰公司,去年的凈利潤才八千多萬。

  雖然海陸豐公司拿走了絕大部分的利潤,可誰叫人家掌握著核心技術。

  能夠喝到一口湯,已經是江淼照顧了。

  怪不得林瑞豐秒回。

  江淼笑著搖搖頭:“別急,我還有其他條件,作為獲得我們授權的公司,你們在相關產品的銷售上,有必要和我們保持一致,比如魚丸批發價格和埃及塘虱收購價格。”

  回過神來的林吉利點了點頭:“沒有問題,我們一定全力配合貴公司。”

  “另外你們每個季度要收購的埃及塘虱規模,也需要提前一個季度告訴我們,方便我們向周圍地區統一發放定向養殖牌照,免得養殖戶一窩蜂亂來。”

  “我理解江總的擔心。”

  “到時候你們可以根據上一個季度的申報額度,直接從養殖戶采購埃及塘虱,這也可以提升生產效率。”

  對于這一點,林吉利倒是非常清楚。

  如果整個養殖周期都在自己的養殖基地內進行,國泰的梅攏鎮養殖基地有2500畝魚塘,每年只能養殖4茬,大概只能養殖出15萬噸埃及塘虱。

  可如果改為收購已經可以上市的埃及塘虱,只需要在魚塘流水池中養殖28天,這意味著一年有12茬,產能直接飆升到45萬噸。

  當然,一開始肯定不會如此大規模擴張。

  就算是養殖戶養得出來,國泰公司和海陸豐公司的魚丸生產線也吃不下如此龐大的產能。

  江淼又補充道:“對于貴公司生產魚丸過程中的邊角料,我們公司會以每公斤1塊錢的價格全部收購。”

  “可以。”林吉利知道海陸豐公司收購這些邊角料的目的是為了做魚粉魚油和飼料,而國泰公司并沒有相關的產業,只能將這些邊角料賣給海陸豐公司。

  一旁的黎子軒,已經將條件羅列好了,然后遞給江淼:“老板,您看一下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地方。”

  江淼看了一眼:“補充一點,將魚丸魚豆腐改為埃及塘虱的深加工產品。”

  隨著埃及塘虱產能的飆升,單單是魚丸魚豆腐兩個品類的深加工產品,大概率是消化不了太多產能的。

  因此肯定要開發其他深加工產品,比如魚肉肉松、魚肉火腿腸、魚肉肉餅,還有各種火鍋丸子。

  黎子軒趕緊將這句話添上去。

  江淼轉過頭看向林吉利和林瑞豐:“如果林總沒有問題意見,我們就按照這個合作條款進行細化。”

  “可以,不過我希望可以添加一個補充條款。”林瑞豐搶先說道。

  “說說看。”

  “目前我們雙方生產的深加工產品都是魚丸和魚豆腐,但是其他深加工產品還沒有研發出來,如果可以研發出新品,成本和銷售價現在是未知的,因此我希望簽訂的補充條款,就是新產品70的毛利潤歸屬于海陸豐公司,不知道江總意下如何?”

  “嗯…”江淼沉默了片刻,便點了點頭:“可以。”

  “合作愉快。”林吉利笑著伸出手來。

  兩人握了握手。

  “合作愉快。”

  林吉利有意鍛煉兒子,便提議道:“合同具體細節就由瑞豐和江總這邊討論,到時候我直接簽字就可以。”

  “沒問題。”江淼自己也不太管理公司的一些小事情。

  畢竟討論合同細節,交給蔣海波和法務部即可。

  雙方又聊了半個小時。

  林吉利父子倆便告辭離去。

  而黎子軒也帶著江淼的指示,將這件事移交給總經理蔣海波,并將林吉利父子倆的聯系方式告訴他。

  江淼看了看時間,已經是中午一點二十分了,洗了把臉后,活動活動了一下身體。

  突然蔣海波敲門來訪。

  “海波,有什么事?是和國泰合作的事情?”

  “不是。”蔣海波將一份文件遞給他,同時解釋了起來:“是這樣的,肯大雞公司想和我們公司合作,大批量采購我們的白松露。”

  江淼翻了一下文件的內容,搖了搖頭:“價格太低,太掉價了,沒有必要合作。”

  “我也是這個想法。”蔣海波清楚白松露的利潤有多高。

  肯大雞公司只愿意給每公斤500塊錢的采購價,雖然采購量不小,可這對于海陸豐公司而言,并沒有什么好處。

  畢竟每公斤500塊錢的白松露,簡直是在自殺,銷量多又有什么用,不僅僅增加了成本,還導致高價白松露市場崩盤。

  作為一種高端調料,白松露必須有自己的價值定位。

  類似于肯大雞這種西式快餐,如果也用大量使用白松露,那會給人一種白松露很廉價的感覺。

  江淼瘋了才會和這種快餐巨頭合作。

  更何況,這些快餐巨頭經常拿著自己的龐大渠道,對供應鏈上游企業得寸進尺,比如那些雞肉、薯條原材料的供應商,根本賺不到多少錢。

  就在江淼拒絕了肯大雞公司的合作之后,他手機響了起來。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