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七章 延遲發布

  馬宮鎮。

  鹽町村的水稻實驗基地。

  江淼看著眼前的一大片水稻,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隨著八月份,枯葉病從中南半島傳播到桂省,很快隨著交通物流系統快速蔓延到全國各地。

  雖然在十月份,進入華北平原南部之后,被西伯利亞的冷空氣給壓制了。

  但是嶺南、西南、長江中下游平原,水稻、玉米、高粱等禾本科農作物已經普遍出現了枯葉病感染。

  好在國內提前做了準備,并沒有造成什么損失。

  2028年國內的各類糧食作物,分別收獲了:

  稻谷1.5億噸。

  小麥1.3億噸。

  玉米2.3億噸。

  大豆3.4億噸。

  番薯粉2536萬噸。

  土豆粉3994萬噸。

  其他雜糧2705萬噸。

  木薯還沒有進入大規模收獲,因為新品種木薯普遍需要種植9到10個月左右,從去年六月份開始大規模種植開始計算起,第一批木薯至少要等到今年三月份之后,才可以進行采收。

  不過賽里斯去年的糧食總產量,仍然達到了史無前例的9.42億噸,人均671公斤糧食。

  這個產能還沒有計算那些農村農民小面積自種自用的糧食,如果這些加起來,還可以再提高幾十公斤的人均糧食。

  同時,國內還有另一個被很多人忽略的“糧食”。

  那就是牧草。

  以苜蓿草、生秧、大豆藤等為核心的新一代牧草,產能其實已經變得非常龐大,這些牧草替代了很大一部分飼料。

  比如之前國內非常稀缺的飼用大豆豆粕,現在已經變得非常充足,甚至可以說是產能過剩了。

  其實從國內的各個企業不斷使用大豆油去提煉生物柴油、用大豆蛋白做工業原材料,就知道國內的大豆產能非常充足。

  之前從巴西和阿根廷進口大豆的業務,也改為在當地就地消化了。

  沒有辦法,南美洲的玉米和小麥幾乎全軍覆沒,現在只能吃土豆和大豆了,至于豆子吃多了,屁多的缺點,當地人其實可以忍受。

  別看這些人以前非常矯情,但是面對價格飆升的玉米小麥,當地的底層貧民只能接受豆子作為主糧的現實。

  在餓死和屁多上,他們現在忍受屁多。

  而賽里斯這邊多余的糧食,則主要出口到東南亞、東北亞,還有一部分友好地區。

  目前核心的東亞、東北亞、東南亞,加起來總人口在23.8億左右,加上這些地區本來還剩下的糧食庫存,以及改種木薯、番薯、豆類之后,糧食供應還是比較充足的。

  這些地區的人均糧食可以達到415公斤左右。

  加上賽里斯出口了龐大的肉蛋奶,其實現在的城市人口,每年單純吃的主糧,加起來普遍還沒有兩百公斤。

  如果不吃蔬菜水果和肉蛋奶,那每年人均兩百公斤糧食,確實只能勉強糊口,要人均三百公斤左右,才勉強可以溫飽。

  但是如果有充足的蔬菜水果和肉蛋奶,那主糧的直接消耗會減少很多。

  而賽里斯的肉蛋奶生產,目前有大約42左右的飼料,是靠牧草來實現的,剩下的飼料中,58是糧食或者糧食間接產物(例如埃及塘虱魚粉)。

  因此賽里斯目前富余的主糧非常多,足夠在保證內部、東北亞、東南亞的富裕供應前提下,還可以拿出大約5000萬到8000萬噸糧食,出售給類似于埃及、沙烏地等地區。

  加上停止進口南美洲、露西亞的糧食,其實現在全球的糧食還相對富裕,畢竟阿美麗卡庫存了好多玉米、小麥、大豆。

  但是愈演愈烈的氣候危機、枯葉病危機,讓很多有糧食庫存的國家,都不約而同選擇了持倉觀望。

  因此目前很多地區才會出現糧食危機。

  至于奇葩的天竺,他們出現上千萬人口被直接餓死,那是他們倒霉。

  一方面南亞的氣候,加速了枯葉病的蔓延。

  另一方面是因為南亞的主糧是大米,加上小部分小麥和玉米、土豆,除了土豆之外,其他糧食作物都是枯葉病的感染目標。

  第三個原因,則是天竺的農業模式,是典型的自耕農和地主農業,這種農業模式的歷史慣性非常強,要這些農田改種其他糧食作物,沒有血淋淋的教訓,很難進行強制推動。

  第四個原因,則是天竺的氣候異常,去年夏季超高溫,一部分地區發生嚴重的洪澇災害,一部分地區則出現嚴重的干旱,導致糧食種植出現大問題。

  第五個原因,則是天竺沒有強大的糧食儲備系統,當他們發現天竺夏季前期的糧食減產了近17之后,雖然暫停了大米出口,但仍然沒有趁機進口糧食,等枯葉病在其內部大面積蔓延開來,一切已經太遲了。

  隨著去年天竺秋收的糧食再次減產了近45,可怕的饑荒已經難以控制了。

  而賽里斯雖然有能力伸出援手。

  但沒有一點伸出援手的想法。

  自己的小弟先喂飽再說,至于去救援敵人?別開玩笑了。

  因此在各方勢力都選擇袖手旁觀的情況下,天竺崩潰了,哪怕是一部分地主和有錢人儲備了龐大的糧食,仍然有上千萬人直接被餓死,然后零元購就大面積爆發,緊接著進入了全民吃雞大賽。

  天竺內部的各方勢力也粉墨登場,直接拿了一個明末劇本。

  這種流寇式的吃雞大賽,讓本來就非常脆弱的天竺農業,直接全面崩潰,進入了惡性循環狀態。

  這種情況不僅僅出現天竺,而是南亞各地都普遍進入這種混亂之中。

  南亞中,勉強可以維持的地區,就是山南二國和錫蘭了,這三個地區主要是人口少,加上有賽里斯接濟,才可以勉強維持下來。

  其實如果當地人口少一點,只有兩三億左右,或許阿美麗卡和露西亞,為了牽制賽里斯,會咬著牙拿出幾千萬噸糧食支援天竺等地。

  可誰叫南亞的天竺、東巴、西巴加起來有18.8億人。

  這么龐大的人口,哪怕是人均糧食200公斤,也至少需要3.76億噸。

  而在天災人禍下,這三個地區去年的糧食產量,還不到2.1億噸,哪怕是搶種了土豆和木薯,仍然杯水車薪。

  更何況,當地很多地主和富豪、商人在不做人這方面,可是全球聞名的存在。

  一開始,阿美麗卡和露西亞,還給了幾百萬噸糧食,嘗試幫一下天竺等地,加工糧食是運輸到了當地,卻沒有進災民口里,而是莫名其妙發生了火災和哄搶。

  至于是不是被燒掉和被搶了,那就不得而知了。

  對于天竺人是死是活,江淼其實一點都不關心。

  畢竟他可沒有那么博愛。

  一個研究員擼了一把稻谷:“老板,這些水稻可以收割了。”

  “好,你們組織人手收割吧!”江淼點了點頭。

  眼前這些水稻,就是江淼從去年三月份開始培育的新品種水稻,他一共培育了三代,合計1749個品種。

  進入決賽圈的三代品種只有五個,分別是鹽稻25號、鹽稻33號、旱稻7號、寒稻12號、香海9號。

  目前鹽町水稻實驗基地只種植了鹽稻25號。

  鹽稻33號在崇明島水稻基地。

  旱稻7號在滇北水稻基地。

  寒稻12號在北大荒水稻基地。

  香海9號在瓊州的感恩水稻基地。

  這些水稻各有特點,除了可以抵抗枯葉病這個共同點之外,其他特性都是江淼精挑細選的。

  比如鹽稻25號,其特點就是適應南方沿海的高鹽水域,而且可以實現多年生,在華南沿海地區,可以實現一年三收,每一茬畝產在350公斤左右,一年差不多可以達到1050公斤的畝產。

  鹽稻33的特性和鹽稻25大同小異,區別就在于鹽稻33可以在浙高官三角、蘇省沿海種植,不過只能一年兩收,年畝產在800公斤左右。

  這兩個品種可以耐受和海水差不多的鹽度,都是南方比較常吃的秈米類型。

  寒稻12號則是五常大米的變種,其特點是非常香,香度和暹羅香米差不多,產量比五常大米高一些。

  旱稻7號則是種植在山地的多年生品種,主打一個抗性好,而且是糯米類型的品種。

  最后的香海9號,則是以暹羅香米為母本培育的,主打一個字:香。

  其香度是暹羅香米的三倍左右,就是產量比較少,畝產只有260公斤左右,好在是華南種植的多年生品種,可以實現一年三收。

  其實后面三個品種,都是比較小眾的品種。

  真正有戰略意義的品種,是比較口感普通的鹽稻25和鹽稻33。

  這兩個品種之所以有戰略價值,在于可以利用海水直接進行灌溉,甚至可以采用浮島,在海面上進行種植。

  未來海平面上升,雖然沿海地區可以靠大壩避免一部分沿海平原被淹沒,但地下水滲透方面,是很難避免的。

  特別是當海平面高于地面的時候,可能會形成類似于澳洲大自流盆地那樣的鹽水地下水層。

  嶺南、桂省等華南地區還好,畢竟沿海低洼的地區比較少,但是長三角和蘇省、冀省,這些平原的低洼地區面積非常大。

  江淼打算做兩手準備。

  一方面推動沿海大壩的建設。

  另一方面,則是培育耐鹽農作物。

  如果萬一沿海大壩出現問題,導致海水淹沒這些地區的低位農田,還可以利用這些耐鹽水稻進行補救。

  就在江淼思緒萬千的時候,一個戴著墨鏡的中年人,出現他身旁,小聲說道:“江院士,好久不見。”

  “原來是老張,你怎么有空過來?”江淼看了對方一眼,雖然通過鑒定面板,已經大致猜出對方的來意,但他并沒有說破。

  “我這是有事情。”老張看著眼前的水稻,臉上露出一絲復雜的神情,隨即低沉著聲音說道:“江院士,這些水稻品種,可以推遲一段時間公布嗎?”

  “哦?”江淼故作疑惑,隨即似乎想起什么,別有深意地看了對方一眼,然后緩緩說出一個時間:“最遲今年九月份。”

  “九月份?可以。”

  這個時間非常巧妙。

  因為九月份只有熱帶和一小部分亞熱帶地區,可以種植水稻。

  緊接著江淼補充道:“我可以暫時不發布在華南種植的兩個品種,將其推遲到明年三月份。”

  老張對于這個結果非常滿意:“好!多謝江院士的配合。”

  江淼雖然承諾兩年內解決抗枯葉病的新品種培育,但這個兩年時間有很大的操作空間。

  12個月也是兩年內,18個月和24個月同樣是兩年內。

  顯然有人不想東南亞、南亞很快解決糧食危機。

  對于這種情況,江淼自然沒有什么意見,反正他按照承諾兩年內培養出新品種了。

  到時候加上各種審批、合作研討之類的時間,估計國外要拿到新品種,可能需要等到三年后。

  而江淼還可以趁這個時間,進一步研究這些水稻品種,比如研究出只能種植一代的雜交品種,就可以進一步限制外國獲得種子之后,自己進行留種。

  有時候這種手段非常有必要。

  畢竟夷狄懷威而不畏德,可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警世名言。

  大棒加蜜棗才會讓東南亞和東北亞更加聽話。

  看到江淼同意配合,老張也暗中松了一口氣,他就怕江淼道德感太強,硬要現在發布新品種,這會影響賽里斯的一部分戰略安排。

  “對了,江院士,對于安南前幾天提出引進新品種木薯的事情,你認為應該如何應對?”

  “…”江淼思考了片刻,然后笑著搖搖頭:“他們既然不死心,可以同意他們引進,不過在其他方面可以調整一下。”

  老張聽明白了江淼的言外之意。

  “畢竟其他地區也有低毒木薯,就是沒有那么好罷了,我估計他們已經偷偷通過地下渠道,獲得了一部分新品種木薯的枝條。”

  老張點了點頭:“安南確實從地下渠道獲得了一些新品種木薯的枝條,正在進行秘密的組培育苗。”

  “那不就得了,通過消減工業配額,讓他們想清楚,要糧食還是要工業,這個世界可沒有那么多既要又要的好事情。”江淼平靜地說道。

  對于江淼的這個說法,老張也是差不多的想法。

  想玩農業自持,又想要工業配額?想屁吃呢!

  類似于暹羅,他們現在就非常慫,放棄了自持農業的想法,主動選擇融入大中華經濟圈。

  而安南則是一直腦生反骨。

  現在拿捏著糧食供應、工業配額和各種技術的賽里斯,要拿捏對方,那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特別是現在阿美麗卡和歐盟全面退出亞洲東部的大背景下,安南還沒有徹底認清現實,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