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通率領兩千士兵一路疾奔,當天下午,便漸漸趕到了谷口,距離谷口還有一里,前方狹窄處忽然光線暗下來,原本是巨石堆砌,堵死了谷口,不等他們反應過來,前面箭矢呼嘯射來,奔跑在最前面的數十名吐谷渾時候紛紛慘叫倒地。
拓跋通大驚失色,連忙大喊:“趴下,都趴下!”
前面的數百名吐谷渾士兵紛紛趴下,后面的千余士兵則急忙后退。
拓跋通躲在一塊大石背后,他這才看清對面的情形,對面最窄處竟然有高中低三道石墻,錯落堆砌,石墻上都站滿了手持軍弩的隋軍士兵,足有千人之多。
雖然是峽谷的最窄處,但也有兩三百步寬,足以埋伏一千余人,拓跋通心知不妙,他們沒有盾牌,皮甲單薄,根本擋不住對方的箭矢,上去就是送死。
他當即回頭對一名手下將領道:“你立刻回去稟報可汗,隋軍切斷了我們出谷的通道,我們出不去了。”
“遵令!”
手下將領翻身上馬,帶著兩名騎兵向來路奔去。
天快亮時,吐谷渾王伏允得到了前方的快報,前方谷口竟然出現隋軍,把山谷堵住了。
這個消息讓伏允目瞪口呆,這可是比鄯善城還要遠六百里昆侖大峽谷,一路上都是寸草不生的荒漠高山,幾百里都不到一個人煙,這里居然會出現隋軍,簡直匪夷所思。
伏允心里明白,應該是鄯善被攻克了,只是他不肯承認。
“父親,我們撤退吧!要不然會困死在峽谷內。”長子慕容順勸道。
伏允沉思片刻問道:“我們糧食和水還能堅持多久?”
“大概十天左右!”
后撤的話最快兩天,最慢三天也能走出去,現在他們還有時間,伏允當即對長子道:“你率三千近衛軍去支援拓跋通,強攻谷口三天,強攻不下就撤回來,我們退回草原。”
慕容順答應了,他率領三千精銳騎兵向谷口奔去。
與此同時,蕭夏大軍也同樣封鎖了峽谷出口,雀鼠谷之戰一幕再現,只不過這次比雀鼠谷的攔截更加高難度,更加天馬行空,更加難以承受,一百五十里長的高原峽谷,空氣稀薄,寸草不生,糧草補給嚴重缺乏,吐谷渾軍隊面臨空前嚴酷的考驗。
隋軍雖然也身處高原,但條件要比吐谷渾軍好得多,他們主力可以在二三十里外的低海拔處駐兵,而且隋軍準備了大量藥物,更重要是隋軍補給充足,占據心理優勢,可以長時間和吐谷渾軍對峙。
這時,前面斥候抓捕了三名傳信兵和一名吐谷渾官員,把他們帶到蕭夏面前,偏遠地區的羌人不懂漢語,但西海周圍和河源地區的羌民基本上都會說幾句漢語,尤其吐谷渾的官員,基本上都懂漢語。
蕭夏審問了幾句,原來這三人是出來催促軍糧補給的士兵,而官員是糧官。
蕭夏又問三名士兵道:“你們出發時,吐谷渾可汗在什么位置?”
為首士兵老老實實回答道:“快要到谷口,大概還有幾十里。”
蕭夏眉頭一皺,對方還沒有發現谷口被封鎖嗎?
雖然有點擔心,不過還沒有到最后時刻,對方要到快出谷口時才會發現谷口已封,現在還有四五十里的路程,確實發現不了。
蕭夏又命人把糧官帶上來,問他道:“你們還有多少糧食?”
“大概還有五千只羊。”
“面餅和奶酪呢?”
“也快要沒有了,大部分士兵都只能支撐兩三天。”
“有儲備嗎?”
糧官搖搖頭,“面餅和奶酪是直接發給士兵,我們是準備大軍出山谷后,再安排后勤隊伍跟上。”“為什么不一起走?”
“一路長途行軍,牧民女人和老弱的身體都頂不住了,必須好好休息,本來軍隊也應該在草原這邊修養半個月再動身,但可汗心急如焚,只休息一夜便起身了,他便讓牧民繼續休息幾天,等他們出了山谷后,這邊再動身。”
蕭夏點點頭又問道:“山谷內牲畜戰馬還有多少?”
糧官還是搖頭,“大部分馬匹、駱駝和其他牲畜都在草原這邊,峽谷內沒有牲畜,只有每人騎一匹馬。”
“淡水呢?”
“淡水可以支持五天左右,酒也可以支持兩三天。”
蕭夏大概明白了,吐谷渾軍隊可以殺馬為食,堅持一兩個月沒有問題,但他們沒有足夠的水,這才是關鍵,要么只有殺馬喝血,又能堅持多久?
想到這,蕭夏命人把糧官帶下去,隨即下令道:“傳我的命令,立刻封鎖谷口,構筑工事,防備敵軍突圍!”
中午時分,慕容順率領三千精兵趕到了隋軍攔截處,在此之前,拓跋通已經組織兩次進攻,都是以慘敗告終,陣亡了六百多名士兵和三百多匹戰馬。
主要是隋軍的弩箭太犀利精準,他們根本躲不開。
慕容順的到來,讓拓跋通長長松口氣,連忙上前稟報。
“拓跋將軍手下還有多少人?”慕容順問道。
“回稟王子,還有一千三百余人。”
“死傷六百多人?”
拓跋通苦笑一聲道:“卑職派軍隊進攻了兩次,死了六百多人,只要只中箭,逃回來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對方有多少人?”
拓跋通搖搖頭,“總兵力有多少不知道,只知道他們在工事墻上部署了一千人左右。”
“有沒有什么辦法?”慕容順又問道。
“有盾牌會好一點,但沒有梯子還是不行,他們修建了三座石墻,最矮都有一丈高。
慕容順心中有數,沒有梯子也可以架人梯,他點點頭,召來一名將領,對他道:“慕容將軍,我給你一千軍隊,給我務必拿下敵軍工事!”
“卑職遵令!”
一般而言,晚上進攻比較好,可以借助夜幕掩護,但慕容順要親眼看一看隋軍的封鎖情況,夜間他什么也看不見。
大將慕容平原大喊一聲,三百名士兵手持盾牌和短矛,小心翼翼向敵軍石墻靠近。
能有盾牌,當然不是一般的軍隊,這是吐谷渾王近衛軍中的矛盾軍,跟隨吐谷渾王伏允西撤的一萬兩千軍隊中,大部分都是由鮮卑子弟組成近衛軍,裝備也十分精良,有短矛、軍弩、有戰刀和盾牌,都是隋軍的裝備,甚至最精銳的三千鐵衛軍還身披鐵甲。
之前跟隨拓跋通過來的兩千軍隊還是負責打雜跑腿的兩千羌兵,但現在跟隨王子慕容順過來的軍隊便是近衛軍了,各方面都完全不一樣。
隋軍主將是曹太岳,他在最高的石墻上看得清楚,敵軍居然有盾牌了?
如果是單薄的木板盾牌,他們的弩箭能射穿,但如果是隋軍的雙層木盾,那就不一定了。
他不想冒險,當即回頭令道:“速送上來五百副重型蹶張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