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二章 考察民生

  蠟燭可是很珍貴之物,南北朝時期開始在上層普及,但也比較珍貴,石崇和王愷斗富,其中一項就是把蠟燭當柴燒。

  現在是隋朝,東市已有蠟燭店出現,但也很貴,一根蠟燭至少要百文錢,沒想到張掖也出產蠟燭。

  “張掖也出產蠟燭嗎?”蕭夏指著店牌笑問道。

  樊子蓋也有點驚訝,“我居然不知道!”

  “看看去!”

  兩人下馬,走進了蠟燭店,店鋪不大,柜臺上擺放著一包包蠟燭,一包兩根,顏色是棕黃色,長一尺,約有嬰兒手腕粗細,上面有價格,一包百文,那就是五十文一支。

  “喲!客官買蠟燭嗎?”身材矮胖的掌柜滿臉笑容從里屋走出來。

  “張掖怎么會產蠟燭,我在張掖呆過,我居然不知道。”

  掌柜笑道:“客官是前幾年呆的吧!實際上張掖蠟燭是去年才造出來,一個冀州姓張的蠟燭商帶了十幾個徒弟,在張掖開了一家蠟燭工坊,生意很好,吐谷渾那邊貴族非常喜歡,蠟燭工坊現在已經有一百多人了。”

  “張掖有原料?”

  “當然有,就是因為原料便宜,張掖盛產蜂蜜,客官應該知道吧!”

  蕭夏恍然,是用蜜蠟,張掖大草原上蜜蜂太多了,確實盛產蜂蜜,一直是張掖的特產,大量賣掉中原,長安一半的蜂蜜就是張掖供應的。

  有蜂蜜自然就有蜜蠟,加上張掖的牛羊脂特別便宜,蜜蠟也極為便宜,蠟燭制造商就來了。

  蕭夏回頭對親兵道:“先買一百支。”

  從店里出來,蕭夏對樊子蓋道:“這是個很好的生意,讓軍隊大量養蜂,出售蜂蜜和蠟燭,牛羊脂還可以做洗衣皂,一年收入十幾萬貫沒問題,可以很好改善士兵們生活條件。”

  “洗衣皂是什么?”

  蕭夏笑道:“是一種比較新奇的玩意,只有皇宮才有,但也很簡單,回頭我教工匠怎么做。”

  蕭夏知道戈壁邊緣的灌木含堿量很高,燒成灰就天然小蘇打了,可以進行皂化反應,很簡單,而且石鹽也很容易搞到。

  蕭夏就考慮張掖出蠟燭,武威出肥皂,有了特產,軍方就有第三產收入了,這對駐軍的條件改善有極大好處,也算是自己留給河西軍的一項政績。

  轉了一圈,蕭夏又發現城隍廟聚集了不少乞丐。

  “這里怎么會有這么多乞丐?”蕭夏不解問道。

  樊子蓋嘆口氣道:“馬上冬天要到了,姑臧縣的乞丐都會聚集到城隍廟過冬,官府這里堆了很多麥秸,他們夜里就鉆進麥秸堆睡覺,但絕不允許燒麥秸,非常容易失火,也算是官府給他們條活路。”

  “他們會聽話嗎?不燒麥秸。”

  “會聽話,乞丐頭子會約束他們。”

  蕭夏點點頭又問道:“長安每年冬天都要凍死幾百人,這里如何?”

  “也不少,去年一個冬天姑臧縣就凍死了六十一人,整個武威郡有一百八十人凍死,其實也不是凍死,太寒冷了,很多老人熬不過去,主要是冬天燃料太貴,麥秸不經燒,一擔柴要賣一百多文,每年冬天,低層百姓都很難熬。”

  蕭夏輕輕嘆息一聲,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柴是排第一位啊!

  “可以向張掖那邊學習,冬天用牛糞當燃料,或者想辦法用煤炭當燃燒。”

  樊子蓋苦笑道:“炭只有有錢才用得起,不現實,不過牛糞倒是可以,這邊羌人冬天都用牛糞為燃料,家家戶戶都大量囤積曬干,漢人農民也買,不過是買來做肥料。”

  蕭夏說的是煤炭,而不是炭,估計河西這邊就沒有煤,所以樊子蓋壓根就不知道。

  蕭夏暫時不考慮煤炭,如果用牛糞為燃料,倒是可以解決很大的問題,其實不光是牛糞,羊糞和馬糞都可以。

  這里可是河西走廊,還缺少食草牲畜的糞便嗎?蕭夏見時間還早,他又騎馬來到城外外巡視農田,姑臧縣的母親和是馬城河,都是發源于祁連山,雪山融水后形成無數條溪流,溪流匯聚成河流,向平原流去,最后形成一座座巨大的湖泊,不如武威郡北部的休屠澤和歸亭海,張掖郡河流形成的居延海,還有敦煌郡河流形成的大澤,這就是河西走廊特有的地理景觀。

  漢人幾百年來在馬成河兩岸開發了數千頃麥田,種植小麥和麻,但這里種植的小麥只能養活普通百姓,軍隊的糧食主要來自隴右河湟谷地。

  但馬城河兩岸并非全部是麥田,其實麥田主要集中在東岸,西岸則是一望無際的牧場。

  蕭夏過橋來到西岸,只奔行了十幾里,發現岸邊草地里到處是羊糞,牧民只用牛糞,羊糞他們不用,實際上羊糞曬干后,燃燒力還超過了牛糞。

  蕭夏知道后世用牛羊馬糞混合后制成小圓塊,就是一種非常優質的燃料,在帳篷內燃燒起來,一點臭味都沒有,還有一股淡淡的奶香。

  如果百姓不肯使用,但至少軍隊冬天的取暖燃料解決了。

  夜幕將領,蕭夏回到了楚王府,楚王府占地之廣闊也著實讓蕭夏有點吃驚,今天是第一天,很多東西都不全,無法做飯。

  說起來好笑,米面買來了,肉菜買來了,最后居然是沒有柴。

  劉管家對蕭夏道:“我已經買幾千斤炭和大量柴禾,但要明天才能送過來,今天王妃讓小人去酒樓訂餐。”

  蕭夏點點頭,“其他不缺嗎?各種炊具之類。”

  “都不缺,對了,小人明天還得去買幾十口水缸。”

  中原家家戶戶都要準備水缸,一方面是生活用水方便,另一方面就是防止失火,儲水用來救火,所以又叫太平缸。

  要不然每次都從井里打水,太麻煩了。

  “除此之外呢,家仆是不是太少了一點?”

  劉管家點點頭,“是比較缺,小人給王妃匯報過了,她說考慮一下。”

  王府斜對面就有一座大酒樓,叫涼州酒樓,是姑臧縣的三大酒樓之一。

  既然王爺回來了,立刻派人去催促飯菜。

  蕭夏來到后院,見妻子還在收拾東西,便笑問道:“今天收拾了一天嗎?”

  崔羽起身捶捶后腰笑道:“也不是啦!下午喝茶聊天好久,懶得收拾,想到夫君要回來了,趕緊裝裝樣子。”

  蕭夏哈哈一笑,摟住她道:“慢慢收拾好了,一天不夠十天,十天不夠一個月,一個月不夠一年。”

  “哪里需要一個月,明天我就收拾好了,對了,管家說要招下人,我有點頭大,這種事情我第一次做,夫君教教我!”

  “很簡單,先讓劉管家給你一個方案。”

  崔羽連忙道:“他已經給了,需要招募三十個人。”

  “那就不就簡單了嗎?外院的讓劉管家和阿楚一起招,招到的人要李大姐審核一下,內院的侍女你來面試,小青和阿楚陪同你,最后也要李大姐審核一下。”

  “為什么要李大姐審核?”

  “主要是怕一些武藝高強的人偷偷混進來,招的人一定要身家清白,還要去調查一下底細,不能大意就是了。”

  崔羽點點頭,“這樣說我就明白了!”

  這時,侍女來報,飯菜已經送來了。

  蕭夏點點頭,“我們趕緊趁熱吃吧!冷了就麻煩了。”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