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零四章 遺留問題

  拓跋延安派人去給長子送信,要求他帶領族人前來赤水城投降,并特地強調,如果不來,隋軍就會武力清洗,黨項拓跋部將面臨滅頂之災。

  下午時分,長孫晟再一次來到蕭夏大帳,他憂心忡忡道:“卑職得到一個消息,殿下打算把拓跋部安置在中原?”

  蕭夏點點頭,“我確實有這個想法。”

  “殿下,這可是引狼入室啊!當年永嘉之變,不就是因為南匈奴人被安置在中原,甚至包括突厥啟民可汗,現在他們羽翼豐滿,已經不把大隋放在眼里,豐州也遲遲不肯還給我們,這些深刻的教訓,殿下千萬不能大意啊!”

  蕭夏笑了笑道:“我之所以把吐谷渾的鮮卑貴族斬殺殆盡,就是不希望再出現在這種事情。”

  “那黨項拓跋部,殿下又怎么答應把他們安置在中原?”

  “長孫將軍不用著急,我答應把他們安置在中原,并不是把他們放在一個地方,比如分散到幾十個縣去,他們一萬多人分布在天南海北,而且彼此斷絕信息,讓他們怎么聚眾造反?只需要幾年時間,他們就會泯于眾人,漢化了,況且還是老弱婦孺居多,所以長孫將軍不必多慮。”

  長孫晟呆了半晌道:“如果是這樣,倒也問題不大!”

  蕭夏又緩緩道:“安置胡人,最忌諱就是不打散,而是將他們幾十萬人安置在一郡內,首領也不分開,結果就他們就成了一國內的獨立勢力,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首領貴族殺死,把民眾分散各地,越分散越好,這才是長久之計,就像一把鹽撒在一杯水中,水很咸,但把同樣一把鹽灑在一面湖中,就完全沒有影響了。”

  “卑職明白了!”

  長孫晟想到什么,低聲問道:“莫非殿下不打算放過拓跋部的貴族首領?”

  蕭夏緩緩點頭,“該心狠手辣之時,絕不能有婦人之仁!”

  長孫晟遲疑又道:“殿下,其實也看具體民族,并不是每個民族都很彪悍好戰,卑職也是鮮卑人,鮮卑人普通百姓其實和漢人百姓沒有區別,都希望能安居樂業,都希望子女平安。

  鮮卑百姓不可怕,可怕是首領貴族,卑職特地去看了,拓跋部百姓基本上沒有財產,也被統治者殘酷剝削,卑職懇請殿下善待拓跋部百姓。”

  蕭夏點點頭,“黨項和吐谷渾不一樣,我會善待百姓!”

  唐朝安置黨項人犯下幾個致命錯誤,第一,唐朝沒有把鮮卑人和羌人剝離開,羌人世世代代生活在高原,沒有必要把他們遷徙走,把鮮卑拓跋部遷徙走就行了。

  第二,沒有把他們分離開,而是將數萬黨項人集中安置在原州、慶州、銀州、鹽州等幾個郡內,使得黨項人幾百年都沒有融合為漢人。

  第三個錯誤也是最致命的錯誤,唐朝沒有殺掉黨項人的貴族和首領,而是繼續讓他們統領黨項人,結果導致黨項人成為事實上的獨立民族。

  進入五代十國后,這些黨項貴族就開始謀求獨立建國,最終建立了西夏,所有的一切都來源于唐朝的愚蠢安置。

  所以蕭夏作為一個后世人,他吸取了教訓,絕不會重蹈覆轍,最起碼他要將黨項貴族和首領全部斬盡殺絕,絕不留下后患。

  沒有了貴族和首領,一萬多黨項拓跋部百姓就只能成為蕭夏案板上的魚肉,由蕭夏來決定他們的命運。

  十天后,拓跋延安的長子拓跋步征帶著數千拓跋部民眾來到了赤水城,

  蕭夏首先將拓跋延安父子以及貴族首領約二十余人,加上他們妻兒六十余人,一共九十人不到,蕭夏命令王君廓率一千軍隊送他們去長安。

  大帳內,蕭夏低聲對王君廓道:“在半路上把他們下藥迷倒,無論男女老幼全部斬殺,尸體燒成灰深埋,銅錢和布匹賞給弟兄們,叮囑他們必須守口如瓶,黃金財寶帶回河西!”

  王君廓點點頭,“殿下放心,卑職一定會辦妥,萬無一失。”

  蕭夏拍拍他肩膀,“事情做完就率軍直接回河西。”

  “遵令!”

  首領和貴族們分坐五十幾輛大車出發了,大車里面滿載著他們的財富,他們要去長安過富家翁的生活,徹底告別游牧生涯。

  上萬拓跋部民眾依依不舍送別他們首領離去,失去了首領,拓跋部百姓陷入惶恐不安之中,他們不知道自己將面臨什么樣的命運。

  蕭夏首先是處理財產,他給了每家每戶留五十只羊和二十張羊皮以及一輛大車作為私人財產,其余牛羊和羊皮全部作為公共財產沒收。

  至于金銀珠寶綢緞布匹瓷器這些奢侈品,全部被貴族帶走了,剩下的百姓都很窮,每家每戶最多也就只有一兩貫錢,蕭夏也沒有沒收這些散錢,連用他們的壇壇罐罐以及奶酪、牛糞餅都留給他們。

  又過了幾天,河源郡新任總管吳廉帶著十幾名官員在百名士兵的護衛下來上任了。

  蕭夏便召集了黨項其他七部羌人首領和長老議事,這些部落普遍都很小,沒有一個超過千戶,都只有幾百戶牧民,所以才會被三千戶的拓跋部壓迫。

  七個羌人小部落都戰戰兢兢,極力表態會配合和支持官府的管理,愿意成為大隋的子民。

  原本蕭夏還準備讓他們成立長老會制度,但這一刻,蕭夏對他們興趣已經不大了,他很清楚,現在說什么都沒有用,沒有了鮮卑拓跋部的保護,這七個羌人小部落遲早會被其他羌人部落吞并。

  蕭夏只是明確各個部落的放牧范圍,便把他們交給了河源郡新任總管吳廉,讓他們打交道去。

  聽說晉王殿下要把黨項百姓都帶走,總管吳廉急了,急忙帶著長史以及縣令找到了蕭夏。

  三人急道:“殿下,赤水縣是一座空城,殿下把百姓都帶走了,我們怎么辦?”

  蕭夏之前沒有想到這個問題,現在才發現河源郡沒有人了,這確實是一個大問題。

  “西海郡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蕭夏問道。

  吳廉苦笑道:“殿下,伏俟城只是鮮卑人沒有了,但城內還有漢人和羌人,還有一千多戶百姓,但赤水城可是連一戶百姓都沒有了。”

  這時,旁邊長孫晟建議道:“殿下,既然我們把貴族首領送走了,黨項拓跋部的問題就基本上解決了,卑職倒有一個處置方案。”

  “長孫將軍請說!”

  “卑職發現這一萬多百姓中只有兩千青壯男子,其他都是老弱婦孺,首先可以把年輕女人留下,然后從我們士兵中挑選一批未婚士兵留下,讓他們組建家庭,給他們分配土地,每戶百畝,免除稅賦,這就有了三千多戶漢人了。

  然后剩下了拓跋部百姓,老人和孤兒寡母就不用帶走了,讓他們住在城內,剩下的兩千青壯男子,愿意轉籍為漢人可以留下來,一部分農耕,一部分為牧民,替官府養羊,然后再多建些村落,最后把不愿意轉籍的黨項人帶走,也不用交給朝廷,直接安插在隴右和河西各縣,這不就解決了嗎?”

  吳廉三人大喜,紛紛贊成長孫晟的方案,女人和老弱都無所謂,但兩千青壯留下來。蕭夏心中雖然有點不太愿意,但他還是要給長孫晟面子,長孫晟已經向他求過情了。

  也罷,既然已經殺了黨項貴族,普通百姓應該問題不大了,蕭夏也覺得自己不用過于吹毛求疵。

  “就這么決定了!”

  蕭夏當即表明了態度,“我可以晚走幾天,長孫將軍負責從隴右的兩萬五千軍隊中挑選愿意留下的士兵,如果需要,我可以安排軍隊分割土地,收集石塊,建造村落。”

  長孫晟大喜,他知道楚王殿下是在給自己面子,居然把決定好的方案又改了。

  他連忙躬身行一禮,“卑職代表黨項百姓感謝殿下的寬容,卑職也感謝殿下的厚愛!”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