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八百四十三章 出兵倭國

  梁郡陳留縣,縣衙前跪滿了數千農民,懇求縣衙放糧。

  一般而言,所有的官府都愿意放糧,如果他們有權力放糧,他們會毫不猶豫打開倉庫,影視中說官員們視百姓為草芥,不肯放糧,這就是扯淡,

  放糧是多好的洗錢機會,以前各種屁股不干凈,都會趁放糧這個機會一下子洗干凈,就算只放了三千石糧食,但我上報說放了五千石糧食,怎么查得清楚?

  很多官府在朝廷檢查前夕,都會一把火把糧倉燒毀,寧可背負管理不善的指責,開倉放糧這種機會他們又豈能放過?

  如果不放糧也只是因為朝廷不允許,誰敢擅自放糧,就摘誰的烏紗帽,所以官員們才不敢放糧。

  隋朝不允許郡縣官府隨意放糧,楊廣時代嚴禁地方官府放糧,蕭夏上位后也同樣不準,只不過父子二人做法還是所有區別,楊廣不管百姓死活。

  蕭夏則是把賑濟職責收回朝廷,由戶部下面的平準司負責,各地的平準店就是平準司開設,同時在各郡設有平準倉,根據需求調撥糧食。

  有了平準店,當然不允許地方官府擅自放糧。

  陳留縣縣令王武莊高舉雙手抱拳道:“各位鄉親,大家可以去平準店取糧食,朝廷有特殊賑濟,可以買十文錢一斗的粗糧,也可以取不要錢的豆薯糧,帶好戶籍冊,每戶每月可以領五斗不要錢的豆薯糧和三斤粗鹽。”

  求放糧的基本上是鄉下農民,他們對縣城平準店不太熟悉。

  衙役們都下來勸說,數千農民這才漸漸散去,趕往縣城各處的平準店。

  陳留縣城原本只有兩座平準店,現在又臨時加了兩座,但四座店前都排滿了數里長的隊伍。

  平準店是官方的稱呼,百則稱呼為三粗店,賣粗糧、粗布、粗鹽,非常廉價,平時也沒有多少人買,大家都要面子,若不是因為實在窮苦,也不會來買三粗品,被街坊鄰居背后嘲笑。

  但現在大家都顧不上面子了,連續一個月下雨導致糧食價格暴漲,原來斗米四十文,漲到斗米一百二十文,有錢人不在意這點漲價,但普通百姓卻受不了,紛紛改吃朝廷提供的平價糧。

  雖然說是粗糧,實際上并不是粗,只是陳米陳麥而已,口感不太好,其他都影響不大。

  另外,鹽價不漲、布價不漲、蜂窩煤價格不漲,只要這幾樣不漲價,大家都能挺過大災。

  衣食住行,住和行影響不大,主要是朝廷保證了衣食和燃料這三塊,那么百姓就不會造反。

  現在三粗店又多了一樣,叫做豆薯糧,就是將野豌豆粉和山藥粉以一比三的比例混搭,原本是用來喂馬,人吃也沒有問題,用水調成糊糊后蒸熟了吃,每戶每月可以免費領取五斗,領取時需要帶戶籍冊,店鋪會在后面粘貼一張紙,蓋上騎縫章。

  領取一次,就會在紙上記錄一次,如果沒帶戶籍冊沒有關系,第一次可以直接領一斗豆薯糧和一斤粗鹽,不至于白跑一趟。

  不斷有農民扛著豆薯糧和粗鹽匆匆回家了,雖然看起來豆薯糧不太好,但可以吃飽肚子,這一點最重要。

  陳留縣只是一個縮影,同樣的事情在滎陽郡、梁郡、東郡、襄城郡、潁川郡、淮陽郡、濟陰郡和洛陽府等等七郡一府各地出現。

  與此同時,朝廷派出相國蕭瑀和崔弘舟趕赴各地巡視慰問,御史臺和內衛也派出大量人員趕赴各地明察暗訪。

  羅士信的十萬大軍在臨屯郡東南部集結,也就是從前新羅國的東南部,除了十萬大軍外,還有兩萬水師和一千多艘戰船。

  羅士信已經接到了天子手令,開始對倭國下手了。

  對倭國下手分為兩步,第一步是占領九州島,將九州島和本州島的石見國納為大隋領土,而另一步是洗掠倭國財富,同時開發倭國的石見銀山。

  這天上午,在一片號角聲中,一千多艘戰船出發了,運載著七萬大軍浩浩蕩蕩向津島駛去。

  海面上風平浪靜,大軍沒有在津島停留,又繼續向西海道的肥國駛去,兩天后,船隊抵達了長崎的值嘉島港。

  自從四萬大軍在海上被隋軍打得全軍覆滅后,整個倭國都崩潰了,他們就像一個難逃懲罰的罪犯,縮在角落里瑟瑟發抖,如果隋軍不來,他們可以稍稍松一口氣,如果隋軍殺來,他們也只能任人宰割。

  上千戰船到來,碼頭上鐘聲大作,數千士兵更是望風而逃,羅士信率領五萬大軍直接在長崎登陸,這時的長崎還不是海港,海港設在外面的值嘉島,那里是遣隋使和去百濟的出發之地,也是倭國戰船的出發之地,已經被費青奴的水軍攻占,羅士信的任務是奪取九州島,所以他直接在肥國登陸,開始準備橫掃西海道各國。

  而費青奴率領的水軍在摧毀了值嘉島的軍事設施和軍隊后,數百艘戰船又繼續啟程,穿過下關海峽和瀨戶內海,向都城飛鳥凈御原所在的難波港駛去。

  為首大船的參謀艙內,裴世清向費青奴大致介紹了一下倭國的情況。

  “倭國現在是一個女皇在位,叫做推古天皇,但具體攝政大臣有兩個,一個叫廄戶皇子,一個叫蘇我馬子,我剛剛聽說廄戶皇子病逝,現在是蘇我馬子掌握大權,此人的家族是倭國第一豪門,幾乎一半的倭國財富都集中在以蘇我家族為首的十幾豪強手中,皇室倒是勢單力薄,如果我們滅了倭國豪強,倒是幫了皇族的大忙。”

  費青奴搖搖頭道:“我并不關心倭國內斗,我的任務就是奪取奪取日本國的財富,他們是死是活讓他們自己斗去。”

  裴世清笑道:“那這樣就簡單了,我們要錢不要命,只要把財富交出來,就可以饒過他們性命。”

  裴世清作為大隋特使,出使過倭國,礙于情面,他還是不希望隋軍大肆屠殺。

  費青奴冷笑一聲道:“我可以不殺他們的女天皇,但她必須去洛陽向大隋天子認罪,至于他們的豪強家族,我估計一場大戰難以避免!”

  費青奴的任務可不僅僅是奪取財富那么簡單,他要毀滅倭國的皇族和朝廷,讓倭國各地的令制國全部獨立。

  這是羅士信給他的密令,他暫時還不想告訴裴世清。

  八天后,五百艘大船抵達難波港,雖然是倭國京城的海港,但這里十分簡陋,修建了一些棧道,好在這里是一處天然良港,隋軍士兵才得以登陸。

  數萬隋軍開始登陸的消息很快傳到了飛鳥凈御原,京城一片大亂,一向強勢的蘇我馬子當然不可能投降。

  同時,他也意識到這是一次機會,可以把天皇的軍隊控制在自己手中,如果戰勝隋軍,他將成為倭國的至高無上者,當然,如果戰敗,大家一起完蛋。

  蘇我馬子孤注一擲,他要賭這一把,把身家性命和倭國命運全部押上去。

  他當即糾集了十五戶豪門的兩萬家兵,連同推古天皇控制的一萬軍隊,共計三萬人,由蘇我石寸名郎統領,前往迎戰隋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