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岳神府不向大司命府求援是有原因的,而且有著更多自己的考慮。
首先北岳神府遷到北俱蘆洲之后,許久沒有打開局面,最后莊衍來了一趟,局面就忽然打開了。
接著哪吒大鬧北岳神府,也是莊衍出手阻止,要是沒有莊衍,那最后肯定鬧得很難看。
現在又因為不空佛和北岳大帝的疏忽,導致南宮婉放出了太塵魔君。
如果還要莊衍來收拾殘局,那北岳神府就顯得太過無能了,而且以后也會徹底失去神府的自主性。
因為莊衍現在是總攝人間大司命,有統攝五岳的權柄,既然你北岳神府什么事都辦不好,力量又這么弱,那我不如直接安排人下來,豈不更好?
莊衍有權這么做,并且也有實力這么做,這不僅僅是北岳神府害怕的事,另外四岳同樣害怕。
從玉帝那里要權不是那么輕松的,玉帝身為三界主宰,他要是不想給你權柄,隨口就能給你否了,還輪得到在凌霄寶殿朝議嗎?
正是有了莊衍代他坐鎮人間,所以玉帝才能放心的給五岳放權。
所以,如果能靠著北岳以及北俱蘆洲的力量重新封印太塵魔君是最好的,如果實在不行的話,最后也可以招安,只是要付出的代價無疑會很大。
但是,就在不空佛與北岳大帝商議伏魔之事時,太塵魔君已經駕著北辰渡界舟來到了金靈州青梧山。
太塵魔君立在北辰渡界舟上,俯視著下方蒼翠蔥郁的青梧山,下一刻只見他抬手一指,一道魔光飛落下去。
一瞬間,青梧山便開始震顫起來,只見山中群鳥飛度,萬壽奔走,緊接著青梧山中央地面崩裂,其后便有一座古老蒼樸的洞府緩緩從地下升起,矗立在了青梧山中。
“多少年了?不,多少個元會了?我終于又回來了。”太塵魔君感慨一聲,然后催動北辰渡界舟落到了那洞府之外。
只見那洞口上方寫著三個大字:“塵魔洞。”
太塵魔君回身將北辰渡界舟收進了自己的廣袖之中,隨后上前攬著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毫無神彩的南宮婉道:“夫人且看,這就是我的洞府。”
說罷,太塵魔君抬手一揮,只見洞府內外頓時鮮花怒放,瑤草叢生。
接著太塵魔君又隨手點化了一些山中女妖精怪,收入洞中,命她們好生伺候南宮婉。
看著南宮婉被一眾女妖擁簇著、侍候著迎入洞府,太塵魔君卻沒有進去,而是轉身飛出了青梧山,來到了距離青梧山一千多里外的飛光嶺。
太塵魔君剛到飛光嶺,他在整個閻浮大世界內揚起的諸塵便被莊衍的拂塵揮散。
察覺到這一點的太塵魔君心中悚然,驚道:“這般法力,應是那些成圣做祖之輩所為。”
但很快他又平靜下來,至少北俱蘆洲是沒有的,哦,只有一個,那就是不空佛。
“我不出北俱蘆洲,自與他們無礙。”想到這里,太塵魔君便恢復了淡然之色。
太塵魔君來到飛光嶺,二話不說,抬手對著飛光嶺主峰便是一記掌刀。
伴隨著一道魔光飛射而出,飛光嶺主峰剎那間被魔光劈開。
山崩地裂之間,一道散發著螢螢塵光的寶匣從飛光嶺主峰下方飛起,并飛落到了太塵魔君手中。
太塵魔君接住寶匣,打開一看,只見匣中塵光瑩然,充斥著大半個寶匣。
“心塵映耀,天魔化生。”太塵魔君合上寶匣,看著寶匣上面鐫刻的八個字,目光中閃爍著熾烈的光芒。
他現在只是一個地魔,唯一的目標便是成為天魔。
一旦他成為天魔,便能破開更多桎梏,解脫更多羈絆,到時候給那北岳神府尚書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再跟自己那么說話。
天魔和地魔的差別是很大的,因為天魔本身就是正法,是天地法則的一部分。
而太塵魔君晉升天魔的唯一希望,就是手中‘心塵寶匣’。
只要攝取四百四十四萬心塵,就可以映耀天地,升化天魔。
而這‘心塵’卻不是每個生靈都有,只有那些七情煩重,六欲侵擾的生靈才會有心塵可供攝取。
太塵魔君取到了心塵寶匣,便重新返回了青梧山。
許久不曾回到自己的洞府,這一次太塵魔君自然要在洞中歇息幾日,才要出去攝取心塵。
當然,還要與他的新夫人正式舉辦婚禮。
故而太塵魔君用了數日時間,收攬整個金靈州的妖魔入了自己洞府,并讓手底下這些妖魔去準備他與南宮婉大婚的儀式。
塵魔洞這邊張燈結彩,熱熱鬧鬧的自不必說,另一邊北岳大帝與不空佛已商量了伏魔之策。
其實也不算什么策略,就很簡單直接,不空佛帶著天音圣境所有佛門力量,前往降伏并重新封印太塵魔君。
北岳大帝也不吝嗇,只要不空佛需要什么寶物,只要北岳神府有,都會盡全力支援。
于是不空佛便取了一些所必須要的神物、寶物,便拜辭北岳大帝,離開北岳恒山返回了天音圣境。
不空佛回到天音圣境,第一時間便用從北岳神府拿回來的神物、寶物煉制對魔法寶、法器,然后盡數分發下去。
天音圣境內七位菩薩,五十六個金剛,皆得了不空佛所賜的法寶、法器,然后便盡眾而出,隨著不空佛出山伏魔。
這件事不空佛無法推脫,太塵魔君脫困,‘因’在他這里,不管造成什么后果,都得他來承擔。
所以不空佛對于降伏太塵魔君這件事,是絕對沒有任何遲疑的,這是他必了之因果。
“世尊,弟子已觀見行藏,那太塵魔君此刻正在金靈州青梧山洞府中。”偈諦菩薩朝不空佛稟道。
不空佛微微頷首,說道:“即刻前往金靈州青梧山。”
“遵法旨。”眾菩薩應了一聲,然后帶著眾羅漢,隨同不空佛駕起祥云,徑直來到了金靈州青梧山外。
此時太塵魔君與南宮婉喜結連理,大婚已畢四日,但整個青梧山中依舊是處處披紅掛彩,塵魔洞內外一片喜意洋洋。
但是,很快塵魔洞上方便烏云密布,天黑如墨,并且狂風大作,塵土飛揚。
青梧山內,太塵魔君手下的眾妖怪被這突如其來的景象驚嚇,紛紛抬頭眺望,只見烏云蔽天,狂風卷蕩,猶如末日一般。
少頃,一道金光突然刺破烏云,筆直照射下來,正好照在那塵魔洞口。
緊接著,萬道佛光從那金光刺破烏云處照射了進來,然后不空佛腳踏萬丈祥云,腦后一輪佛光普照,緩緩出現在了青梧山上方。
其后跟著進來的,是七位身罩佛光,腳踏七彩祥云的菩薩。
在之后便是五十六位身高十丈,怒目威嚴,手持金剛杵的護法金剛。
青梧山中的妖怪們看到這一幕,紛紛嚇得匍匐在地,不敢動彈。
這時善音菩薩上前一步,朝著下方塵魔洞喝道:“世尊北方不空成就佛法駕至此,太塵魔君何在?速速出來拜見。”
妖怪們聽到天上傳來的滾滾神音,一個個嚇得渾身顫抖不已,只有極少的妖怪強撐著起身進入塵魔洞通報太塵魔君。
而太塵魔君此時正在洞府中的臥榻上摟著南宮婉歇息,突然就被小妖怪的通報聲驚醒。
“啟稟魔君,外面來了一群神仙,說是北方不空成就佛法駕,要你出去拜見。”小妖怪急忙稟報道。
太塵魔君猛地坐起身來,雙眼一瞪,道:“北方不空成就佛?”
小妖說道:“是這個名字。”
太塵魔君冷哼一聲,說道:“言語不善,老禿不懷好意。”
說罷,太塵魔君轉身朝南宮婉道:“夫人且好好休息,待我見此老禿,看他有何話說。”
南宮婉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太塵魔君道:“愿佛陀亟滅淫魔,我也好解脫賊網。”
太塵魔君卻并不生氣,只是笑著說道:“他殺我不易,你解脫也難。”
說罷,太塵魔君起身飛出塵魔洞外,仰頭便看到了天上的不空佛等人。
看見不空佛身后的架勢,太塵魔君心中已然有數,說道:“佛陀不在圣境清修,帶著徒子徒孫到此何干?”
善音菩薩雙手合十念了一聲佛號,隨后朝太塵魔君道:“魔頭,你破開真武大帝封印,擅入世俗,我佛特來收你。”
太塵魔君道:“不空佛,我與你向來井水不犯河水,你何必自尋煩惱,來招惹本君?”
不空佛道:“貧僧為蒼生除魔,何言自尋煩惱?”
太塵魔君道:“我方一脫災,到此不過十余日,你便趕來說來收我。足見你心牽物外,念起十方,我看你修行有損,凡心不淺。”
不空佛雙目一睜,眉頭一挑,說道:“魔頭,休發妖言,貧僧收你不過舉手之間。”
說完,只見不空佛手掌一抬,風云驟變,金佛月輪霎時憑空出現,射出神光便朝太塵魔君照去。
那神光照在太塵魔君身上,太塵魔君周身立時飛起萬千塵埃,將那神光分散一空。
太塵魔君笑道:“一念陡生,紛塵皆起,不空佛,你心不靜啊。”
說罷,太塵魔君手結法印,朝著那金佛月輪一指。
剎那間正在極速旋轉的金佛月輪陡然一滯,隨后內外生出無數塵埃,瞬間之間金佛月輪光華散盡,變成了一個布滿塵埃的土圈,轟然從天空墜落下來,砸爛一片山嶺,碾死無數生靈。
血污一染,神物沉淪,不空佛看著被侵蝕的金佛月輪,眼中痛惜一閃而過。
但是很快不空佛便大喝一聲:“魔頭,在佛法面前,你竟不知悔改,狂悖至此,看來天地容不得你。”
太塵魔君道:“天地能容我,不能容我者,獨你不空佛而已。”
“荒謬。”不空佛袖袍一拂,雙手結印,叱道:“且到我掌中佛國來,修一修佛法心性。”
不空佛話音落下,太塵魔君應聲被收入了掌中佛國。
掌中佛國,佛法世界,億萬佛光,梵音灌頂,沙彌誦經,比丘念佛,十方佛子,如恒河沙。
太塵魔君方一進來便被佛法直接鎮壓,可已轉順他便身散塵埃,落入十方。
于是佛國之中,塵埃涌起,諸塵法相,反誦魔音。
太塵魔君掀起諸塵,于佛國之中笑道:“你有多少比丘佛子,我便有多少諸塵法相。你誦佛經,我興魔音,十方天地,掌中佛國,其能無塵否?”
太塵魔君著實難以對付,正如他所說,掌中佛國之中亦有微塵。
不空佛于祥云之上盤坐下來,雙掌平放,托舉佛國。
一旁的七位菩薩及五十六位金剛環繞四方,為不空佛護法。
而不空佛掌中佛國卻并不平靜,一開始那掌中佛國佛光熾盛,但很快便出現了一道道塵埃魔光。
隨著時間的推移,那魔光越來越多,越來越濃郁。
眨眼三五日時間一晃而過,不空佛掌中佛國內的魔光竟然占據了一半世界,而佛光則退保另一半世界。
又過了三、五日,那掌中佛國的魔光已經占據了三分之二的世界,眼看佛光被逼到一隅之地岌岌可危,七位菩薩終于坐不住了。
“想不到那太塵魔君如此難纏。”善音菩薩說道:“世尊掌中佛國有難,如何是好?”
偈諦菩薩道:“掌中佛國只有沙彌、比丘、諸佛子,他們佛法微弱,難以抵御太塵魔君。”
聽到偈諦菩薩之言,五錢菩薩忽然說道:“既然如此,我等若是進入佛國之中,便能助世尊鎮壓魔頭。”
眾菩薩眼睛一亮,立刻朝不空佛請示道:“世尊,佛國內諸子力弱,可將我等納入佛國,便能興舉佛法,鎮壓魔頭。”
不空佛聞言有些遲疑,但很快他掌中佛國的魔光越發強盛,一旦掌中佛國被太塵魔君魔力完全侵染,便將化佛國為魔域,更加助長太塵魔君的力量。
于是不空佛來不及細思,便道:“好,爾等且入佛國助我。”
說完,不空佛抬手一揮,便將七位菩薩和五十六位金剛全部收入了佛國之中。
菩薩到底非同一般,七位菩薩進入佛國之后,立刻開始施展佛法。
僅僅一天時間,占據了三分之二佛國的魔光就被佛光反推了回去,最后被逼到了佛國一隅之地。
此時佛光大盛,欲要一盡全功,徹底摧滅魔力,鎮壓太塵魔君。
就在此時,太塵魔君見時機成熟,便果斷出手,祭出了北辰渡界舟,直接就朝七位菩薩和五十六位金剛鎮了下去。
北辰渡界舟之所以有‘渡界’之名,是因為其有遁破虛空界關的神力。
所以北辰渡界舟一出,須臾間便來到了七位菩薩頭頂,而此時他們佛法已經全部去壓制魔力,所以此刻根本騰不出手。
“不好。”七位菩薩心底之泛起一絲驚呼,隨后北辰渡界舟便直接鎮壓下來,瞬間將七位菩薩、五十六位金剛的法身鎮碎。
伴隨著七位菩薩、五十六位金剛法身崩碎,宣告隕落,七枚閃爍著五彩華光的舍利子被收入了北辰渡界舟內,然后隨著北辰渡界舟一并返回了太塵魔君袖中。
“哈哈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空佛,你到底棋差一著。”太塵魔君厲喝一聲,卷起滔天魔光,頃刻間反推回去,瞬間便吞噬了整個佛國。
此刻外間的不空佛雙手一顫,隨后垂落下來,功德輪上的功德金光再次減少了一半,只剩此前的三分之一。
不空佛棄了佛國站起身來,立于祥云之上,看著那被魔光徹底吞噬的佛國,沉沉一嘆,雙手合十,面露悲憫之色。
隨著佛國消失,太塵魔君卻出現在了不空佛面前,此時他魔威極盛,魔力滔天。
太塵魔君一出現,便卷起滔天魔塵朝不空佛飛去,大有將不空佛吞噬之勢。
然而立于前方,億萬魔塵飛落下去卻不能觸及,不空佛雙手合十,身罩佛光,一塵不染,面容沉凝地朝太塵魔君道:“魔頭,今日你暫且得勢,但邪不勝正,來日你必當伏法。”
說完,不空佛腳下祥云卷聚,佛光收攝,直接無視太塵魔君那滔天魔威,億萬魔塵,身化虛無,緩緩消失在了太塵魔君眼前。
太塵魔君見狀也未阻攔,不是他不想阻攔,而是阻攔不了。
佛陀這般人物,早已超脫世間萬類、天地諸法,尋常手段是攔不住的。
而他太塵魔君盡管能與不空佛抗衡,但恰恰就沒有能殺傷、囚困佛陀的手段,只能看著不空佛離去。
請:wap.xshuq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