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零二章 百日之說,白狐院主

  明月當空,云霧飄渺,空谷深深深幾許。

  谷雖然是空的,但是山谷內側的崖壁,卻被開鑿出來一個大洞窟,洞窟里面經營的很好。

  甘草鋪出來的巢穴,軟硬適中,洞口的地方點綴著花朵,石頭上面被刻出文字。

  這里是靈蛇洞,方圓數百里之內,也頗有名聲,住著一條老蛇,修為已經達到三階,年紀不下兩百,名叫佘文悲。

  青色的蟒蛇之身,粗如水桶,盤成一團,鱗片縫隙間有些灰白色澤,顯出他的年紀衰老,蛇身兩側,長了一對青鱗手爪,方便翻書。

  他是天生妖族,小時候走的又是古妖之道,所以一直都是這么個長了兩只爪子的蟒蛇模樣,但他卻很愛看書。

  當年他父母之所以給他起這個名字,就是因為他等不及父母講故事,非要自己看書時,看不懂那些文字,急得哇哇大哭。

  如今他也到了給小孩子們講故事的年紀,十幾條小蛇盤在旁邊,聽他念道。

  “我們拜月練氣,修煉的功法都太古老,但現在又不是古時候那種到處能找到靈藥吞食的環境,所以光知道練功嬉戲,很容易內氣失衡,要么提前冬眠,一睡不起,要么被雷劈,渾身灼痛。”

  “這些書里面的故事,雖然沒有成套完整的修煉方法,但是也包含著不少心法理念,你們從小聽著,不知不覺吸收進去了,以后大了,能免除很多折騰。”

  佘文悲諄諄教誨。

  那些小蛇,有幾條好動,并不都愛聽故事,這時就有好幾條扭了扭身子,嚷嚷起來。

  “我們鄉下沒有好功夫練,但是聽說大城市里面,到處都是機會,要是以后真遇到麻煩,可以到大城市里找人問啊,爺爺有沒有去過大城市?”

  老蛇嘆息一聲:“城中居,大不易,大城市不是那么好玩的。”

  “我以前也是兒女成群,就是去了大城市,打拼了六十幾年,偶爾遇到個亂子,只剩下我一個活著,也是心灰意冷,才回鄉下來。”

  “如果只知道練這些老舊的功法,功夫越高,情緒越不穩定,越往那種有高人在的城市里,就越不安全。”

  佘文悲說到這里,略頓了頓,有些神思不屬。

  靈蛇晝伏夜出,最近這幾十天,他每天白天睡覺的時候,總能隱約聽見讀書的聲音。

  那是很多人在一起朗讀,大多數是孩子,光是聽聲音就能腦補出一大群眼神清澈的小孩,搖頭晃腦,拖長聲調,朗誦文章的模樣。

  佘文悲每天晚上醒來的時候,卻又聽不到那個聲音了,這段時間,他已經把方圓一兩百里內,都搜了一遍,還是沒有找到聲音來源,心中知道,這肯定是有高人的手筆。

  那高人把讀書聲隨意擴散,讓妖怪夢中能聽到,似乎是沒有什么惡意。

  但萬一也沒什么好意,妖怪傻傻的主動找過去,也是禍福難料。

  佘文悲在這里發呆的時候,那十幾條小蛇,已經用尾巴卷著毛筆,玩鬧起來,在周圍的紙張上亂寫亂畫。

  他嘆了口氣,鉆到洞窟深處,在一大堆酒壇里面翻出一個酒壇,咕嘟咕嘟,暢飲起來。

  自從當年遭遇變故,全家就他一個存活,他就愛上了喝酒,自己也學著釀酒,不講什么別的口味,只愛烈酒,常常都要灌上幾口才能安然入睡。

  說起來,他夢中除了讀書聲,好像也有酒香來著。

  佘文悲今天酒喝的比往常都多,不知不覺大醉睡去。

  外面太陽升起來的時候,他睡得正酣,又聽到了讀書的聲音,迷迷瞪瞪的就直起了身子。

  “讀書就讀書,不能咬字清楚點嗎?難道嘴里含著螃蟹,這都讀的什么玩意兒,天天誘惑我!”

  他心癢難耐,罵罵咧咧就往洞外游去,粗大的尾巴拍得巖石砰砰作響。

  有小蛇被他驚醒,連忙喊他。

  “我出門一趟,你們留在洞里,我若不回來,你們也別找。”

  佘文悲出洞之后,爬上山頂,身子往往一個彈射,就能滑翔出去百余丈,翻山越嶺。

  直到這一天下午的時候,他才來到了讀書聲的源頭附近,在一個山坡頂上,眺望過去。

  嚯!好多的牛犢子!

  幾百只小牛犢子,在山上讀書,還有幾千只大牛,在山坳里活動。

  領著他們讀書的是一只黑炭頭,額頭上還有個月牙,不知道是什么妖怪變化而成,修為真是精深。

  拜月的妖怪,若能練到頭上現出天然的月牙,臉黑的如同夜空,自然是功力精純。

  到了這個距離,佘文悲終于也能聽清楚,他們到底在讀什么東西了。

  “夫玄黃色雜,方圓體分,日月疊璧,以垂麗天之象;山川煥綺,以鋪理地之形。此蓋道之文也。”

  “仰觀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兩儀既生矣。惟人參之,性靈所鐘,是謂三才。為五行之秀,實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這是古代大儒的《原道篇》,是說文章從自然之道中生發出來,不該過多的雕飾。

  要用來記述、探索自然宇宙的規律,文章才有意義。

  儒法一脈的祖師,講究天行有常,不要一味的敬畏鬼神,要“制天命而用之”,探索天地,然后用來更好的治理人文。

  東洲原道嶺,以原道為名,本來繼承的就是這類思想,不過牛妖村莊的人,挖掘出來的各種心法殘篇中,偏偏欠缺了最開頭打基礎的這一篇。

  包拯知道這些牛妖,對于從前學的文章,都有自己的理解,講究的就是一個實用。

  強行更改他們的觀念,事倍功半,于是干脆不管他們從前學過的東西,直接先從他們沒學過的基礎篇章,開始教起。

  佘文悲以前讀過《原道篇》,但讀的是市面上常見的類型,一共只有七段,總共六百多個字而已。

  現在那個黑炭頭講解起來,深入淺出,說到的內容,卻遠不止他從前讀到的那么多。

  除了論述文章與自然的關系之外,還講到很多事例,除文字之外,又信手在空中繪畫圖案。

  佘文悲畢竟也有三階修為,心中頗受震動,感覺黑炭頭講的內容里面,有很多都可以用來養煉神魂。

  其氣仁和,其神德厚,其意守正,其念辟邪。

  “高人,高人啊!!怎么會有這么心善的高人?”

  佘文悲難以置信,喜出望外,揉了揉眼,定睛再看。

  這一看,更是看得他心驚不已,那幾百個小牛犢子里面,原來還混入了好些個不是牛的“學子”。

  有一只插翅四耳小白熊,坐得離黑面月牙人最近,雖然通體雪白,但不知怎的,好像臀部頗有紅腫,滿臉苦兮兮的捧著一根藤條。

  有黑白花紋,雙眉潔白的老貍貓,如同老僧入定,盤坐不動。

  有黑狼蹲坐,蓬松毛茸茸的大尾巴繞在身前,圍住自己。

  有精壯的豹子,豹頭人身,雙手各舉著一坨巨大鐵塊,一邊反復蹲舉,一邊念書。

  還有面生獨眼的野豬,耳后有鰓的紅唇少年等等。

  佘文悲認識其中一部分,絕不是住在這里的,應該也是被夢中讀書聲吸引過來。

  另有一些他雖然不認識,但看著氣度也不凡,肯定不是鄉下普通妖怪,竟然也在乖乖聽書。

  “哎呀!我不該猶豫那么久的,來的這么晚,不知道還收不收人,縱是收人,也落在這些家伙的座位后面了。”

  佘文悲匆匆忙忙,滑翔下去,直奔那個講學的山頭。

  不過他在滑翔途中,心思又漸漸被另一種事物吸引。

  那是一種氣味,味道很淡,還有點陌生。

  但他偏偏又能感覺出來,那應該是……酒!

  酒的香氣!!

  一想到這里,佘文悲就感覺自己口中涌出了大量的唾液,連忙閉了閉嘴,生怕有口水流出來。

  好香的酒啊!雖然淡,也聞不出是不是烈酒,可跟夢中的香味真是相似。

  原來他夢中的酒香,也如讀書聲一般,是從這一塊地方傳出去的,不是他自己洞里的那些酒水。

  到底是先去拜見那位教書的高人,還是先……

  佘文悲心中還有些猶豫不定,但不知不覺,自己已經朝著酒香源頭趕過去了。

  那個山頭距離講學的山頭并不算遠,山腳下有一塊石碑,刻著三個大字,“小蓬萊”。

  他很快到了山上,屏息斂氣,小心翼翼觀望。

  這山上是一大片草地,好像都是最近才長出來的,青嫩欲滴,但草葉堅韌,被他這樣的巨蟒壓過去,也不會斷折,只是微微低伏。

  山頂草地中間有泉水。

  有一個發絲滄桑,頭戴銅箍,眼神卻很清亮的人,懶洋洋坐在草地上,背靠巨石,側面就是泉水,隨手拿著一根樹枝,在泉水里攪動。

  另有一個麻衣老者,坐在泉水對面,竹杖橫在膝上,捧書研讀。

  周圍也有百余只妖怪,種類繁多,看著蟒蛇到來,也見怪不怪的模樣。

  “是老佘嗎?”

  金紅色長裙的鹿角美人,從旁邊林中走出,輕笑著看過來。

  “還真是你,看來你也是跟蓬萊祭酒的緣分更深,先到了這里來拜會。”

  佘文悲認識這位:“離鹿坊主,這位是……蓬萊祭酒?”

  “在下蓬萊散人,如今姑且也是原道嶺的祭酒講師。”

  蘇寒山開口,轉頭看來,“你追尋夢中酒香而來,確實跟我的酒有緣,所以,你要學釀酒嗎?”

  佘文悲眼前一亮,連連點頭,就要拜下去。

  “慢著。”

  蘇寒山又道,“我這個人收徒弟,要學費的,不同的人,所收學費也不同。”

  “離鹿兒,你認識他,就給他講講,看看他交什么樣的學費吧。”

  離鹿仙子一笑,帶著老蟒蛇,先認一認同學。

  “那只金眼彪,彪悍兇猛,他的學費,是撲殺了十三頭作惡多端的虎妖。”

  “那幾只細腳曲頸鶴,學費是一起交的,是他們飛躍云霄時,在東海云霧山一帶采摘的靈藥。”

  “我的學費,是我親造的三十三根離火金簪法器。”

  佘文悲一邊跟眾妖打招呼,一邊也已經聽明白,學費是怎么個路數了。

  他又看見在場妖怪中,竟然還有好幾個修為低微,幾乎如同幼崽的,不禁想著洞中小蛇,是否該把他們帶來蹭一蹭機緣。

  佘文悲小心打聽:“聽這個意思,這幾位高人要在這里開宗立派,常駐這兒了?”

  “不是開宗立派,是重振原道嶺。”

  離鹿仙子還沒開口,就有一只貪聽多嘴的大耳猴,笑嘻嘻湊過來。

  “你不知道吧,聽說這個地方,本來就有個大門派,傳承了三千多年,到七百年前,才被滅掉。”

  他們距離泉水那邊,已有兩百多丈。

  但這點距離,怎么瞞得過麻九公的耳目,不禁抬頭道:“這小猴子又多嘴。”

  “小孩子活潑一點沒什么,教教就好了。”

  蘇寒山很喜歡這些小妖精,笑著說道,“再說了,我們說的話,若真不想他們聽見,他們也根本聽不到。”

  麻九公也笑了:“那些成熟妖怪對我們還有點戒心,這些小妖,倒是非常喜歡你,也好在他們不知道,有很多夢中聞到酒香的妖怪,都已被燒死,形神俱滅,否則怎么敢在你面前這樣跳脫?”

  “我用陰德夢境法門,傳遞酒香書聲,會被燒死的,只能說明他們陰德是負數,而且還負的很大。”

  蘇寒山不以為意,“這也只是做正事的時候,順手做的一點小事。”

  “目前來看,有這許多妖怪來投,原道嶺蒸蒸日上,百日之期到來的時候,也足以激發七百年前那位院主的后手了。”

  百日,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是個很微妙的時間。

  玄門煉氣,有百日筑基的說法,是說人一開始練武,要先選定一個地方,擇定一個功夫,堅持一百天不松懈,才能夠初步的養成習慣,心思體力都用在練功上。

  這一百天到底練出了什么樣的實力,先不去提。

  有了這個好習慣,才是將來漫漫武道長路上,甚至是人生任何事業上、愛好上,都必需的,真正的一個根基。

  佛門禪宗,也有“百日開悟”之言,某人接觸佛法,學習一百天之后,要能感覺到自己是喜歡佛法,而不是被別人要求學習,這就算是與佛有緣,真正開悟。

  如果一百天還感受不到喜歡,那就是無緣之人,不該出家。

  儒門教化,則有“百日見風”之說。

  前往一個風俗不同的地方開書院,講學收徒,只要一百天,就能看出當地對你這個書院,對你這個人的反響。

  看得出你能不能移風易俗,破除陋習,去蕪存菁。

  百日有成,則將來多半能有大成。

  百日不成,將來多半艱辛,甚至適得其反,引起當地對這類講師的不滿偏見,為后來人還多添了阻礙,所以不如直接撤去。

  很多人都以為,當年原道嶺被秦朝東征大軍滅門,死得很徹底。

  但七百年前那位院主,真實身份,是投入儒門的狐貍精,還是一尊天生九尾的狐仙,并未輕易喪命。

  那院主歷經許多波折后,還是在原道嶺遺址,留下了自己的遺產。

  倘若有續接道統,重振聲名的希望,百日期滿的時候,新一代的院主,自然能夠收獲前人遺贈。

  “包道友,絕對能成!”

  麻九公的信心很充足,“近日我已經能感覺到,那位白狐院主遺留之物,逐漸被喚醒了。”

  “這是整個計劃的第一步,還有你這位意料之外的強援,也在這里坐鎮,當然不可能出任何差錯。”

  “順順利利,百日期滿后,只要等著純狐一族的人上門就行了。”

  蘇寒山點了點頭,并未多說什么。

  他現在主要的興趣,還是放在東洲地脈上,琢磨新的酒方。

  但在這淵界人間,卜算之法之所以被人詬病,就是因為上古以來,無數強者都被困在這個世界,種種氣息因果,直接間接的牽扯,太過復雜,誰都不可能算清。

  麻九公當然也算不到,那位白狐院主的遺產復蘇時,到底又引起了何方人士的關注。

  同樣在靈洲之上,大約三萬里外。

  青山雄踞,石闕林立,宮殿羅列,正是靈洲一大勢力,羊盤教所在。

  羊盤教主正跟師弟在花園中飲酒,忽然神色一動,站起身來,眺望遠方。

  “師兄,怎么了?”

  那師弟頭上雖有羊角,卻是個方臉,濃髯如鐵,不怒自威,似乎在眉宇之間,時時刻刻都深藏著一股龐大怒意,在外面也有個尊號,稱做“吼日尊者”。

  羊盤教主跟這師弟是生死之交,略一思索,也就說出心中所想。

  “師弟,你可還記得原道嶺?”

  吼日尊者回憶片刻:“是我們祖上曾經滅掉的那個儒家分支?”

  “不錯。”

  羊盤教主深沉道,“原道嶺有了變故。”

  當年率領大軍,滅殺原道嶺的那位秦軍大將,除了是兵家高手外,其實也兼修儒家之法。

  他那一脈儒家功法,有個最玄奧的秘術。

  稱為“九世恩怨一線牽”!

  九世之內,所有與自家有恩怨的活人死人,遇到大的變動時,修煉這套秘術的人,都會有所感應,見機行事,獲取好處。

  后來秦朝崩潰,這位大將后人因為當年樹敵太多,不敢以原本身份行事,靠著人妖混血轉胎之法,利用半妖身份,建立了羊盤教。

  他們這一家本來復姓“公羊”,轉為妖族之后,單姓一個“羊”字,倒也并未令人起疑。

  “區區一個儒家分支,當年滿門上下都死絕,如今就算有點變故,又能如何?”

  吼日尊者不以為意,“師兄若是不放心,我過去看一看。”

  “不可!”

  羊盤教主制止了他,“你實在是小瞧了那個書院,有些史料,你可能沒有留意。”

  “原道嶺的最后一代院主,其實并沒有直接在大軍絞殺之下身亡,而是離開了靈洲,要報復整個大秦,竟然潛入了中土腹地,伺機而動。”

  “后來當真被他等到機會,選中一位亂世強人,以狐族秘法,為他大壯聲勢,收攏兵馬,也就是后來,秦楚之交,七王爭帝那個時代中的陳王。”

  “七王爭帝,大秦已經四分五裂,衰亡無日,可惜他選錯了人,陳王終究也敗亡軍中,他這位屢次轉戰大荒,興風作浪的王者半師,到那之后才拖著重傷,回歸靈洲,真正的失去了音訊。”

  “如果我所感知的不差,他極有可能,利用狐族的巫道制香秘法,將自己全盛時期的八階大虛空秘境保存了下來,人雖已死,秘境……怕是至今仍未衰落多少!”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