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升龍城,
昏暗的天空下,細雨連綿,
軍事地圖前,眾將都望著正在部署的王寅,
作為方臘將來的“兵部尚書”,王寅是有本事的,不是簡單的知曉文墨,
因為即便是張誠,都對他軍事敏銳,感到頗為欣賞,
果然,能在歷史留名的人,都不是籍籍無名之輩啊!
“打占婆的話,對朝廷來說,我們不占理,更不占道義,但牛吼蠻,我們卻能直接動手,因為此地與交趾和大理接壤,拿下這里,我們有充足的邊線,能對大理發起反攻!”
看著下方的眾人,王寅認真道:“大理段氏,雄踞滇南,卻只是固守本土,早已經失去爭斗之心了,我覺得,不需三年,足以拿下.”
而就在王寅的話說完,張誠沉默片刻道:“先打牛吼蠻,再破金齒諸部!克復南疆!”
“是,將軍!”
聽到張誠的話,眾人紛紛嚴肅起來,
會議散去,魯智深向著外面走去,詢問身邊的武松道:“武松兄弟,將軍這般開戰,不會被朝廷追究嗎?”
“魯大哥放心,誠哥兒在朝中有人,說不定這次克復牛吼蠻,咱們還能撈上些許功勞呢!”
滿臉笑容的看著魯智深,武松對于張誠“上面有人”的事情,可是百分百的相信,
畢竟誰敢相信,猶如邊鎮“節度使”的張誠,派來的監軍居然是自己人啊!
籌備著糧草作戰,張誠也開始放寬募兵條件了,
即便是交趾本地人也能從軍,甚至一旦合格,就能從三等農奴,直接躍升為二等民!
至于最低等的奴隸,則是昔日對抗宋軍,從而戰敗的李朝士兵!
對于宋軍的募兵消息,交趾人也是十分激動,
畢竟跟宋朝對著干,他們已經知道下場了,那就是連殺帶埋,一個不留,
現在稍微有點甜頭,他們怎么能夠不感激呢!
承宣使府,
梁安在得知要動兵的消息,也是焦急的趕來,
望著張誠正站在地圖前,梁安上前開口道:“誠哥兒,出了何事,我怎么看見將士們在準備出征呢?”
“我打算攻克牛吼蠻,將南疆重新穩固一下,繼而再打金齒諸部!圍困大理”
說著,張誠將偌大的地圖畫了一個圈道:“等我們兄弟將這里打下來,大宋南疆,將再無戰事,百姓們也不用擔驚受怕了!”
聽到張誠的話,梁安卻是驚愕道:“可這是擅自挑起兵釁啊!”
“這就需要兄弟你來幫我了!”
對著梁安開口,張誠走到一旁道:“我需要你奏寫一份戰報,言明牛吼蠻和金齒諸部,對我交趾野心勃勃,正欲發動戰爭.”
震驚的看著張誠,梁安錯愕道:“可這不是?”
“假的?對吧?”
滿臉笑容的看著梁安,張誠拍著他的肩膀道:“不過,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呢?”
“你我兄弟,此刻正年輕,何不去搏個青史留名呢?”
來到地圖前,張誠指著上面道:“打下牛吼蠻和金齒諸部,我們兄弟,必定能在史書沾上兩筆,難道這不是你想要的嗎?”
聽到張誠的話,梁安此刻也是深呼吸起來,
因為對他來說,這種名利,實在是太讓人激動,
自小入宮,梁安在拜梁師成為干爹后,就已經衣食無憂了,
而他畢竟是一個太監,傳宗接代已經不可能了,那剩下的只有“名”了!
想想史書中,能留下他梁安的名字,他就忍不住的青筋暴起道:“能打贏?”
“我不會讓兄弟失望的!畢竟當初,我可是率領著廂軍來到交趾的!”
對著梁安開口,張誠的眼中滿是自信,
打其他人,張誠或許要考慮下,但打牛吼蠻和金齒諸部,他則是手到擒來,因為大家都是膠己人啊!
有什么能比他這個“自己人”,更讓眾人驚愕的!
在古代,如何判斷“自己人”,血脈,還有就是方言 畢竟你即便長得再像,說不出“自己話”,也不足以讓同鄉信你,
但如果你要是黑奴,那就抱歉了,畢竟你特么說的在正宗,那也是“雜草”的!
募兵交趾三萬“廂軍”,張誠已經向朝廷報備了,書信也抵達了兵部和樞密院,
對于這種邊遠地區的“廂軍”,其實大多數官員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因為“廂軍”不屬于正規軍,只能算作是勞役!
因為他們不負責打仗,只能當做“運輸隊”使用,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張誠,能用“城破不封刀”,來徹底激起華夏人骨子里的兇狠!
華夏人能打嗎?當然能打?
因為五千年的歷史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在和平年代,他們會因為環境選擇放下兵戈,
可一旦戰火開始蔓延,甚至是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那就徹底解開了枷鎖,以文明傳承為脊柱,以子孫后代不受屈辱為理念,徹底開始陷入瘋狂!
這也是游牧文明,幾千年來,即便是入主了中原,也最終會在同化,或者戰爭中徹底消亡的原因。
因為在星火蔓延的璀璨之際,總會出現那個命中注定的英雄!
華夏:我放下刀,拿起鋤頭,并不一定是種地,也有可能,是為了埋你!
羯族:這就不得不提,某人被牙門將梟首的事情了!
石虎:.
半個月后,牛吼蠻,
崎嶇的山林間,悍不畏死的交趾廂軍正拼命的向上沖去,
因為只要能梟首十員,他們就有成為宋人的資格,再往上,他們甚至能擁有自己的土地,田糧,以及是曾經可望不可及的女人.
對于戰士,張誠一向是仁慈的,因為只要你能打,他會給你一切,
“放箭,放箭!”
歇斯底里的怒吼,牛吼蠻的洞長咆哮起來,
不過面對烏泱泱的交趾廂軍,他們的箭雨則是顯得微不足道,
而就在大宋對牛吼蠻,金齒諸部開戰后,其余的諸國都紛紛驚恐了起來,
因為天國上朝的大爹,終于開始認真了嗎?
占婆國,王宮,
看著下方的官員,國王則是立馬道:“快,立即將質子送到宋國去!”
“王上,太子如今只有三歲啊!”
聽到占婆國王的話,官員們都傻眼了起來,
“三歲也得送!”
望著官員這么說,占婆國王能不心疼嗎?因為他只有一個兒子啊!但他現在更怕宋朝的刀兵砍到身上啊!
對于千百年來,都知曉天朝大爹可怕的藩屬國來說,你不送質子,不朝貢,那就是不服,不服就得被打!
所以遇事不決,先送質子!
這是將來,為什么華夏建國后,曼谷會送質子的原因,
別問,問就是千年來,這套路他們太熟了!
曼谷:質子是吧,我一次送倆,主打一個懂事?
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