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01章 一個文藝青年之死

  《上映兩周票房突破5億,刷新華夏文藝電影票房新紀錄!》

  《陳瑾主演電影總票房突破27億,成內地電影票房最賣座男演員!》

  《程龍自導自演主旋律電影遇冷,上映一周僅拿下1500萬票房!》

  《李聯杰黃圣衣今日首映,預售與零點場雙雙滑鐵盧!》

  僅僅只過了一天,媒體就開始報道起了國慶檔的幾部電影票房情況。

  特別是程龍和李聯杰雙雙撲街的情況,這顯然是不多見的。

  《辛亥革命》票房不好還可以推到主旋律大片太多的緣故,《白蛇傳說》零點場只拿下了2.72萬,外加預售212萬,這就有些未免太說不過去了。

  幸好目前揚子家確實有錢,他也想把自己的小嬌妻捧上位,明顯微博、幾家門戶網站開始營銷發力。

  他應該是準備賭國慶檔7天的票房逆襲。

  眼下這個節日看電影的觀眾,還是非常多的;小春節檔的既視感,也是各家大片的兵家必爭之日。

  而今年的國慶檔,確實也沒什么厲害的電影跟《白蛇》競爭。

  原本最大的對手《辛亥革命》已經掛了,《畫壁》也只比《白蛇》晚上映一天,不過看著《白蛇》、《辛亥》還有堪稱今年最強黑馬的《人生大事》紛紛在那廝殺,《畫壁》的出品方顯然也有些看不下去。

  他其實比《白蛇》都早上映2天,25號就開啟了點映,但口碑褒貶不一。

  所以揚子才會感覺,《白蛇》國慶檔應該還有希望。

  豬隊友太多。

  最強的對手,幾家都怕的《人生大事》,已經上映了快半個月。

  按照正常的走勢,哪怕是黑馬,2周后票房也會開始滑落,所以國慶檔第一天的排片,三部電影居然都拿到了差不多的份額。

  都是20上下浮動,而《辛亥》則只有13,其余一些國慶檔的片子,基本上已經淪為炮灰。

  原本的時間線,《李獻計》就是在這個檔期,郭忛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挫敗。

  他電影的硬實力可能是這個國慶檔最高,但目前華夏內地的電影,營銷為王。

  《畫壁》和《白蛇》線上線下都開足了馬力,紛紛在那宣傳特效和畫面;程龍可能也想搶救下,但無奈主旋律現在是真的不吃香了。

  “瑾哥,我們要不要也宣傳下?”

  一大早,趕往學校的陳瑾,就接到了陳宿的電話。

  這幾天老陳好不容易睡了幾個好覺,因為《人生大事》的票房肯定是穩了;但誰都沒想到,《人生大事》的走線能這么傳奇,第二周比第一周更多。

  那勢必,國慶檔顯然也得爭一下。

  哪怕每日拿個1000萬,國慶七天也有1個億,換誰都肯定會沖一沖。

  “搞!”

  “但不要找網站和媒體了,我們弄票補,找各家團購網站合作!”

  “還有就是微博,找些影評人、大V宣傳下我們電影票的折扣優惠!”

  吹得太多,不如給觀眾真正實惠。

  《白蛇》和《畫壁》受限于特效,所以票價居高不下,還拿了很多3D影廳;陳瑾顯然是農村包圍城市,把票價打下去,或許能收到奇效。

  本來口碑就好,票價還便宜,那觀眾們肯定會優先選擇。

  哪怕只是一部文藝片。

  前期5個億的票房已經保證了《人生大事》的收益,那接下來哪怕每張票補貼5元,也完全承受得起。

  關鍵各家團購網站的廝殺目前也已經快要進入尾聲,幾千家團購網,現在已經死了90,還有一些在那強撐;而頭部的幾家,完全就是財大氣粗,坐享著爭山頭。

  嘀嗒算是被陳瑾逆天改命,目前成了票務賣的最好的一家。

  而美團、糯米幾個背靠大廠的團購網,則是綜合業務比較強,線下的團購、優惠比較受歡迎。

  但要論app用戶量,嘀嗒應該是一騎絕塵。

  票務眼下是他的優勢,也是基本盤。

  所以如果合作補貼的話,可能單票只要劃到23元,而且還有新用戶注冊的各種福利。

  這個國慶檔,除了幾部電影在那拼命吆喝之外,團購網顯然也得做各種各樣的活動。

  這對于票房的增長,當然是很有利的。

  當然,《人生大事》的工作日單日票房,確實是已經開始回落。

  跟原本時間線的上映曲線差不多,目前在2000萬左右浮動。

  但即使是這樣,也比《白蛇》和《畫壁》多,更遑論《辛亥》!

  《白蛇》因為預售和零點場不理想,排片驟降,所以首日只拿下了412萬的票房;《辛亥》已經降到單日200萬不到,而《畫壁》今天的首日,可能要比《白蛇》好一些。

  市場分析500600萬之間。

  所以真正的票房落差,現在就在國慶檔前兩天。

  如果《白蛇》和《畫壁》能沖上去,票房可能還有救;但如果《人生大事》依舊強勢,拿下日冠,那這兩部片子,其實也很危險。

  原本時間線這兩部電影靠營銷,硬是在國慶檔紛紛卷了1個多億。

  哪怕評分一部比一部差,但沒什么其他電影可看。

  但現在,《人生大事》算是一枝獨秀。

  票房口碑評分均創下近幾年的文藝片新高,而且還有威尼斯兩個獎項的加持。

  《白蛇》和《畫壁》……確實很懸!

  跟陳宿說了下營銷的事后,陳瑾就掛斷了電話。

  這學期,陳瑾來北電的次數,真的是屈指可數;班里更是就上了2天課。

  不過這一次陳瑾不是去表演系,而是戴著口罩朝著導演系走去。

  田狀狀已經給他安排好了導演速成的課程。

  每天跟導演系的學生一起上課,可能這節課是11級的導演系新生,下一節課就是09級的碩士班。

  就是不局限哪一屆,而主要是以上什么課為主。

  這些課程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讓陳瑾能盡量快速的上手導演。

  而且很多的理論課程,對于目前的陳瑾來說,確實也沒有那個學習的必要,因為他有實際的拍攝經驗,所以肯定只學實用性,那什么《電影鑒賞史》、《大學英語》等等,顯然是不需要的。

  “視聽語言……”

  陳瑾找尋著這節課的班級,他不知道這節課是哪個班在上。

  他只有課程表和時間。

  走進教室,課程還未開始,好些個學生已經坐在那,有的在聊天,有的在寫寫畫畫。

  人不多,就12個人。

  很多人以為導演系的學生很輕松,其實非常的廢人。

  課程比較全面,且需要讓學生出很大力。

  你如果沒什么拍攝經驗的話,那就得按照北電的規范課程學習,可能還得有選修,甚至有書畫、畫畫等課程。

  導演系的學生都知道,你考了這個專業,其實很難劃水;單看課程容量,和所有大學專業比也算很艱難的,反正加上選修,大一下學期基本上是每天早八晚九。

  大二和大三每天除了上課就是睡覺。

  導演系學生最突出的一項重要能力,其實是抗壓。

  訓練方法可能……就是在日常的上課里累成狗叭。

  “最近上映的幾部新片,你們去看了嗎?”

  一個學生悄悄在那問著。

  陳瑾不動聲色的在班級后面坐了下去,他不遠處有個長頭發的學生在那低著頭瘋狂敲擊著鍵盤。

  看樣子好像是寫劇本和或文字稿。

  “就看了主任的《人生大事》,拍的真頂!”

  “《人生大事》肯定要看的,其他幾部我看網上口碑很差啊!”

  “程曉東好好的武指不做,又開始導起來了,他《冒險王》后撲了好多部了吧?”

  “都撲的,還不如專門給國師當武術指導!”

  “哈哈哈,那個《畫壁》的導演也不行啊,《畫皮》除了畫面還有啥?”

  “這貨還要拍《四大名捕》呢,三部曲,學好萊塢……”

  “這些個香江導演,其實都是一招鮮,等哪天觀眾看膩了之后,他基本上就翻不了身了!”

  導演系學生聊天的日常,顯然就是時下流行的電影和導演。

  他們雖然自己導演的能力不行,但不阻礙他們指點江山,把所有導演的缺點都指一遍。

  說的有錯么?倒也沒有。

  但真正的好導演,確實是太稀少了,尤其是導演門檻文化普遍不高的情況下。

  陳瑾倒是聽得有趣。

  有一種聽半專業人士在貼吧里大殺四方的感覺。

  年輕人確實是精力無限。

  叮鈴鈴!

  上課鈴響,幾個學生才回到了各自的座位,負責視聽語言的老師已經走了進來。

  他先是看了眼坐在后排的陳瑾,沒有刻意介紹,就開始上起了課。

  應該是田狀狀交代過他了。

  陳瑾聽得倒是很認真。

  《視聽語言》這門課程,陳瑾還是要學的。

  影像、聲音、剪輯等方面,都跟這門課程有關,我們所熟知的各種鏡頭調度的方法,和各種音樂運用的技巧,都在這一門學科之中。

  陳瑾還帶了一本筆記,偶爾記一下重點。

  不遠處那個剛剛上課前寫稿的學生,這時也是在那聽著課,眼神的余光中,突然發現了同一排多了一個人。

  “嗯?”

  胡博眼神愣了下,長發遮擋的眼神看過去,只感覺陳瑾有些眼熟。

  但一時之間,倒是沒想出來。

  陳瑾當然也看到了他。

  起初陳瑾真沒怎么在意。

  可這家伙撩了下他的長發,露出那張略微有些清秀的臉后,陳瑾的記憶……一下子跟未來自傳電影里的一個新聞對上了。

  事實上,陳瑾會想到在導演系的班里,遇上幾個未來挺出名的導演。

  例如文沐野、韓佳女等等。

  但是吧,本科班出名的,還是太少了。

  陳瑾壓根沒想過這種可能性。

  碩士博士班更有可能。

  文沐野是研究生,郭忛也是。

  而且他們已經算是北電那幾屆,為數不多的天才導演了,就是北電歷史上,都很難出幾個這樣的導演。

  很多的導演,出名都是要35歲以上。

  30歲以下拍出爆款或者得獎影片的年輕導演,別說國內,就是放眼全世界,都少得可憐。

  別看國內導演系文化程度不高,但相對表演系來說,還是有很高分數要求的。

  但即使是這樣,優秀導演的產出也非常少。

  更別說年輕導演。

  所以2011級,哪怕08級導演系的本科生,成名也差不多要在20年之后。

  導演需要沉淀、學習,還有運氣和才華等等。

  這些硬性條件缺一不可。

  就陳瑾眼下的這個班,如果不是陳瑾認識身旁的這位,大概率這個班,未來能成為電視劇導演的,都沒幾個;更別說院線電影的導演。

  北電每一屆,也就12個,而且很多都不太出名。

  出名的北電這么多屆,也就幾十個而已。

  所以優秀導演的稀缺可想而知。

  目前北電整個導演系,算是學校冒大煙了,出了文沐野、郭忛幾個。

  可兩個人的處女作,都沒拿到什么獎。

  但是,陳瑾身邊的這位,這個本科生,處女作就造成了很大的轟動,更被譽為北電導演系近十年最出色的文藝導演,沒有之一。

  胡博!

  出生于1988年,于2017年去世。

  短暫的不到30年,留下了3本、3部短片,外加一部得獎影片。

  死的太可惜了。

  是自殺。

  被某位在國際上獲獎無數的第六代導演給逼死的。

  陳瑾也只是看過關于胡博的新聞和照片,還有他那部處女遺作的名字——《大象席地而坐》!

  這部電影的劇本,一開始被很多的導演和出品方看中,包括冬春影業的制片人劉旋。

  于是劉旋把這個劇本,給了她的丈夫王曉帥。

  王曉帥看完就感覺,這是一個三大電影節能得獎的本子,于是簽約開始拍攝。

  一開始的合作當然很順利。

  但拍完后,分歧就產生了。

  胡博堅持自己的作品創作,不愿意把4小時的影片,壓縮到2小時。

  投資方怒了,因為這代表著賺不到錢。

  所以要剝奪導演的名字,還有劇本的署名權。

  這也就意味著,《大象席地而坐》這部電影的任何一幀,都不再屬于胡博這個創作者。

  辛辛苦苦拍攝自己寫的故事的作品,最后不屬于本人,這本身就是一個笑話。

  但壓死胡博的,還是王曉帥的那條短信。

  “那個長版本很糟很爛,明白嗎?你以為別人是傻逼,看不出你那要表達的膚淺的東西?沖著空氣罵這個世界多操蛋這種笑掉大牙的表達?關于你的混亂,真的建議你去看看醫生。應該是病理性的了,要注意。”

  就是這條短信,把一個崇拜他的文藝青年,直接逼上了絕路。

  而這部4小時的電影,拿下了金馬最佳影片,柏林最佳處女作,亞洲最佳電影……無數的殊榮。

  甚至日本、歐洲的幾個電影節都入圍了最佳。

  當然,電影也因為胡博以死明志,所以沒能在院線上映。

  姑且王曉帥可能說的是對的,比如4小時變成2小時……但他后面的話,純粹就是侮辱人,侮辱一個后輩了。

  至少,陳瑾在看到這條新聞的時候,特意留意了下,而且看得是義憤填膺。

  所以,他才對胡博有印象。

  而也就在這時,胡博的眉頭不由得一皺,他也把陳瑾給認了出來。

  前些日子的威尼斯電影節直播,他是全程不落的觀看完的,而拿到影帝的陳瑾,他很有印象。

  不過他性格有些怪異,雖然把陳瑾認了出來,但并沒有顯得很激動。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