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81章 人生大事全球首映的排場

  《第6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正式開幕!》

  《史上首次!華語五部電影入圍本屆威尼斯主競賽單元!》

  《劇組集體亮相威尼斯紅毯,李聯杰攜手黃圣衣席卷歐洲!》

  《獨家爆料!田狀狀導演新作,有望成為得獎熱門!》

  《主演陳瑾和華夏9歲小演員趙金麥踏入紅毯,獲得全場媒體鼓掌稱贊!》

  僅僅一個晚上,華夏就已經刊登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諸多新聞。

  這一次威尼斯電影節參與的影人大牌有很多,相對于前幾年諸多“冷門”作品,和去年缺少真正有分量作品的尷尬,今年的威尼斯可以說是一個真正“有分量”的年份。

  僅就參賽影片而言,羅曼·波蘭斯基、大衛·柯南伯格、亞歷山大·索科洛夫、威廉·弗萊德金等國際大導演都帶著新作亮相。

  而“演而優則導”的喬治·克魯尼以及《生人勿近》導演托馬斯·阿爾弗萊德森和意大利本土導演艾曼紐爾·克里亞勒斯雖然相對導演資歷稍淺,但實力也絕對不容小視。

  可以說,這一屆威尼斯電影節的參賽作品品質,絕對是近些年來最高的。

  陳瑾也是昨天聚會后才從田狀狀那聽到的“噩耗”,入圍主競賽單元的影片,基本上都不是無名之輩。

  近些年來,各大電影節不可避免的受到電影商業化的有力沖擊,拿三大電影節之首的戛納來說,它越來越多的成為了一個電影大賣場。

  而柏林電影節則在政治題材上偏愛有加。

  威尼斯也不例外,不過更偏向于文藝。

  最近幾年,美國影片無論是參賽數量,還是獲獎情況,都比以前有所提升。

  這說明威尼斯也想通過美國出產的商業與藝術兼具的影片,來提升威尼斯入圍影片的整體水平,包括影片獲獎之后所能斬獲的票房能力,來向世界宣告威尼斯的市場價值。

  但是另一方面,威尼斯一直宣揚其宗旨是“電影為嚴肅的藝術服務”,評判標準為“藝術性”,因此被譽為藝術電影的大本營。

  在這種商業與藝術之間,威尼斯有時候也是選擇艱難,但這一次還是堅持了自己的原則。

  評審團主席達倫·阿羅諾夫斯基在昨天的開幕式紅毯上,只說了簡短的幾句話,主要意思就是,一切都向藝術讓步。

  算是定下了這一屆威尼斯電影節的基調。

  藝術!

  威尼斯要平衡商業和藝術的電影。

  而紅毯除了無數好萊塢和歐洲大牌影星亮相之外,華語影人也成為了紅毯最為特殊的一道風景線;本屆參加最小的一個電影人當然非趙金麥莫屬。

  嚴格的來說她實際只有9歲,走紅毯倒也不怯場,所以得到了很多媒體的稱贊。

  而最讓人無語的,則是黃圣衣。

  幾百米的紅毯走了將近10分鐘,差點被威尼斯主辦方所驅逐。

  陳瑾反正是覺得挺丟臉的,關鍵未來好像很多女星紛紛效仿;當然這般蹭紅毯的也不是只有她一個,好些個沒名氣的歐洲女演員,也都走的很慢。

  她也是跟其他人學的,后世范兵兵、張馨雨等人,也都是毯星博出位的代表人物。

  事實證明其實還是有點用的,不然范兵兵怎么能成為三大電影節的評審?

  只能說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陳瑾雖然很鄙夷,但這全世界的名利場都一樣。

  你可以不喜歡,但演員有時候就得豁的出去,才能爭取到更多的機會。

  “走吧,輪到我們了!”

  田狀狀在那招呼著,一行人剛剛參加完《賽德克·巴萊》的首映。

  這是寶島入圍主競賽單元的影片,也放在了1號。

  看得出,片方還是很有自信的。

  陳瑾其實感覺電影拍的很好,導演魏德圣是目前寶島票房第一人,師承寶島電影之光楊德昌,華語影壇導演實力排名前五的高手。

  也得寶島能拿得出手的幾個導演之一。

  魏德圣上一部《海角七號》前年上映,打破了寶島的票房紀錄,拿下了5.3億新臺幣,人民幣差不多正好破億,轟動了整個華語圈!

  而今這一部《賽德克·巴萊》是他籌備了12年的心血力作,光投資就8個億,因為影片太長,所以分為了上下兩部,這一次參加威尼斯當然是全片,長達4個多小時。

  很多觀眾和影評人,直接看的提前離場;老外顯然欣賞不來這種電影,華夏文化他們不理解,更何況是這種原住民的故事。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是商業片!”

  “老歐骨子里還是看不起這種電影的!”

  田狀狀朝陳瑾說著,兩個人剛剛對這部電影也討論了一番。

  相比于他們上午看的另外一部競賽影片《殺戮》,觀眾和媒體的反響可謂是兩極分化。

  很顯然魏德圣自己都沒想到,精心準備了這么久的一部影片,內部看片會一致好評的佳作,到了歐洲居然水土不服。

  “但我感覺,《賽德克·巴萊》拍的更好!”

  “可能我心目中沒有文藝片和商業片的偏見……”

  陳瑾坐在影院內,還有半小時《人生大事》就迎來它的全球首映。

  “拍的太商業化了!”

  一旁的編劇阿成在那道:“其實如果偏戰爭片的話更好,應該去柏林參獎,威尼斯還是要偏文藝一些……”

  “柏林也不一定能拿獎吧?”

  陳瑾搖了搖頭:“這種反抗日本的電影,很少能拿獎的,要是二戰或者伊拉克戰爭這種,反倒是符合柏林電影節的政治正確!”

  “政治正確?”

  田狀狀聽著這四個字,不由得笑了:“也許吧,反正這部電影不太討喜!”

  “《殺戮》才是我們的最大對手!”

  上午主競賽入圍首映的第一部電影,得到了全場評審和媒體的一致好評。

  “不出意外,它會成為這一屆威尼斯的奪獎大熱門!”

  老田的觀點跟媒體人一致,要不是陳瑾有未來自傳電影查閱這一屆威尼斯電影節的新聞,他其實也挺看好這部片子的。

  導演羅曼·波蘭斯基是享譽世界的大師。

  三大電影節只差威尼斯就能三金大滿貫,老謀子比之都要遜色很多;對方還有奧斯卡最佳導演在手,四次提名一次獲獎,三大電影節得獎入圍無數,不僅在歐洲,全世界的聲譽都非常之高。

  陳瑾前幾天的酒宴上見過這位老爺子。

  但金滿貫的夢想威尼斯沒有幫他達成,按照原本的時間線,金獅大獎爆冷;所有人都以為《殺戮》可以一舉拿下,但最終居然顆粒無收,把老爺子都氣壞了。

  所以這部電影,陳瑾還真沒怎么放在心上。

  這種大師一般來說不會公關,因為驕傲。

  就跟張一謀不屑求人一樣,他們資歷擺在那,參獎都是給威尼斯面子,所以沒拿獎也很正常。

  大師不缺一個獎杯來錦上添花,而年輕的電影人則需要這個獎項。

  三大也正因為這樣,才會圈子越做越大,始終有新鮮血液擴充進來。

  幾個人在那聊著電影,很快就到了時間。

  田狀狀明顯有些緊張起來。

  原本聊電影的心思也沒了,起身朝陳瑾幾個道:“準備下吧,馬上觀眾要進場了!”

  “嗯!”

  陳瑾整理了下儀容,幫旁邊的趙金麥也打扮了下。

  編劇阿成、攝影師候勇幾個,待會兒也得上臺。

  五個人站在了影院的大屏幕下,不一會兒就聽到了進場的腳步聲。

  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人,威尼斯的觀眾,還有參加威尼斯的電影人,其他入圍影片的導演、主演等等,一個個拿著電影票走進了影院。

  陳瑾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

  新浪、騰訊等國內的媒體記者,《白蛇傳說》、《桃姐》的主演,李聯杰、劉德樺等人也坐在了前面幾排,還有賈章柯、婁葉等三大電影節的常客。

  婁葉今年也參獎了,可惜沒入圍,然后昨天拿到了開幕式后的展映,靠的是他電影的法國投資方。

  這也是婁大導演第一次拍法國電影,本想著打開國際市場,沒想到威尼斯都把他給直接pass了。

  實在是這貨拍的這部電影很拿不出手。

  陳瑾昨天看完后還覺得晦氣。

  《母狗》!

  這是婁葉的新片,國內叫《花》,講的是一個叫花的華夏女人,辭去在帝都當老師的工作,前往巴黎尋回男友的故事。

  講述了一個華夏婊子在國外的經歷。

  婊子不是陳瑾看完電影的謾罵,而是電影宣傳單上真實的賣點。

  而且這電影居然是根據原著改編,作者劉捷是旅法女作家,現在定居巴黎。

  陳瑾感覺是根據她自身的經歷寫的這部,特么的她還畢業于北電文學系,教了2年學。

  昨天自我介紹的時候,陳瑾都惡心壞了。

  幸好女主演是個法國華裔,要是內地哪個女演員演了這部電影,估計一輩子得被釘在恥辱柱上。

  這電影三觀不正倒是其次,拍的非常惡俗,各種大尺度揭示女主的下賤。

  真就跟電影名字一樣——母狗,婊子。

  法國人投資讓婁葉拍這樣的,其目的自然不言而喻,就是讓老外形成對國內女人的刻板印象;當然這電影其實也有寫實的部分,未來一些亞洲馬桶確實是跟電影里的花一樣。

  看到白人會坐地排卵。

  陳瑾也看到了老馬,他帶著威尼斯策展方和雙年展的主席,也就是威尼斯背后的老板,一起出現在了現場。

  這樣的排場讓很多的媒體人驚呼連連。

  看得出,《人生大事》確實是讓外界很看好,連威尼斯的兩大主席都來了,還親自拉了這么多人來助陣。

  評審團那就更不用說了。

  六個評審和主席悉數到場,前幾天的酒宴陳瑾都見過了。

  說實話,上午的《殺戮》和下午《賽德克·巴萊》的觀影陣容,都沒眼下來的有排場。

  華語電影人和媒體全到,外加入圍主競賽的導演和一些主演,例如喬治·克魯尼等等好萊塢大牌巨星;這當然不是沖著陳瑾來的,也不是沖著田狀狀。

  而是老馬,是馬克·穆勒的面子。

  媒體人消息也靈通,知道《人生大事》是熱門,外加稍微打聽下,也都紛紛趕來了。

  所以很多觀眾,居然都沒買到票。

  全場可以容納3000多人的電影宮影院,眼下已經坐的滿滿當當,一個空位都沒有。

  “真了不起,實權人物都來了!”

  坐在李聯杰身旁的崔保珠看著坐在那的很多老外。

  她參加過好幾屆的威尼斯,馬克·穆勒等人她當然認識,但也僅限于認識。

  明天的《白蛇傳說》首映,這些人肯定是不會來的,評審團也不會出現一個,因為不是主競賽單元的影片。

  他們只是通過威尼斯賣片打響影響力。

  但事實上,入圍主競賽的電影,也不是所有人都會到場。

  來一兩個評審已經足夠給面子。

  而且,這也不是有錢就可以請到的,得關系到位才行。

  在座的幾個人都很清楚。

  “應該是田導的人脈,他威尼斯拿過圣馬可最佳,柏林也得過大獎!”

  崔保珠另一邊戴眼鏡的婦女在那說著。

  這個女人就是《桃姐》的導演許安華,她身旁還坐著主演葉德閑,三個人是閨蜜,私下里關系非常要好。

  “那這次就是沖獎的!”

  崔保珠看了她一眼,許安華點了點頭:“我聽說,這次入圍了這么多部華語片,必定有一部能拿獎!”

  “那個策展主席跟你說的?”

  “他肯定不會這么保證啊……”

  許安華笑道。

  馬克·穆勒她也很熟,而且這一次《桃姐》,是老馬親自找的她,讓她參展。

  “那個策展主席是個華夏通,之前是亞洲選片人代表,國內很多導演跟他都很熟!”

  許安華在那說著,崔寶珠不由得瞪大了眼睛:“還有這么一層淵源?”

  “是!”

  “而且跟內地的幾個導演,關系最好!”

  “好像去北電進修過……”

  “難怪了!”

  兩個人說的是粵語,而此時田狀狀已經拿著話筒,在那介紹起了《人生大事》這部電影。

  老外都佩戴同聲傳譯的設備,可以切換好幾種語言,所以都能聽的懂。

  他們沒有看字幕的習慣,而且參展影片得保持原音,不能提前錄制各種英文配音。

  “我們并非以殯葬行業為獵奇噱頭,而是將其作為探討生死命題的載體!”

  “喪葬是最適合承載生死思考的符號,希望這部電影,能夠傳遞對生命的敬畏與珍惜,消解對死亡的避諱,呼吁社會正視殯葬職業的神圣性,并反思對從業者的偏見……”

  田狀狀在那侃侃而談,眾人其實對《人生大事》其實也有所了解,不過田狀狀這么說了,很多人其實腦海中,也會不由自主的想起一部同類型的影片。

  《入殮師》!

  “這個類型有點重復了,對評獎有些不利!”

  許安華推了推眼鏡,在那說著。

  “如果參考《入殮師》的話,評獎基本就不可能了吧?”

  “不會的!”

  許安華在那道:“要真參考《入殮師》,壓根都不可能給它入圍,應該兩部電影的拍攝側重不一樣!”

  “珠玉在前,要超過《入殮師》很難啊!”

  “這個要看劇本和導演能力了!”

  許安華看著田狀狀身后站著的阿成和候詠:“電影的班底很強,都是三大的常客了!”

  “演員……對,演員也很重要!”

  許安華差點把這一點給忘了:“這個男演員挺陌生的,不過我聽說去年拿了威尼斯最佳新人,應該演技很不錯!”

  “你說瑾仔?這個后生挺厲害的,他是出品人!”

  “電影他投資的?”

  許安華倒是不知道:“那這電影就不好說了!”

  投資方自己拍片,一般就是最薄弱的一環;實力強,是用不著這樣的。

  “他演技厲不厲害我不知道,但我們坐了同一趟飛機,這個小后生給我的感覺,挺深藏不露的!”

  “哦?是嗎?”

  許安華笑了笑,對于崔寶珠的眼光,她倒是相信。

  “開始了!”

  “這好歹也是對手之一……”

  許安華當然要認真看一下,倒是一旁的崔保珠和李聯杰,是沒什么壓力的。

  他們是友情觀影。

  啪啪啪!

  在全場所有人的掌聲之中,田狀狀陳瑾等人坐回了第一排的觀影區;整個劇院的燈光這時也突然暗了下來。

  《人生大事》的全球首映,正式開幕!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