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 道經烙印天地,破入羽化境

  真玄峰,玄法殿。

  泥丸宮,玄明元神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開啟眾妙之門,即顱頂天門,溝通天地。

  句句真言上天,字字道經入地。

  隨著《黃庭外景玉經》烙印在天地之間,寰宇法則嗡鳴,一道至高至深至妙至玄的氣機降臨求真觀,落到玄明身上。

  云床上,他身子陡然一激靈。

  一股前所未有的舒爽感襲遍全身,散入在四肢百骸,由內而外。

  玄關中,元神綻放晶瑩光亮,被磅礴道韻環繞,開始節節攀升,一雙眼眸流轉智慧玄光。

  道體內,浩蕩法力海奔騰澎湃,接受四面八方涌來的能量,開始急速上漲。

天地饋贈,大道造化  玄明福至性靈,心至慧生,腦海浮現這個八字。

  這一刻,他恍然大悟。

  《黃庭外景玉經》能夠完善天地本愿大道或者說有助于宇宙演化,提升世界品級,而自己靈機一動之舉,用元神溝通天地法則,契合了天地所需,《黃庭經》真正烙印在天地大道中,才獲得這般大造化。

  那道阻隔在他與天地大道間的屏障消失了,玄明從未像現在一樣看清這片大千,洞悉宇宙真理,他貪婪地汲取營養,用心參悟道理,體會萬物生老病死,感受日月星辰的運轉規律。

  這一刻,道無所拘,心無所束。

  玄明道行如春風化雨般草木旺盛生長,向陽而上,持續升高,法力也與時俱增。

  《黃庭外景玉經》烙印越多,天地饋贈越多,至高玄妙氣機包裹玄明,他沉浸其中,如癡如醉,氣運相連下求真觀眾道也分潤了部分造化,聽道悟道事半功倍,道行與法力增速遠超同階。

  甚至其他聽道者亦從中受益,發現心中道音更洪亮,道理更細膩,其中真意更深入淺出,只是隨著時間流逝,陶醉的他們逐漸皺眉。

  殿內殿外的聽道者開始吃力,發現明明心中道音洪亮卻難以捕捉,明明道理聽上去通俗易懂卻難以記住,有種水中撈月的虛幻,他們記下了道經字句卻要耗費成倍功夫才能理解。

  聽道者有種直面天地大道之感,道不可道,名不可名,看似簡單實則深奧,道音變得入微,道理變得玄妙,道韻變得隱晦。

  一個時辰后,練精修者最先放棄。

  他們已經跟不上節奏,只能一面熟記道經文字,一面借助道韻彌漫的環境修行,功行周天,頓時驚喜,發現道行雖難再提升,無法繼續參悟道理,但積攢法力、錘煉肉身與修習法術等變得格外容易。

  兩個時辰后,練氣修者開始掉隊。

  他們同樣一邊記住《黃庭經》內容,一邊修行神通或積攢法力,也發現了其中奧妙,喜出望外,抓緊修煉。

  當然,得了玄明庇佑,求真觀眾道與觀中靈獸比同階要晚上半個時辰醒來。

  入門三個多月的五代弟子與李自在借這場機緣引氣入體,他們聆聽了道音,吸收了道韻,也享受了一絲天地福澤,這些都化為眾人入道資糧,底蘊比同階強出一籌。

  特別是李自在,引氣入體時吞吐的靈機量是五代弟子的數倍。

  三個時辰后,講道接近尾聲。

  《黃庭外景玉經》已悉數烙印于天地中,功成之際,玄關元神下沉,降宮先天氣上涌,神氣與元氣交感相融,部分陰滓褪去。

  六千丈元神介于陰陽之間,身上多了一層薄膜,看上去像是陰靈長出肌膚,毫光生輝,仿佛上古神祇能頂立天地,神圣偉岸。

  一股強大威壓自玄明身上迸發而出,天地有感,衍生出日月同天道象,這股威壓雖只是驚鴻一現,但令聽道者們瞬間驚醒。

  五位練神大修也不例外,目瞪口呆地看向玄明,臉上寫滿難以置信,資歷最老的妙德羅漢牙縫里擠出兩個字:“羽化!”

  寧川大賢驚道:“大道賜福!”

  朝光真君苦笑搖頭,他跟玄明接觸較久,次數較多,曾數次聯手對敵,勉強算是好友,比其他三郡練神更了解這位后來居上的真君。

  知曉他悟性出眾,驚才絕艷,遲早會超過自己,可沒想到會這么快,普通大修至少要沉淀百年才能破境,可他用了多久?

  不到五年!

  我剛開始,你就結束了!

  要不要這么快!

  關鍵的是,境界穩固,毫不虛浮。

  這一刻,朝光真君對玄明心悅誠服。

  妙德、寧川與史崇明三位練神大修同樣知曉玄明突破練神僅數年,雖然震撼又羨慕,但他們并不嫉妒。

  《黃庭外景玉經》是能流傳萬古的經典,包羅萬象,玄明對大道的理解令他們自愧不如,他能獲得大道賜福并借此破境,三位練神意外又不意外。

  道無先后,達者為師。僅憑《黃庭經》,玄明道友就足以指點他們。

  閑月真君依舊面色清冷,只是她一雙明眸中偶爾閃過的光亮顯示這位坤道內心并不平靜。

  五位練神大修反應如何,玄明無心考慮,順利破境后,他睜開雙眼,問道:“眾道匯聚不易,可愿論道交流所得?”

  “善!”

  “道友此言甚合我意。”

  五位練神大修表態。

  其他生靈更沒意見,無論是講道,還是論道,都是他們賺了。

  聞言一笑,玄明抬手,指尖生輝,黑白兩色交織成淡灰色,有道理在光中沉浮,灰蒙看不真切,需要用心參悟才能窺見。

  看懂玄明用意后,五位練神大修相視一笑,各自伸出一根手指,佛光、浩然氣、法光、日光、月光交相輝映。

  其他生靈有樣學樣地抬手,指尖生光,圣胎、金丹、先天、周天、精花、玉液、筑基、陰陽,由練氣到練精,聽道生靈都參與進來。

  包括山雀妖紅豆、文鰩魚、靈鹿長壽、玄燕、魚龍等求真觀靈獸與被講道吸引而來的妖以及開啟靈智、凝練出第一道法力的飛禽走獸。

  也包括求真觀五代弟子與李自在。

  云床上,玄明手指微抖,灰光飛起,繞著眾修飛舞,所過之處,瑩光相隨,翩翩飛舞,跟在身后,練精境生靈的指尖光也被帶飛,成百上千的瑩光匯聚在一起,宛如星辰,又似螢火蟲群,璀璨奪目,唯美絢爛。

  當最后一個光點加入進來后,眾修有感,瞳孔中映照光亮,看到百千氣象,窺見眾多道理,彼此交織,大小交錯。

  他們專心參悟,理解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不同,深淺不同,可或多或少都有收獲。

  有人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有人放棄一棵樹,擁抱整片森林。

  玄明跟五位練神大修則全要,然而,因修為道行不同,后者只能參悟絕大部分,前者則包攬所有,見到眾多風景:

  儒的君子坦蕩,佛的慈悲為懷,法的執法如山,道的希言自然,武的嫉惡如仇,農的民以食為天……

  道有大小卻無高低。

  玄明不會過度高看練神之道,也不能輕視初入道生靈對天地的認知。

  秤砣小壓千斤,胡椒小辣人心。

  一天一夜后,論道結束。

  飛禽走獸行禮散去,靈獸們也各歸各位,賓客們紛紛告辭。

  玄明親自將五位練神大修與好友海奉明送至山腳下,轉身返回藏道峰。

  問道院,茅舍內。

  他盤膝而坐,整理這場真君宴的收獲。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