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五十八章 頂尖道脈,光雨罩北境

  鳳鳴聲響。

  一只六千丈火鳳展翼而來。

  蒼穹祥云都被火焰染成火燒云。

  緊接著,浮云山中沖出一只百丈玄鳳,正是玄燕,兩鳳相遇,鳴叫盤旋,在浮云山營造出一場恢弘的百鳥朝鳳異象,恭賀求真觀。

  百鳥散去,火鳳落地。

  一位衣著華麗的羽化鳳女取出賀禮,走向大殿,身后傳來禮賓真人的聲音:

  “鳳族送地階靈物火元石兩塊,恭賀求真觀晉升與掌教真人交接之喜。”

  嘶鳴聲起。

  一條白蛇穿梭虛空。

  白素英降臨。

  隨她登山入殿,禮賓真人聲音再起:“五仙道統送地階玄陰真水一瓶,恭賀求真觀雙喜臨門。”

  蒼穹泛起五彩霞光,虛空出現一個介于虛實之間的漩渦,一大一小兩只散發朦朧光暈的夢貘出現,分別化為一個清秀薄肌少年與一個梳著雙丫髻的胖女娃。

  正是夢郢與夢貘少主夢姑。

  他們都撐著傘,不喜歡白晝。

  行禮后登山,身后很快傳來聲音:“夢貘族恭賀求真觀大喜,送夢曇花釀兩壇。”

  破空聲響。

  一道劍光落下,化為一位雙鬢斑白的老人,身著麻衣,負三尺劍。

  等他登山,禮賓真人再喊:

  “劍湖宮送地階隕鐵一塊、地階五金靈丹一瓶,祝求真觀昌隆永盛。”

  馬蹄聲響,兩道紅衣身影落地、登山,正是紅雪刀神祖孫,不久后,阿鼻刀神、南宮春雷也來了,北地江湖三大刀神齊至。

  賓客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這才清楚不僅南方桃花劍神是玄明大真君,北方江湖一拳無敵同樣是他。

  八年游歷。

  廟堂、江湖、上古道統、古老種族,這位大真君經歷相當豐富。

  問道院,靈松樹下,竹椅吱呀搖晃,玄明只半開眼皮,瞅了眼這些遠道而來的賓客,略微錯愕,繼續合眼休憩。

  不用問也知道,肯定是李自在這小子自作主張,玄虛他們可不認識他們。

  真玄峰,大殿上,正熱情招待一位位練神賓客的李自在笑逐顏開。

  自家宗門晉升頂尖道脈,場面當然是越大越好,既是為了面子,又是為了震懾朝廷。

  昔日神道長城與鎮北侯府的經歷,他記憶猶新,不敢忘卻。

  浮云山晉升后,迅速膨脹的實力惹來大玄朝廷忌憚與窺伺,前兩年四郡新上任的監察神官均是練神大修,就可見一斑。

  以前是守護鎮龍陣。

  如今是防備浮云山。

  這種情況下只有求真觀實力夠強,人脈夠廣,大玄朝廷才不敢輕舉妄動,浮云山才能逍遙自在,繼續安心修行。

  這是他跟師叔們商議的結果。

  要么不辦大典,要么往大里辦。

  最好讓那位大玄皇主夜不能寐。

  當然,李自在也有點兒小私心。

  背靠大樹好乘涼。

  師門越名聲顯赫,他將來行走在外才會多些面子少些麻煩,裝……

  咳咳!人前顯圣才更有檔次。

  很快李自在臉上浮現一抹錯愕,旋即笑容更燦爛,皆因有些客人不請自來。

  以萬劍堂、抱劍樓兩大頂尖劍道宗門為首,昔日敗在獨孤雪劍下的新老劍神紛紛現身,送上重禮。

  恭賀求真觀大喜,同時借此表達感謝,否則,他們終生再難修劍道。

  天璇星君與天府星君也以私人身份前來。

  求真觀上下道人喜氣洋洋,玄虛等笑出一臉褶子,然而凡事不可能盡善盡美。

  總有些惡客不請自來。

  四郡監察神官便是如此。

  他們代表大玄朝廷攜重禮而來。

  因神道長城經歷,求真觀減少了跟朝廷的聯絡,連在天地院任職的玄陰、長安子等都辭職歸山,專心修行,壯大宗門。

  浮云山晉升后雙方關系更微妙,朝廷既想拉攏,又想打壓。

  這次朝廷來人,玄虛等心中不悅,只是伸手不打笑臉人,既然是恭賀,他們沒往外推,熱情迎接進來,面上不顯絲毫。

  隨著賓客越來越多。

  四郡賓客心湖掀起滔天巨浪。

  一個個勢力,一位位練神,已然刷新了他們對頂尖道脈晉升大典的認知。

  哪怕是朝光、閑月、妙德、寧川與史崇明五位練神大修都不平靜。

  十幾年前的真君宴,他們是頂尖貴客,如今已經降為二流,心緒復雜。

  四位監察神官更驚心駭神。

  這場景完全超出預料,哪家大宗晉升頂尖道脈都沒這等場面。

  僅練神便超過兩手之數,足以載入史冊,古來第一,求真觀已成圣地之下最強勢力之一,怪不得陛下心生忌憚。

  問道院,躺椅上,玄明看了眼四尊監察神官,直到他們頭皮發麻,他才嘖了一聲,繼續閉目。

  當當當!

  鐘響三十六下。

  聲波回蕩山林,響徹四野。

  萬里可聽,遍布祥云。

  時至今日,求真觀晨鐘暮鼓已是頂尖法器,由玄陽傾力煉制。

  是他煉器造詣的體現。

  大殿之上,賓客云集。

  玄明轉瞬消失,只剩躺椅搖晃。

  玄法殿,他無聲無息地出現在上首云床上,起身朝眾賓客稽首。

  眾賓客皆起身還禮。

  簡單說了幾句客套話后,玄明看向四尊監察神官,他們各自出列。

  一人張開圣旨,朗聲宣讀,大概意思是夸贊了求真觀,后正式承認求真觀為頂尖道脈。

  這是大玄神朝之主親筆書寫,法則加持,皇氣濃重,極具威嚴,言出法隨,玄讀完后,天降百丈石碑,求真觀三個大字古意森森。

  另一人手持玉冊,將求真觀添加到天下頂尖道脈集錄上,還有一人送上紫金袍,一人送上青玉帶。

  這是唯有頂尖道脈掌教與真君才能穿的顏色,還有另一種稱呼:天師。

  眾道稽首感謝,行道家禮,沒有跪拜,其他賓客也有樣學樣,這叫入鄉隨俗。

  等玄虛收了圣旨與紫袍玉帶,玄明揮動拂塵,神光萬道,霞彩紛呈。

  三尊大神顯圣:

  太乙救苦、勾陳戰神、中央黃角。

  “敬香,祝禱!”

  求真觀眾道在玄明帶領下焚香、祈禱、拜神,為四郡、為北境、為大玄眾生祈福攘災。

  香非普通香。

  而是每個道人書寫的香符。

  他們還邀請賓客們一起書寫香字,以此敬神,為生靈祈福。

  儒家字跡飄逸,武者鐵畫銀鉤,墨者工工整整,法徒四四方方。

  一顆心,一個字。

  浮云山上千字璀璨,萬香繚繞。

  三神居于濃郁香火間綻放神光,賜福送祝,太乙救苦神播撒甘霖,勾陳戰神加持勇氣,中央黃角肥沃土地。

  以浮云山為中心,四郡之地神廟綻放光彩,沐浴霞光甘霖。

  百姓百病全消,牲畜身強體健,亡魂得到煉度,被引入安魂司,十年之內,四郡將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杰地靈。

  哪怕是四郡之外,三神廟宇所在之地也賜下福澤,大半個北境下起光雨。

  儀式結束,賓客們重新落座。

  一朵朵云彩托著一盤盤菜肴與靈酒。

  菜肴是玄空所烹,他凝聚食神法相后,于此道上突飛猛進,已是四郡第一靈廚。

  靈酒是玄陽所釀。

  玄明拔開瓶塞,喝上一口,頓時愣住,這味道有點兒熟悉啊。

  看了眼笑呵呵的玄陽,他再喝一口酒,想不到這小子機緣不小,得了太平教那位酒大能青睞。

  觥籌交錯,你來我往,氣氛熱烈。

  酒足飯飽,萬眾期待的環節來臨。

  玄明盤坐云床,道音由心而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