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議既定;幻月也不啰嗦,當下在宴中宣布出兵計議,除了安排黃翎太子統率一萬八千精銳妖兵留守黎月澤老巢外。
自將余下雜畜走獸飛禽、精怪小妖萬余之數,并著金坳島眾弟子,麾下助陣的邪門左道人物,悉數出戰。
一時之間,寂靜黎月澤中,突兀鼓聲陣陣,諸色旌旗招展,鋪開數十里,密密匝匝,千里之內,各山各洞、妖魔精怪,兵如螻蟻出穴。
卻說遠在千里之外的硯谷,坊市熙熙攘攘,萬千散人匯聚交易。
山巒頂上,聚仙觀中,百余人,衣衫打扮有俗有道,皆靈光氤氳。
除了被抓的霽云公、裴靈明,還有受傷靜養的陳海外,赤髯真人為首,包括靈乾、靈玨、靈徹、靈妙等昆吾真傳皆在。
觀中氣氛沉重;正在商議如何救出霽云公和靈明。
這二人,一個位列昆吾真傳,玄微道中核心人物。
霽云公,亦是福德五老之一;教祖指派應星命之人,亦不容有失。
也就在妖族那邊起兵的同時。
道行最高的赤髯真人秦靈渺,最先察覺不對,面色微變,望向南方。
還在為如何營救霽云公和靈明而爭論不休的眾人見狀,先是一愣,也跟著朝南望去。
“靈渺師兄怎得南顧許久,莫非妖族之中,又有甚變故?”溫靈養等人,皆有些不解。
畢竟在坐之中,縱然昆吾眾真傳在內,多數道行不及通玄之境,縱然起身遙望,也發覺不得端倪。
惟有秦靈渺、盤靈芮、靈松、靈風等五老修成通玄圓滿之境,乃至有了幾分道妙之能,得以念頭眺望千里山岳,觀得虛實。
“我觀南麓之中,似有金戈之音響徹,然看不真切,應是有大能蒙蔽了我的念頭…”秦靈渺皺眉回說。
大家都不約而同,將目光望向盤坐閉目養神的靈乾。
姬靈乾似有所覺,睜開雙眸:“諸位稍待,容我來一觀究竟。”
言罷,伸右手捻劍指,抹過雙目眼瞼,瞳仁之中,泛金紫之氣,眼底神光迸射數尺。
好似鋒芒之利刃,令周遭生靈,氣息凝滯,莫有敢直視者。
卻是那幻月繼承妖族太古大圣神通血脈,練就妖師金瞳;而人族之中,亦有大圣神通。
姬靈乾亦練就人皇紫瞳;這門神通,繼承自太古三皇之一的玉皇血脈。若煉至大成;法眼一開,上能觀混沌虛無橫沙,下能察九幽寒溟,洞觀十類五蟲,飛禽走獸,皆如見掌上紋。
能發紫氣二縷,飛昂如電,可催破心神,專克一切仙妖魔怪心神道力。
此前以此術,克制幻月的妖師金瞳;使幻月心神衰弱,神通大損。
這種有別于一切攻伐護身法術的玄妙力量,極為難得;也因此,靈乾憑此神通,位列昆吾真傳第一人。
當然,那是在紀緣練就八卦爐之前。
靈乾眸光一眨,照破層層虛妄;千里之外,疊疊妖瞳光芒遮蓋,頃刻被眸光遁破,見得其中鱗甲映日,旌旗招展遮天。
不禁得冷哼一聲:“是那幻月老妖施法遮蓋天機,實則已盡起麾下兵馬,偷摸殺奔過來,想打我們個措手不及。”
“什么!!”眾人聞言,神色不一。
散人之中震驚愕然者有之,面露彷徨者有之;唯有昆吾眾真傳冷眼旁觀,見此形情,有冷笑不語者。
董靈衫向來是個不知怕的,聞言率先起身大笑:“這干妖賊,真當我昆吾無人乎?正好將他們一把擒下,一來給陳道友出氣,二來,倒省得咱們再殺上門去。”
堂中眾散人面面相覷,無人呼應。
倒是外間不少昆吾弟子聞言,皆按劍起身,數十人齊聲呼應:“董師兄說的對,前番陳師兄三人獨闖妖窟;受那妖族以眾欺寡,折了霽云公、裴靈明二位道兄,陳師兄也負傷而歸。正好替陳師兄報仇。”
一時聲震瓦檐,鳥獸驚飛。
“妖族來勢洶洶,必有陰謀,咱們必須早做打算。”有散人提出異議。
此言一出,有不少散修贊同:“是啊,前番醉道人陳海受傷,霽云公前輩和靈明道長又身陷魔窟之中,咱們連損三位能手,此消彼長,妖族猖獗,不可不慎。”
“再者,妖族有神煞星相大陣;論兵威,十倍于我等,我看,不如先退出硯谷,暫避鋒芒一時,待昆吾援兵趕到,再行反擊!”
“避個屁!”董靈衫怒聲呵斥。他環顧周遭,雙目一瞪:“是非爭端,盡在硯谷、黎月澤二地而已,失之,則失先機;妖族縱有能手,吾輩又不是泥捏的,怕個甚,若事不利,不過有死而已!”
那散人見靈衫目光銳利如劍,不敢再反駁,只將眼神望向上首赤髯真人,一副欲言又止模樣。
不少非昆吾出身的散數中人乍聽妖族大軍殺來,多有怯懦動搖之意,不過現靈衫這般模樣,也就都不好再說。
靈乾、靈妙等昆吾弟子冷眼旁觀,默然不語,將眾散人神色盡收眼底。
一時間,氣氛沉寂。
赤髯真人也是知道這些散修們的德行,趕緊打個圓場:“諸位道友放心,我等道兵雖少,然山下還有不少同道愿意效力,只要大家同心戮力,湊個八九千之數的道兵,不成問題。”
在坐這百十號人里面,除了靈乾等十多個昆吾真傳;剩下七八十號,都是散修之中德高望重之輩。
其實這些人,倒不是真個怕了而退縮。
這些人能來助陣,都是早年受過肇岳五老恩惠,或跟五老有很深的利益糾葛。
大家早就和昆吾統一了戰線,要不惜一切代價,干倒黎月澤妖族。
大家現在所顧及的,其實是山下那些多達上萬的小輩散修、精怪,在危急關頭,能不能聚起來,能不能信任。
萬一妖族大軍一到;山下那些慕名聚集起來小輩散修、精怪們一窩蜂的倒戈,或則崩了。
那僅剩下觀中這百個高端戰力,和幾百個昆吾弟子,那顯然是不足矣跟妖族大軍正面對抗的。
畢竟那妖族神煞星相大陣一開,星煞神光煊赫萬丈,山崩地裂,軍煞法域形成,泯滅一切道法,管你個人道術強弱,直接給你擦上就飛灰湮滅。
單人力量,面對這種軍陣,除非神通大到橫推碾壓,或肉身玄功足夠強勁,不然一旦陷入陣中,就難逃劫數。
只能趕緊跑路,先保存高層力量;等妖族大軍退走了,再回來占據硯谷靈脈,重新招兵買馬。
反正只要核心高層力量不丟失,硯谷五老這桿大旗還在,隨時可以再從南鄯、太岳等內地再源源不斷再吸引牛馬過來開疆拓土。
硯谷五老牛逼就牛逼在這兒,這五個老家伙,萬年以來在南鄯以南、太岳、肇岳等散修之中,一直苦心經營名聲。
比如什么‘不貪圖小輩寶物’‘平易近人’‘慈悲心善’‘有求必應’‘古道熱腸’…等等頭銜和各種美好傳說。
硯谷是散修心目之中的圣地,赤髯真人、霽云公、勁節公、松隱上人、竺風等五位隱世高人,是道德品質完美無瑕的前輩。
層層濾鏡加持下,積累出無與倫比的人望。
雖然,真正了解這五個老家伙的人都知道人無完人。
確實,這五個家伙風評確實還行,許多時候出發點也是好的,但也并不是什么完美無缺的圣人或者想象中那么高風亮節的前輩。
這些核心高層也都知道,昆吾所謂的不惜一切代價讓他們干倒黎月澤妖族,就是必然會有無數的底層炮灰淪為‘代價’。
現在大家分成兩派,所爭議的問題是;妖族真的殺過來了,力量差距懸殊的情況下,要不要先保存那些因為五老名聲和濾鏡,滿腔熱血聚集而來的底層‘炮灰’。
選擇疏散他們,然后大家集體跑路;等妖族退走,再殺回來,重新召集勢力,這看似懦弱,卻反而是比較有良心,最妥當的方法。
還是說,犧牲那些滿腔熱血的底層炮灰,強行把他們捻合成軍,正面跟妖族兵馬廝殺一場?
可那些散人自在貫了;軍陣之術顯然不如妖族精通,一旦上陣,可就真的是死傷枕籍。
從心而論,赤髯真人自然不愿意犧牲那些因為仰慕自家名聲,而聚集起來的底層散修。
但無奈,現在身許昆吾大教,加之深陷肇岳之爭,進則存,不進則死;他們五人,早就身不由己,一切行為都要聽昆吾大教的安排。
側坐的金釵婦人接茬:“妖族兵多,也不可能全部出來,多不過一二萬而已,咱們只要不出去浪戰,緊守硯谷,料也無礙。”
這是散人之中,有極高聲望的太岳嶺金釵圣姑,算是太岳嶺數百號散修的領袖人物。
金釵圣姑和赤髯真人此言一出,眾多散人出身的高手也就不好再多說什么,也算是做出了決斷。
至于昆吾弟子們,他們打一開始,根本不會有半點退縮的打算和選擇。
靈乾望向赤髯真人:“既然如此,那我們便速速召集山下那些同道,將他們捻合成陣,迎敵吧。”
赤髯真人頷首:“事不宜遲,也只能如此了。”
“好!”諸人轟然應諾。
片刻之間,商議既定。
赤髯真人一聲令下,聚仙觀前,十余弟子,敲響兩面金皮法鼓,轟隆隆聲震如雷,響徹方圓數十里。
咚!咚!咚!
一時間,鳥獸驚飛。
山下硯谷坊市之中,密密麻麻眾多或在交易物品、或在論法演武的修士,皆不約而同,望向山頂。
縷縷五彩遁光,從觀中飛騰而出,化作赤髯真人身形,身后昆吾眾真傳弟子,仙風道骨,齊聚落在云端之中。
本以為聚兵法鼓響徹,山下群修會驚慌失措。
然而,出乎昆吾眾人預料,伴隨鼓聲,山巖下、竹林中、亭臺中、坊市街巷邊,不少前來參加聚會散人修士排著隊列如一條條長蛇,涓涓細流般緩緩向谷中匯聚。
不一時,沿著寬百丈的谷底,排列長隊,密密麻麻人頭攢動,衣衫花花綠綠,手持各種兵刃,一眼不見邊際,足上萬之眾。
吵吵嚷嚷之聲,轟隆隆震天,竟還蓋過那十座法鼓之聲。
但此時見了赤髯真人身影和昆吾眾真傳身影浮現,底下那些雜亂吵嚷之聲,才漸漸歸于寂靜。
“前輩,今日觀中突然法鼓響徹,可是那妖族殺來了?”下方有修士御風飛起,遠遠的問道。
“不錯!南方殺氣滔天,妖族已聚兵殺來,還請諸位道友摒棄前嫌,一致對外,若殺退妖兵,肇岳珍奇,盡由諸位道友取用!”赤髯真人微微輕喝,聲音順著谷中飄蕩,傳到每個人耳中。
谷中修士,都是南鄯洲散修;多年來,或有受五老恩惠、或是玄門故舊,或是仰慕五老名聲,這數月以來,從三山五岳、九澤八荒之中漸漸匯聚而來的少年。
其中法力強者,不過百余年道行。
法力弱者,才堪堪練就道行,本領與人間俠客仿佛。
不過人卻不少,熙熙攘攘看起來無邊無沿,不下上萬之數。
他們多是十七八歲、二十歲許多青銳少年男女。
他們來到肇岳,平素在谷中,交易物質、或者借此盛會,尋求前輩指點關竅,給五老統一肇岳,壯壯聲勢而已。
此時乍聞妖族將來,大戰將起。
他們自然都是一片嘩然;不過也僅僅只是一瞬息的失措,待抬頭看到眾多昆吾仙長,和他們眼中猶如指路明燈的前輩高人赤髯真人等五老都氣定神閑,也就紛紛安定下來。
谷中就再次恢復寂靜。
赤髯真人見此,道袍大袖一揮:“諸位千人一陣,跟隨一位昆吾的道友為陣主,起法網、天羅,按九宮八卦,結成十陣。聽觀中金旗、法鼓號令,一起施法!”
“我與諸位昆吾真傳,作為陣眼,為諸位壓陣。”
聲音順風飄入每個人耳中,谷中少年們聽聞,高呼應諾,一時間,倒也士氣高漲。
在場昆吾弟子有數百人,皆著統一黃袍,其中還有十余位真傳弟子身著青紫袍服,極好辨認。
事先就以推出了八位法力超過千年的昆吾真傳作為陣主,領袖數百位昆吾弟子分成十隊,分別掌握旌旗、陣圖、法鼓、金鑼、法劍。
此時騰霧落下,很快就將谷中少年們分成十團,每一團千人,皆用風霧攝起,飛到硯谷四周百里。
不一時,三百里硯谷附近,騰騰青霧彌空,殺氣騰騰之間,縷縷刀兵神光映日。
卻是千人一陣,陣主掌陣圖;旌旗指號令,擊鼓為進、名金鑼為退。
八陣分定八方,按昆吾秘傳演九宮應星陣圖,結成大陣,名曰九宮八卦圖,將整個三百里硯谷照定。
在此陣之內,凡異教法術,不得飛騰;且神光應星煞,結法相,方能抗拒妖兵。
至于赤髯真人等五老,則坐鎮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