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表利江河中游之處,呂巖與惡蛟話不投機半句,拔劍便要降妖。
但見呂巖長劍斬出,有白光而去,欲要斬妖。
惡蛟見著呂巖果真敢拔劍斬他,心下一驚,但見那呂巖斬出的白光,頓感無趣,任由那白光打在他身上。
然待那白光打在他龐大蛟軀上,難以言喻的疼痛傳來,使他怒吼不止。
呂巖劍術傳自真人,而真人所傳之法,乃摘取自神通‘劍術’之中,故縱然呂巖無有甚法力,其劍術仍可斬妖。
惡蛟驚怒道:“你這無知老兒,竟敢傷我!”
呂巖說道:“但你作惡,便是當誅!”
惡蛟垂首以觀身中劍痕,他驚問道:“你是何方修行人,此劍術傳自何人?可是那龍虎山,武當山一類天下名山?”
呂巖持劍而立,說道:“我非傳自龍虎山,武當山那等之處,我乃跟隨廣心真人修行也!”
惡蛟問道:“廣心真人乃何人?我不曾聽聞!”
呂巖說道:“你乃是無知作惡之妖,怎識有道仙真?”
惡蛟十分生怒,遂不言語,張牙舞爪,朝呂巖撲了過來,大有要將呂巖一口吞下之勢。
呂巖見之,渾然不懼,抬劍朝其口中斬去。
惡蛟大驚失色,唯恐白光斬入口中,慌忙避開。
二人在河邊纏斗起來,呂巖持劍而斬,惡蛟張牙舞爪,呂巖修行始初,身懷緣法,今得真人法旨,劍斬江中惡蛟,惡蛟作祟多時,孽氣橫生,今惡膽新勝,一意禍亂生人,二人爭斗于江河邊,一時之間,竟不分勝負。
呂巖身中雖無甚法力,但其劍術乃真人親傳,自有不同凡響之處。
惡蛟作惡多時,正主早已蒙蔽,再者今為走水之即,最是虛弱,面對呂巖不同凡響的劍術,一時半會難以勝之。
卻說云霧之間,孫悟空等眾正領著三千天兵觀戰,一眾見著惡蛟拿不得呂巖,俱有些驚奇。
哪吒說道:“大圣,那呂巖卻有些本事在身,他法力淺薄,但劍術十分高明,憑著劍術能與那蛟,纏斗至今,十分了得。”
孫悟空笑道:“乃是我大師兄親傳,自有些能耐。”
哪吒說道:“不曾想乃是廣心真人所傳,若是廣心真人所傳,有此神威,實屬正常。若是那呂巖有三分法力在身,恐不消一二時刻,便可斬了那惡蛟,今時須纏斗,乃是無法力的緣故。”
孫悟空說道:“正是如此,正是如此。但依著下邊那情況來說,我等恐無須多加出手,只待那蛟露個破綻,呂巖這廝或可斬之。”
哪吒笑道:“大圣何以見得,那惡蛟會有破綻?”
孫悟空微微一笑,說道:“但其正主已教蒙蔽,乃是個二神亂心之相,怎會無破綻?”
哪吒說道:“大圣此言有理,且教我等看著,那呂巖能否勝了惡蛟。”
豬八戒嚷嚷道:“哥啊,你等卻要當心,莫要分神,若是呂巖斗不過惡蛟,須及時出手。”
哪吒好奇問道:“豬八戒,你怎個如此用心?昔年你保唐僧西行時,尚且不曾如此用心,今時照看此人,卻十分用心,甚是難得。”
豬八戒說道:“你這三太子懂些甚,此乃老爺教我所為,既是領了法旨,自是用心。”
哪吒笑道:“豬八戒你修行有進。”
豬八戒只道‘還好,還好’。
二人談說之間,孫悟空忽是開口,說道:“不妙,呂巖氣力不濟,或是要敗陣。”
二人聞聽,即是朝下方張望而去。
但見那利江河中游旁,呂巖與惡蛟的纏斗有了結果,呂巖終是落入下風,將要敗下陣來,非是劍術不高明,亦非有破綻,而是呂巖氣力不濟,身中法力淺薄,根本撐不住久戰。
孫悟空說道:“這般情形,卻該出手,如若不然,呂巖危矣。”
哪吒說道:“大圣,且消我去降伏那惡蛟,將那惡蛟降伏,卻是許久不曾降伏這等龍屬,該是教我去。”
孫悟空說道:“既太子如此言說,那便由太子前往,但請太子當心,莫教這惡蛟給傷了身子。”
哪吒大笑不止,說道:“大圣,何出此言!昔年你大鬧天宮前,我曾與你賭斗,雖有些不如你,但我亦非等閑之輩,區區一蛟,且看我抽他筋來!”
說罷。
哪吒一挺火尖槍,腳踏風火輪,身披混天綾,氣勢洶洶朝下方而去。
那江河之旁,呂巖氣力不濟,舉劍艱難,很難再與惡蛟纏斗,他心中暗道不妙,他未曾想到過,這惡蛟的氣力竟這般大,他遠不如惡蛟,這般爭斗十來合,氣力已是不足。
呂巖本要退去,但見著惡蛟張牙舞爪的纏著他,又見他身后遠處,乃是農田房舍,若是他這般退去,恐那惡蛟會追著他不放,到時候落入房舍之間,恐死傷之人,會多上許多。
若是不退,他命難存,若是退得,許多百姓性命難存。
此當如何是好?
呂巖心思轉換之間,便有了答案,他不可以退,但他下定決心,咬牙舉劍,便要再與惡蛟爭斗。
尚不等他再斬一劍,忽見天邊有金光陣陣,哪吒踏著風火輪而來,瑞氣不絕,火光四射。
那惡蛟似有感覺,戰戰兢兢的,竟不敢再向前來,轉身便要逃走。
“三壇海會大神哪吒在此!”
“孽障,你膽敢逃得?任你逃至天涯海角,我皆當誅殺你!”
哪吒踏著風火輪,竟轉瞬之間,行至那惡蛟身前,將其去路攔住。
惡蛟慌了道:“我乃東海龍王嫡孫,望請大神放我生路,我不曾作惡害人,明鑒,明鑒!”
哪吒罵道:“你還敢言說你不曾作惡害人!你今之罪行,已教齊天大圣上稟天宮,玉皇大天尊敕令我前來降伏于你!你還不束手就擒!”
惡蛟說道:“我乃東海龍王嫡孫,東海龍王嫡孫!”
哪吒說道:“莫說是你,如今便是東海龍王親至,我亦當將之降伏,押往天宮!再者,你如今這般言說,待此間事畢,我定是要前往東海,問罪東海龍王。”
惡蛟聽得哪吒這般言說,心中又驚又怒,竟不顧一切,張牙舞爪,朝著哪吒撲了過去。
哪吒見之,只將混天綾一蕩,惡蛟霎時教混天綾所束縛,動彈不得,再見哪吒火尖槍一挑,伸手一拽,竟將惡蛟蛟筋硬生生抽出。
惡蛟痛苦咆哮,失了蛟筋,終是無力回天,倒在江邊,喘息不止。
呂巖見著這等情形,如何不知乃是神仙相助,他即上前拜道:“修行之人呂巖,拜謝神仙相助!”
哪吒抽出蛟筋,握在手上,縱著風火輪而來,說道:“但你不必多禮,我乃奉命而行。”
說罷。
不待他有動作。
孫悟空與豬八戒齊齊按落云頭,行至呂巖身邊。
呂巖驚道:“二位怎個在此?”
豬八戒說道:“我乃奉老爺的命令,前來保你的,但猴哥乃是去天宮報信去了,今天宮知得此消息,故遣兵將而來,降伏此妖。”
呂巖聞聽,遂是面朝豬八戒拜得大禮,他不曾想真人在他離去之前,竟還派遣他人來護法于他。
此等恩情,他自當銘記于心。
孫悟空上前扯住呂巖,翻看一陣,方才安心,說道:“方才那惡蛟可有傷著你了?若有傷著,卻可與老孫說來,縱有萬般損傷,老孫皆可與你醫治。”
豬八戒有些不解,問道:“哥啊,你何時學過那醫學本領?”
孫悟空笑道:“老孫何時言說,乃是自學的醫學本領?你莫要忘記,老孫識得那天上老君兒,任是何般病痛,丹丸一至,定是病魔掃空,縱是性命丟去,亦可救回來。”
豬八戒聞聽,恍然大悟,說道:“原來如此,我道哥你無有醫學本領,原來是尋那太上老君,若是老君,自當可救治萬般。昔年我等途徑烏雞國,不正是那靠著那老君的丹丸,救治了那國王。”
呂巖拜道:“大圣,菩薩,我不曾有傷,望請二位安心。”
二人聽得呂巖這般言說,方才安心。
哪吒上前說道:“這般言說,他日空閑時,再談不遲,今當往東海去,大圣,望請與我同行。”
孫悟空說道:“當是如此。”
說著,其望向豬八戒,說道:“八戒,我當是要與三太子去往東海龍宮走上一遭,你且代我去與大師兄言說個清楚,莫教大師兄憂心。”
豬八戒說道:“老豬辦事,哥你但可安心。”
孫悟空聽言,扯住豬八戒的蒲扇耳,說道:“你這般言說,卻教我很不安心,但恐你犯渾,做出其他事兒來。”
豬八戒連連求饒,只說不會犯渾。
孫悟空松開豬八戒,望向呂巖,說道:“呂巖,但請你看著這呆子一番,若這呆子犯渾,你可獨自去尋我大師兄,與之言說,其定然來教訓這呆子。”
呂巖聞聽,朝豬八戒笑了笑,應了下來。
孫悟空得了呂巖答應,方才與哪吒共同離去,領著三千天兵,朝著東海龍宮所在而去。
呂巖與豬八戒二人則與白鹿共同離去,朝著那山中長亭而歸。
不消多時,二人回至山中長亭,面見了真人。
真人盤坐于長亭之中,笑著說道:“見你二人這般模樣,便知此行順利,可能與我言說?”
豬八戒自不敢隱瞞,備陳前事。
真人聽得言說,點頭不曾給予評價。
呂巖卻是拜禮,說道:“但有違老師之意,望請老師降罪,懲戒于我。”
真人問道:“你怎個有違我意?”
呂巖答道:“老師教我降伏惡蛟,但我無有那本事降伏,此有違老師之意。”
真人搖頭說道:“此間之事,我已是聽得,你能與之爭斗,已是實屬難得,你無罪也。但我有一事,卻是有所不知,你可能與我解惑?”
呂巖說道:“但請先生相問。”
真人說道:“我聞聽八戒言說,你氣力不濟,敵不過那惡蛟,但你卻不逃走,此乃何理?”
呂巖笑道:“老師,我身后乃是農田房舍若是我逃走,那惡蛟定然追上,但恐傷到周遭百姓,故我逃不得,只得與之爭斗。”
真人問道:“若不曾有人救你,你當是如何?”
呂巖沉吟少許,說道:“葬身蛟口。”
真人再是問道:“怎說?”
呂巖說道:“老師,但若我逃得,身后房舍農田百姓便遭殃,若我不逃,死者獨我一人,一人與多人之分,卻是甚易。”
真人笑道:“你卻不曾懼怕身死之危?”
呂巖說道:“若能保全他人性命,我自是不懼。”
真人點頭說道:“你心中卻有份大慈悲,實在難得。”
呂巖搖頭道:“無愧于心罷。”
真人撫掌大笑,說道:“好一個無愧于心,但有此言,你便有些修行在身。”
呂巖說道:“老師,弟子豈敢如此言說身中有修行。”
姜緣笑道:“身中有修行,非是必須要有法力才可,法力乃修行衍生之物,而非必須之物。”
呂巖似有所明。
姜緣再是說道:“八戒,正淵,我等且在此處再是等候一陣,待悟空歸來,我等再是一同離去。”
一眾俱是領命,在山中靜修,等候孫悟空。
話表東海之處,哪吒與孫悟空領著三千天兵而至。
哪吒朝著下方張望,笑道:“大圣,卻許久不曾到來東海,這東海龍王多有不待見于我,今時教見著我來,不知有多驚慌。”
孫悟空說道:“可是因昔年往事?”
哪吒點頭說道:“正是,正是。”
孫悟空抓耳撓腮,說道:“有聞昔年三太子下海凈身,抽了那東海龍王之子龍筋來作腰帶,以此與東海結仇,這般恩怨,已有許久,如今不曾消得?”
哪吒笑道:“卻不曾消得,只是平日不與打交道,他亦是不與我打交道罷了。”
孫悟空說道:“若是如此,此事可須老孫代勞?”
哪吒搖頭說道:“無須。我正是欲要見那東海龍王會是個何般顏色,且照常入得里邊便是。”
孫悟空聽得此言,只得依照哪吒所說,與其一同領三千天兵而入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