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姜紅英才知道這件事,一是她不想關注呂家那邊,二是哪怕屬于同一個鎮,文石村與水鳳村距離沒那么近。
從沈家走到呂家得兩個小時,騎自行車半小時多。
兩個村都不是在山區,村里小馬路貫穿,出門要么是騎自行車,要么是搭摩托車,再不濟可以走一段路,去大馬路上坐客車。
偶爾運氣好,可能會碰見村里的貨車出門,能招手搭一搭。大人給個五毛一塊的,一些小孩上學放學碰見,司機一般都會免費叫人上來。
還有每逢場時,會有三輪車出現,目的地是鎮上。許多村民都會湊到這個時候去趕場,因此比較擠,一車塞得滿滿的,能把小孩擠哭的那種,后面還能掛好幾個,全程搖搖擺擺。
這條小馬路還算平坦,只要不下雨就挺好。
但因為沒有鋪水泥,全是泥石路,一旦來一場雨,不管是蒙蒙細雨還是瓢潑大雨,都能給這條小馬路帶來災難。一腳下去,就是一腿的泥,上學的小孩很抗拒下雨的馬路,但也只能走。村里條條通大路,這個時候許多人就會選擇走那些小路,田坎。然而經常走的話,人多了也打滑,稍不注意就會一個踉蹌滾到田里去吃泥。
傳說每一塊挨著通往外面世界路的田,都摔哭過小孩。
姜紅英的問話,把沈家人都驚了下。
什么,呂家開了養雞場?
沈明強目光落在沈勛的身上,仿佛在問,你天天和呂凌在一個石場做事,就沒注意到這個?
沈勛尷尬,他根本沒和呂凌搭話,有心搭,可呂凌過來拉石頭的時候,見到他都是一副冷漠的樣子,肯定還在氣老三跑了的事情,他哪里敢湊上去找罵啊。
再說,他就沒別的事情嗎?最近石場來了個做飯的女的,長得水靈靈,沒事他都到那邊去逗人玩。
呂家居然開了個養雞場,有點東西啊。
沈勛又忍不住在心里罵一句,那個棒槌老三,要是他倆交換一下該多好?老三如果不跑,多少是能跟著呂家沾點光。
這下好了,呂家不打他們就是好的了,還想沾光,簡直是妄想。
阿蒖抬眸:“是我媽開的。”
原來她知道啊。
姜紅英臉色沉了沉,這么大的事情,怎么就沒聽她說一說呢?是不將自己當沈家人嗎?
用了很大的力氣才將情緒穩住,姜紅英又問:“怎么沒聽你說起?”
“這有什么好說的,”阿蒖表情奇怪,“畢竟那是我娘家的事情,與我們關系不大。”
姜紅英有些著急,怎么就不大了,你不是呂家的人嗎?將來賺了就算分不到大頭,好歹是能分點。
她哪里知道,阿蒖分到的可不是一點。
業務都是她去拉的,手續是她跑的,接下來隨著養雞場擴大,業務這塊兒還得她來,你說她能分多少。
阿蒖和呂家人商量過了,等養雞場徹底穩定下來,呂凌就不拉石頭了,過來學著跑業務,處理外面的事情。畢竟他年輕,又會開車,還能送貨,多出去跑跑是應該的,還可以帶人。
至于林書美,在阿蒖的建議下,她已經買書了準備提升繼續提升學歷。偶爾空閑的時候,會去看一看養雞場。對于林書美提升學歷這事,呂家全家都支持,讓她一心一意去做,不用擔心家里。
呂家的氛圍很好。
丁海英除了養雞,順帶著還養了一批鴨,因為前段時間阿蒖和一家老鴨湯連鎖店談下訂單。
姜紅英養的豬膘肥體壯,只是現在忙得很,沒空搞,能把養雞場做好就差不多。
想要富就得快人一步,在阿蒖的建議下,讓親戚去搞,由姜紅英調配豬食。
但不是所有人都有那個魄力,丁姓親戚和呂姓親戚都 很猶豫,覺得成本和風險有些大,沒參與進來。只聽了各種流程就很難,他們覺得自己搞不了,哪怕丁海英調配豬食有一手,他們還是沒信心。
最終愿意做這件事的是,居然嫂子林書美的大姐夫婦。
林書美三姐弟,老大姐姐,林家大姐夫婦在外打工好幾年,攢了些家底,剛把家里的房子修過,手里還有一筆錢。老二林書美,是小學老師。老三小弟,林家小弟還在讀書,成績不算特別好,但他不想留在村里務農,或者出去打工,至少要考個大專。農村孩子想從鄉村走出去,這是一條捷徑。好在林家條件不差,能繼續供。林家小弟也是當初沒考上,跟著林家大姐出門打工兩年,面對一眼望到頭的人生,才決定回來復讀。那兩年他還攢下一筆錢,現在用來支出日常開銷,學費是林家父母出。
林家那邊開養豬場,阿蒖幫他們談前幾筆訂單,當然會抽成,但這對林家大姐夫婦來說已經是幸運,畢竟她還會帶著二人去跑一遍各種流程。
對養豬場這事,阿蒖另有打算。
等他們真的穩定下來,丁海英的飼料廠該開起來了。
與其自己去養豬,不如做飼料賣給養豬的人,將品牌打出去了,到時候全國養豬的都要買丁海英的飼料。
不僅是豬飼料,還有其他各種牲畜家禽的飼料,只要是飼料她相信丁海英都能學習調配。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人們養各類寵物都會普遍,寵物飼料利潤更高。
她選的這條致富路是最適合丁海英起步的。
飯桌上的話沒談深,姜紅英郁悶,很不甘心。
洗了碗后,打算再找阿蒖談談,見人在客廳抱著火爐翻小說看,她湊了過去坐著。
阿蒖抬起雙眸,瞧著她:“媽有什么事情嗎?”
“我就是問問親家那邊還缺不缺人,你看這大冬天的,地里也沒什么忙活的,我們一家子都閑了下來。你二嫂這回生了個小子,又是一張嘴,不得吃飯啊。要是能找個活計做著,多少是能有些收入。你爸最近也辛苦,這邊去做點零散的活,那邊去做點,都是幫人家修房子啊什么的,但不是每家都要修,日子艱難啊。”
日子雖不是小康富貴,卻也沒姜紅英說得那樣慘。
沈明強不僅能幫人修房子,也能做些木工。還會竹編,偶爾會編一些去賣,只是價格不高,賺得少。哪家辦大事了還能做酒宴,別看他在家里不碰一下鍋鏟,做大鍋飯好吃的呢。
算得上是個能干的人。
姜紅英其實是個持家能手,只是對委托者不怎么友好。
“媽都這樣說了,我明天把厚衣服帶回娘家洗,幫你問問吧。”阿蒖說,“不過我爸媽他們一直生氣,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而且沒聽說那邊缺人。”
呂家買了洗衣機,洗衣服方便。
姜紅英臉垮了下來,卻也不敢發作。
“我有點困了,去睡會兒。”阿蒖放下火爐。
姜紅英咬牙切齒,但沒辦法。
一天天地吃了就睡,豬啊。
第二天,阿蒖騎自行車馱著厚衣服回娘家。
衛夢蘭望著她的背影眼睛里生出羨慕,呂家居然有洗衣機了,大冬天的洗衣服是真的凍人。
之前她想燒點熱水洗頭一回,都被婆婆罵了一遍,說冬天柴火本來就不夠,她還這么浪費。
她是再也不敢燒熱水了。
衛夢蘭低頭望著紅腫的手,上面都是凍瘡。雙手看起來紅紅的胖胖的,還有快灌膿的凍瘡,讓人不想看第二眼。冬天的晚上,她想圈著沈勛睡覺,對方都會將她的手推開。
無聲嘆一口氣,衛夢蘭看著旁邊背簍里的孩子,又露出笑容。
日子不就是這樣過的嗎?等兩個孩子長大,她就能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