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這是撿來的 天剛擦黑,關島以南海域的洋面上籠罩著一層薄霧,海風低吟,海浪拍打著船身,發出節奏沉悶的「啪啪」聲。
「北極星」號科考船和「沃森」號車輛運輸船悄然接近。
兩艘龐然大物像是夜色中的幽靈,各自脫離了編隊的庇護,刻意壓低航速,保持著兩三海里的距離,并排行駛。
雷達屏幕上,兩者的信號點緩慢靠近。船上的燈光被刻意調暗,只剩幾盞導航燈在霧氣中閃爍,像鬼火般若隱若現。
「沃森」號的艦橋里,布爾船長站在舷窗前,手里緊攥著望遠鏡,仔細判斷對面的船只。他的眼袋又大又黑,顯然這幾天沒睡踏實。
他心里一直打鼓,懷疑自己會不會掉進了什麼圈套——船艙里那堆私貨要是暴露,別說發財,連命都可能搭進去。
燈光昏黃中,「北極星」號的舷號隱約可見,船身上涂著科考船的白色涂裝,四個大型球狀雷達天線極為明顯。
哈哈布爾終于松了口氣,大笑道:「該死的,是東大的電子偵察船,這絕對不會有假。」
幾分鐘后,,一架直18從北極星號起飛,直奔「沃森」號而去。
透過舷窗,遠處「沃森」號的停機甲板漸漸清晰,黃色的H助降標記就在眼前,有一名船員站在下面指揮降落。
直18穩穩落地,旋翼漸漸停轉,艙門「咔」一聲彈開,一股夾雜著柴油味的海風灌了進來。
蕭金浪第一個邁出艙門,皮靴踩在甲板上發出清脆的響聲。他穿著一件便裝風衣,衣擺被旋翼吹的劇烈抖動。
跟在他身后的是兩名海軍情報員,年輕精干,穿著便裝卻掩不住軍人氣質,提著黑色手提箱,步伐沉穩。
緊接著,七十多歲的老院士抓著扶手,顫巍巍地走了出來,滿頭銀發在風中凌亂,厚重的眼鏡架在鼻梁上,既嚴肅又興奮。
他下來就東張西望,感慨道:「我還是太年輕,頭一回碰到這種事。」
兩個四五十歲的研究員跟在院士身后,小心扶著院士的胳膊,低聲提醒著老師注意腳下。
布爾站在艦橋上遠遠看著這群客人,臉上笑的極為開心。他抓起對講機,吩咐手下道:「讓我們的救星到艦橋來。」
由沃森號的船員領路,蕭金浪一行人穿過貨艙間的狹窄通道,沿著一排堆得滿滿的貨柜走向艦橋。
為了表示自己的歡迎,布爾艦長張開手臂,大笑的擁抱老蕭,還刻意問東大的朋友要不要喝一杯。
「先看看貨吧。」蕭金浪倒是不亢不卑的笑,「等事情辦完,我可以陪船長喝到天亮。」
「跟我來。」布爾船長也不含糊,親自領路。但他特意強調道:「你們的直升機甲板還是有點小,待會的轉運速度只怕很難快起來。」
「放心,我們還有其他艦船和直升機在不遠處待命。」蕭金浪有意無意的點醒對方。
布爾船長原本在前頭開開心心的帶路,聽到這句忽然僵住,猛回頭盯著老蕭,數秒后用驚訝的語調喊道:「你們用航母來接貨?」
老蕭還以為出了什麼大事,心想:「你才意識到?」他很無語的回答道:「這有什麼問題嗎?」
問題?當然有問題!
「我們只是偶爾走私一下,主要任務還是演習。」
「我們也只是偶爾接貨一下,主要任務是演習。」
「美利堅已經不行了,我一直認為有理想的你們才是人類希望的燈塔。想不到,你們居然也腐敗了。」
老蕭大無語,「我們才是想不到,曾經世界第一的你們居然這麼腐敗。」
布爾忽而哈哈大笑,仿佛就此拉近關系似的,上前拍拍老蕭的肩膀,低語問道:「你們跑這一趟能掙多少錢?」
「沒錢,就只為完成任務。」蕭金浪答道。
「這麼危險的事,你們長官居然不給錢?」布爾更驚訝,有些同情的繼續拍老蕭肩膀,「以后想賺錢,找我,我幫你聯系。」
老蕭連忙應承下來,表示以后有好處要記得自己。兩人勾肩搭背的進了船艙,一會功夫就恨不能斬雞頭,拜把子。
沃森號是六萬多噸的大船,貨艙近四萬平米,分多層甲板,貫穿船體中部到尾部。
其內部猶如一連串巨大的鋼制洞窟,艙壁涂著防銹灰漆,空氣里混著機油和金屬的味道。
最低一層是重型車輛區,能塞下M1A2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坦克履帶壓得甲板微微下陷。
往上是中型車輛層,一般堆滿悍馬和裝甲運兵車,用于固定的鏈條叮當作響。
再上一層是輕型裝備區,擺著成排的貨柜,里面可能是武器零件或野戰補給。
每層甲板間靠固定斜坡和液壓升降平臺連接,斜坡寬得能讓兩輛卡車并排開過。
艙內裝有環境控制系統,保持恒溫恒濕,防止裝備生銹,還有泡沫滅火和排水系統,應對海上突發狀況。
頭頂懸著粗大的通風管道,嗡嗡作響,像船的呼吸。
蕭金浪等人首先去中間車輛層,看停放在那里的十輛重卡。后車廂打開,里頭是木制的包裝箱,外加泡沫和塑料紙進行封閉。
船內有重型叉車,可以將包裝箱運出來,檢查完整性。
「你們這些是什麼貨?」布爾并不清楚十輛重卡內裝的是啥,他只是運貨的。
「是些機柜。」蕭金浪的話只說一半,生化設備之類的自然不提。
哦.布爾似懂非懂的點點頭,繼續問道:「值多少錢?」
「兩千多萬吧。」老蕭沒敢說三億.美元。他怕說了之后,這菸酒販子會心理不平衡。
布爾發出哇的一聲驚嘆,「難怪你們會派航母來接貨,這可是一大筆錢。」
雙方開始討論如何轉運貨物,首先運的肯定不是價格昂貴的機柜和危險的生化物品。
沃森號本質是滾裝船,最便捷的轉運方式自然是通過船尾的滾裝坡道,以及側舷坡道。
要麼就是位于直升機甲板附近的兩臺110噸雙柱吊車。但這些現在都沒法用,只能靠直升機進行螞蟻搬家。
此外兩家團隊初次合作,沒有任何磨合,還是先弄些小風險的貨物試試,于是打算先給布爾轉運他的菸酒。
布爾表示感激不盡,然后.他喊來了兩架CH53K超級種馬重型直升機。
當其出現時,七片巨大的旋翼轉得像颶風,引擎的低吼震得海面都起了漣漪。
超級種馬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三十八噸,最大外掛為十六噸。直18跟它一比,簡直是弟中弟。
「沃森」號的船員麻利得很,幾個貨柜的菸酒被打包進標準托盤,外面裹上鋼網,掛在超級種馬的吊鉤下。
要不是擔心北極星號的停機坪不夠大,它能一次性將所有菸酒全部吊走。
可就算這樣,它的吊裝效率也比直18高三到五倍——沒辦法,直18最大起飛重量不到十四噸,最大外吊能力才五噸。
前幾次吊裝很順利,但因為太順利了,吊到北極星號的貨物沒法快速離開起降的停機甲板,反而成為限制速率的瓶頸。
布爾主動要求,讓超級種馬前往東大其他船卸貨——蕭金浪猶豫了一下,不敢做決定。
但隨行的海軍情報人員卻點頭,低聲表示:「我們跟艦隊那邊有實時聯系,首長想實際感受一下超級種馬。」
這東西別處可看不到。
為穩妥起見,一架直20率先從遠處低空掠來,送上兩名航空調度軍官,專門負責對接超級種馬的起降引導。
最⊥新⊥小⊥說⊥在⊥六⊥9⊥⊥書⊥⊥吧⊥⊥首⊥發!
這次要運的是機柜。
十臺一組,沉甸甸地碼在標準托盤上,外頭裹著鋼網,掛鉤一扣,超級種馬吊起就走,直奔五十海里外的901號綜合補給艦。
兩架CH53K超級種馬的機組成員此刻已經意識到不對勁,他們確認「北極星」號的輪廓時,心里跟布爾一樣炸了鍋。
什麼狗屁科考船,這不是西太平洋那艘有名的街溜子嗎?
每次米軍來亞太演習,這貨都跟狗皮膏藥似的貼上來搞電子偵察——沒想到你個濃眉大眼的也玩腐敗啊?
等到兩名東大調度軍官登上超級種馬的駕駛艙,氣氛更古怪了。
軍官一上來就用流利的英語打招呼,手里還攥著個電臺,顯然是要跟他們面對面溝通協調。
機組成員扭頭瞅了眼上來的不速之客,心里直犯嘀咕:「街溜子啥時候配這種航母才有的軍官?」
但米軍飛行員也沒吭聲,事已至此,出現啥情況都不意外了。超級種馬的引擎轟鳴中,機柜穩穩升空,朝901號飛去。
可901號的直升機甲板依舊小得可憐,一個裝滿機柜的托盤落下來,艦上官兵也得花至少半小時才能挪走。
這效率低得讓人抓狂,航母上的首長聽完匯報,一咬牙,一跺腳:「我這里有塊甲板足夠大,倒要看看這種馬多能運,多能裝?」
于是,兩架超級種馬接到新指令,轟隆隆轉向「大蔥」號。
夜空中,旋翼卷起的風聲震天響,機組成員透過舷窗遠遠看到那座滑躍式甲板時,全都傻了眼。
一名飛行員咽了口唾沫,低聲嘀咕:「上帝啊,我們這是在干啥?」
副駕駛盯著下方清空的甲板,大片平坦區域閃著助降的跑道燈,忍不住爆了句粗口:「操,這可是東大的航母啊!」
原本計劃是外吊放下就走,可一名飛行員跟航母艦橋通完話后,居然操控直升機緩緩降落。
不等旋翼停轉,他推開艙門跳下去,腳剛踩上甲板就扯著嗓子喊:「我是不是第一個在東大航母上降落的米軍飛行員?」
好家夥,既然你自己下來的,不上去多看幾眼,簡直對不起這從天而降的機會。
甲板上瞬間冒出七八個腦袋,笑呵呵地圍上去打招呼,熱情得跟歡迎老朋友。
三個米軍機組成員被邀請到航母餐廳吃點喝點,好好聊聊,增加兩軍感情——至于超級種馬,放在那里又不會丟,連根毛都不會少。
秘密的海上轉運行動從夜幕降臨一直持續到天邊泛白,整整一宿沒停。
兩支航母戰斗群的直升機像夜梟般穿梭,旋翼的轟鳴撕裂黑暗,引擎的熱浪把海面攪得波濤翻滾。
兩艘航母各自展開夜間飛行訓練,甲板上燈火通明,直18和CH53K輪番起降,燃油燒了一堆,成效卻也亮眼。
貨運順暢,訓練到位,雙方都賺足了經驗。
天剛蒙蒙亮,晨霧還未散盡,兩支艦隊悄然拉開距離,徹底脫離接觸。
「里根」號調頭北上,直奔東京港;「大蔥」號則繞著關島轉了一圈,慢悠悠折回南海。
可就在事發第二天,風波又起。
「里根」號對外放出消息:一架CH53K「超級種馬」在夜航訓練中突發機械故障,引擎咆哮著失了控,一頭栽進漆黑的海里。
可萬幸的是,三名機組成員命大,機毀人沒亡——他們在墜海后順利逃生,靠著救生衣和信號彈硬撐到搜救直升機趕來。
總算沒鬧出人命。
但丟了一架直升機,米軍海軍部坐不住了,要求太平洋艦隊成立調查組,查清這「超級種馬」墜海的具體原因。
機械故障?人為失誤?還是夜航壓力太大?總得有個說法。
海軍部長順帶還下了命令:盡可能把那架價值連城的殘骸撈上來,哪怕只剩個爛框架,也不能白白喂了魚。
這可不是鬧著玩的——CH53K「超級種馬」貴得離譜,光造一架就得1億美元。
要是算上研發費丶通脹和全套采購成本,每架逼近1.4億美元,差不多10億人民幣啊!
這價錢能買一架F35隱身戰斗機了,哪怕是壕無人性的米軍,丟一架也得心疼得要死是不可能滴。
裝備總是要用的,用了就會有損失,損失了就找國會要錢再買嘛——現在軍費危機,米軍巴不得東大再強一點。
想當年,冷戰時期,蘇聯的戰爭威脅下,米軍的撥款要求從未被拒絕過。
現在的米軍可真是懷念當年蘇聯還在的日子。
至于大蔥號這邊,甲板下確實多了一架七旋翼的重型直升機——但這是撿來的,俺尋思也沒人要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