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八章 窺探

  “土法煉油”已持續半月有余,簡單的設備竟也磕磕絆絆地維持著運轉。

  只要有穩定供應的原料,這套設備每日便能產出兩三噸不同標號的燃油。

  盡管油品質量不高,雜質頗多,但對于缺油的“圣光”團隊而言,這無疑是從無到有的突破,意義非凡。

  每每看到那黑乎乎的油液緩緩流淌,負責技術的郭毅便會手舞足蹈,有種建功立業的興奮。

  “這要是放在工業革命之前,就憑咱們這套裝置,我敢說能開創一個化工時代,足夠支持‘圣光’打下一片天!”

  他甚至開始琢磨回收煉油過程中產生的廢氣——里頭有大量刺鼻的二氧化硫,只需稍加催化氧化,便能轉化為寶貴的粗硫酸。

  至于為何會有如此大量的二氧化硫,原因也簡單:末世之下,家用塑料制品的收集并不順利,廢棄輪胎反而成了主要的煉油原料。

  隨著燃油產量節節攀升,新的難題浮出水面——存儲。

  這可不是用瓶瓶罐罐就能解決的,動輒數噸的燃油,非得有專業的油罐才行。

  “我手里哪有那么多油罐哦!”營地辦公室里,周青峰倍感頭疼。

  末世爆發前,他倒是曾以開設加油站的名義,為避難所囤積了十幾個儲油罐和幾輛油罐車。

  可那時燃油珍貴,用一點少一點。比如去年寒冬為了取暖,硬生生燒掉了好幾噸柴油,把精打細算的蕭金浪心疼得直咧嘴。

  如今,“土法煉油”解決了燃眉之急,迅速填補了之前的損耗,甚至讓原本空蕩蕩的儲油罐變得滿滿當當,連油罐車都被臨時征用成了儲油容器。

  煤油和柴油還好說,性質穩定,能夠長期儲存。可揮發性極強的汽油就麻煩了,時間一長,便會自行揮發損耗,無形中造成浪費。

  “要不要對外開展一些貿易?”這個念頭在周青峰腦海中盤旋。“如果開展貿易,對象又是誰?價格如何制定?又該如何運輸?我們又能采購些什么?”

  開啟一個項目容易,但與之相關的問題會如同亂麻般長出來,需要專業人員來處理。

  “圣光”營地與避難所之間架設了高功率的定向路由天線,周青峰坐在辦公室里,就能通過內部網絡收到蕭金浪發來的郵件。

  面對這些瑣碎而重要的細節問題,他干脆利落地一鍵轉發給了凱莉,并在郵件中批注道:“貿易問題至關重要,由你全權負責此事。”

  隨后,他又給蕭金浪回了一封郵件,提議盡快建立“圣光”執委會,將營地內部的各項事務明確分工,以便高效運轉。

  至于他自己.,“我要把精力放在軍事上面。”

  這話雖然是玩笑,但營地內外潛藏的威脅依舊不小,尤其是在“土法煉油”設備投產后,更是引來了不少外部勢力的覬覦。

  二十四小時巡邏的無人機每天都能在營地外圍捕捉到鬼鬼祟祟的人影。其中既有鎮內那些依舊不愿歸附的幸存者,也有一些來歷不明的窺探者。

  在發給蕭金浪的內部郵件中,周青峰的語氣略顯凝重:

  “加上郭毅等煉油技術人員,目前設在阿沃尼鎮內的‘圣光’營地共有十七名避難所成員。

  而外部招募的幸存者則有四十五人,其中‘基本勞動力’超過三十,已經形成明顯的人數倒掛。不能不考慮其中威脅。”

  “一周前,我已經停止繼續招募‘基本勞動力’,并開始著手加強對營地內部的紀律管制。

  對于那些膽敢懶惰怠工、爭吵搶奪、甚至打架斗毆者,一律處以重罰,并已驅逐了五名屢教不改者。

  被驅逐者無一不流露出怨恨和憤怒的情緒。

  為了避免留下后患,我已經命令陳瑞動用無人機對這些人進行了秘密捕殺,尸體也已妥善掩埋處理。”

  “‘驅逐捕殺’的手段效果顯著,有力地震懾了營地內的不良風氣,對于樹立團隊的威望大有裨益。

  但是……

  根據我的觀察,營地內依舊有小股‘基本勞動力’在暗中抱團,甚至有人在偷偷收取保護費。

  只是因為工分是記錄在我們的服務器上,并非實體貨幣,所以保護費的繳納就演變成了一種更加隱蔽的‘強制贈予’形式。”

  “由于‘基本勞動力’更加辛苦,報酬也相對較低,他們普遍對‘圣光’管理團隊以及受優待的幸存者抱有敵視態度,對于我們的調查也不配合。”

  郵件的最后,周青峰坦誠地講述了團隊管理中面臨的一些棘手問題,并向經驗更為豐富的蕭金浪請教,該如何有效地甄別隊伍中的“壞人”。

  “由于‘基本勞動力’每天都需要外出拾荒,很難控制他們和外面的幸存者進行接觸。

  被驅逐的人員中就有企圖偷偷帶武器回來的,審訊中表示‘帶武器’就是想渾水摸魚,也有人承認有外部幸存者企圖拉攏他們。

  我打算在近幾天主動對鎮內進行打擊,消滅那些不穩定人員,免得他們成為營地的后患麻煩。”

  周青峰的郵件里顯得殺氣騰騰。

  而營地外部的環境也的確如他所言,暗流涌動,危機四伏。

  就在他指尖敲擊鍵盤,給蕭金浪發送郵件的同時,兩道鬼祟的身影正悄然逼近阿沃尼鎮的外圍。

  其中一人正是上次在“聚會”上露過面的斯科特,另一人則來自附近另一個鎮子,名叫林奇。

  兩人如同潛伏的野獸,貓著腰攀上了鎮外的緩坡,探頭探腦的舉起望遠鏡,小心翼翼地窺視著營地內的動靜。

  “見鬼!”斯科特透過鏡片,一眼就瞥見了營地中新豎起的高聳設備,忍不住咒罵了幾句,“我上次離開的時候,可沒看見這玩意兒!”

  那是一座功率十千瓦的風力發電機,約莫十米高的塔架巍然屹立,三片六米長的葉片在微風中緩緩轉動,每天大約能提供六十到八十度的發電量。

  這種小型發電設備雖然發電量不算大,但配合著簡易的變電和儲能裝置,卻足以維持營地內基本用電設備的運轉。

  第一臺目前運行良好,第二臺正在施工當中。

  “架設這種東西可不容易,需要專業的設備和人員,可不好找啊。”

  林奇壓低聲音說道,他此行是專門從隔壁鎮趕來的。通過斯科特的牽線搭橋,他已經和營地里的薩尼取得了聯系,正琢磨著如何狠狠地撈上一筆。

  然而,僅僅是今天的初步探查,就讓林奇感到這“圣光”的營地遠比想象中棘手。

  短短半個多月的時間,周青峰這伙人不僅搞定了‘煉油’和‘發電’,還筑起了粗獷而堅固的金屬圍墻。

  那是利用鎮內的拖車和起重機,組織幾十號‘基本勞動力’,將數百部廢棄的車輛層層迭迭地堆砌成而成。

  圍墻圈起來的區域大約只有一百五十米見方的面積,卻囊括了鎮內最具價值的部分。比如水塔,超市和診所。

  之前電力中斷,水塔停止運行。

  而現在有了風力發電提供的電力,抽水機終于能夠偶爾運轉一下,能為營地內不到一百的人口提供基本的用水。

  至于那間超市,內部的貨架早已被洗劫一空,但寬敞的空間卻非常實用,無論是居住還是囤積物資都很方便。

  診所的情況稍好一些,雖然藥品被掠奪殆盡,但基本的醫療床、手術臺以及一些儀器設備都還在,只要能配備相應的人員,仍然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

  總而言之,這個營地在末世的廢墟之上頑強地運轉著,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個令人艷羨的避風港。

  林奇看著這個井井有條的營地,眼中充滿了貪婪和嫉妒,這可比他在附近另一個鎮子上胡亂搭建的“據點”強了太多。

  要知道他和斯科特是騎著摩托車來的,光是為了給摩托車的油箱灌滿油,就費了他們九牛二虎之力。

  而這個“圣光”營地竟然能夠自己煉油,這簡直讓他眼紅得要命。

  “別光盯著這營地的好處,控制這里的黃皮猴子可不好對付。”斯科特以一副過來人的語氣告誡道,

  “我可是有幾個同伴混進去了,就因為一點小沖突被他們給驅逐了。然后,人就像憑空消失了一樣,完全不知去向。”

  “打架?”林奇輕蔑地嗤笑一聲,這種伎倆他在末世前就見多了,反問道:“你們是想試探營地內的反應吧?”

  就像監獄里的囚犯故意鬧事,很可能是為了轉移獄警的注意力,掩護其他方向的小動作,又或者僅僅是為了挑釁,摸清獄警的底線。

  “‘圣光’營地不是監獄……”斯科特的臉色有些凝重,語氣也變得低沉,“它比監獄還要恐怖。

  一旦被他們吸納,就只能老老實實地干活,膽敢鬧事就會被‘驅逐’……而所謂的驅逐,實際上就是暗中處決,徹底抹除。”

  他還用手指指向鎮內的幾棟房屋,“注意看,那些屋頂上都安裝著監控攝像頭。

  地面還有機械狗,沿著固定的路線不知疲倦地巡邏。這就是他們的固定哨和流動哨。”

  “此外,天上還有無人機在盤旋,居高臨下,視野更加廣闊清晰。我們必須保持在五公里以外的距離才相對安全,否則一定會被它們發現。”

  斯科特的語氣帶著深深忌憚,“所有通往營地的路口都設置了醒目的警告標志。

  任何外來者膽敢闖入,都可能遭受毫無預警的攻擊。而攻擊往往來自于那些隱藏在暗處的遙控武器站。

  那玩意據說能夠自動識別人臉和人形,瞄準的速度和精度甚至比真人還要快,一旦發起沖擊,幾乎是必死無疑。”

  聽到這番話,林奇的臉色也變得陰沉起來,他收起望遠鏡,眉頭緊鎖地問道:“看樣子是真不好對付啊,那我們接下來該怎么辦才好?”

  “最好的辦法是用裝甲車輛強行沖進去。”斯科特語氣狠厲的說道:“那伙黃皮猴子的布置確實厲害,但他們的武器不夠強,打不穿裝甲就等于白搭。”

  林奇聞言,哈哈大笑,意味深長地看向斯科特,“你盯上了我們那幾臺改裝的裝甲推土機,是嗎?

  那玩意兒確實是用來攻堅的利器。放心,我們準備幾天,就用推土機把那些黃皮猴子推平了。”

  為穩妥起見,林奇原本還打算再觀察幾天,多做些準備。但身處營地內部的薩尼卻覺得每一天都如同煎熬,要堅持不下去了。

  在其認知里,亞裔一直是溫和、膽怯、好欺負的代名詞。

  可這次他所接觸到的亞裔卻徹底顛覆了所有固有印象,展現出一種他從未預料到的強硬、高效和兇狠。

  周青峰對待白人,是又拉又打。

  拉的話,他身邊能有康格斯和詹妮弗,還能提拔萊拉和內德維德——內德維德甚至反抗過他,也被重用。

  打的話,那真是動輒得咎,‘基本勞動力’必須時刻隱忍,遇事就上報,否則就會被‘驅逐’。

  至于說高效,那就要說到營地建設。

  風力發電機是一周前運抵營地的。安裝過程頗為復雜,需要先夯實地基,再小心翼翼地吊裝巨大的塔架,最后還要將沉重的葉片和發電機組裝到位。

  第一臺風機安裝完畢,經過測試運行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極大地緩解了營地內的用電緊張。

  于是,后續風機的安裝任務也很快被提上了日程。

  這項工作顯然不是十幾名避難所成員能夠獨立完成的。

  周青峰果斷地從“基本勞動力”中挑選了幾名有專業技能的幸存者,讓他們轉崗成為技術工人,不再需要每日辛苦地外出拾荒。

  由于技術工作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勞動強度也相對較大,這些被選中的工人能夠獲得更高的工分,從而換取更好的生活物資。

  最近,營地不知從哪里弄來了一批新鮮的海魚,這無疑為營地的食物結構帶來了顯著的改善。

  “廚房”開始供應噴香撲鼻的“香煎魚柳”——一條條煎至金黃的魚肉散發出誘人的香味,只要有足夠的工分,就能享受到這份美味。

  換過去,魚柳不過是一份普通食材,但現在匱乏的生活下,能吃上魚柳成了一種釋放精神壓力的享受。

  僅僅因為這一點優待,薩尼暗中控制的‘小黑幫’差點土崩瓦解。

  七八個原本只能天天啃食寡淡無味的鹽水煮土豆的“基本勞動力”,紛紛動搖了心思,爭搶著要去當技術工人。

  為了避免內部矛盾激化,薩尼費了好一番口舌,軟硬兼施,才勉強勸住了自己的手下暫時忍耐,放棄了爭取技術工人崗位的機會。

  可看著其他人大口朵頤著鮮美的魚柳,自己卻只能對著索然無味的土豆發呆,那種滋味實在是不好受。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必須盡快發動攻擊,把這個營地徹底拿下來!”

  薩尼為此愁眉苦臉,焦躁地在簡陋‘宿舍’里踱來踱去,“我能哄一天兩天,哄不了一周兩周,萬一那天有人告密,我就完蛋了。”

  除了眼前的危機,薩尼還另一個疑問:“這幫黃皮猴子有肉罐頭可以理解,畢竟那是末世前就能提前儲備的物資。

  可是,他們到底是怎么搞到新鮮海魚的?阿沃尼距離海岸線足有數百公里之遙,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捕撈到新鮮的海魚。

  難道……這個營地竟然還跟大海那邊保持著某種聯系?”

  請:m.llskw.org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