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燕晚作為二師弟,并沒有享受到主賓的待遇,反而被抓了“壯丁”,領了四皇子府邸的班底,迎來送往。
論公,他是大瑯最年輕的狀元郎,翰林院侍講,論私,他是張清溪唯一的師弟,這份差事當仁不讓。
孫燕晚也沒想到,參加大師兄的婚禮,自己還能被抓來干活。
他提前幾天,就被提醒了,還做了一場培訓,到了大婚的日子,他提前就要起來,滿府邸張羅,每一個細節都得盯著,不敢有絲毫差錯。
師姒,孫靈蝶,南夢宮則早就被請入內府,去陪未來的王妃,師姒是孫燕晚明媒正訂的未過門的夫人,又有誥命在身,也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
孫燕晚小陀螺一樣,轉了大半天,眼看吉時已到,正想著快要忙完了,猛然就激靈一下,感應到了一股威風煞氣,浩浩而來。
他也算是見過了無數的高手,但卻第一次感受到,這般磅礴氣勢,匆忙迎了出來,卻見十余名沙場老卒,簇擁著一個全身黑甲,身材高大之人,緩步走來,只看門外的賓客紛紛退讓,神色恭謹,便可知道此人地位不凡。
孫燕晚微微拱手,正琢磨問一下,對方是誰?
就聽到全身黑甲之人緩緩開口,說道:“這就是本朝最年輕的狀元郎了?”
“老父聞喜,特來慶賀四皇子大婚。”
孫燕晚大吃一驚,叫道:“原來是鎮國太師當面。”
“小子年紀太輕,未有機會拜見太師,有什么禮儀失漏,還望太師海涵。”
“您快請入內上座。”
聞喜卻并未動步,說道:“孫狀元年輕有為,正該為國出力啊!”
孫燕晚說道:“身為大瑯人,怎有不為國出力的道理,太師此言不妥。”
他受不得教訓,哪怕聞喜在大瑯朝,宛如擎天玉柱,威震天梁,就連大瑯皇帝都尊崇備至,恭謹有加,還是小小的反駁了一句,心道:“我怎么就不為國家出力了?你這是嘲諷誰是反賊呢?”
聞喜失聲笑道:“好一個,身為大瑯人,怎有不為國出力的道理!你且把黑蛟城船隊交出來吧。”
孫燕晚哈哈一笑,說道:“這個真沒有。”
聞喜盯著他,看了數眼,這才帶了老卒,緩步入內。
聞喜地位極高,有他到來,這場婚禮的氣氛又自不同。
過了沒多久,又是一支隊伍前來,這次來者卻擺足了依仗,孫燕晚一眼就認出來,前面的大旗,乃是大瑯軍中第一人,亦是大瑯皇朝四位宗師之一,武軍侯霍飛虎!
孫燕晚只能又前去迎接,霍飛虎的態度就溫和許多,撫慰了幾句,便帶了人進去。
孫燕晚倒是知道,不管是鎮國太師聞喜,還是武軍侯霍飛虎,雖然大師兄都送去了請柬,但兩人都沒任何回應,按理說兩人也不會來,但卻偏偏來了,十成八九有什么說法。
只不過他對大瑯軍中,堪稱一無所知,平日里接觸的也多是文官,想要揣測一番,也沒什么有用的資料。
他守在大門外,要迎送賓客,也進不去,想看熱鬧都沒機會。
只能暗暗忖道:“師父在里頭,應該出不了什么事兒。”
鎮國太師聞喜和武軍侯霍飛虎,進去不過一刻,便即聯袂出來,聞喜多看了孫燕晚一眼,說道:“孫狀元文武全才,何必非要逆天而行?”
孫燕晚也不知道,這個老頭在發什么癲狂,說道:“太師說的差了!天豈可逆乎?”
“天不可逆也。”
聞喜此番來,本來是想勸說張清溪,不要爭奪大統,安心退讓,卻沒想到碰了個軟釘子,有張遠橋在座,他哪怕跟武軍侯霍飛虎同來,也不敢造次,只能忍怒離開。
見到孫燕晚的時候,他還想爭取一番,勸說孫燕晚識得大體,棄暗投明,卻沒想到,孫燕晚那妥妥的是當世第一“杠精”,一句話“天豈可逆乎?天不可逆也。”把聞喜噎的沒詞兒了。
他總不能說:“老夫這就給孫狀元逆個天瞧瞧。”
聞喜忍不住說道:“既然如此,孫狀元何不順應天命?”
孫燕晚笑道:“未知此天命,是真天命,還是太師的天命?”
“若是太師說一句,你即是天命,天命即是老太師……”
聞喜不敢接話,帶了霍飛虎落荒而走。
他的確認為,自己代表的才是天命,甚至這個想法根深蒂固。
畢竟聞喜在大瑯已歷三代帝王,功勞無數,對大瑯張家忠心耿耿,自問絕無半點私心,忠心可昭日月,守護的乃是大瑯朝正統。但被孫燕晚逼問,他是否究竟是天命?天命是否即是太師?聞喜哪里好回答?
他是真沒想到,世上居然還有人從這個角度解讀天命?
一旦被言官御史,上書呵斥他要代天行事,哪怕是大瑯皇帝也保不住,只能讓這位老太師繼續回家安養了。
雖然聞喜和霍飛虎什么也沒說,但孫燕晚也差不多猜出來了,大瑯的軍方多半支持二皇子。
此番來參加張清溪的大婚,是想要憑唇舌之力,勸說這位四皇子退讓。
聞喜和霍飛虎走出甚遠,聞喜嘆息道:“雖然有九位皇子可承大位,但其余五位都早甘心退讓,八皇子有蕓妃撐腰,本人也是文武全才,不好宣說,十三皇子有太后寵愛,老夫亦無奈何。”
“本想先勸四皇子退讓,再緩緩勸說那兩位皇子……”
“大瑯風雨飄搖,著實承受不住一場大亂子了。”
霍飛虎忍不住問道:“太師回來,可有見過老祖宗?”
聞喜沉默了片刻,低聲說道:“見過!”
霍飛虎忍不住想要問,只為老祖宗究竟是活著?還是已經死了?但又知道,這件事沒法開口,畢竟大瑯皇室把這個消息隱藏萬端,必然是不想被人知道。他對大瑯忠心耿耿,既然皇帝不想讓人知道,他哪怕有機會打聽,也不會開口。
聞喜過了半晌,嘆了口氣,說道:“這也是老夫為何要全力支持二皇子的緣故。”
霍飛虎微微一驚,想到了一種可能,卻又有些不敢相信,但他也沒有問出口,送聞喜回府之后,稍稍猶豫,并未有回家去,反而去拜訪拜訪翰林院檢討李忘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