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彰環節結束后。
各堂堂主、副堂主,開始了年度總結報告。
這些堂主、副堂主,在清明大殿上的表現,與平時判若兩人。
護法堂的陳鶴延、姜文采,煉丹堂的陳慧靈、王文海,特勤堂的陸岐、白婧婧,進修堂的葉晴、韓牧,監工堂的徐塵……
各堂口正是通過年度總結報告,爭取本堂新一年的開支。
在諸多的堂主當中,最特別之人,莫過于散葉堂的堂主了。
因為這個堂口幾乎沒有實權,而且頗為繁忙,還要時時面臨軍部之人的刁難,不斷索要身懷靈根之人,因此誰都不愿意去擔任堂主。
所以散葉堂的堂主,只是一位筑基后期修士而已。
而這位散葉堂的堂主,也做了年終總結。
“散葉堂去年成功匹配了六十二對雙方均懷有靈根的弟子,在催生獎勵的政策支持下,去年共檢驗出二百七十八名身懷靈根的后裔,其中三十五人愿意加入啟蒙堂,其余都加入到軍部,可憑此抵稅三十七萬三千兩白銀,折合靈石三萬……”
李默大開眼界。
散葉堂弟子的后裔,竟然能用來抵稅?
三萬多靈石,對于個人而言,無疑是一筆巨額財富。
但對于一個宗門來說,則只是小數目而已,至少不會將大量身懷靈根的弟子,親手送出去,這里面多半有一些大乾朝廷針對各宗門的特殊法度。
想一想也對。
軍部那般多人,不可能都是類似于百安縣辰家的那種小世家所培養,或者民間的散修,看來各宗門的散葉堂,也是重要的兵源之一。
大會持續了近兩個時辰后,迎來了最后階段。
那就是各堂口今年的資金分配預算問題,眾多堂主、副堂主,幾乎是頃刻間吵成一團,肆無忌憚爭論起來,誰也不肯相讓。
李默在聽到靈目門的年度預算總額后,心中不禁盤算起來。
“九十二萬四千靈石。”
這筆靈石支出看似龐大,實則只能勉強維持宗門運轉而已。
且不說世家弟子與散人弟子們在爭搶,高階修士與低階修士同樣也在爭奪,只是低階修士根本沒有話語權而已。
這往往就需要一位能夠力壓群雄的掌門真人,為了宗門長遠發展考慮,盡可能為低階弟子們劃撥資源了。
奈何清靈真人已經閉關二十年,根本無人為低階弟子們主持公道。
靈目門必須要面臨修行資源不足的局面。
譬如在座的金丹期修士。
據李默了解,這些人每年至少要有四五千靈石的收益,按照三十余人計算,單是金丹修士的支出,每年就要二十萬靈石左右。
然后是筑基期修士支出、山門的日常維護、護山大陣的靈石損耗、各堂口的靈石損耗、各種獎勵靈石和撫恤靈石的支出……
李默光是聽著眾人爭吵,便不由得一陣頭大。
好在他如今還沒有涉及這種權力爭奪,僅僅只是旁聽,作為師門的儲備人才而已。
但他想到未來的自己,很可能也要為了爭取預算,進而吵得焦頭爛額,頓時面如死灰。
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趁著諸多堂主、副堂主,為了爭取更多預算,相互吵得不可開交,李默看向了自己剛剛獲得的獎勵。
十顆聚靈丹,已經無用,日后可以換作靈石。
三千塊靈石的現成獎勵,被他隨手放進了儲物戒指中。
他著重看向了這件極品斗篷法器以及《靈光鎧》秘術。
“這件斗篷怎么看起來有點兒眼熟?”
李默總覺得這件極品法器,似乎有些熟悉。
他低頭皺眉打量,仔細回憶了片刻后,突然想到當初自己在山下坊市,第一次進入金寶閣二層購買法器時,曾看到一件價值一千八百靈石的斗篷,似乎便是這一件。
由于這是當時全場價值最高的極品法器,李默可謂是記憶頗深。
多年未見,當他再次見到這件法器后,頓時有些恍惚起來,一邊感嘆歲月荏苒,一邊探查起這件斗篷的屬性。
片刻后,他面露驚異之色。
這件斗篷的屬性,一共有兩個。
一個是御風飛行術,飛行速度雖然不及隱匿斗篷、清明鶴氅的組合御風術,卻要比清明鶴氅的御風術快了不少。
另一個則是風遁術,讓施術者可以在短距離內,化作一道透明風絲,以無形之體穿越間隔。
“就叫御風斗篷吧。”
對這件法器進行了命名后,李默竟是感到了苦惱。
“隱匿斗篷、御風斗篷,真是讓人苦惱的抉擇啊。”
清明鶴氅、隱匿斗篷的雙御風術組合,能夠為他提供驚人的速度,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但比起風遁術而言,則顯然是落了下乘。
不過隱匿斗篷的隱匿特性,倒是頗為實用,讓李默有些不舍。
清明鶴氅則是有些不堪重用了。
“看來是時候煉制一件新的法衣了,加入隱匿特性即可。”
作為煉器師,李默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隨心所欲煉制自己所需的法器,無需再求助于人。
心中有所決定后,李默當即脫下隱匿斗篷,換上御風斗篷,只待湊齊適合的材料,便煉制一件隱匿法衣替代清明鶴氅。
至于這本《靈光鎧》秘術。
李默看了一會兒后,心中暗嘆一聲,最終選擇放棄。
此秘術的強大之處在于,無需搭配特定的靈力屬性,便可具有不俗的防御力,而他的雷靈力不擅長防御,恰好與此秘術互補。
不過修行此術,實在是太耗費精力。
按照《靈光鎧》所述,想要修行至大成,至少要三年五載。
這對于其他筑基期修士來說,也許是可以承受的范圍,但對于李默來說,則實在是耗費精力。
且不說他的五行玄武盾,防御力頗為驚人。
他的個人身法,也具備不俗的保命能力,有暗隱雷步、土遁術、風遁術、雷吾化極四種選擇,再加上修行《李默內經》后,具有五臟移位的能力,保命能力堪稱多種多樣,多出一門靈光鎧秘術,也不會帶來本質的改變。
有這些時間,他還不如多煉制一套矩陣傀儡來得實在。
不過師門為他選出這本秘術,顯然也是用心良苦,希望彌補他雷靈根防御法術的不足。
下面的李默暗暗思索。
上面位高權重的各堂堂主、副堂主們,總算是吵出了結果,將今年的師門預算劃分完畢。
接下來除了各堂的堂主、副堂主外,其余眾人紛紛離開了清明大殿。
一年一度的靈目門例會,也隨之結束。
李默心思重重地離開了清明大殿,思索著替換隱匿斗篷的隱匿法衣,該用何種材料煉制。
“變色龍的龍鱗、五行迷彩鳥的羽毛、化一神泥,唉……這些傳說中的法寶級材料,就不用多想了。”
他摸了摸下巴,又取出了隱匿斗篷,開啟靈眼仔細觀察著隱匿斗篷材質。
“似乎由枯葉蝶的翅粉,調配避光蛛絲后,編制而成的材料,這倒也是個不錯的思路……”
“師弟,你想什么呢!”
江飛燕拍了一下李默的肩膀,讓他回過神來。
“師傅讓我在山上清修一段時間,說是有要事交代,神神秘秘的樣子,你知道什么嗎?”
“這……不知道。”
“切。”
江飛燕斜瞥了李默一眼,輕哼了一聲。
“連你也要瞞著我,算了算了,我看不少外門弟子似乎都回到師門了,倒是頗為熱鬧,有幾個老友已經許多年未見,正好交際一下。”
說罷。
江飛燕拉著李默道:“走,先陪我去三師兄那邊轉轉,我的劍術最近又有所長進,你去當裁判,我要和他再切磋一下!”
“好,對了,孟香巧怎么樣了?”
“已經晉升筑基期了,唉,不過看她艱難的樣子,估計以后算是大道無望了……”
夜晚。
李默回到洞府后,拿出草紙包庇,查詢自己收藏的各種煉器典籍,尋找著煉制隱匿法衣的適合材料,開始了初步設計。
正如江飛燕所說,許多外門弟子都借此次例會,被召回到了師門。
看來大事即將臨近,他必須要爭鋒奪秒了。
“先嘗試收購三彩粉、靈透果和無念蠶絲吧。”
他先是去了一趟山下坊市,前往各材料坊求購,最終以三百靈石的價格,購得了十顆靈透果。
吞服下此靈果后,短時間內將具有隱靈效果。
對于煉器師而言,萃取此果汁液后,經過特殊處理,可作為染布材料,用于煉制隱匿法衣再適合不過。
至于三彩粉、無念蠶絲,他只能回師門打聽一番了。
很快。
李默通過魏蒼得知,薛太那里有不少三彩粉。
嶺東四國那邊,非常盛產這種材料,往往用于紋身,魯國修士因為經常與嶺東四國的修士打交道,所以薛太在戰爭中繳獲了不少。
于是李默當即按照魏蒼給出的地址,拜見了這位護法堂癸字隊的總隊長。
今日不同于以往。
李默已經是護法堂的軍陣教頭,再加上此刻的兩人,可謂是同在一條船,薛太得知李默的來意后,當即以三百靈石的價格,出售給了李默一些三彩粉。
“這所謂的三彩粉,乃是我們大乾人的叫法,在魯國那邊,則叫五行土,據說有通靈奇效,在隱匿方面也有不俗效果。”
李默對此表示謝過。
接下來便是無念蠶絲了。
這是一種能夠屏蔽修士神念感知的材料,也是李默煉制隱匿法衣的關鍵材料。
他在門中多方打探后,最終通過煉器堂的姜圣,得知護法堂副堂主姜文采那邊,飼養了一批無念蠶。
“副堂主?”
李默身為護法堂之人,聞言后稍稍猶豫。
姜圣則是微微一笑。
“我們姜家之人,乃是師門最擅長煉器之人,其中男修們擅長煉器,女修們則擅長女紅,姜師姑作為金丹期修士,一生中煉制出的各種法衣鞋帽,可謂不計其數……”
告別了姜圣后,李默心事重重來到姜文采的私人洞府前。
隨即他以私人身份,求見了這位護法堂的副堂主,姜文采。
記得第一次見到這位女修時,乃是在十年前的進修堂考核中,之后便是加入護法堂時。
他在得知此人擁有無念蠶絲后,之所以猶豫,純屬做賊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