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86章 這次到底幫誰?

  問題很多,但是相比于得到方星河的全力以赴,那些問題便不再重要。

  張衛平喜出望外,瞬間點頭。

  “沒問題,我這邊完全沒問題了,那就給你掛個動作導演?”

  “可以。”

  方星河剛一點頭,張衛平便笑開了花。

  “那,要不然干脆也掛個副導演的名字吧?還有劇本,你也趕緊提提意見……”

  這人摸著桿子就往上爬,張口得寸進尺,閉口哥再給點。

  出發點很好理解,方星河參與得越多,片子越好賣。

  單單宣傳方面就能省下一大筆經費,更別提愿意買單的國際粉絲了。

  方星河斜睨他一眼,似笑非笑道:“可得了吧,您給我多少錢啊?”

  提到這茬,張衛平立馬打岔:“呵呵,我們這小班子,可不敢在您面前裝大,咱們這項目是開天辟地的第一次,中國式大片,嘿!多帶勁!”

  這是個真小人,都不帶掩飾一下的。

  這話顛三倒四的,到底是什么意思?沒什么,不想提價,給理想主義者灌理想主義雞湯唄。

  謀子就實誠多了,帶著點小傲氣的問:“真不想給我當個副導演啊?我還是能帶帶你的。”

  “別。”方星河擺擺手,“我掛個制片吧。”

  二張齊齊一愣:“什么意思?”

  “我現在這么貴,你們又給不起太高的價格……”方星河嘆了口氣,“那怎么辦?索性投資加出演,拿分成好了。”

  謀子馬上擺手:“我不管這個,你和衛平談。”

  他是真的無所謂,只要錢給夠,誰的錢都行。

  張衛平也愿意出讓份額,不過態度很謹慎,要優先保證自身利益。

  方星河懶得和他掰扯,擺擺手:“大致思路先定下,具體細節你和我的經紀人聊,咱們抓緊解決別的問題。”

  哪有別的問題!

  對于張衛平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確定投資、片酬和利潤分成。

  李蓮杰在我剛剛拿到750萬美元的片酬,回國拍《英雄》立即被他壓到3000萬人民幣。

  方星河特別重要,但是如果要價太高,那還不如回頭去找港臺。

  他忐忑不安的旁敲側擊,結果……大吃一斤。

  “放心。”

  方星河嗤笑一聲,沒怎么控制情緒。

  “您敢在這種關口上力挺我,那就一定會得到應有的回報。

  利益,我舍得起,片酬,我可以一分不要,我只拿投資的那一份。

  另外,我零片酬加盟《英雄》的事,你隨時可以對外官宣。”

  “啊?!!!”

  二張徹底被震住了,目瞪口呆,哧溜哧溜的倒吸涼粉。

  “不是,小方……”

  “祖宗噯!您還有什么吩咐?!”

  謀子剛要勸,衛平便已經夸張的拜了過來。

  如果不是好哥們在旁邊礙事兒,他現在都想直接喊爹。

  別人2000萬都請不來的方爹,零片酬哄我玩了,怎么著,爺們牛不牛逼?!

  2001年的2000萬是個什么概念?

  學校門口2塊錢一大碗帶肉的面,慢慢算去吧。

  總之,方星河等于是請張衛平吃了1000萬碗面,一天吃三頓,夠他吃9132年。

  “不是,你這么搞……”

  謀子頭皮發麻,不知道怎么聊下去了。

  如果是在正常情況下,方星河收不收錢是他自己的事,別人沒資格碎嘴,但現在可是非正常情況——互相封殺的高潮期。

  要是讓外界知道這件事,怕不是要把天捅破?

  《號外號外!方星河零片酬出演英雄,只為徹底封殺港臺娛樂圈!》

  新聞一出來,廣總、中影甚至更高層,都會炸鍋的吧?

  衛萍當場就想同意,但謀子堅決攔住了。

  “先別弄合同,明天咱們去趟中影,這事兒必須匯報!”

  衛萍很遺憾,可他也知道,中影這關必須得過。

  廣總也好,中影也罷,管不了方星河說什么、做什么,也不可能公開給他處分,但是如果不能取得他們的支持,那你就繼續在文學圈玩去,別想拍電影。

  他們管不了方星河,但是專管電影電視劇。

  “行,我跟他們聊聊。”

  方星河也知道中影是必須趟平的障礙,痛痛快快點頭。

  于是三人就沒再聊別的,等結果出來再看。

  第二天一大早,方星河帶著王查理,跟二張匯合之后,直奔中影。

  方星河以為這是一個挺高冷的衙門,結果接待人員特別熱情。

  在會客室等待了幾分鐘之后,時任副董事長的韓三坪先生親自走出辦公室,到門口迎接一行人。

  方星河忍不住仔細觀察了韓董幾眼。

  到了大方在娛樂圈里活躍的那個年代,韓董已經退休,只留下了一堆功過是非,任由后人評論。

  不同的人對他有不同的看法,方星河持有的觀點是:一個敢做事能做事的強人。

  很多網友揪著他犯過的錯誤不撒手,但是正常人都知道,不做事就永遠不會犯錯,做的越多錯的越多,沒有人能夠例外。

  在一片迷霧中開路的人,因為理想和職責而犯的錯,不應該被指責——最起碼不應該被污蔑。

  這不是真理,而是道德。

  所以方星河對老韓持有相當程度的敬佩。

當然,如果他不同意自己報復,那么該懟還是要懟  交流在一片和諧的氣氛中開始。

  “小方啊,我對你神往已久,那幾篇雜文寫得真提氣!”

  他沒提到具體是哪幾篇,不過方星河心領神會。

  “我沒別的能耐,就擅長噴人。”

  方星河仗著年紀小,直接開皮。

  “韓董,您有沒有看不順眼的人?回頭給我張名單,我幫您辦了他們。”

  哪怕以韓三坪的城府,也被弄得一愣,在一旁倒茶的助理更是悄悄打量了方星河好幾眼,感覺十分荒謬。

  謀子馬上幫忙打圓場:“別胡鬧,韓董是敦厚長者,哪像你這么愛惹禍!”

  但方星河真的是在胡鬧嗎?

  當然不是。

  這叫做先聲奪人,既是一種表態,也是一種威懾。

  威懾不等于威脅,方星河只是想告訴對方:我是一個不管不顧無法無天的人,我想做的事,沒有人能攔。

  30歲的人再這么講話會很討人厭,16歲則剛剛好,既能起到提醒的作用,又不會影響表面上的和諧。

  年齡紅利,算是被狗方吃到了淋漓盡致。

  “哈哈哈哈!沒事沒事。”

  韓三坪回過神來,哈哈大笑。

  “小方的野,我是如雷貫耳,不過,精氣神很好,年輕人就應該這樣!”

  頓了頓,他又補了一句:“一謀你不要瞎操心,國產電影的大旗需要年輕人去繼承,不管別人怎么想,反正我看小方的心氣特別好!”

  這兩句話,都有深意。

  謀子沒聽懂,方星河聽懂了。

  翻譯過來是:我個人支持你,原因是為了國產電影行業的發展,但某些人有別的想法,我管不著。

  所謂的“別人”,大概率是集團內部,或者行業高層。

  方星河笑容燦爛地回了句:“領導夸獎,那我可就繼續保持了。”

  別人根本無足輕重,您的支持最重要。

  那助理和張衛平瞪大眼睛盯著方星河好半天,到底沒想明白,這話是不是暗藏著他們理解的意思。

  其實韓董也沒想明白,可他不急,慢悠悠講起了中影歷史。

  其中有幾句話,特別有意思。

  “我們中影的歷史只有兩年,1999年5月才正式成立,小方,它不是一家上級領導一拍腦門隨便整合出來的公司,我們這群人,承擔了一些很難具體去形容的責任……”

  好像是在訴苦,又好像是在表功。

  但方星河以為,這既是在觀察,亦是篩選。

  能不能取得韓三坪毫無保留的支持,全看接下來的深度交流。

  于是他不再戲謔,嚴肅而又不疾不徐的闡述自身觀點。

  “國家為了加入WTO,不得不承諾逐步開放電影市場,并且增加進口分賬大片配額,這是擺在所有電影人面前的巨大困境。

  我對短期內的未來有一個客觀判斷——這必然會掀開一個文化入侵的亂世。

  那可是好萊塢啊!誰打得過?

  電影界因此怨聲載道,前輩們牢騷不停,我看報紙時經常能夠感受到那種不滿。

  單單從電影行業去看待此事,他們覺得自己是犧牲品,但是站在國家和民族的角度上,這種損一隅而利全局的決策,沒有任何問題。

  不給對方利益,人家憑什么帶你玩?

  狹隘的人只看到了自身行業的損失,公正的人看到我們在很多方面都讓步了,勇敢的人才能看到這場混亂中醞釀的機會。

  身為局中人,您,張導,我,我們別無它法,只能咬著牙認下這個結果,正視電影國門已經被對方打開的現實。

  然后靠自己的力量去拼,去爭取,去戰斗。

  好萊塢確實很強,理智的講,我們一定會輸。

  但輸和潰不成軍是兩回事。

  我以為,只要我們每一次都進步一點,每一年都強大一分,那么輸再多次都不可怕,在斗爭中,一切都是相對的,現在是我們的低潮,可我只看到了希望和曙光。

  《英雄》項目,正是那縷曙光、那聲號角、那場初戰。

  我不幻想大勝,但我們一定能贏!”

  “好!”

  韓董拍案叫好,眼泛異彩。

  “沒想到啊沒想到,你這個年紀,居然還看過《論持久戰》,了不起啊!”

  方星河的思想,簡直太對他的路子了。

  一是積極,二是勇敢,三是客觀,四是堅韌。

  老韓也正是一個這樣的人,很多批評者詬病他太喜歡扶持大片,卻少有人理解他是頂著怎樣的壓力才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扶持起了中國的電影工業和商業氛圍。

  中國電影沒有像歐洲那樣變成小眾藝術狂魔,也沒有像日本那樣變成二次元天堂,更沒有像韓國那樣在黑深殘中呻吟,真的是一種必然嗎?

  不,那是努力的結果,很多人的努力。

  而韓三坪,正是其中一大關鍵。

  方星河沒有刻意討好他,但老韓深切地感覺到,此乃知音。

  知音難遇,他迫不及待的想聊更多。

  “小方,我有一個問題:為什么受損的是電影行業?我們的市場并不關鍵。”

  初審已過,現在的問題更像是考驗。

  方星河當然不怵,他有正確答案。

  “意識形態。”

  關鍵詞開路,他繼續闡述。

  “我們的市場暫時并不大,潛力也只存在理論上,西方世界天天唱衰我們的經濟,好萊塢難道不知道嗎?

  他們當然知道,他們是世界上最傲慢的一群人。

  《泰坦尼克號》帶來的幻想只是一種必要性不足的補充,西方真正想做的事,是在輿論上壓制我們,經濟上侵蝕我們,文化上同化我們,最終起到不戰而勝的結果。

  他們已經在很多地方實現了這一目標,日本、韓國、新加坡乃至東南亞,我走過那么多地方,全都西化得厲害。

  好萊塢大片和緊隨其后的歐美音樂,正是他們最有力的斗爭工具。

  所以為什么不是電影行業?就該是電影行業。

  您參與過談判,應該比我更能感受到他們的堅持,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啊……”

  “我服了,你是一個天生的戰略家!”

  韓三坪十分興奮,起身在辦公室里來回走動,甚至還親手給方星河的茶杯里續水。

  可他的溫和只持續了一瞬間,很快就板起臉。

  “既然你什么都懂,那么為什么還要將我們急需要團結的力量推出去?港臺同胞也是同胞,香江電影人更是我們的半壁江山!”

  方星河絲毫不虛,揚眉反問:“我們到底有多么需要他們?”

  “嗯?”

  眾人一愣。

  方星河繼續發問:“這種需要到底是客觀上的必不可少,還是一種主觀上的路徑依賴?”

  “額……”

  “或許我們確實需要他們,但是您到底能不能夠分清楚主次?”

  “嘶……”

  “中國電影應該由內地電影人主導,吸收一切有益力量作為補充,還是要懇請港臺同胞的幫助,為此不惜助長他們的囂張氣焰,最終慣出一群端碗吃飯撂筷子罵娘的白眼狼?”

  “最后的最后,他們真的有拿我們當同胞嗎?”

  方星河連續五問,讓辦公室里一片寂靜。

  那秘書的臉都綠了,實在受不了方星河的生猛、犀利和赤裸。

  韓董表情凝重,沉吟不語。

  謀子坐立難安,左看看,右看看……他覺得不該這樣。

  衛萍急忙打圓場:“噯噯,怎么不是同胞?他們也是中國人嘛!”

  “我不認國籍。”

  方星河絲毫沒客氣,斬釘截鐵的否定了他的和稀泥。

  “心向祖國的人,不管他是海外華人還是移民精英,都是同胞。而身在國內心在遠方的人,盡快讓他們滾去遠方。

  如果國籍能夠區分敵我,白求恩就不該被歌頌至今,汪精衛也不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霎時間,衛萍就被撅沒電了。

  他訕訕而笑,慌張擺手,意思是我不跟你辯了。

  這話聽著太嚇人。

  反倒是謀子跟個憨批似的開了個更嚇人的玩笑:“感情如果叫你掌權,你反手就要把那些崇洋分子開除國籍?”

  唰的一下,韓董、大秘、衛萍,齊刷刷轉頭看向傻謀。

  方星河莞爾一笑,補上最后一刀。

  “我不掌權,也可以做到——過兩年我就支持小弟們開幾家移民中介公司,賠本做生意,把那些恨國黨全都扔到大漂亮去自生自滅……”

  “停停停!”

  韓董頭疼極了,趕緊擺手,生怕方星河聊到興起真的去干這事兒……這他媽叫什么事兒啊?

  一旦傳出去,好好的一個標桿式文化偶像,秒變人口走私犯?

  “你啊你啊,明明是個挺大氣的人,怎么有時候心眼兒比針尖兒還小……”

  “我不大氣。”方星河聳聳肩,“我氣大。”

  韓董好笑又無奈的搖搖頭,不接茬了。

  得,他算是徹底看明白了,方星河就是一頭拉不住的瘋牛,話里話外都是要跟港臺死磕到底,沒得緩和。

  那么,至關重要的問題忽然變成了至關重要的難題——

  這一次,到底幫誰?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