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4章 關門打狗

  一營一路上邊打邊撤,按照王奉提前制定好的路線,緩緩朝著預定地點進發。

  身后的一個中隊鬼子咬的很緊。

  其余三個中隊,也如同野貓聞到腥味一般。

  火速改變方向,想要走小路抄到一營前方進行攔截。

  同時,414團主力部隊處。

  短短半個小時內,王奉連著給張虎發了多達十二封電報。

  無一例外,清一色的指揮作戰內容。

  趙方遠小跑過來,合攏腳跟立正道:“團座,二營已經抵達預定伏擊地點。”

  “請下達作戰指示!”

  王奉意識從三維作戰地圖中撤出。

  大手一揮:“把所有的步兵地雷,全部埋在谷底,切記不要埋在出口,等要把小鬼子全部都放進來。”

  “盡快構筑好機槍陣地,卡住谷內的各個邊角,確保形成強有力的火力網。”

  “抓緊行動!”

  目前一營距離此地僅有不到一點五公里,一直帶著鬼子在山里兜圈子。

  “是!”

  趙方遠說話斬釘截鐵,立刻下去落實安排。

  滿編一營走后,414團就只剩下五百余人。

  這么點人想要在短時間內構筑住牢固的工事,顯然是有些難度。

  到了最后,人手極度急缺時。

  甚至趙方遠都擼起了袖子,扛起個鐵撬直接跳進土坑中。

  目前鬼子的三個中隊已經完成合流,匯聚到一起。

  緊咬著一營的后屁股緊追不放。

  另外一支中隊,也已經在側翼漸漸逼近。

  這一路上,一營沿途丟棄了大量的老舊步槍。

  硬生生讓日軍指揮官堅定的認為——眼前的這支晉綏軍部隊,已經被打的丟盔棄甲,潰不成軍。

  王奉在三維作戰地圖中,看著緩緩逼近的鬼子,不由得捏了一把汗。

  就目前情況來看,埋伏陣地最少要需要一個小時才能構筑好。

  “給張虎發報,無論如何也要給我拖住一個半小時!”

  ......

  一個半小時后,一營數百名將士順著狹窄的小路魚貫而入。

  身后的鬼子追兵,在距離五六百米處停下腳步。

  “團座,俺......俺完成任務了。”

  在見到王奉后,張虎氣喘吁吁倒在地上,上氣不接下氣道。

  “快速隱蔽,快!”

  趙方遠在一旁,朝著還未進入預定陣地的一營士兵呼喊道。

  此時包圍圈已經布置完成。

  整個體系非常的完備。

  就連一營的進谷之后的腳步,都提前預留了出來。

  絕對不會讓日軍部隊看出絲毫的紕漏。

  三營位于谷外。

  等到山谷中的伏擊戰打響后,立刻占據出谷的隘口。

  做到關門打狗。

  絕對不給鬼子留一點后路。

  王奉站在臨時指揮部中,通過腦海中的三維立體作戰地圖,觀察谷外日軍的一舉一動。

  通過對日軍大隊長的動作和口型分析。

  大概率是在猶豫。

  畢竟眼前這個山谷地形,稍微懂點軍事的都知道,是絕佳的埋伏場地。

  日軍在谷前逡巡不進,顯然是在權衡利弊。

  但王奉卻并不慌張。

  先前命令一營邊跑邊丟武器,已經裝的足夠真實了。

  抗戰初期,日軍部隊上下都有一股傲氣,根本就不把中國軍隊放在眼中。

  畢竟站在日軍的角度而言,截至到目前,整場侵華戰役進行到現在,還未嘗一敗。

  果不其然,十分鐘之后,谷外的日軍部隊有了動作。

  關鍵時刻,大隊長河合明宏顯得異常謹慎。

  只派遣了一支中隊緩緩進入山谷,其余的三支中隊在谷外等待。

  指揮室內王奉沉住氣,手指關節不停的在桌面上敲打。

  趙方遠走進來:“團座,鬼子進山谷了。”

  “我知道,命令各部隊,暫時按兵不動,把所有的重機槍陣地設在靠近谷口處。”

  “迫擊炮部隊做好準備。”

  王奉意識從三維地圖中撤出,對當前的部隊部署做出了一些改變。

  戰場之上的情況瞬息萬變。

  一名優秀的指揮官,最重要的軍事素質便是臨場應變,以及對戰局信息的敏銳捕獲能力。

  趙方遠立正道:“是!”

  見識自家團座的微操能力后,他沒有任何的質疑,堅決的將命令執行下去。

  意識回到三維作戰地圖。

  充當先頭部隊的一支日軍中隊,在進入山谷之后,四下查看了好久。

  還朝不同的方向進行試探性射擊。

  均未發現異常后。

  日軍大部隊才緩緩進入山谷。

  在發現一營‘潰敗’時留下的腳印后,立即向前追擊。

  可前方就是雷區。

  雷區布置的非常講究,為了避免日軍部隊剛一觸雷,便停止前進,導致后方地雷全部浪費的情況。

  王奉在指揮士兵布雷時,特意強調將雷場布置的稀松些。

  谷中雷少些,兩側靠近山坡處雷多些。

  日軍部隊也雞賊的很,為了在可能遭遇的伏擊中減少傷亡。

  鬼子兵在進入山谷后,隊形極為分散,當第一名士兵觸雷時,走在最前面的士兵已經位于雷場的中央了。

  一聲平地驚雷響起,山谷兩側猛地響起密集的槍聲。

  噠噠噠!

  迫擊炮連也跟著開始進行齊射。

  一時間谷底的日軍部隊亂作一團。

  河合明宏快速反應過來:“敵襲,一,二中隊反擊,三中隊掩護,四中隊奪取山谷出口!”

  鬼子士兵的組織能力非常強。

  轉眼間部隊便恢復了秩序。

  甚至都不用指揮官出言,便以小組為單位,三三兩兩交替掩護,開始向山坡兩側進攻。

  此時王奉布置的雷場便起了效果。

  山坡上的414團部隊,特意放水讓日軍攻上來。

  只是越往山坡上走,腳下的地雷越密集,

  砰!砰!砰!

  地雷接二連三的爆炸,谷底的日軍部隊,不得不放緩進攻腳步。

  位于后方的第四中隊迅速后撤,想要搶占唯一出谷的隘口。

  臨時被王奉調整方位的重機槍陣地發揮出了作用。

  密集的槍聲響起,在通往隘口方向的道路上編織出一張巨大的火力網。

  雙方僵持之際,三營從谷外迅速殺進。

  面對三個方向的圍殲,縱使日軍部隊精銳無比,也漸漸顯露出頹勢。

  谷內的槍聲響了兩個多小時才逐漸停歇。

  空氣中的硝煙味非常濃重,地面隨處可見的黑糊痕跡。

  王奉緩步走入谷底,腳下的皮靴踩在一具鬼子兵的尸體上。

  此戰收獲頗豐。

  殲敵六百有余,自身傷亡了四百多。

  各方面布置皆如此完善的殲滅戰,部隊傷亡還這么大。

  戰爭初期日軍士兵的軍事素質可見一斑。

  繳獲了步槍五百多支,子彈,手榴彈若干。

  最重要的是,在日軍的殘骸中,發現了兩門九二式步兵炮。

  之所以是在殘骸中發現。

  是因為這個型號的步兵炮,可以拆解成多個零件使用。

  在山地作戰中極其方便運輸。

  通過三維作戰地圖能夠看出。

  一場慘烈的圍殲戰過后,雖然各部隊傷亡慘重,但整體的組織度仍大于百分之五十。

  經過這些日子的觀察,這個系數和士氣,士兵疲勞度,后勤補給程度等均有很大的關系。

  組織度一旦小于百分之三十,部隊的逃兵便開始增多。

  小于百分之二十,就開始出現局部潰敗情況。

  小于百分之十,就已經是一場全線大潰敗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