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號外!”
“昨日最新戰報!八路軍聯合山西晉綏軍,全軍將士同仇敵愾,大敗日軍七千有余!”
“揚我國威!”
各大城市街頭,眾人爭相搶購著今日報紙。
“給我來一份!”
“別搶別搶......人人有份。”
“殲敵七千!自從事變以來,首次大勝啊!”
街巷內,眾人們紛紛議論此事。
“快看,青年將領王奉......率軍迂回突襲......”
“這么年輕,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抗戰以來,日軍在中國各地所向睥睨,兵鋒所過之處,地方官員如同作鳥獸散般紛紛逃離。
亡國滅種的論調充斥著社會上下。
平型關大捷是難得一遇的大勝仗,閻老西大手一揮,直接將戰報通電全國。
一時間舉國振奮,群眾們走上街頭游行示威,呼吁全國抗戰的浪潮到達了最高峰。
繁峙。
第二戰區司令部。
與外界熱鬧非凡的場景不同,此時的戰區司令部一片冷清。
日軍突破了茹越口!
繁峙直接從大后方變成了前線,整個戰區司令部岌岌可危。
閻長官在向全國通電平型關大捷前,已經下達了明確的撤退命令。
全軍有序撤到忻口一線。
在此處重整防線,抗擊日軍侵略。
司令長官辦公室。
閻老西坐在椅子上,先前的憂慮與疲倦之色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則是輕松愉悅。
平型關大捷,殲敵七千有余。
可是貨真價實的七千。
與之前小范圍宣傳王奉敵后穿插時的戰績不同。
這次大規模通電是面向全國萬萬百姓的,閻老西并沒有刻意摻水。
實打實的殲滅多少就是多少。
免得和八路軍那邊宣傳的數據對不上。
到時候誰宣傳的戰果越大誰越丟臉!
“萃崖,此戰能有如此大勝,多虧你們第33軍了。”
閻老西嘴角勾起一抹微笑,看著坐在對面的孫楚。
孫楚趕忙站起身:“此戰之所以能殲滅七千余名日寇,還全仰仗著大帥的英明指揮,我等只不過是聽命行事罷了!”
面對刻意的吹捧,閻老西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接下來的東西忻口戰役,還望爾等盡心竭力,早日把日本人從山西趕出去!”
孫楚微微弓腰:“多謝大帥賞識!”
閻老西臉上的笑意逐漸收斂,開始談起了正事:“暫一旅的情況如何?”
孫楚板著臉,語氣盡可能的平靜,讓閻長官察覺不出絲毫異常:“根據下方匯報上來的情況,暫一旅損失慘重,部隊減員過半,武器彈藥嚴重匱乏。”
閻老西聽后,眉頭微微皺起。
心中開始思量起論功行賞一事。
第17軍是中央軍,115師是八路軍,暫且不放在一起相提并論。
郭宗汾仗打到一半忽然撤退。
盡管嘴上說的好聽,是因彈盡糧絕,再無援軍。
可行的卻是臨陣脫逃一事。
雖然閻老西可以不追究其具體責任,但到了論功行賞時,就得稍微往后靠一靠了。
剩下的就只有楚云飛和王奉所部。
358團打的不錯,全團將士血戰到最后一刻,為后方部隊的迂回行動爭取了寶貴時間。
楚云飛雖是黃埔系軍官,但老家在山西五臺。
和閻老西是同鄉。
怎么封賞都不為過。
可王奉就難辦了。
作為軍中崛起的新銳將官,指揮作戰的水平毋庸置疑。
從目前情況來看,要比自己身旁簇擁的一眾高級幕僚強上太多。
眼下忻口一戰即將拉開序幕,正是用人之際。
如此驍將,閻老西實在舍不得浪費。
但怎么用卻成了問題。
給少了怕寒心,給多了又怕羽翼豐滿,到最后竹籃打水一場空。
孫楚心思活泛,一直在暗中觀察閻老西的表情,見時機成熟:“大帥,目前軍中尚無空缺編制,何不如效仿358團,暫設一個精銳加強旅。”
“您看怎么樣?”
閻老西暗自沉思:“精銳加強旅......”
孫楚趁熱打鐵:“對,如此大功一件,理應給那王奉擢升軍銜。”
“但他現在已是少將,倘若再升就是中將。”
“可眼下暫無空缺的師級編制,倒不如將他的暫一旅提升為精銳加強旅。”
“既不用擢升軍銜,也不用多耗費一個空缺編制。”
聽了孫楚的解釋,閻老西眼前一亮。
好想法!
孫楚眼見有戲,繼續道:“大帥,我覺得光是如此不足以服眾。”
“理應再給暫一旅撥劃一些武器輜重。”
這一句話,直接戳中了閻老西的心臟:“武器輜重?”
一邊說著,一邊眉頭擰在了一起。
孫楚解釋道:“對,咱們晉綏軍用的步槍,和中央軍用的步槍,完全是兩個不一樣的口徑。”
“子彈不能通用。”
“現在暫一旅的武器非常混雜,什么樣的都有,如果整支部隊上上下下裝備的都是咱們晉系的武器,就算到時候王奉投了南京政府,這后勤也是個大問題。”
“王奉是個聰明人,會從中權衡利弊。”
經過這一番解釋,閻老西的眉頭逐漸舒展開。
讓暫一旅對晉綏軍的后勤補給體系產生依賴,這樣想走也走不掉了。
“萃崖,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中央軍裝備的中正式,或者漢陽造,口徑都是7.92毫米子彈。
而晉造六五式步槍,和日軍是一樣的口徑。
即6.5毫米步槍彈。
倘若王奉真的投南京政府,一兩千人的補給問題可以通過繳獲來解決。
可五六千人的補給,除非天天打日寇軍火庫,否則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閻老西站起身,在房間內來回踱步,思來想去后心中一橫:“給暫一旅劃撥步槍五千支,迫擊炮十二門,輕機槍一百挺,重機槍五十挺。”
“子彈八十萬發,手榴彈五萬顆。”
“再從預備役中劃撥三千人,立刻補充進暫一旅。”
聽著一串數字,孫楚心中猛地一驚。
在來之前他曾假設過閻長官這一次會出手闊綽些,但沒想到會給這么多。
“卑職替暫一旅全體官兵,謝過大帥!”
......
電報迅速從第二戰區司令部發出。
暫一旅。
王奉坐在椅子上,看著趙方遠遞過來的電報,心頭久久不能平靜。
“你說咱們這太原兵工廠,又新購進設備了?”
趙方遠一愣,隨即領會了王奉的意思。
相比起電報上一連串的武器數字,王奉更關注最后一點。
經第二戰區司令部擬定,將暫一旅由普通步兵旅提升為精銳加強旅。
“精銳加強......”
王奉念叨著電報上的這句話。
貌似可以做很多文章。
帶著精銳加強等編號的部隊,都是臨時特設單位。
是不被南京政府軍政部記錄在案的編制。
雖然缺了正統性,但可操作性也變大了。
目前晉綏軍對這個所謂的精銳加強部隊,一直沒有明確的規定。
“也就是說可以隨意擴編...”
王奉瞬間領會了其中精髓。
楚云飛的358團,一個營有兩千人。
李云龍的獨立團,打平安縣城的時候擴充到了一萬人。
“榜樣在前,我這不得不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