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144章 羅斯人猛,但蒙古人更猛

  羅斯人暗暗計較,欽察人為了對付蒙古人,又是聯絡阿速人,又是聯絡羅斯人的,可見蒙古人的確不好對付。但是,簽軍不就相當于羅斯的農奴嗎?有什么戰力?

  他們當即提出,要負責攻打趙朔麾下簽軍最多的部隊。

  這要求也合情合理。

  阿速人、欽察人、羅斯人,戰力最強的毫無疑問是阿速人。

  千年以來,不知多少阿速人走出家鄉,在世界各國做雇傭兵。他們曾經為羅馬帝國守過邊疆,還曾為阿提拉做過開路先鋒,如今歐羅巴諸國的精銳騎兵中也總會有幾個阿速人的身影。

  欽察人、羅斯人的戰力差相仿佛,細究起來還是羅斯人弱一些。

  所以,三族聯軍中,其實是羅斯人最弱。

  羅斯人要攻打趙朔麾下簽軍最多的的部隊,欽察人和阿速人也不好反對。

  不過,即便欽察智者阿爾泰伯克,也不知道趙朔麾下哪支部隊簽軍最多。但仔細想來,蒙古軍和漢軍都是趙朔從遙遠的東方帶來的。花剌子模軍是后面組建的,即便不是簽軍最多,也應該是戰力最弱。

  于是乎,三族決定,就由羅斯人對付花剌子模軍。

  欽察人對付漢軍。

  阿速人對付蒙古軍。

  中亞人和東亞人有明顯的相貌差異,非常好辨認。

  蒙古軍肯定是位于中軍的位置。

  到時候,根據蒙古軍的陣勢,調整己方軍陣就行。

  不過,阿速人、欽察人,已經和術赤蒙古軍交過手了,知道憑阿速人的這五萬軍,恐怕對付不了蒙古軍。所以,他們商定,待兩翼取勝之后,再和阿速人一起消滅蒙古軍。

  趙朔和術赤的排兵布陣,也大致如三族聯軍所料。

  趙朔本部一萬五千軍、術赤兩萬二千軍,共三千七千軍為中軍。

  漢軍八旗五萬九千軍為左翼,由漢軍八旗正黃旗萬戶長史天倪負責指揮。

  花剌子模五旗四萬二千軍、巴魯營五千軍,共四萬七千軍為右翼,由花剌子模正紅旗萬戶長武仙負責指揮。

  花剌子模軍對面,正是羅斯人的七萬大軍。

  “哈哈,花剌子模軍看起來還不到五萬,而且里面應該有很多簽軍。”

  羅斯人“大公”闊兒吉高興地道,道:“看來今日之戰,應該是我們羅斯人首先取勝。密赤思老,現在就由你率領步兵,沖花剌子模軍的軍陣吧,別墮了我們羅斯人的威風!”

  “明白!”

  密赤思老高聲答應。

  羅斯人的軍隊和阿速人、欽察人的軍隊,有很大的不同。

  阿速人、欽察人,都是正兒八經的草原人,所有戰士都是騎兵。

  但羅斯人有很多農耕地區的步兵。

  現在他們有三萬步卒,四萬騎兵。

  而且,羅斯人的戰斗模式,和其他國家的部隊完全不同。

  簡兒言之,就是“列隊沖鋒不要虛的就是干”。

  他們不管對面的敵軍是步兵還是騎兵,都是讓步兵直接沖鋒,硬攻敵軍的前鋒部隊,步兵沖不動了,就用弓箭手、騎兵在兩翼進行包抄,和敵軍進行漫長的白刃戰。整個過程中,弓箭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所以,闊兒吉命密赤思老率領步兵沖陣,是非常正常的選擇。

  而且,必須說明的是,如今羅斯諸公國中勢力最強的,毫無疑問是所有羅斯人名義上的共主,“大公”闊兒吉。

  但最能打的,卻是加利奇公國的國主,“王公”密赤思老。

  加利奇公國位于羅斯人的邊境。密赤思老多次率領加利奇公國的大軍,擊敗羅斯人的宿敵波蘭人、匈牙利人,在羅斯人中聲望極高,被羅斯人譽為“常勝者”。

  現在這個率領步兵沖陣的任務,不交給“常勝者”密赤思老,又交給誰?

  “殺!”

  隨著一聲短促而整齊的吶喊,三萬羅斯步兵,在密赤思老的指揮下出動了。

  這三萬步兵分為三部分。

  最前面是八千步卒,人人皆穿札甲,左手持高達三尺八分的梯形巨盾,右手拎著重達六斤的北歐大斧。

  中間的兩萬一千步兵,人人皆披皮甲,左手持長矛,右手持包著鐵皮、徑達三尺、以鐵條加固的橡木圓盾。

  后面是一千多弓箭手,也都穿著皮甲。他們的作戰任務,主要是為前方的步兵提供箭矢掩護。待戰況陷入膠著時,會配合騎兵從兩翼向敵軍發動進攻。

咚咚咚  羅斯人的三層步兵,各自排出整齊的方陣,邁著沉重的步伐前進,殺向花剌子模五旗。

  “這么莽?”

  武仙對今日花剌子模五旗率先和敵軍接戰,早就有心理預期了,

  畢竟,在左中右翼中,花剌子模五旗所處的右翼人數最少。

  而且眾所周知,花剌子模五旗是趙朔最新組建的部隊,戰力在趙朔麾下的正規軍中墊底,敵軍有極大的可能以右翼為突破口。

  但武仙還真沒想到,羅斯人既沒用騎兵襲擾,也沒用步卒射箭試探,而是直接開莽,用三萬步卒組成的三重軍隊沖陣。

  而且,他們排出的盾陣,竟也有模有樣。

  “看來這羅斯人也有些本事啊,不過,花剌子模五旗肯定更強!今天到了我武仙功標青史的時候了!”

  在如此關鍵決戰中,指揮數萬大軍擊敗羅斯人近二十國的主力部隊,那百分百是要上史書的,武仙心中豪情萬丈。

  他右手重重揮下,大叫了一聲:“放!”

  隨著武仙一聲令下,五百名大力士,幾乎同時揮下了大錘,五百具床子弩幾乎同時發射!

  沒錯,就是五百具床子弩。

  趙朔本來有八百具床子弩,給鐵木真送去了三百具,現在只剩下五百具了。而且,趙朔知道右翼的花剌子模軍和巴魯營實力最弱,所以將五百具床子弩,全部調給了武仙。

  嗖嗖嗖!

  隨著武仙一聲令下,三千五百支一槍三劍箭,幾乎同時發出!

  什么樣的重甲戰士,能扛住一槍三劍箭的暴擊?

  什么樣的巨盾,能擋住一槍三劍箭?

  沒有!

  完全沒有!

  而且,為了防備敵軍的重甲騎兵沖擊,羅斯人些重甲步兵排出了密集的陣型,更加加重了他們傷亡!

  噗噗噗!

  只在頃刻間,四百多名羅斯重甲步兵直接中箭,被硬生生地釘在了地上!

  “殺殺殺!”

  “沖上去!”

  “殺光韃靼走狗!”

  如果是別的種族的軍隊,驟然遇到如此恐怖的從未見過的遠程武器的襲擊,肯定會驚慌失措。

  但是,羅斯人不愧是戰斗民族,依舊猛往前沖。

  那就成全他們吧!

  “仰射!”

  當羅斯人札甲步卒距離花剌子模五旗一百步的距離時,隨著武仙一聲令下,他麾下的戰士紛紛仰射出了手中的箭矢!

  仰射的距離,可比平射遠多了。

  嗖嗖嗖!

  四萬多支羽箭,向著羅斯人札甲步卒后面皮甲士兵,如雨而落。

  雖然不能傷到最前面的扎甲戰士,但是已經能對他們后面的皮甲戰士產生的威脅!。

  噗噗噗!

  花剌子模五旗一輪漫天仰射,至少造成了羅斯人步卒四百多人的傷亡!

  嗖嗖嗖!

  一千羅斯弓箭手,也馬上反擊,向著蒙古軍拋射箭雨。

  不過,羅斯人最喜歡白刃戰,弓箭手在羅斯人軍隊中地位不高,弓箭手的戰力自然也不強。再加上他們人數較少,以及花剌子模五旗人人皆穿鐵甲,對花剌子模五旗造成的傷亡堪稱微乎其微。

  很快,雙方的距離到了七十步。

  雙方又各自拋射了一輪弩箭,又給羅斯人的皮甲士兵造成了四百多人的傷亡。

  五十步,花剌子模五旗的神臂弓發威了!

  神臂弓弓身長三尺三,弦長二尺五,射程遠達二百四十多步。百步之內,可破重甲!

  本來按照武仙的習慣,在八十步的距離上,這些神臂弓就該發射的。但是,羅斯人最前方這些步卒,不僅身穿札甲而且舉著巨盾,防御力太高了。武仙在五十步時,才下達了神臂弓發射的的命令。

  到了現在,神臂弓對趙朔完全不是稀罕物。

  光花剌子模五旗,趙朔就發下了三千具神臂弓。

  三千具神臂弓同時發射,又是三百多羅斯重甲步兵倒下!

  三十步的距離。

  波斯強弩!

  這種從花剌子模繳獲的強弩,雖然沒有神臂弓的威力大,但三十步距離內的威力依舊相當可觀!

  三千具波斯強弩同時發射,再殺傷羅斯精銳步兵三百多名!

  與此同時,花剌子模五旗發出了最后一輪仰射,又造成羅斯人皮甲步卒四百多人的死傷!

  兩軍還未交手,羅斯人的八千札甲步兵,已經傷亡過千!

  另外,花剌子模的戰士,進行了三輪仰射,造成這些札甲步卒后面的士兵,傷亡達到了一千三百!

  “韃靼走狗,好犀利的弓弩啊!”

  如此重大的傷亡,令能征擅戰的密赤思老暗暗心驚。

  但也僅僅是令密赤思老心驚而已,還不足以動搖他對勝利的信心、

  本來嘛,羅斯人一向是不注重弓箭手,習慣靠著短兵相接取得最后的勝利。現在三萬步卒還有近兩萬八千人,又到了短兵相接的時刻。在密赤思老的心目中,還是羅斯人的贏面為大!

  他開口大呼道:“撤盾,舉斧,沖上去!殺光韃子走狗!”

  “殺!”

  近七千札甲步卒齊齊高呼一聲,扔掉了巨盾,雙手持斧,向著花剌子模五旗殺來。

  斧柄長達六尺,整斧重達六斤。

  全力揮舞之下,既可破重甲,又可一擊斬斷馬腿!

  他們對面的,正是趙朔麾下的巴魯營。

  巴魯營戰士,同樣身穿重甲,手持重斧。

  不過同樣是重斧,巴魯營的重斧要比羅斯人的重斧重得多,每柄重斧重達十斤!如果說羅斯人的北歐重斧是可破重甲的話,那巴魯營戰士的東方重斧,是專破重甲!

  沒辦法,這個時代的東方華夏,要比其他地方的科技水平高多了,鋼鐵產量也要高上許多。

  華夏重裝步卒的假想敵,一直是敵軍的重甲步卒,或者重甲騎兵。

  而羅斯人札甲步卒的假想敵,主要是敵軍的輕甲騎兵,必要的時候也可攔截敵軍的重甲騎兵。

  這就造成了雙方戰斧重量的巨大不同。

  “去死吧!”

  “殺!”

  兩軍正面,一千巴魯營重裝戰士,和一千羅斯人扎甲步卒,已經開始短兵相接。

  巴魯營固然是花剌子模的正規軍,但是羅斯人照樣是正規軍!

  雙方都悍不畏死,身上的甲胄也沒有明顯的差距。

  存在的差別,是巴魯營的重斧比羅斯人的重斧重得多,殺傷力更強。但是,羅斯人的重斧輕了一些,又占了更加靈活的優勢。

  巴魯營戰士唯一占便宜的地方,是重斧的斧刃上用了烏茲鋼,遠比羅斯人的戰斧鋒利。

  這算不得什么壓倒性的優勢。

  眨眼間,雙方的喊殺聲,兵刃的撞擊聲,戰斧砍入肉體的聲音,完全交織在一起!

  雙方毫無花巧的硬拼,大概五個巴魯營戰士,能換六個羅斯人的重甲步兵,幾乎可稱勢均力敵!

  不過,也就是巴魯營和羅斯的札甲戰士剛剛短兵相接之時,隨著武仙的令旗擺動,花剌子模的正黃旗、正藍旗出動了!

  兩支精騎從側翼,硬生生撞入了羅斯人扎甲步卒和皮甲士兵之間。

  正黃旗負責那些皮甲士兵!

  而正藍旗負責參與圍攻扎甲士兵!

  他們齊齊舉起了手中的破甲舍施爾彎刀!

  花剌子模正黃旗、正藍旗,除了各有一個漢軍千戶外,全是來自呼羅珊地區的精兵!

  呼羅珊騎兵和其他地方的騎兵,作戰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其他地方的騎兵,在進行白刃戰時是用刀砍用槍刺。而呼羅珊地區的騎兵,卻是喜歡直接利用戰馬的速度和沖擊力,用舍施爾彎刀“拖刀”。

  所謂“拖刀”,就是騎兵在騎馬沖擊對方時,右手握住彎刀,刀刃朝前,右臂展開,讓彎刀隨著戰馬一起高速前進。在接觸敵人的一瞬間,靠著戰馬沖擊的速度,讓刀鋒直接割破對方軀體。

  這種刀法有兩個好處,一是騎兵不需要費力去劈砍,非常省力。二是刀鋒割開敵人身體以后會自然滑開,不用像劈砍那樣再去費力把刀從敵人身體上拔出來。

  只是后來,隨著鐵甲越來越普及,薩珊騎兵的“拖刀法”越來越不實用了。

  后來“破甲舍施爾彎刀”被發明出來,這種方法才繼續大放異彩。

  后來被蒙古人吸收,隨著蒙古人征戰天下,這種“拖刀法”也名揚四海。

  當初,山中老人正式歸順趙朔后,獻出了兩萬把已經打造好的“破甲舍施爾彎刀”,趙朔將它們配備給了花剌子模八旗。

  武仙為了今日之戰,將花剌子模正藍、正黃兩旗,全部配備了“破甲舍施爾彎刀”。

  “殺!”

  隨著李全一聲大喝,花剌子模正藍旗將士,人人手持破甲舍施爾彎刀,從羅斯人扎甲戰士的后隊劃過!

  戰馬的速度得有多塊?

  不到五分鐘,李權的正藍旗大軍,已經沖過了羅斯人扎甲步卒和皮甲戰士的中間地帶。寒光閃爍間,羅斯人扎甲戰士的后隊被狠狠削去一層,至少三百多羅斯扎甲戰士魂歸天外!

  花剌子模正黃旗取得的戰果更大,一次造成的羅斯人皮甲戰士的傷亡超過四百!

  “啊!”

  密赤思老雖然是羅斯人中最能打的人物,但何曾見過如此犀利的刀具,如此迅捷的打法,不禁發出了一聲驚呼。

  在他原本的想法里,花剌子模軍的弓弩雖然厲害,但是羅斯勇士悍不畏死,只要忍著巨大的傷亡沖上去,最終的勝利肯定輸屬于羅斯人。

  萬萬沒想到,這么短的時間內,花剌子模騎兵,竟然給羅斯人的步卒造成了這么大的傷亡!

  而且,這種傷亡的速度還將繼續下去。

  沒辦法,如果是其他民族的步卒,還能用弓弩克制這種打法。但是羅斯人最不注重弓弩了,他們的步卒面對騎兵這種不講理的戰法,簡直毫無還手之力!

  好你個阿爾泰伯克啊!

  你確定,這就是趙朔麾下最弱的軍隊?

  你確定,他們里面有著大量農奴一樣的簽軍!

  我們羅斯人真是被你坑苦了。

  說不定,三萬步卒都得交代在這!

  事實上,羅斯大公闊兒吉也是這么想的。

  他趕緊高呼道:“沖鋒!全體騎兵,速速沖鋒!攔住他們的騎兵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