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這些西征將士所影響的,當然不止河北、山東的百姓,還有南方茍且偷安的宋國,東方一直做著小動作的高麗,以及分裂了四百多年的吐蕃諸部。
一個月后,高麗,權臣崔瑀的府邸。
“金兩萬兩,銀八萬兩,銅錢十二萬貫,駿馬千匹,珍珠十二斛,上等山參四十八斤,鵓鴿兩百對,獺皮三千張、細綢一萬五千匹、細苧兩萬匹,黑熊四頭,猛虎兩頭,梅花鹿五百只……真的就只有這些?”
崔瑀滿面愁苦之色,向他的兩個心腹手下崔滋和李奎報看來。
本來崔瑀的小日子過的是相當不錯的。
原本高麗是武臣當政,崔瑀的父親崔忠獻參與文臣對武臣奪權的戰爭,最終掌握全國的軍事大權,廢高麗明宗另立新君,成為高麗事實上的第一人。
兩年前,崔忠獻去世,崔瑀繼承了崔忠獻的一切。
盡管高麗還需要對蒙古稱臣,并且繳納一些貢賦,但崔瑀壓力不大。
這次蒙古大軍遠征花剌子模歸來,東真國的皇帝蒲鮮萬奴,要高麗獻上重禮。崔瑀也沒怎么當一回事,他覺得,比之前和木華黎的議定的貢賦多加上五成,就足夠了。
鐵木真不滿意,打過來啊!
高麗的前面,不是還有東真國擋著?
再說了,高麗是什么國家?
當初和強盛的大遼、大金,都是掰過腕子的。
雖然高麗是向大遼和大金稱臣納貢,但是從大遼國手里得到了江東六州之地、從大金國手里得到了保州。高麗丟了面子,卻得了里子,不但沒吃虧反而賺了便宜。
現在蒙古崛起,又能比大金和大遼強到哪去?
高麗給面子,對蒙古稱臣納貢。但如果蒙古的要求太過分,高麗也不是好惹的!
所以,崔瑀雖然得到了蒲鮮萬奴的旨意,但根本就沒用心給成吉思汗獻上賀禮。
不過,隨著高麗細作,將西征將士的見聞和收獲報來,崔瑀完全慌手腳。
這蒙古和金國、遼國完全不一樣啊!
滅國簡直像是吃豆子那么容易!
成吉思汗一生氣,滅了高麗,真的就比滅那些西方國家難多少嗎?
恐怕更加容易!
要知道,成吉思汗滅的那些國家,是遠在萬里之外的國度。而高麗和蒙古就隔著一個東真國!
而且,看看西征士兵的收獲吧,每個普通士兵都有五百兩銀子的收入。崔瑀原來準備的賀禮夠干什么的?打發叫花子嗎?恐怕成吉思汗看了更加生氣。
于是乎,崔瑀下令手下兩名心腹李奎報、崔滋,把準備給成吉思汗的禮物再加碼,準備一份極重的賀禮。
結果,就這?
連什么野鹿五百頭都拿來湊數了,人家成吉思汗富有四海,能缺這幾百頭野鹿?
這不是開玩笑嗎?
“確實只有這么多了。”崔滋趕緊叩首稟報道:“我高麗國小民窮,實在是搜刮不出多少財物。樞密使您自從繼位以來,又……”
“別說了!別說了!我都知道。”
崔瑀當然知道,崔滋想說什么。
自從他繼位以來,為了求個好名聲,為謀朝篡位做準備,將他父親崔忠獻積累的大部分金銀珍玩獻給了高麗國王,又將崔忠獻生前掠奪的土地人口還給了大貴族們,還大幅度增加了麾下崔氏私兵的待遇。
如此以來,崔瑀的名聲當然好了,但問題就是沒錢了。
現在,他拿什么給成吉思汗做賀禮?
所以,崔瑀剛才看到那份禮單時,不是勃然大怒,而是滿面愁苦。他知道,自己的家底也就是這么多了。
“這樣吧。”
崔瑀微微咬牙,道:“給成吉思汗的賀禮,是關系我高麗生死存亡的大事。我要竭盡全力,國主更要竭盡全力!原本我獻給國主的那些金銀珍玩,都讓他交出來,送給蒙古人!而且,那些貴人也要出出……”
崔瑀本來想說的是,“那些貴人也要出出血”。
但話說到這,他猶豫了。
這些高麗貴人,鼠目寸光,惜財如命,怎么可能看到高麗面臨的致命危機?
而且,高麗各貴人手中,都有大量的私兵。
崔忠獻當初威風凜凜,能奪這些貴人的土地和人口。崔瑀剛剛當政,威望不足,可沒膽子和這些貴人撕破臉。要不然,當初他也不會剛剛繼位,就返還崔忠獻強奪的那些土地和人口了。
但是,這些貴人不出血,送給成吉思汗的禮物還是不夠啊!怎么辦?
“樞密使,下官倒是有個主意。”
崔瑀的另外一名心腹李奎報忽然開口。
李奎報和崔滋不同。
崔滋現在的官職是平章政事,高麗的宰相。這次為成吉思汗準備禮物之事,就是由崔滋主持。
李奎報的官職是寶文閣待制、知制誥,官職清貴。為成吉思汗準備禮物之事,李奎報只是輔助而已,所以剛才一直沒發言。
他開口道:“樞密使如果強逼那些貴人獻禮,弄不好會出大亂子。不過,誰說禮物,只能是金銀財物呢?我們高麗最有名的,可不是這些財物,而是女子。在大唐年間,新羅婢就大大有名啊!”
“嗯!此言有理!”
崔瑀眼前大亮,道:“還得是你李奎報啊,一下子就想到女子的身上。對,我高麗美人甚多,還怕成吉思汗不滿意?那些貴人舍不得財物,但如果連女子都舍不得,就太說不過去了。這樣,由你負責,搜羅三百名美人,作為給成吉思汗的賀禮。”
李奎報九歲那年就能寫文章,被高麗人稱之為“奇童”,無論經史百家還是佛道書籍,他一看就過目不忘,簡直是命定的一代高麗文壇大宗師。
可惜,此人十四歲之后就沉淪風月之中,把書本放在一邊,屢次不第。直到三十歲那年,才奮發圖強,高中狀元。
現在崔瑀讓李奎報搜羅美人,那還真是人盡其才了。
李奎報卻繼續道:“下官以為,三百名美人不夠,恐怕要五百名美人才行。因為,這些美人的作用,不僅僅是作為賀禮的一部分,還有其他妙用。”
“樞密使您想,那些美人得了成吉思汗的寵愛,能不能影響蒙古對我高麗的態度?”
“也不光是成吉思汗,還有蒙古其他貴人呢?如果那些貴人得了我高麗美人吹枕頭風,能不能在成吉思汗面前,為我高麗美言幾句?所以,不但美人務求質量上乘,而且不僅僅是送給成吉思汗,還要送給其他蒙古權貴。”
崔瑀連連點頭,道:“有道理!非常有道理!我高麗也不求別的,只求為蒙古藩國,保住大家的榮華富貴罷了。有這些美人吹枕頭風,這么點小小的要求,蒙古人能不答應?”
他越來越覺得向蒙古獻美人這招絕妙。
事實上,在歷史記載中,高麗在蒙古面前自保的訣竅之一,就是向蒙古進獻大量的美人和宦官。到了元朝后期,宮廷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宦官都來自高麗。元順帝的奇皇后,就是高麗進獻的美人。
李奎報道:“所以,我高麗第一美人金婉容,不知下官能否征召?”
“什么?金婉容?”崔瑀眉頭微皺,道:“她可是我高麗禮部尚書之女。征召了她,恐怕金尚書會不高興吧?”
金婉容,高麗禮部尚書金玄之女。
不但美貌異常,而且體泛異香,再加上她出身書香門第才學出眾,被好事之徒譽為“高麗第一美人”,追求她的權貴子弟如過江之鯽。
李奎報卻道:“下官承認,征召了金婉容,恐怕會引起金尚書的不滿。甚至從今以后,下官和金尚書恐怕會成為死敵。但是,金婉容有我高麗第一美人之稱,不選她選誰?而且,下官不是想把她獻給成吉思汗,而是蒙古駙馬趙朔。”
崔瑀問道:“為什么?”
“很簡單的道理。成吉思汗年紀大了,對于女色能有多熱衷?金婉容得到成吉思汗寵愛的難度太大。倒是那蒙古駙馬趙朔正值壯年,更容易成功。”
“而且,樞密使請想,蒙古第一勇士是趙朔,蒙古的封地最多的也是趙朔。恐怕,對我高麗土地最為熱衷的也是趙朔。不把趙朔安撫好,我高麗照樣非常危險。”
“還有,鐵木真年紀大了,說不定哪天就撒手西去。誰知道到時候哪個皇子能夠繼承鐵木真的汗位?倒是趙朔這個蒙古駙馬穩坐釣魚臺,恐怕是最能為我高麗說得上話的話的人。咱們不下血本,行嗎?”
崔瑀沉吟良久,終于點頭,道:“好吧,就征召金婉容,獻給蒙古駙馬趙朔。”
“樞密使英明!”
與此同時,南宋,襄陽城。
“你們都看看吧,這就是蒙古如今的疆域!”
老帥趙方將一副粗糙的地圖,展現在了兩員心腹愛將的面前。
這趙方可不簡單。
論文才,他是宋朝的進士。辛棄疾看到他的文章后,高聲贊嘆:“議論慷慨”。
論武略,他累遷京湖制置使兼知襄陽府,不但數解棗陽之圍,還曾經大敗過金軍名將仆散安貞。這四年來,金國遭受的最大一場慘敗,損兵折將超五萬人的那場棗陽之戰,就是趙方指揮的。
如今趙方的官職是,徽猷閣學士、京湖制置大使。這徽猷閣學士,已經可以視做大宋的群相之一了。
還有最關鍵的,趙方善于發現和提拔人才。
屢次擊敗金軍,殺的金人膽寒的南宋名將扈再興,就是趙方所提拔。
孟宗政,不但是當世名將,還是南宋名將“機動防御大師”孟珙的父親。
有趙方作鎮,宋國的京湖地區簡直穩如泰山。
不過,趙方實在是太老了,今年已經八十八歲了,須發皆白,恐怕沒有幾日好活。
越是接近死亡,趙方越是心憂國事。這次蒙古人西征歸來,他派出無數細作,前往山東、河北,打探這次蒙古西征的內情,評估蒙古軍的戰力。
越評估趙方越是吃驚。
蒙古將士的收獲,也太豐厚了吧?那些河北、山東的漢人們,被這些收獲所打動,不知多少人摩拳擦掌,想要為蒙古軍效力,加入漢軍八旗。金國那點子實力,怎能當漢軍八旗一擊?
金國一滅,可就該輪到宋國了。
還有,這蒙古人的地盤也太大了!
趙方綜合細作們的描述,將蒙古人的疆域畫了出來。
東西長兩萬里,南北萬里!
宋國的地盤雖然也不算小,但還不到蒙古人的兩成,這是何等巨大的差距?
還有巍峨的高加索山,廣闊的里海,詭異的黑海,只有兩道城墻依山傍海的打耳班城,攥到手里都能出油的黑土地……這一切的一切,趙方別提見過了,連聽都沒聽說過。
他只知道,原來史籍中有記載的“吐火羅”國,只是趙朔獲得的封地之一。
原來世界這么大!
他趙方,宋朝的群相之一,獨當一面的方面大帥,此時簡直成了一個井底之蛙!
這幅地圖給趙方的沖擊力太強了,連續緩了幾天的神后,他才將這副地圖拿出來,給他麾下兩員心腹大將孟宗政和扈再興看。
“這……這……蒙古人的地盤也太大了吧?”
經常率軍沖陣,從尸山血海中殺出來的扈再興,看了這地圖后,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道:“趙帥您確定,我們宋國這么小,蒙古人的地盤卻這么大?”
趙方點頭道:“再興你完全不必懷疑這副地圖的真假。這是老夫根據七十八名細作探聽的消息,親手畫成。那么多漢軍眾口一詞,還能有得了假?”
孟宗政沉聲道:“這豈不是相當于,蒙古軍這四年開疆拓土,相當于直開了兩個華夏的地盤?換言之,我大宋和金國地盤加起來,也只有這四年蒙古開疆拓土的一半?”
趙方苦笑道:“雖然老夫也不愿意相信,但事實就是如此。蒙古人這次的開疆拓土之功,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端地可稱得上是震古爍今。”
“也不單單是蒙古人厲害吧?”扈再興有些不服氣地道:“我聽說,蒙古人里面最能打的是駙馬趙朔。那趙朔,很可能是我大宋太祖之后。”
趙方擺了擺手,道:“傳言不可盡信,趙朔是不是太祖之后暫且不說。不過,他麾下的八旗漢軍,確確實實都是漢人。這次西征,漢軍打了無數惡戰,絕對是蒙古軍的主力。”
“也就是說,我們漢人不是不能打,只是……只是……”
孟宗政想了半天,也沒想好怎么措辭。
漢人在趙朔手里,就那么能打,打下了兩個華夏故土的地盤。怎么到了大宋手里,就那么窩囊?先是被遼國爆錘,后又丟了河北山東山西和陜西給金國,大宋朝廷只能在臨安茍延殘喘?
能“只是”什么?體制問題唄!
皇帝和朝堂袞袞諸公的問題唄!
趙方也能猜到孟宗政的所思所想,面色肅然道:“沒有什么‘只是’。我等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唯有以死報國而已。”
“是!”
孟宗政和扈再興躬身答應。
趙方這才繼續道:“老夫這次之所以讓你們二人看這幅地圖,有兩個原因。其一,告訴你們,蒙古人戰力非常強大。他們滅掉金國后,肯定會攻打我大宋。你們二人回去之后,務必勤練士卒,不可有絲毫懈怠。”
“是。”
“其二,蒙古人雖然強大,但是這次西征,漢軍八旗即便不是立了大部分功勞,也至少有一半的功勞。爾等不必妄自菲薄,以后蒙古人來攻打我大宋,你們二人挺身而出,他們未必能討得了好去。”
“謹遵趙帥教誨!”
二人再次齊聲答應。
不過,孟宗政心中暗暗想著,如果真的兵來將擋水來土填的話,我倒是不怕。但是,朝堂之上呢?想當初岳爺爺何等能征善戰,還不是被昏君奸臣扯了后腿?
現在陛下病重,聽說奸相史彌遠正從民間搜羅宗室孩童,準備立為陛下的后嗣。
這新君到底如何,真不好說啊!
哎,真是可惜我手底下那些勇猛的戰士了。他們如果在趙朔的麾下,就能遠征異域,不但能見識華夏以外的廣闊世界,還能獲得大筆的財富,甚至在史書上都能記上一筆。
而在我的麾下,只能是前途未卜!
三日后,襄陽城外二十里的水師大營中。
“聽說了嗎?漢軍八旗最普通的小兵,這次隨蒙古人西征都發了大財!”
“是啊!五百兩銀子的財物啊!咱們苦哈哈守襄陽,一個月二兩銀子都沒有。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人家不光發財,還有女人呢!聽說,帶回來的女奴,都是百里挑一,個頂個的千嬌百媚!他們買的時候,才五兩一個!”
“我還聽說,有個漢軍當兵的,因為戰功,被賞了一個公主!”“
“是花剌子模的公主!花剌子模知道嗎?就相當于古代的波斯!那小子真是運氣啊!嘖嘖嘖……”
最近漢軍八旗出征回來的所見所聞以及收獲,已經傳到了襄陽城,成為了士兵的談資。
誰不想發大財?
誰不想有美貌的女奴?
誰不想睡一睡美貌的異國公主啊!
一群大頭兵在吃飯的時候,一邊端著飯碗,一邊議論的興高采烈,真恨不得以身代之,嘴角都快流出哈喇子了。
唯有一個二十多歲的普通士兵,聽不得這個,趁著眾軍士都沒注意的時候,端著自己的飯碗偷偷溜出了軍帳。
此人姓張名世杰!
張世杰,在歷史記載中的水師大將,大名鼎鼎的“宋末三杰”之一,與文天祥、陸秀夫并列。
與那些普通襄陽士兵只能想想不同,張世杰是真的有機會加入漢軍八旗的。
他是漢軍正藍旗萬戶張柔的族人,從輩分上來講,他應該叫張柔一聲堂叔。
當初,張柔被趙朔任命為定興縣令,軍紀森嚴,因為張世杰犯了軍法,張柔打了張世杰二十軍棍。
張世杰年輕氣盛,是受不得氣的,傷好了之后開了小差,投了宋國。
在襄陽以流民的身份從軍。
近十年的時間過去了,因為襄陽沒什么戰事,張世杰也難以嶄露頭角,到現在還是一個大頭兵。